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阿霉素心肌病兔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氧化应激与慢性心肌毒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0只日本长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美托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每组各10只。耳缘静脉注射阿霉素(每次1ml.kg-1,每周2次,共8周)建立阿霉素心肌病模型,对照组采用耳缘静脉注射0.9%氯化钠(每次1ml.kg-1,每周2次,共8周)。3周后,对照组和阿霉素组以0.9%氯化钠(5ml.kg-1.d-1)灌胃,美托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分别给予美托洛尔(5mg.kg-1.d-1)和卡维地洛(5mg.kg-1.d-1)灌胃。2个月后,超声心动图观察各组心脏结构变化,检测兔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并制备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的灌注模型,记录快频率程序刺激条件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阿霉素组左室舒张末径(LVEDd)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均P<0.05),血清SOD活性降低、NT-proBNP和MDA浓度升高,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均P<0.05)。与阿霉素组比较,美托洛尔组无显著性变化,卡维地洛组LVEDd缩小、LVEF升高(均P<0.05),血清SOD活性增加、NT-proBNP和MDA浓度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与美托洛尔比较,卡维地洛对阿霉素心肌病有保护作用,并能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机制与氧化自由基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缝隙连接对心肌肥厚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兔慢性压力超负荷模型中缝隙连接(G J)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30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肥厚组(LVH组)和抗心律失常肽组(AAP10组)。LVH组和AAP10组通过缩窄腹主动脉制备兔左室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Sham组仅游离腹主动脉未进行缩窄。动物饲养3个月后制备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的灌注模型,Sham组和LVH组灌流台氏液,AAP10组灌流含AAP10的台氏液,记录不同起搏周长下容积心电图、跨室壁离散度(TDR)及刺激反应间期(SR I),并观察早期后除极(EA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在不同频率起搏下,LVH组SR I和TDR与Sham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而AAP10组的SR I和TDR与LVH组比较明显减小(P<0.05)。Sham组无1例诱发EAD和室性心律失常;在5 000 m s起搏时LVH组和AAP10组EAD的发生率分别为10/10、3/10,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10,1/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 J激动剂AAP10减轻了心肌肥厚时SR I的延长和TDR增加,相应的减少了EAD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抗心律失常肽在兔肥厚心肌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开放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抗肥厚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并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左室肥厚组(LVH组)、AAP10组.LVH组和AAP10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Sham组开腹但不行腹主动脉缩窄术.术后喂养8周.制备左室楔形心肌块灌注模型.Sham组和LVH组灌注正常台式液,AAP10组灌注含100 nmol/L的AAP10台式液.利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楔型心肌块跨壁心电图和内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程序电刺激起搏,记录早期后除极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采取Western blot检测3组Cx43表达;采取免疫荧光方法显示3组Cx43的分布.结果:Sham组、LVH组、AAP10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0、40%、10%.与Sham组相比,LVH组Cx43表达下降(50.7±6.1)%(P<0.05),AAP10组与LVH组相比,Cx43表达上升(20.9±4.7)%,P<0.05.免疫荧光显示肥厚心肌Cx43分布紊乱,由正常的端端分布成为细胞表面随机分布,加入AAP10后可改善其分布.结论:肥厚心肌有较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肥厚心肌细胞Cx43表达下降并且排列紊乱,AAP10可提高Cx43的表达及改善其分布,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抑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对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安慰剂组、假手术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组、心力衰竭安慰剂组、心力衰竭apocynin组.通过容量超负荷联合压力超负荷建立家兔心力衰竭模型.apocynin和安慰剂以15 mg/d口服.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动物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通过在体电生理研究分析兔左心室3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的时限(MAPD90),观察室性心律失常诱发情况,检测心室颤动(室颤)阈值.运用比色法检测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蛋白表达.结果 心力衰竭兔出现明显心脏扩大和心功能异常,3层心肌MAPD90延长[内层(179.8±5.8)ms对(137.0±4.5) ms;中层(180.6±8.6)ms对(137.3±4.8) ms;外层(175.0±11.3)ms对(136.3±3.9)ms;P<0.05],室性心律失常诱发增多,室颤阈值显著降低(10.8±2.4)V对(21.0±2.8)V(P< 0.05),心肌SOD活力降低(91.0±10.1)U/mg protein对(160.3±14.2)U/mg protein(P<0.05),MDA水平升高(3.0±0.3)nmol/mg protein 对(1.2±0.1)nmol/mg protein(P<0.05),Cx4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0.5对0.9,P<0.05),且以磷酸化Cx43降低为主(P<0.05).apocynin干预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兔心脏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SOD(132.7±8.8)U/mg protein对(91.0±10.1)U/mg protein;MDA(1.9±0.2) nmol/mg protein对(3.0±0.3)nmol/mg protein(P<0.05)],减少室性心律失常诱发,提高室颤阈值(17.4±1.6)V对(10.8±2.4)V(P<0.05),增加Cx43蛋白表达(P<0.05).结论 心力衰竭后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导致Cx43蛋白降低,是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抑制NADPH氧化酶可能是治疗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阻断Ryanodine受体对兔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CPVT)模型心律失常发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日本长耳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钙调蛋白激酶Ⅱ抑制剂KN-93组、Ryanodine受体阻滞剂兰尼碱组,每组10只。制备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的灌流模型,同步记录心内、外膜动作电位及跨壁心电图。正常组灌流台氏液,模型组灌流咖啡因和异丙肾上腺素建立CPVT模型,KN-93组和兰尼碱组预先给予各自药物预灌,然后灌流咖啡因和异丙肾上腺素,观察在快频率程序刺激下各组触发活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模型组、KN-93(1μmol/L)和兰尼碱组(10μmol/L)触发活动的发生率分别为0/10、10/10、4/10和2/10,多形性室速或室颤的发生率分别为0/10、9/10、3/10、1/10;提示KN-93和兰尼碱均可减少CPVT模型的触发活动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均P<0.05)。结论:阻断Ryanodine受体能够有效抑制CPVT模型的触发性室性心律失常,Ryanodine受体有望成为防治该类心律失常新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6.
