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流行病学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人  高嘉宏 《肝脏》2006,11(1):39-4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约有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的3亿5千万人成为病毒携带者.依据郭霍氏原则(Koch's postulate),微生物本身是造成疾病的一个决定因素;从遗传学而言,基因本身又决定了微生物的众多生物行为.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在全球感染HBV的人接近4亿 ,75 %的感染发生在亚洲 ,并成为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1] 。在我国 90 %以上的肝癌患者有HBV感染病史 ,85 % - 90 %的肝癌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 ;肝硬化中有 2 5 % - 35 %的人发展为肝癌。在HBsAg阳性的人群中 ,患肝癌的几率是阴性者的 2 90 - 390倍。HBV基因型可能与地域分布、人的种群、感染途径、疾病的感染谱、病情的进展和预后以及对治疗的应答等有一定的相关关系。1 HBV血清亚型及基因型分型进展迄今为止 ,已经发现的HBV血清亚型有 10种 :ayw1、ayw2、ayw3、ayw4、adw2…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仍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HBV为一嗜肝细胞DNA病毒,不仅可以引起隐匿性、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还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V基因组易发生变异,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了具有种族和地域差异的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和准种,与HBV感染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前依据S区基因序列异质性大于或等于4%,将乙型肝炎病毒(HBV)分为A~H八种基因型[1,2],基因型反映HBV自然感染发生变异特点,是病毒变异进化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BV基因型可能与病毒感染途径、基因突变、疾病进程和抗病毒疗效具有一定相关性[3-5],且不同地区分布不一致.我们对江苏省215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分析江苏省基因型分布规律,并结合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分析基因型与临床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据Medscape.com2月18日报道(原载J Natl Cancer Inst 2005:97:245-246,265-272),前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年龄≥30HBV携带的抗病毒治疗中,血HBVDNA水平和基因型是确定其为高危患的重要指标。高水平血浆HBVDNA和基因C型HBV感染与肝细胞癌(HCC)危险增加呈独立及重叠相关。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D基因型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HBV全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差异≥8%,现已将HBV分为A~G8个基因型。HBV DNA的基因型别呈一定的地域性分布,不同的基因型与HBV感染途经、致病性亦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我国约有90%原发性肝癌(HCC)合并HBV感染,HBV感染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迄今为止对HBV感染后的确切致癌机制还不甚清楚,有关HBV基因型与HCC关系的研究甚少。应用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73例HBV DNA阳性HCC患者进行了基因分型,旨在探讨HBV基因型与HCC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周彬  侯金林 《临床内科杂志》2006,23(12):797-799
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重要性的不断认识,HBV基因分型将极可能成为HBV感染日常临床诊治工作的一部分;HBV基因型还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HBV流行病学与人口迁移;也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与个体化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HBV基因型相关的许多问题仍不十分清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分析不同HBV基因型之间病毒复制能力及T细胞应答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无关于HBV基因型之间T细胞应答是否存在差异的研究报道,而T细胞的应答是HBV感染后结局的重要因素。此外,不同HBV基因型的T细胞表位也不明晰。一些HBV基因型重组…  相似文献   

8.
陈成伟  姚光弼 《肝脏》2009,14(5):357-359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全球约有3.5亿慢性HBV感染者。我国据1992—199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人群的慢性HBV感染率为9.75%;经过近15年来乙肝疫苗的推广,纳入免费的计划免疫,2006年人群中的慢性感染率已降至7.18%,特别是使数千万儿童免受HBV的感染。然而,计划免疫前HBV感染人群数量巨大,  相似文献   

9.
血清HBsAg阴性,而血清或肝脏组织HBV DNA阳性被定义为隐匿性HBV感染.透析患者其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且长期反复接受动静脉穿刺等原因,致其成为HBV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欧美地区的医疗机构里,透析单元中HBV的传播仍远大于内、外科病房及门诊,其HBsAg阴性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为0.9%~12.4%[1-2].而国内鲜见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影响全球的健康问题.HBV有8种基因型,呈地域性分布.研究表明HBV基因型对慢性HBV感染的自然病程、临床结局、抗病毒治疗等具有影响.A基因型与C基因型与严重的肝损害相关;A基因型与B基因型对干扰素的应答率分别较D基因型与C基因型均更高;有研究发现HBV的基因型可能影响HBV的传播途径.然而,目前大多数临床资料来自亚洲及对B、C基因型的相关研究,基于基因型的地域性分布,对HBV基因型的全面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国际化合作.  相似文献   

