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积极构建适合高职护生的科学的儿科护理操作实践体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高职护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儿科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护理药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临床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就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护理药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了“遵循培养目标,服务岗位需要,突出能力培养,融入人文教育,强化职业意识”的理念,并在“确立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和积极开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根据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单招高职生的特点,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突出教学重点,落实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培养要求,增强课程的岗位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部提出了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技术过硬的应用型人才。社会的发展和新的培养目标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围绕以护理为主导,以培养技能为主线,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模块,设置不同专业方向课程;调整相关时间安排,重组模块课时比例;加强实践性教学,重视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护理高职教育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从高职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职业能力、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广泛查阅文献,对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点环节如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核心能力、临床实践培养、临床考核评价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大部分院校培养目标不太明确,专业方向尚未统一,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标准,核心能力要求不太明显,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突出,临床考评体系不太完善。结论:建议今后招生专业设置临床方向要细化,培养过程要突出临床实践,考核内容着重临床护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高技能护理人才,本文通过剖析护理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进一步明确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基本思路,并根据岗位群构建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模块、护理职业能力要求和课程设计,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与岗位群相适应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加强教师队伍、校内外护理实训基地和教材等的建设,优化了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护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是教育活动中影响人的发展最为直接、最为稳定的因素。只有在课程领域着手改革,才能真正触及到教育改革的核心。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教育必须“淡化学科意识,突出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护理课程改革。1课程设置必须与护理教育目标相一致多年来,护理教育模式一直是医学模式的缩影,将培养医生的模式进行压缩,只是增加少量护理内容来培养护士,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和医疗专业相同,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虽然近几年有所改革,但步子缓慢,课程体系尚未脱离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架,学科间相互联系较少,内容重复过多且陈旧老化,限制…  相似文献   

10.
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玲  胡增祥  董雪 《吉林医学》2008,29(4):309-310
随着教育国际化、护理模式变革及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高等教育应尽快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使护理教育向更加侧重护士职业素质培养及提高护士职业岗位能力的方向发展[1],所以研究和制定一套适应当代护理学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1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