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活血化瘀法近年来已成为糖尿病中医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被广泛使用。现代研究表明,血瘀证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减慢和微血栓形成。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血小板黏附率及纤维蛋白原等多项指标均高于健康人。所以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容易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动脉硬化、视网膜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因此,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中,改善微循环及神经营养代谢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采取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纳入的108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4例,研究组采取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对照组采取复方丹参,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81.48%(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采取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为患者预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系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微血管的改变可导致微循环障碍。本文在5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和血流变观察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舒血宁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改善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促进微循环的作用。本研究就其近年来联合用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因主要与长期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等有关,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和延缓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应采取相应的辅助治疗。1 对象与方法选择我院从1996年~1998年,以WHO标准诊断的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临床观察。条件为:有四肢自发性疼痛或感觉障碍排除其它病因造成的神经病变。年龄在18~76岁,其中男42例,女18例,2型糖尿病50例,病程1~19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程2~4年。治疗期间空腹血糖控制在6~9mmol…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主要为下肢血管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合并感染所致.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并发糖尿病足的病例也明显增加,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加强以糖尿病患者的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足,积极预防并配合医护人员合理治疗尤为主要.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且常为医生所忽略,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缺乏,常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导致严重后果。现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1例药物性低血糖患者的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总结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30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3个月后出现的常见问题,并计算其发生率。结果在使用胰岛素泵3个月后,部分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高血糖、异常低血糖、对胶布过敏、胰岛素渗漏、输注障碍、皮肤感染、输注部位疼痛、焦虑抑郁情绪等不良反应,其中,输注障碍、异常低血糖、异常高血糖发生率最高,其发生率分别为26.7%、16.7%、13.3%。结论通过了解胰岛素泵使用中发生的常见问题,适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保证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入院的45例老年重型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常规单纯西医治疗。两组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脑组织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脑组织微循环障碍比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微循环障碍,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与微循环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愈合提供可靠方向。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将其分为正常愈合组(n=87)和延迟愈合组(n=33)。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微循环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愈合情况患者的微循环因子水平,并分析微循环因子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结果:正常愈合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及襻周积分均低于延迟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01、6.368、12.805、11.616、18.788和17.980,P值均<0.05)。正常愈合组血清内皮素(E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延迟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84和6.410,P值均<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襻周积分及ET、CRP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结论:微循环状态及微循环指标ET、CRP水平均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  相似文献   

11.
冯元 《大众健康》2007,(1):57-57
高黏血症是老龄人群的多发病,即血液黏度增高,这不仅影响血液的流动性及组织的血液供给,而且易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管阻力、使血压升高,易于在硬化狭窄的管腔形成血凝块,堵塞血管。高黏血症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降低血液粘度、提高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与血小板的聚集性、降低血浆黏度、改善微循环,对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前列腺素E1对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收治的高龄DN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PGE1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指标及肾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Lipo-PGE1可以明显改善高龄DN患者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状况及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本院内科病房住院的42例ASO患者,以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20ug/d,静脉点滴,连续3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足背激光多普勒、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改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降低。结论 可明显改善ASO患者的临床症状,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改善甲襞微循环。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治疗ASO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活血通络法对股骨头坏死患儿下肢微循环和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3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股骨头坏死治疗,观察组给予活血通络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和血液黏度指标。结果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总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和血液黏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和血液黏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活血通络法在股骨头坏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下肢微循环及血液黏度的改善更有效,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物汤配方颗粒与弥可保联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一2011年12月本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5例,患者均采用降糖常规治疗,其中59例采用弥可保治疗为对照组,另外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物汤配方颗粒治疗为研究组。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视力改变的有效率为77.97%,研究组为8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眼底改变的有效率为79.66%,研究组为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改变比较,研究组血流变学各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四物汤配方颗粒与弥可保联用对视力、眼底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方面有明显改善作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盆炎消灌肠液对家兔微循环障碍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家兔30只,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盆炎消灌肠液低剂量组(5.0 g/kg)、盆炎消灌肠液高剂量组(10.0 g/kg)和盐酸川芎嗪组,每组6只。采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建立家兔微循环障碍模型。应用FASCO-300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检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文氏管法检测红细胞压积,Wintrobe管法检测血沉,并计算其他各项血流变指标。结果:盆炎消灌肠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川芎嗪组均能明显对抗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降低红细胞聚集和血栓形成,改善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压积,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效果更显著(P<0.01)。盆炎消灌肠液低剂量组与川芎嗪组相比,红细胞变形指数改善效果更显著(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炎消灌肠液能明显改善家兔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冠心病、眼底和肾脏血管病是糖尿病四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导致动脉灌注不足和微循环障碍而引起足部溃疡、坏疽等下肢病变,在肢体慢性缺血疾病中是治疗困难和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意大利医学会对1107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为期8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最终结局是溃疡、截肢和死亡。据文献报告在各种截肢率中61%的病人与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微循环障碍而失去感觉或者并发感染的足部病变。它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病人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治疗方法经过多年不断地改进,使得糖尿病足的致死率已经明显下降,但是致残率仍然很高,所以预防非常重要(具体的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DM)患者最容易并发的两种微血管并发症,而且危害严重.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首位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都是微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许多研究结果提示,二者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流行病学资料和家系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遗传因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脑细胞保护及抗凝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2周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微循症状。结果经过连续2周的临床治疗,试验组的总有效治疗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两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治疗前相比,两者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微循环障碍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