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进行皮肤斑贴试验有两种标准方法,一种是用Finn小室,另一种为AL试验法.前者由固定于多孔带上的铝室组成,后者是一种具有铝衬垫的纸盘.抗原分别置于各个小室或盘内,并固定于受试者皮肤上.此两种方法的主要缺点为:1.不能精确测量存放在小室或盘上的抗原量;2.分配各种抗原耗时过多;3.分配可能会有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作者研制了一种新的斑试装置——PA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检测梅毒所用的非密螺旋体试验,都是以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为原料,配成VDRL抗原后,再转换成USR等试剂,进行血清学检测。心磷脂是VDRL抗原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分。以往我国都是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牙膏为可疑变应原的慢性唇炎患者病因中变应原及牙膏斑贴试验方法。方法通过病史询问与斑贴试验,对76例牙膏为可疑变应原的慢性唇炎患者进行标准抗原及可疑牙膏原物斑贴试验,对可疑牙膏原物采用4种封包时间,分别为1,2,4及48h,并于48,72,120h进行观察,记录不同时间斑贴试验结果。结果 76例牙膏为可疑变应原的慢性唇炎患者中,46例标准抗原斑贴试验阳性,阳性率60.53%;牙膏原物封包48h在72h观察,36例可疑牙膏原物斑贴试验阳性,阳性率47.37%;牙膏原物封包2,4和48h在72h,120h观察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膏为可疑变应原的慢性唇炎患者宜常规进行筛查系列标准抗原和近期使用的牙膏进行斑贴试验;采用牙膏原物封包2~4h,并于48~72h后进行观察,基本可排除原发刺激反应,阳性结果有较高的临床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在评价某试验方法的准确性时,常用敏感性和特异性这两个指标。若某法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则假阳性率高;敏感性低而特异性高则假阴性率高。一、梅毒本病由梅毒螺旋体引起,表现为皮肤粘膜及内脏的病变。 (一)使用非螺旋体抗原的非特异试验这些试验用从牛心肌中提取的脂质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心脂质抗体。原理是由  相似文献   

5.
沙眼衣原体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实验室诊断的标准方法是细胞培养法。其它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如酶免疫试验和直接抗原荧光虽然也有用,且能很快出报告,但灵敏度却不如细胞培养法。因而在衣原体发病率较低的人群,这些快速方法的阳性预期值就不尽人意。最近,一种新的DNA探针测定法(PACE2)问世。这种方法用非同位素标记,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核糖体RNA。PACE 2克服了以前PACE 1的缺点,却有简便易行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在衣原体感染流行率低的  相似文献   

6.
MAST检测系统对荨麻疹的致敏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荨麻疹病因诊断中寻找过敏原既安全又高效的方法。方法:我们用可同时测定35种特异性抗原的MAST检测系统,对50例荨麻疹患者血清进行体外测试,并用相应本地抗原进行皮内试验作对照。吸入及食物组共12种相应抗原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MAST测试与皮内试验两种检测方法间存在正相关性(r=0.63,P<0.01)。结论:MAST检测系统适合本地临床应用,并能弥补度试的不足,是荨麻疹病因诊断中一项简便、安全、高效的特异性过敏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热带地区正常人群中,澳大利亚抗原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发生率是十分有意义的。麻风病人这种抗原的检出率亦高。有意义的是在同一地区瘤型麻风病人这种抗原的阳性率较结核样型或非麻风对照组较高。本文目的在于研讨麻风病人HBsAg 的发生率。97名麻风病人中瘤型50名;结核样型35名;界线类12名。每名病人作生化试验及血清学检查。用 Reitman 及 Frankel 方法检测 SGOT和 SGPT。用 Lenka 及 Ghosh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法检查 HBsAg,并用 Presemderfer 等的改良法作对流免疫电泳试验。结果:琼脂扩散试验结果97名病人中有8名 HBsAg 阳性,对流免疫电泳试验结果有12名 HBsAg 阳性。瘤型和结核样型麻风病人 HBsAg 的阳性率为20%和5.71%,界线类未检出抗原。讨论:本文麻风病人 HBsAg 阳性率为12.4%。瘤型、结核样型和界线类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Wide等(1967)所报道的RAST已成为一种检测抗原特异性IgE抗体的体外试验方法。在这一试验中,血清样品先和外包抗原的吸附颗粒,如滤纸小片、纤维素或交联葡聚糖凝胶小珠等,作第一次培育。再将这种吸附颗粒和对人IgE有高度特异性的兔抗体,作第二次培育,以测定对此抗原有特异性的IgE抗体的相对含量。用一种能测定抗原特异性IgE绝对量的技术,已测出抗青霉素的苯甲青霉酸基簇(Benzylpenicilloyl determinant of penicillin)的IgE抗体值为每毫升19~1806毫微克,占血清总IgE的1.3~27.5%;而对豕草  相似文献   

