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健康新西兰兔实验对象,对膝关节软骨表面分别以生理盐水和1.0%壳多糖溶液持续滴注1或3h,取软骨作扫描电镜观察,并与空气暴露组及自身正常软骨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暴露可导致严重软骨损害,生理盐水组3h后出现较明显的关节软骨超微结构改变,而壳多糖组无明显软骨伤害。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关节软骨蛋白多糖降解的MRI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MRI检测早期软骨退变的可能性及其表现。材料与方法:选用健康家犬12只,在右侧膝关节腔内注射0.2ml木瓜蛋白酶溶液,可逆性地降解软骨内蛋白多糖基质,建立早期软骨退变的动物模型。在注药前及注药后24,28小时及72小时行双侧膝关节矢状面T1WI,PDW和T2WI成像检查,并取关节软骨组织作蛋白多糖含量测定和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犬关节软骨早期化脓性关节炎的MRI表现及组织生化学的变化。材料和方法:4个犬膝关节为正常对照,36个犬膝关节内注入金葡菌悬液,分别于注入菌液3~31天不同时段对患病关节行T1WI,T2WI,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T2WI扫描,测量关节软骨的信号及厚度。分别制成病理大切片行甲苯胺兰染色,且行软骨蛋白多糖含量测定。结果:注入菌液7天后关节软骨信号明显升高,19天后关节软骨厚度开始减小。各期软骨甲苯胺兰染色改变结果与蛋白多糖含量改变结果相一致。结论:化脓性关节炎早期软骨MRI表现是单纯的信号改变。关节软骨MRI信号和形态的改变能反映生物化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测量技术监测蛋白多糖降解导致的关节软骨水合膨胀行为的改变,探讨蛋白多糖对关节软骨水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12块表面光滑无损伤的猪髌骨关节软骨样本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6块: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胰蛋白酶消化组在0.25%的胰蛋白酶溶液中浸泡8h,以消化软骨组织内的蛋白多糖成分,从而建立经蛋白多糖降解软骨的离体退化模型,以模拟自然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退化.利用中心频率为25MHz的A型超声系统扫描两组样本,计算软骨的水合应变及软骨厚度.光镜观察关节软骨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正常组软骨大约20min时达到水合平衡状态,而胰蛋白酶消化组在大约5min时即达到平衡.正常组软骨的平衡应变值为3.5%±0.5%,明显高于胰蛋白酶消化组(1.8%±0.2%,P<0.05).胰蛋白酶消化组的软骨厚度(1.34±0.04mm)与正常组(1.34±0.07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结果显示,正常组软骨表面光滑,软骨细胞排列规则,无裂隙,组织呈均匀红色;胰蛋白酶消化组软骨表面较光滑,可见软骨细胞破坏,番红染色中度减少,提示蛋白多糖减少.结论 正常关节软骨具有膨胀特性,蛋白多糖成分缺失可导致软骨结构、水合作用及脱水后恢复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关节软骨退变在3.0 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卜的表现及其价值.方法 选用山羊20只,20个左侧膝关节腔内注射10 ml木瓜蛋白酶溶液(5 U),建立早期关节软骨退变动物模型(试验组),20个右侧膝关节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在注药前及注药后24 h行双侧膝关节常规MRI及DWI.测昔膝关节软骨各个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各组问的差异.并取关节软骨组织作蛋白多糖含量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病变组患者的100个膝关节和正常对照组20个膝关节行常规MRI及DWI,测量膝关节软骨各个感兴趣区的ADC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对所获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羊正常对照组关节软骨ADC均值(ADCav)为(14.2±2.3)×10-4mm2/s,膝关节兴趣区早期退变关节软骨ADCav为(17.5±4.2)×10-4mm2/s,早期退变关节软骨组的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9;P=0.016).羊膝关节软骨蛋白多糖含量变化:对照组关节软骨蛋白多糖含量平均为4.22 ×106μg/kg,木瓜蛋白酶注射后24 h试验组关节软骨蛋白多糖含量降低至0.82 × 106μg/kg,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5,P=0.018).对照组人膝关节软骨ADCav为(7.6±2.2)×10-4mm2/s,骨性关节炎软骨病变组人膝关节软骨ADCav为(10.3±4.2)×10-4mm2/s.人骨性关节炎软骨病变组膝关节软骨的ADCav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9;P=0.014).结论 MR DWI能发现常规MRI序列软骨信号尚未改变的更早期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骨性关节炎兔关节软骨和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连续动态改变,深入探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发病机制。方法:1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个膝关节)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2只,24个膝关节)和对照组(3只,6个膝关节)。采用内侧副韧带切断术和内侧半月板切除术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实验组分别在术后第1、2、3、4周处死兔并取材。对照组在第4周处死兔并取材。