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吡喹酮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代谢快及无明显积蓄作用等优点。现将国内外有关吡喹酮在寄生虫病方面的应用情况概述如下。治疗血吸虫病国外,埃及、巴西、菲律宾等均有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取得良好效果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类赫氏反应270例报告沅江市血吸虫病防治院张命生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急血)发生类赫氏反应近年已有报道(1,2)。1984年4月至1992年10月,我们用吡喹酮治疗急血660例,发生类赫氏反应27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急血...  相似文献   

3.
用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101例(其中早期60例,晚期4例,有夹杂症37例),粪便毛蚴孵化阳性者于用药后第3天及1个月复查,阴转率均为100%,第3个月复查亦高达97%。该药副反应一般很轻,但有14例出现心血管反应,值得注意。作者认为该药是一种有希望的抗血吸虫病药物,  相似文献   

4.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其疗效肯定,近几年来副作用也屡见报道。我们遇2例血吸虫病应用吡喹酮引起吕弗琉(L(?)ffler)综合征,为引起临床重视,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期间,患者可有较高热出现或于服药当日体温突然上升。为此,我们对124例应用本药治疗的急性血吸  相似文献   

6.
吡喹酮对血吸虫病、绦虫病、囊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肺吸虫病等均有良好效果.近年来,江苏省吡喹酮治疗姜片虫病协作组和傅宝珍等用吡喹酮治疗姜片虫病均取得满意效果.为确定吡喹酮治疗儿童姜片虫病的剂量和疗效,并与常用的硫双二氯酚比较,我们于1985年1月至1986年3月在莆田市涵江区和城厢区四所小学进行  相似文献   

7.
吡喹酮1972年由联邦德国Merch和Bayer药厂联合研制成功,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目前成为全球血吸虫病治疗的首选药物,我国于1977年试制成功,1978年开始用于临床,距今已有30多年,临床上对吡喹酮副作用的报道主要有胃肠道反应(恶心、腹痛)、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嗜睡)和过敏性反应(皮疹、发热)等。本文通过对本院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52例血吸虫病人服用吡喹酮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的检测分析,以探讨吡喹酮对肝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脑血吸虫病在临床上极易误诊为其它脑部病变[1~4]。本文通过对脑血吸虫病的分析研究,达到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患者颅内的影像表现及与其它脑部病变的鉴别,以及吡喹酮治疗的动态观察。结果:22例中14例术前误诊为颅内占位,其余8例结合病史并实验室检查及粪检确诊为本病。22例患者均经吡喹酮治疗后,临床症状消退,CT复查时病灶亦见吸收。结论:脑血吸虫病的影像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方能明确诊断,吡喹酮对本病有肯定疗效[5]。  相似文献   

9.
急性血吸虫病多发生于夏秋季,以7~9月为常见.男性青壮年与儿童居多.患者常有明显疫水接触史,常为初次重度感染,以发热、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为主.笔者应用青蒿琥酯联合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患者22例,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引起发热,国内外早有文章提及,但至今并未引起重视,本文试就此作某些方面探索,报告如下。观察对象1.观察组:急性血吸虫病患者50例,均有典型的每晚发热,血中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便查  相似文献   

11.
1986年我们用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有2例出现精神异常,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21岁,未婚。因慢性血吸虫病于1986年8月22日在村办病房治疗,吡喹酮按60毫克/公斤总量3000毫克2日疗法4次服完,未用其它  相似文献   

12.
吡喹酮应用于临床 2 0年以来 ,具有疗效高、疗程短、服用方便、副作用轻 ,适应范围广、安全性强等特点 ,是较为理想的抗血吸虫病药。近 2年来 ,我们对过去视为“难治”的夹杂症及晚期血吸虫病 138例 ,使用该药治疗 ,疗效较为满意 ,现介绍如下。1 观察对象1.1 一般资料  138例患者中 ,男 5 0例 (36 .2 % ) ,女 88例(6 3.8% )。年龄 4 0~ 6 8岁 ,平均年龄 5 2 .4岁。1.2 确诊依据 大便孵化阳性者 8例 (5 .8% ) ,无抗虫治疗史 ,但直肠黏膜找到血吸虫卵 2 4例 (17.4 % ) ,环卵试验≥ 3%10 6例 (76 .8% )。根据省血防研究所制定的晚期血吸…  相似文献   

13.
1981年至1984年,我所用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146例,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84年4月我们试用吡喹酮总剂量45毫克/公斤1次顿服的治疗方法与总剂量60毫克/公斤2天疗法进行比较观察,初步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49例均系慢性早期血吸虫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引起直肠出血1例胡兆元(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南昌330046)1病例报告患者,男,40岁,船工,以慢性血吸虫病于1997年4月3日入院。入院检查:T36.8℃,P68次/分钟,BP14.5/9.5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病原未明的内脏蠕虫蚴移行症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方法 对广东14例临床诊断为内脏蠕虫蚴移行症并经病原治疗治愈的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误诊情况和治疗疗效.结果 内脏蠕虫蚴移行症患者多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淡水鱼生、虾生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间断发热、腹痛、皮疹,嗜酸粒细胞均明显升高,肝脏受累比例高达92.9%(13/14),受累肝脏超声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首诊误诊率高达78.6%(11/14).使用吡喹酮或阿苯达唑驱虫治疗效果好.结论 内脏蠕虫蚴移行症与不良饮食习惯相关,首诊误诊率高,驱虫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对62例脑血吸虫病诊断和治疗后进行临床、免疫和影像总结。本组34例口服吡喹酮同时脱水及抗癫痫药物治疗均好转出院,28例手术病人除2例因颅内感染和出血死亡外,21例恢复良好出院,5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注重脑血吸虫病的临床、免疫和影像资料可避免其误、漏诊,脑血吸虫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频发癫痫及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者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几篇报告,介绍用吡喹酮(Praziquantel)治疗各型血吸虫病。在赞比亚,有80个病人用本药治疗埃及血吸虫病。1年以后,只有2例仍有活虫卵。1次大剂量(50毫克/公斤)口服,即能获得良好疗效。本药对曼氏血吸虫病同样有效。有人报告26例口服本药,1年后随访,25例治愈。用间歇多次少量给药法(分3次给药,每次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伴有黄疸的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伴黄疸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别采用吡喹酮低剂量和常规剂量驱虫,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深度黄疸患者占61.76%(21/34),合并肝内胆管扩张、肝内胆管炎占82.35%(28/34),而胆囊壁光滑及囊内回声无异常者达85.29%(29/34)。吡喹酮常规剂量组均可顺利消退黄疽,而采用低剂量吡喹酮治疗组难于消退黄疸。结论伴有黄疸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多数黄疸较深且难以消退,常合并肝内胆管炎、肝内胆管扩张,而胆囊多无异常;粪便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查找虫卵是确诊的主要方法。黄疸的消退有赖于吡喹酮的驱虫治疗,但不宜采用低剂量吡喹酮驱虫,否则可能致黄疸加深。  相似文献   

20.
用硝硫氰醚(代号7804)水混悬液口服或第三胃注射治疗耕牛日本血吸虫病,国内已有报道。为探讨7804治疗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最佳剂型及给药途径,我们研制成7804静脉注射液,在兔体血吸虫病治疗效果较好的基础上,治疗黄牛血吸虫病,获得满意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用药物.7804原粉为重庆茄子溪兽药厂产,批号890415,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加工成2%静脉注射液,批号901214.吡喹酮原粉为上海第六制药厂产,由南县康健兽药厂加工成0.4g/片的片剂,批号900610。1.2 试验动物.在血吸虫病疫区华容县,选择12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