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28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胸腔镜手术80例,经腋下小切口手术48例,分别设定为胸腔镜组和小切口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疼痛指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组与小切口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上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疼痛指数及术后住院时间上胸腔镜组明显优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可以作为自发性气胸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和全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对98例分别行VAMT和VATS的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VAMT组手术时间花费少,住院时间较短,费用更小(均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ATM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与VATS相同,并且手术时间花费少,住院时间较短,费用更小,是一种有效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胸术,对照组32例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观察并发症发生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胸管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比较电视胸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方式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率、术后引流量等情况。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医疗费用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小切口手术相比,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相当,并且手术视野好,但费用较高;小切口手术则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的优点,但探查显露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联合高渗葡萄糖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2012年1月来我院采用腋下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大泡切除联合高渗葡萄糖胸膜粘连术治疗的62例患者设立为观察组,其余62例患者同期行腋下小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联合滑石粉治疗的患者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复发1例,术后2年复发2例,对照组的复发率(4.84%)明显高于观察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联合高渗葡萄糖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对于自发性气胸的复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孙福兵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160-16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3月~2011年11月121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43例作为对照组,电视胸腔镜治疗78例为观察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短、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缩短、总住院费用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止痛和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止痛和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工切除、缝合或缝扎肺大疱的方法(辅助小切口组),47例采用常规电视胸腔镜Endo—GIA切除肺大疱的方法(胸腔镜组),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留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肺部感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辅助小切口组住院费用低于胸腔镜组(P〈0.05)。结论VAMT肺大疱切除术操作简单、快捷,效果可靠,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168例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分为腋下小切口治疗组86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组45例及标准后外侧切口治疗组37例.均采用肺大疱切除修补术.观察术中及术后失血量,术后疼痛天数、引流量、住院天数、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气胸复发、住院费用.结果 失血量、术后疼痛、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及气胸复发,腋下切口组与胸腔镜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前者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胸腔镜组(P<0.01);标准切口组出血多、术后疼痛明显、治疗费用高.结论 复发性气胸腋下切口组和胸腔镜组治疗效果相似,但腋下小切口创伤小、恢复快,且治疗费用低;标准后外侧切口仅适用于胸膜腔广泛粘连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SP)的应用情况,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为胸腔镜技术的开展提供更大的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30例(A组),传统电视胸腔镜手术(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孔)组30例(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主要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导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上没有明显差别,术中出血量、胸导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有着明显的差别。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比常规胸腔镜少一个切口,创伤将更小,是未来微创外科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修进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47-214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发性气胸患者75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31、0.932、0.373、0.281,均P>0.05);在手术费用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 =3.382,P<0.05).两组术后1~5d最高体温、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胸腔感染率、术后肺不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3、0.943,x2=0.742、0.757,均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疗效,尤其在手术费用方面明显低于电视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复发率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短(t=15.78,P〈0.001),手术时间短(t=4.96,P〈0.001),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少(t=3.89,P〈0.001),术中出血量少(t=20.83,P〈0.001),术后引流量少(t=3.28,P〈0.001),术后住院时间短(t=4.3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9,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开胸手术而言,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方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胸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及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33%,对照组复发率为4.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比开胸手术用时短、微创、出血少、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较少,2种方法均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因此电视胸腔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发气胸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小切口胸腔镜下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术。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术后继发感染、皮下气肿、局部渗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对于开胸手术,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VATS组47例和开胸组48例,VATS组采用VATS组手术,开胸组在后外侧或腋下切口进胸切除肺大泡。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电话随访〉6个月,无失访病例,VATS组复发率为2.13%(1/47)低于开胸组的6.25%(3/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短等特点,且术后复发率低,可作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超声刀治疗自发性气胸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配合超声刀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40例自发性气胸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超声刀肺大疱切除术及胸膜固定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90~180 min,术后胸管留置时间3~12 d,住院时间8~20 d;术后肺漏气2例,复张性肺水肿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超声刀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自发性气胸患者9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传统切开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胸腔引流量及切开疼痛天数。结果在术后胸腔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具有切口短、肌肉损伤小、出血少,切口仰卧位不受压,术后疼痛相对较轻,咳痰有力,关胸简单省时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研究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需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肺叶切除术中传统切口、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的疗效。方法对传统后外侧切口、腋下小切口及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3d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切口组(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中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比传统手术方式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需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两组均在直视下行肺大疱结扎或切除及胸膜固定术。观察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手术均成功,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MT辅助小切口比传统开胸切口行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