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5-78
目的探讨早期母乳微量喂养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84例,随机分为微量喂养组和常规喂养组,每组各42例。常规喂养组早产儿予以实施常规母乳喂养,微量喂养组早产儿采用早期母乳微量喂养,两组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早产儿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水平的变化,并比较治疗3周时生长发育情况(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和头围增长幅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早产儿血清MTL和GAS水平较前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且微量喂养组上升值较常规喂养组更显著(P0.05);微量喂养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短于普通喂养组,3周时体重和头围增长幅度较普通喂养组更明显(P0.05);同时微量喂养组早产儿临床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常规喂养组(80.95%)(χ~2=4.092,P0.05)。结论早期母乳微量喂养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疗效优于常规母乳喂养,能促进体重和头围的增长,加快其生长发育,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促进胃肠激素MTL和GAS的释放,使得血清MTL和GAS水平明显上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综合治疗的干预措施,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情况下应用非营养性吸吮、滴服喂养、抚触疗法、小剂量红霉素等综合措施.两组分别按要求随机抽取60例,男女各30例.结果 干预组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血清胃泌素浓度、静脉持续时间分别为(2.2±0.9)小时、(13.9±3.7)天、(301.5±98.2)ng/L和(12.8±4.7)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吸吮动作出现时间、开奶时间和达到足量喂养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平均奶量为(81.3±30.6)ml,高于对照组(70.4±21.7) ml(P<0.05);干预组奶残留量为(1.3±0.6)ml,对照组为(4.2±1.3) ml,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和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为(22.9±7.0)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临床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产儿胃泌素、胃动素的分泌与胎龄、体重(body weight,BW)的关系及胃肠激素分泌、释放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2008年7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127例,据胎龄分成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早产儿组87例,根据胎龄分:~32w组、~34w组、~36w组;据出生体重分:~1499g组、~2499g组、≥2500g组;据给养方式分:正常喂养组29例,胃管组31例,全胃肠外组(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27例.取本院产科同期正常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早产儿组和对照组均于生后12h开奶前取血,第8天取空腹血,行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OT)测定.结果 ①早产儿组12h内及第8天空腹血GAS和MO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天GAS,MOT水平已达到或超过对照组开奶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早产儿生后随日龄与奶量增加,GAS,MOT浓度均渐高.其中,正常喂养组、胃管组与TPN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③~1499g组和~2499g组间第1天和第8天空腹血GAS水平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均显著低于≥2500g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不同体重生后第1天和第8天空腹血MO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正常喂养组和胃管组在体重以及身长增长分别与胃肠外组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头围增长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早产儿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与胎龄、体重密切相关,随着胎龄、体重的增加,其胃肠激素分泌功能逐渐完善.②胃肠内营养刺激胃肠激素分泌和释放,使早产儿胃肠功能迅速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期间于我院生产的早产儿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红霉素。结果(1)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0.83%(15/72),对照组发生率为73.53%(50/68)。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经X2检验,p<0.05。(2)对照组发生的50例喂养不耐受患儿予以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结论采用小剂量红霉素对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72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注射3~5 mg·kg-1·d-1,1次/d,用药至能耐受肠道喂养3 d后.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呕吐持续时间分别为(3.28±2.30)、(4.86±2.60)d(P<0.05);腹胀持续时间分别为(3.60±2.26)、(4.97±2.48)d(P<0.05);达全肠道营养时间分别为(13.20±4.36)、(16.15±4.08)d(P<0.05);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分别为(10.37±2.34)、(14.58±2.23)d(P<0.05).2组日均大便次数无明显差异,均未见肝功能损害以及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儿生后12h和7d内血胃泌素(GAS)和生长抑素(SS)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70例,按胎龄分为≤32周组、33~34周组、35~36周组;选择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儿45例为对照组。早产儿组与对照组均于生后12h和7d采集空腹静脉血,行GAS、SS测定。结果4组生后12h和7dGAS和SS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早产儿3组生后12h和7dG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后12hS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各组间生后12h和7dGAS水平及生后12hS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生后7dS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生后12hGAS和SS水平与生后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GAS、SS水平与胎龄有关,早产儿生后7d内消化功能低下,考虑与GAS低水平及SS高水平有关,临床应根据胃肠激素水平选择合适的喂养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大承气汤对里实热证大鼠胃肠激素GAS、MTL、VIP、NT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对里实热证大鼠血和不同胃肠组织中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里实热证模型组、大承气汤小剂量、大剂量干预组4组.自身粪便法建立里实热证大鼠模型,干预组分别灌胃给予4.59、9.18 g/kg的大承气汤,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和胃窦、十二指肠、空肠、结肠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降压素(NT)水平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中GAS、MTL和十二指肠GAS,空肠NT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浆VIP、NT和胃窦、结肠NT则显著减少(P<0.05,P<0.01).大承气汤各组血浆VIP、NT和十二指肠GAS、NT,以及大剂量组空肠、结肠GAS和小剂量组空肠NT水平,较模型组亦显著升高(P <0.05,P<0.01),而大承气汤各组血清GAS,小剂量组血浆、胃窦、结肠中MTL及胃窦NT,大剂量组胃窦、结肠VIP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大承气汤具有调控胃肠激素的作用,改善里实热证大鼠胃肠道分泌紊乱的机制可能与提高胃肠道GAS,降低MTL、VIP及双向调节NT分泌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妈咪爱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新生儿科喂养不耐受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及妈咪爱治疗,观察腹胀消失时间、呕吐停止时间等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妈咪爱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效果显著,且方法简单、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53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合理喂养、药物干预、早初次哺乳、取舒适体位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32.1%,低于对照组的60.0%(P < 0.05).