抗心律失常肽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激动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MI 组和 AAP10组,每组各10只。Sham 组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OMI 组和 AAP10组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普通饲料喂养3个月后制备兔左心室楔形心肌块的灌注模型。Sham 组和 OMI 组灌流正常台氏液,AAP10组灌流正常台氏液+AAP10(80 nmol/L)。灌流全程同时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内膜下心肌、外膜下心肌跨膜动作电位和跨壁心电图,并观察心外膜下心肌的刺激反应间期(stimulus-response-interval,SRI)和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诱发率。结束试验后测量梗死周边区心室壁的厚度、左室重、全心重。结果 OMI 组和 AAP10组兔均存在显著的心肌重构,并且 OMI 组兔有较高的室速诱发率(80%)。OMI 组与 AAP10组相比,AAP10显著缩短 SRI[SRI-1为(28.71±0.55)ms 与(20.59±0.79)ms;SRI-2为(38.67±0.49)ms 与(30.42±0.74)ms,P<0.01],而且 AAP10明显降低室速的诱发率(20%),但对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均无影响。结论AAP10可以在不影响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的前提下提高缝隙连接的传导速度,并可降低 OMI 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博苏,bisoprolol,BISO)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肌损伤和室颤阈值的影响.方法27只雄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ormal control,NC)、高脂对照组(hyperlipidemic control,HC)和BISO干预组(HC+BISO).通过高脂饮食建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HC+BISO组在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BISO 5mg·kg-1·d-1.实验第10周时所有动物结扎左回旋支制备缺血30min再灌注90min模型,动态观察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inekinase,CK)活性、室速和室颤发生情况,测定室颤阈值,并行心肌细胞电镜检查.结果高脂造模10周时,HC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较NC组明显升高(P<0.01).与NC组相比,HC组在心肌I/R期间室速和室颤平均发作阵次的积分明显增高(P<0.05),室颤阈值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期血清CK活性显著增高(P<0.05或0.01),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较NC组更为严重.BISO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各项未见显著性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心肌I/R期间各时点血清CK活性约22%~35%(P>0.05或0.01),室速和室颤平均发作阵次的积分明显降低(P>0.01),室颤阈值显著增高近1.33倍(P>0.05),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BISO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心肌I/R诱发的组织损伤和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同步观察心肌骨桥蛋白(OTN)、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过负荷心衰(HF)、过负荷心衰重置于正常负荷小鼠心脏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昆明种系小鼠C57BL/6野生型小鼠,分为Sham组、过负荷HF组、过负荷心衰重新置于正常负荷(HF-NL)组,观察三组形态学改变、血清NT-proBNP浓度以及OPN mRNA表达。结果光镜下Sham组小鼠心肌细胞结构完整,肌纤维排列整齐;过负荷HF组小鼠心肌纤维间隙增宽,心肌细胞呈不同程度变性及肥大,部分心肌细胞呈局灶性坏死;HF-NL组与过负荷HF组比较,心肌纤维间隙增宽得到改善,心肌细胞变性、肥大以及局灶性坏死变轻;血清NT-proBNP浓度在Sham组、过负荷HF组、HF-NL组分别为(54.10±8.91)mg/L、(459.78±22.79)mg/L(与Sham组比较,P<0.01)、(362.67±43.73)mg/L(与过负荷HF组比较,P<0.01)。OPN mRNA表达在正常小鼠中的表达较弱〔(0.95±0.10)%〕;在过负荷HF组增强〔(3.38±0.12)%,与Sham组比较,P<0.01〕,而在HF-NL组表达减轻〔(1.97±0.14)%,与过负荷HF组比较,P<0.01〕。结论OPN参与过负荷心衰置于正常负荷后的心肌重塑过程,抑制OPN表达可能是减轻、减缓过负荷HF发生、发展的干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辅酶Q_(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辅酶Q_(10)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TNF-α、Lp-PLA_2及MDA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SOD水平提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_(10)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氧化应激状态,降低NT-proBNP、TNF-α及Lp-PLA_2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抑制剂KN-93对肥厚心肌细胞心律失常发生率和钙调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肥厚心肌易于发生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雌性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心肌肥厚组(LVH组)、KN-93组和KN-92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左室肥厚程度;同步记录楔形心肌块心电图和内、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低钾、低镁、慢频率刺激下,观察各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诱发率;同时测定CaMK活性的变化。结果LVH组Tdp发生率高于假手术组(P<0.05),KN-93能降低肥厚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LVH组CaMK的活性高于假手术组(P<0.05),KN-93能有效降低肥厚心肌细胞内CaMK活性,而KN-92没有该作用。结论肥厚心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钙调蛋白激酶活性增高密切相关。CaMKⅡ可能成为抗心律失常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