9.
关于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标准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按照TROLAB欧洲标准抗原(简称欧抗)的成分和浓度,用国产试剂配制了一套仿制抗原(筒称仿抗).通过显微镜下对仿抗中12种抗原颗粒分布均匀性及颗粒大小这两项质量指标的检测,并与欧抗进行对比.又通过临床204例皮炎患者两套抗原同时斑试对比,结果证实仿抗完全达到欧抗质量水平.临床204例欧抗斑试总阳性率为58.33%,其中阳性率在2%以上的有13种抗原.对85例欧抗斑试阴性者中36例还根据病史进行可疑物斑试.  相似文献   

10.
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145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最近,我们对145例不同病种的皮肤病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一、资料和方法(一)病例资料:145例患者中,女107例,男38例;年龄2~63岁,平均33岁;接触性皮炎48例,湿疹52例,荨麻疹32例,神经性皮炎7例,痤疮2例,扁平苔藓1例,皮肤瘙痒症2例,丘疹性荨麻疹1例。(二)斑贴试验方法:采用“辨敏牌”斑贴试验标准化筛选抗原及FinnChamber斑试器,按说明认真操作。在试验的前一天晚上轻洗背部,以提高抗原的渗透量。(三)判定标准:见参考文献[1]。二、结果(一)对标准筛选抗原反应的阳性率:145例患者中阳性反应101例(6966%),其中接触…  相似文献   

11.
65例面部化妆品皮炎致病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斑贴试验的方法,用原有可疑化妆品和北医大研制的标准筛选系列抗原,对65例化妆品所致面部损害的患者进行了分析。65例中,以中年女性为主;引起化妆品皮炎时间:以24-48h居多;皮肤损害的类型,常见的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致病化妆品类型常见是护肤类化妆品。标准抗原系列做斑贴试验,阳性反应最多是香料和防腐剂,另外对苯二胺、硫酸镍、松香等也是与化妆品皮炎有关的主要抗原。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与已往的试验设计相反,不用分枝杆菌的提取物而用整分枝杆菌细胞做抗原建立ELISA试验。理由是细胞表面抗原易为宿主免疫系统识别,而用细胞提取物作抗原可能会有抗原决定簇的改变或变性。另外,亦可能提取的抗原在免疫试验中与提供细胞时的形式不同。本文作者旨在找出适用于ELISA的菌株,包被方法以及麻风病人对分枝杆菌共同抗原的“天然反应基础值”,企图用不吸收血清的办法来做麻风病人血清抗体检测。作者取7例瘤型麻风混合血清和7名非麻风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抗原采用ELISA检测麻风病特异性抗体的价值。方法筛选经金标准确认的61例麻风病和42例对照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比较不同的麻风特异性抗原的检测效率。结果 LID-1,NDO-BSA,NDO-LID三种抗原检测多菌型麻风(MB)患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11%,89.47%,92.11%;检测少菌型麻风(PB)患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17%,60.87%,47.83%。将病例组根据不同的型别分为MB和PB,MB,PB三个组,通过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当病例组包括MB和PB时,NDO-LID抗原AUROC面积最大,等于0.86;当病例组只包括MB时,也是NDO-LID抗原AUROC面积最大,等于0.95,当病例组为PB时,NDO-BSA抗原AUROC面积最大,等于0.74。提示ELISA方法对MB检测效率高于PB,三种抗原中检测MB患者,NDO-LID最优,对PB患者NDO-BSA稍优于其他抗原。结论 ROC曲线是评价不同抗原检测麻风病特异性抗体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血清凝集反应和外抗原试验的方法,对3种病原性黑酵母进行了初步试验.凝集反应结果表明皮炎万氏霉与外瓶霉属交叉效价在1:320以下,可彼此区分;甄氏外瓶霉与棘状外瓶霉之间尚无法区分;外抗原试验发现棘状外瓶霉与皮炎万氏霉有两种抗原成份且两菌之间存在一定交又反应,尚不能区别;甄氏外瓶霉仅有一种抗原成份且与前两菌不存在交叉反应,可供鉴别;3种黑酵母与裴氏着色霉和优状瓶霉之间未见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5.
ELISA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是一种利用酶标记抗原或抗体检测相应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和抗体的测定。在梅毒的免  [作者单位 ] 1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 ,湖北武汉 430 0 71  2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疫学检测中 ,用非致病性螺旋体作为抗原成分的ELISA方法已用于先天梅毒的诊断和梅毒的抗心磷脂抗体与其它疾病的抗磷脂抗体的鉴别 ,而以梅毒螺旋体为抗原成分的ELISA试验也已应用于梅毒血清学的诊断[1] 。我们采用ELISA方法以梅毒螺旋体为抗原对临床 116份血清作了特…  相似文献   