喂养耐受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均大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P < 0.01和P < 0.05),而初次哺乳时间早于不耐受早产儿(P < 0.01),达到足量喂养日龄少于不耐受早产儿(P < 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喂养不耐受的天数,使患儿顺利度过喂养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的影响及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有喂养不耐受)22例与对照组(无喂养不耐受)20例,观察组患儿予微量喂养;对照组患儿行常规喂养。两组患儿分别在生后24h内及7日龄后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测定,观察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临床状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入院时的血清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减低,治疗7d后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在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P〈0.01),而在住院期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峰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一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吸入性肺炎等严重的喂养并发症。结论早产儿血清GAS水平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关系密切,微量喂养可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4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5 mg·kg-1·d-1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5~7 d。结果:治疗组的呕吐停止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达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及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时间(P<0.05)。治疗组出现2例腹泻,对照组出现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叶冯  朱德新  袁丽 《华夏医学》2013,(6):1074-1076
目的:观察妈咪爱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早产儿奶喂养,对于喂养不耐受者,给予微量喂养及红霉素促胃肠排空、抚触、灌肠等综合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妈咪爱1 g/次,2次/d.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恢复出生体重、胎便排尽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15.0%和37.5%;达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分别为(10.11±2.77)d和(12.04±5.42)d,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分别为(7.86±3.26)d和(10.28士5.73)d,胎便排尽所需时间分别为(5.64士2.04)d和(6.46±2.13)d,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咪爱可有效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相似文献   

13.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血中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入院时的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 6 8例及 36例健康者血浆MTL和血清GAS含量。结果 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的MTL和GAS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消化道出血组明显高于无消化道出血组 (P <0 .0 1)。结论 血浆MTL和血清GAS测定 ,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52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均予红霉素5 mg/kg,每天1次;观察组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1/2支,2次/d.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治疗天数、治疗至GRV≤10%的天数、经胃肠道摄取热卡达100kcal·kg-1·d-1的日龄、体重增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6例喂养不耐受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早产儿配方奶经鼻胃管喂养和静脉营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口服小剂量红霉素(3~5mg/kg^-1·d^-1)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具有疗效确切,给药方便,且剂量小,疗程短,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章秀 《安徽医学》2009,30(5):535-536
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NICU收住的20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四磨汤治疗组、小剂量红霉素组、两药联合应用组及对照组。四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分别给予四磨汤口服、小剂量红霉素静滴及二药联合应用。结果四磨汤治疗组总有效率74%,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组总有效率72.5%,两药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P〈0.001),联合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四磨汤组,红霉素组(P〈0.025及0.05)。结论四磨汤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红霉素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54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1.d-1),静脉滴注,1次/d,疗程5~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茴香热敷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 12 月—2018 年12 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肛肠外科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65 例。按照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小茴香热敷腹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外周血胃动素(MTL)、胃液素(GAS)水 平及术后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肠梗阻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2 d 外周血MTL、GAS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 者术后外周血MTL、GAS 水平较术前低(P <0.05)。结论 小茴香热敷有助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胃 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和胃动力的变化情况。方法以3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39例限期胃癌根治术患者(胃癌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对照组及胃癌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天空腹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采用胃电图(EGG)观察了胃癌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胃动力变化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术前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0),胃癌Ⅲ期患者的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Ⅱ期患者(P<0.05)。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胃癌患者的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00),并于术后1周恢复到术前水平。EGG检测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术后胃动力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χ2=18.692,P<0.01)。结论胃癌患者的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存在一过性降低。胃大部分切除术可能影响胃癌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