11.
化疗相关HBV再激活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颖  蒋炜 《肝脏》2009,14(6):496-498
目前全球约有3.5亿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自从1975年Wands等报道20例淋巴及骨髓增殖障碍患者出现化疗相关HBV再激活以来.合并HBV感染的肿瘤患者化疗相关HBV再激活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及重视。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北京、长春、汉川,深圳,清远和南京等6个城市445份HBV感染者血清进行基因型及亚型分型,其中急性肝炎7例,无症状携带者36例,慢性乙型肝炎352例,肝硬化28例,肝细胞癌22例。通过对PCR产物测序确定其基因型,以验证该法的准确性。结果445份血清中,239例(53.7%)为C型,其中13例(5.4%)为C1亚型,135例(56.5%)为C2亚型,91例(38.1%)为非C1/C2亚型;145例(32.6%)B型,其中100例(69.0%)为Ba亚型,25例(17.2%)为Bj亚型,20例(13.8%)为非Ba/Bj亚型;61例(13.7%)为B型与C型混合感染,其中6例(9.8%)为Ba与C1亚型混合感染,3例(4.9%)为Bj与C1亚型混合感染,15例(24.6%)为Ba与C2亚型混合感染,8例(13.1%)为Bj与C2型混合感染,11例(18.0%)为Ba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7例(11.5%)为Bj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2例(3.3%)为非Ba/Bj亚型与C1亚型混合感染,3例(4.9%)为非Ba/Bj亚型与C2亚型混合感染,6例(9.8%)为非Ba/BJ亚型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及亚型。在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B型,C型、B与C型混合感染及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C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78.6%和86.4%),无症状携带者中B型所占比例较高(72.2%)。但不同性别患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无差异。在HBeAg阳性和阴性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6个城市HBV感染者中,以B2和C2亚型占优势,C基因型可能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丙型、乙型肝炎混合感染者病毒基因型与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丙型、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的基因型特点及临床特征。采用ELISA法进行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 ,采用PCR -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法进行HBV -DNA定量及HCV -RNA基因分型检测。丙型、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者HCV -RNA及HBV -DNA阳性率 (72 5 1%和 30 4 1% )分别低于丙型、乙型肝炎病毒单独感染者 (85 4 2 %和 6 0 72 % ) ,Ⅰ / 1a型和Ⅲ / 2a型HCV与HBV混合感染较同类基因型HCV单独感染明显增加 ,Ⅱ / 1b型丙型肝炎病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最高 ,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水平最低 ,尽管HCV、HBV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可能更为严重 ,但在病毒学上两者的确存在着相互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通过型特异性引物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新疆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HBV基因型并探讨与临床类型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长春市212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基因型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人民的健康。目前研究发现HBV的各地病毒株有差异并根据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分为A~H 8个基因型,认为HBV基因型可能与疾病的预后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对长春市2 12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 )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清HBV基因型的检测与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对血清HBVM阳性的,按2 0 0 0年9月第十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 ,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10 3例,肝炎后肝硬化92例及经病理或CT等影像学…  相似文献   

16.
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其中约有3.5亿人为HBV慢性感染者,中国占1/3。每年约有120万HBV感染患者死于HBV相关疾病,所以寻找有效的治疗乙型肝炎药物成为当务之急。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治疗是抗HBV治疗,核苷类药物可以直接抑制HBV复制,它包括嘧啶类的拉米夫定、恩曲他滨、克拉夫定,以及嘌呤类的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目前核苷类药物发展迅速,为此就目前进入临床和正在研发的部分核苷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嘧啶类核苷类似物1.1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拉米夫定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核苷类抗HBV药…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已有多篇报道,但观点不完全一致,我们对153例经临床和/或病理诊断的不同类型的HBV感染者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分子流行病学近年来一直是HBV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HBV的感染流行特点,分析了HBV基因型/亚型的地域性分布特征,阐述了HBV基因型的临床意义,解析了HBV基因型对抗病毒应答效应的影响。这些HBV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高耐药屏障的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发,有助于HBV感染诱发的各种肝脏相关疾病的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9.
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据估计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性疾病,可见慢性HBV感染对人类的危害性极大。慢性HBV携带者作为慢性HBV感染的一种状态,其危害性亦不容小视,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医学界加强了对其多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Jia JD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5):360-361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6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有50万~7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疾病。HBV主要经血液传播,包括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由于严格的筛查制度,输血或血制品所致的HBV传播已经很少发生。我国是HBV感染高流行区,围产期、婴幼儿及儿童早期感染是导致我国人口中慢性HBV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而且即使在HBV低流行国家,围产期和儿童早期感染也是慢性HBV感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