采用墨汁染色的方法观察软骨损伤情况,使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关节软骨组织学的连续动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结果: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损伤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光镜和电镜的检查结果均显示关节软骨随时间延长而逐渐被破坏;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明显升高,IL-1β表达在2周时达到峰值,TNF-α在1周时明显升高,2周时有所下降,3周时又升高,4周时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在兔骨性关节炎模型中,随着时间延长关节软骨损伤进行性加重,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呈高表达,但并未随软骨损伤的进行性加重而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内侧副韧带切断合并半月板部分切除对大鼠膝关节软骨、滑膜和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行内侧副韧带切断和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分别在术后第1、2、3、4和5周各处死4只大鼠并取材;另备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织学观察其关节软骨和滑膜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结果: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切断和部分半月板切除后,大鼠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表达显著增高,TNF-α在术后第1周时、IL-1β在术后第2周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第5周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水平。术后第1周,关节软骨丢失,软骨层变薄;软骨细胞减少,排列层次紊乱,有簇聚现象;蛋白多糖分泌减少,表面的软骨组织甲苯胺蓝染色失染。第2周,软骨继续退变,表面软骨纤维化,软骨下骨硬化,部分侵入软骨层,蛋白多糖进一步丢失,甲苯胺蓝染色失染严重。从第3周开始,正常的软骨细胞基本消失,呈纤维样变,软骨下骨硬化;髓腔融合、开放、纤维化,呈现晚期骨性关节炎的改变。滑膜细胞从术后第1周开始增生,炎细胞浸润;第2周滑膜炎症加重,并有血管增生;第3周滑膜已出现明显的纤维化改变。结论:内侧副韧带切断伴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后,大鼠膝关节呈现骨性关节炎的改变,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表达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中老年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寻找较为有效的一种非手术治疗途径。方法 用关节镜对早、中期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进行检查治疗,然后进行关节腔内生理盐水冲洗,继而向膝关节腔注入透明质酸钠,每次2ml,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结果 从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主动伸展受限、内外翻畸形、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优良率为81.2%。结论 对早、中期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该方法效果明显。能达到改善关节内环境,祛除炎性致痛物质并且营养关节软骨,改变关节滑液的流变学状态,恢复关节软骨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亭  赵建宁  周利武 《人民军医》2007,50(8):503-504
1概论 关节软骨是无血液循环的结缔组织,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很低,多需要进行填充、替代或重建关节功能。Hunter首先提出,受损严重的关节软骨无法自身修复,多数退变为骨性关节炎。有报道,在大样本膝关节镜检查中发现,约60%的患者存在软骨缺损或病变。目前的治疗方法尚难以形成正常关节软骨来进行替代修复,修复后的组织多为纤维样软骨或类似透明样软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关节软骨缺损检查的各种MRI扫描序列。材料与方法 选用猪膝关节10只,制成宽度不等,深度为软骨全层的小槽状软骨缺损,MRI序列包括T1加权自旋回波序列(SE-T1),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双回波序列(FSE-PD/T2),附加脂肪抑制的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双回波序列(FS-FSE-PD/T2),附加脂肪抑制的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3D-SPG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短TI翻转回波序列(STIR)和T1加权反转恢复序列(IR-TI700)。结果 与常规膝关节检查的FSE-PD/T2序列比较,FS-FSE-PD/T2能够分辨软骨与软骨下骨的界限,可测量软骨缺损厚度和深度;FS-3D-SPGR的软骨信噪比(SNR)和其对软骨下骨,关节液等关节软骨周围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最高;IR-TI700测量的软骨缺损宽度和深度,与实际测量值的一致性最好,FLAIR和STIR不能清楚分辨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界限。结论 FS-FSE-PD/T2应作为膝关节检查的常规序列;三维抑脂梯度回波序列仍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翻转回波扫描序列在关节软骨检查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