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机体的免疫防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as/Apol-1,又名CD95分子,是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及神经生长因子(NGFR)家族成员,是一种I型细胞膜蛋白.Fas配体(FasL)是TNF相关的Ⅱ型跨膜蛋白,主要表达于活性T淋巴细胞.Fas是细胞表面的一种凋亡信号受体,具有诱导凋亡的能力.分别表达Fas和FasL的细胞相结合时,可导致表达Fas的细胞凋亡.T淋巴细胞表达的FasL可使表达Fas的肿瘤细胞凋亡.而Fas和FasL均可以产生可溶性分子,即可溶性Fas和FasL(sFas,sFasL).它们在细胞凋亡中发挥调节作用.本文通过肺癌和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前后的sFasL的变化,观察放射治疗导致细胞凋亡的现象,探讨放射治疗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鳞癌与基底细胞癌的Fas/FasL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鳞癌与基底细胞癌的Fas/FasL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及TUNEL方法检测45例鳞癌与基底细胞癌的Fas/FasL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鳞癌Fas/FasL表达高于基底细胞癌;Fas/FasL阳性细胞凋亡率高于阴性细胞。 结论: Fas/FasL系统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并在肿瘤侵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Fas及其配体FasL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近年来受到关注。Fas为Ⅰ型跨膜糖蛋白,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TNFR)及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家族(NGFR),表达于人记忆T细胞、NK细胞及成熟T、B细胞上。FasL是Ⅱ型跨膜糖蛋白,与TNFR家族有同源性,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NK细胞及多种肿瘤细胞表面。FasL与Fas结合后,传导凋亡信号,诱导Fas阳性细胞发生凋亡。Fas有两种形式:细胞表面的膜型Fas(mFas)和血清可溶性Fas(sFas)。mFas可与FasL结合激发Fas阳性细胞凋亡,sFas可与FasL竞争结合而抑制Fas途径介导的凋亡,因此可认为sFas是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Fas/FasL系统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由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相互作用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Fas/FasL系统是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的调节失衡有关.本文就Fas/FasL系统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相关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对45例肺癌和38例癌旁组织中的Fas和Fasl表达及凋亡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肺癌中FasL表达增加,Fas表达降低,凋亡细胞减少;FasL表达与组织类型有关;肺癌细胞凋亡水平在淋巴结转移和晚期癌组织中明显受抑;Fas表达阳性的凋亡细胞指数明显高于Fas表达阴性组。结论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肺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基因转移Fas配体(FasLigand, FasL)对恶性人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携带人FasL cDNA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FL),在体外转导2株黑色素瘤细胞,并使其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RTPCR法进行 Fas/FasL表达检测,TUNEL法及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状况。结果:流式细胞仪和 RTPCR检测两株黑色素瘤细胞表面均表达Fas,不表达FasL,而AdFL转导的两株黑色素瘤细胞均能表达FasL;AdFL能显著诱导两株黑色素瘤细胞在体外凋亡或抑制其生长。结论:重组腺病毒FasL在体外诱导人黑色素瘤细胞凋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探讨溴氰菊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神经毒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定性检测给予不同剂量水平(10 -4mol/L ,10 -5mol/L ,10 -6mol/L)的溴氰菊酯24h后 ,Fas、FasL、TNFR1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 ;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给予溴氰菊酯24h和48h后 ,Fas、FasL、TNFR1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阳性细胞率(rateofpositivecells ,RPC)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fluorescenceintensity,MFI)及PC12细胞的凋亡率。 结果 :①Fas、FasL、TNFR1蛋白在对照组和各剂量组均为阳性表达 ,但镜下未见各蛋白在各组之间的差异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 :染毒24h后 ,Fas、FasL蛋白在各组的表达没有差异 ,而TNFR1蛋白在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 ;染毒48h后 ,Fas、FasL、TNFR1蛋白在高剂量组表达(MFI分别为42.85±8.4、37.91±1.65、8.09±1.83)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②染毒24h后 ,各剂量组凋亡率没有升高 ;染毒48h后 ,高剂量组凋亡率与对照组凋亡率比较有升高。③染毒48h组细胞凋亡率与溴氰菊酯浓度、Fas、Fasl蛋白含量有直线相关关系。 结论 :溴氰菊酯可能通过死亡受体Fas诱导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术前化疗后结直肠癌组织中Fas/FasL和survivin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东  邢同海 《肿瘤》2006,26(1):85-87
目的探讨化疗后结直肠癌组织Fas/FasL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化疗后和未化疗两组各16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的原位凋亡(AI)、原位增殖(KI)及survivin表达,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Fas/FasL表达,用双抗体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可溶性Fas/FasL(sFas/sFasL)表达。结果化疗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的AI及Fas/FasL均较对照组高,KI、G2/M期细胞、sFas及survivin较对照组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通过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阻止细胞进入G2/M期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Fas/FasL系统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增殖调控有关。survivin阳性表达下降程度可作为化疗有效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戊地昔布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戊地昔布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形态结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基因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戊地昔布(25~400μmol/L)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作用72 h后,浓度为400μmol/L的戊地昔布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可达85.95%,凋亡率由(2.38±0.42)%增加到(48.46±0.73)%;50~400μmol/L时增殖指数和S期的细胞比例则明显降低,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同时,流式细胞术显示,50~400μmol/L的戊地昔布可上调人食管癌Eca109细胞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结论:戊地昔布可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发生凋亡,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部分与其上调Fas及Fa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Fas/FasL与肿瘤关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as抗原(APO-1/CD95)与Fas配体(FasL)组成的Fas系统,在将凋亡信号转导入细胞内发挥重要作用。效应细胞FasL结合靶细胞Fas抗原后,在数小时内通过细胞凋亡途径使靶细胞死亡。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Fas在多种细胞表面均有表达,而FasL表达只限于少量细胞类型,诸如淋巴细胞、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L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40例胰腺癌中Fas和FasL阳性30例,阳性率76·5%;用于对照的10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Fas和FasL阳性1例,阳性率10%,Fas和FasL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对照组,χ2=14·3463,P=0·0002;在正常胰腺组织连续切片中未发现TdT酶标记的DNA3/-OH末端,提示无细胞凋亡;在胰腺癌标本中用TdT酶标记的DNA3/-OH末端分析连续切片表明,大多数癌细胞未发生细胞凋亡,在40例胰腺癌中仅有3例发现约10%的癌细胞凋亡。结论:Fas和FasL参与了大部分胰腺癌的凋亡调变,胰腺癌在发生分化过程中,可能部分获得了逃逸Fas介导的凋亡功能。  相似文献   

12.