16.
用可疑化妆品对化妆品皮炎作斑贴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用化妆品进行斑贴试验时所需浓度,探讨用患者使用过的可疑化妆品进行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炎中的应用价值,将各种化妆品以不同浓度对35例健康者,38例非接触性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然后用患者各自的可疑致敏化妆品对62例化妆品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初步认为护肤类膏剂、唇膏、护发类发乳、头油、摩丝等类产品可用原物进行斑贴试验,染发剂、清洁类香皂、护发类油用2%,清洁类香波用2%和5%,冷烫精、指甲油、香水用5%或10%。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的阳性率为95.16%。本研究表明:用可疑化妆品作斑贴试验时,不同类型的产品,其斑贴试验浓度并不相同,用患者的可疑化妆品进行斑贴试验是诊断化妆品皮炎的重要手段。这项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化妆品皮炎标准筛选系列抗原提供了必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关于梅毒血清学检查的几个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占才 《中国性科学》2011,20(2):10-12,16
梅毒血清试验包括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二种方法需结合使用,前者主要用来判断疗效,后者用作确证诊断。本文讨论了关于梅毒血清学检查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假阴性、术前梅毒血清检查阳性、血清固定及其处理等。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评价目测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VSA)作为检测血库血中的螺旋体抗体的筛查试验,并测定其临床的敏感性。该试验是为一种微量孔免疫试验,用重组的病原体特异的和免疫显著的螺旋体抗原作为试剂(靶)。 共检测了二个血库的3944份标本,其结果与CDC标准的非梅毒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试验进行了比较。另外,2539份代表不同期梅毒和正常人群的血标本,与标准校准的试验进行了比较(外地872份,本地1616份)。两种试验结果如不一致,则改用蛋白印迹试验确诊。 结果:在排除梅毒标本之前,VSA试验的  相似文献   

19.
开展一种有效的免疫学方法以测定临床麻风病人的抗体,将会大大地有助于使麻风控制计划取得成效。这种检测法对麻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对早期发现多菌型病人、减少麻风病发病率都是有利的。有几个实验室曾开展麻风病的免疫学测定,其内容包括Abe开展的荧光麻风抗体吸收试验(ELA-ABS),Harboc开展的用麻风菌抗原7做的放射免疫测定(RIA)以及  相似文献   

20.
已有许多血清学方法,如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LA—ABS)、单克隆抗体(SCAT)及ELISA等,被用于麻风亚临床感染的研究。以酚糖脂(PGI一I)为抗原的血清试验法较简单、抗原易得、实验方法可标准化,以及其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均较好,易于现场应用等,故1986年WHO特别推荐。 1980年Brennan等证明在感染组织中麻风菌周围的“荚膜”是一种类脂质,对麻风血清有特异性。l980年Hunter等将这种类脂质提纯,并证明其属于PGI。1982年Pagne等把糖脂联接脂质体,用免疫扩散实验证明L型麻风的血清内有抗PGI,的抗体。同年Hunter等用PGL为抗原作ELISA报告有阳性结果。天然PGI.一I由于高度的疏水性和不溶性而不宜用于水性环境中的免疫学试验。1983年Young和。Buchanan使天然PGI。在碱性条件下去羧基化,以去掉过多的脂类,充分暴露PGI。的特异性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