维甲酸提高髓母细胞瘤的化疗敏感性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全反式维甲酸 (RA)诱导分化的髓母细胞瘤细胞系Med 3对顺铂 (DDP)的化疗敏感性 ,死亡性质及其内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析RA、DDP和两者配伍对Med 3细胞形态和增殖的影响 ,观察被处理细胞的死亡特点并检测各处理因素对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配体 (FasL)表达水平和表达方式的影响。结果 可溶型和膜型FasL在正常培养和被处理的Med 3细胞中均呈阳性 ,Med 3细胞产生可溶型Fas并呈胞浆阳染。与DDP不同 ,RA可明显上调Fas表达并使Fas蛋白从胞浆移至细胞表面 ;但仅在它与DDP联用时 ,才能诱导靶细胞凋亡。结论 分化诱导剂RA通过修饰Fas基因表达形式 ,提高髓母细胞瘤Med 3细胞对DDP的凋亡敏感性。RA/DDP配伍方案可能成为临床治疗髓母细胞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RNA干扰肺癌细胞H460 FasL表达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肺癌细胞可通过上调Fas配体(FasL)表达、借助FasL/Fas凋亡途径反杀伤Fas阳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主动逃避免疫监视,导致肿瘤局部抗肿瘤免疫下降。本研究旨在探讨遗传修饰调节肺癌细胞FasL基因表达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质粒载体,将体外化学合成的靶向FasL的小干扰RNA(siRNA)直接转染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H460,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观察肺癌细胞FasL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诱导T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化学合成的靶向FasL基因的siRNA能够显著下调肺癌细胞H460FasL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产生序列特异性干扰效果。RNA干扰(RNAi)抑制H460细胞FasL表达后可以降低和逆转肺癌细胞诱导的T细胞凋亡,恢复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FasL是一新的具有发展前途的肺癌基因治疗靶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调节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酸合成酶配体(FasL)信号轴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 细胞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0、5、10、20 μg/mL DDP分别处理Ishikawa 细胞和顺铂耐药的Ishikawa/DPP 细胞,0、5、 10、25、50 μmol/L Andro 处理Ishikawa/DDP 细胞,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为后续实验选择合适的给药剂量。将Ishikawa/DDP 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DDP 组(DDP 干预)、Andro 组(DDP、Andro 干预)、pcDNA3.1-NC 组(转染pcDNA3.1+DDP、Andro 干预)、pcDNA3.1-Fas/FasL 组(转染pcDNA3.1-Fas/FasL+DDP、Andro 干预),24 h 后,采用qPCR 法检测Fas、FasL mRNA的表达,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 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克隆能力、细胞迁移与侵袭和细胞凋亡,WB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AX、Bcl-2、MMP-2、PD-L1、多药耐药蛋白-1(MDR-1)及Fas、FasL 蛋白表达。结果:DDP 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Ishikawa 和Ishikawa/DPP 细胞增殖,并且与Ishikawa 细胞比较,Ishikawa/DPP 细胞对DDP 的敏感性更低(均P<0.05);Andro 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Ishikawa/DPP 细胞的增殖(均P<0.05)。Ishikawa/DPP 细胞中Fas、FasL 的表达水平均高于Ishikawa 细胞(均P<0.05)。选取20 μg/mL DDP 和25 μmol/L Andro 为干预剂量,干预时间24 h。与对照组比较,DDP 组Ishikawa/DPP 细胞中PD-L1、MDR-1、Fas、Fas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克隆形成率、迁移与侵袭细胞数、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DP组比较,Andro 组Ishikawa/DPP 细胞中Fas、FasL mRNA表达水平、细胞克隆形成率、迁移与侵袭细胞数、 PCNA、Bcl-2、MMP-2、PD-L1、MDR-1、Fas、FasL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及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 或P<0.01), pcDNA3.1-NC 组与Andro 组类似;与pcDNA3.1-NC 组比较,pcDNA3.1-Fas/FasL 组 Ishikawa/DPP 细胞上述指标变化均被逆转(P<0.05)。结论:Andro 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 信号轴来抑制Ishikawa/DPP 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凋亡,从而降低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肺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与凋亡的关系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仁荣  周燕 《癌症》2002,21(1):101-102
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不但与细胞增殖过度有关,而且与凋亡异常有关 [1]. Fas为细胞膜上的受体,当与其配体 FasL结合时可引导该细胞凋亡 [2]. 文献报道 [3],肿瘤细胞存在 Fas及 FasL的表达异常,但肺癌中 Fas及 FasL的表达异常及其与肺癌细胞凋亡的关系和意义尚不明确.本文检测了 96例手术切除肺癌标本中 Fas、 FasL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水平,并探讨其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结直肠癌化学预防的机理。方法:培养结肠癌细胞株Caco-2,用不同浓度阿司匹林进行干预,对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及Fas/FasL表达进行观察、检测。结果:高浓度阿司匹林组细胞大量死亡。低浓度组促进细胞凋亡;25mmol/L阿司匹林组可见Fas表达,而对照组不表达;25mmol/L阿司匹林组FasL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低浓度阿司匹林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其机理与诱导Fas表达、下调Fas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柔红霉素对HL-60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测定柔红霉素 (DN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 60凋亡及Fas/FasL基因表达的变化 ,探讨Fas/FasL系统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荧光显微镜、结合DNA电泳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 ,观察柔红霉素对HL 6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细胞凋亡过程中Fas/FasL基因的表达。结果 :柔红霉素浓度为 0 .1、1 μg/ml时 ,作用 6小时出现典型凋亡细胞 ,荧光显微镜观察HL 60细胞可见凋亡小体、染色质浓缩和胞体出芽改变 ,流式细胞仪分析可见凋亡峰 ,2 4小时达高峰 (45 .2 %± 1 0 .3 % )。 1 0 μg/ml柔红霉素作用 6小时 ,未见凋亡峰。柔红霉素可诱导Fas/FasL基因表达。结论 :柔红霉素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Fas/FasL系统参与柔红霉素诱导的HL 60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们对淋巴细胞的凋亡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在免疫反应过程中,淋巴细胞,包括激活的T细胞、B细胞以及未成熟的淋巴细胞表现为对细胞凋亡敏感.在细胞凋亡过程中,CD95(Fas)/CD95L(Fas配体,FasL)以及CD40/CD40L(CD40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激活T细胞的自我毁灭或杀伤激活的B细胞而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弱.T细胞的凋亡包括Fas:FasL的相互作用,Fas和FasL正调节T细胞杂交瘤的T细胞受体配体,然后以自分泌方式相互作用而引起细胞凋亡过程,即T细胞可以通过Fas-依赖途径杀伤自己本身;但B细胞进行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过程(AICD)却不依赖于Fas,而是对T细胞介导的、FasL-诱导的细胞死亡敏感,表现为Fas非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他莫昔芬(tamoxifen)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分析调控Fas/FasL系统表达在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人乳腺癌细胞MCF-7(ER阳性)和MDA-MB-435(ER阴性)以VES联合他莫昔芬作用24和48 h,VES浓度为10和20μg/mL,他莫昔芬的浓度分别为1、5和10μmol/L。以MTT法测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Fas/FasL表达的变化。结果:VES联合他莫昔芬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物联合作用后,乳腺癌细胞表现为明显的G0/G1期阻滞,MCF-7和MDA-MB-435细胞的凋亡率分别由(3.30±0.2)%和(4.88±0.9)%升高至(25.61±2.7)%和(23.33±1.1)%,流式细胞仪提示,MCF-7和MDA-MB-435细胞表面的Fas分别由50.07和46.29升高至116.72和136.68;FasL分别由51.85和57.43升高至146.82和127.90。结论:VES联合他莫昔芬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表面Fas和FasL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甲基萘[2,3-b]呋喃-4,9-酮(FNQ3)对A549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和细胞凋亡的调节效应。方法给A549细胞投与FNQ3,从药物的浓度依赖性及投药的时间依赖性两方面来观察药物对A549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及诱导凋亡的作用。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FasmRN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表面的Fas受体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A549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和A549细胞FasmRNA及细胞凋亡敏感度都随着药物浓度和投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研究药物浓度依赖性时,FNQ3浓度为2.5μg/ml时FasmRNA产量相对较高,为75000分子/μl;A549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相对较多;细胞凋亡率达到37.26%(P<0.01)。在研究药物时间依赖性时,FNQ3(0.5μg/ml)投药时间为7天时,FasmRNA产量相对较高,为150000分子/μl;A549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相对较多;细胞凋亡率30.45%(P<0.02)。结论FNQ3作为1种抗肿瘤药物能够诱导A549肿瘤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并上调由Fas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