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已屡有报告!我们应用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商品名康可)治疗32例(CHF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武维恒  蔡文标  刁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3):125-126,146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改善左室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和总死亡率。CIBIS—Ⅱ试验结果表明,比索洛尔治疗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猝死也明显减少。中国CIBIS—Ⅱ试验研究结果也证明了比索洛尔(博苏)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效果、耐受剂量范围和安全性。本研究目的是通过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国产比索洛尔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100例心功能NYHAⅡ—Ⅳ级,LVEF≤45%,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即;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8例,比索洛尔治疗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比索洛尔组为92.3%,2组对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比索洛尔组好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加其射血分数、改善其生活质量、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4.
比索洛尔为β1-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有报道,我院自1994.9~1998.9月对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获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发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不仅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且还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其发生发展的基础为心肌重塑,当代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阻断心室重塑。数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能够逆转心肌重塑、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目前ACEI、β受体阻滞和已成为CHF治疗的基石。随着这些年来国内外对比索洛尔临床应用的研究,发现在其它用药基础上合用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的效果;在对于老年高血压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应用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特此对比索洛尔在近几年的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在现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显著提高心脏功能,降低CHF患者再住院率及总死亡率,其在CHF治疗中的地位才得以肯定[1-2].比索洛尔为高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笔者应用比索洛尔(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70082)对47例CHF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在现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显著提高心脏功能,降低CHF患者再住院率及总死亡率,其在CHF治疗中的地位才得以肯定。比索洛尔为高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笔者应用比索洛尔(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70082)对47例CHF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证据,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愈率。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两组患者分别用常规疗法和常规疗法加用比索洛尔(康忻)治疗两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和心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衰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邓家强  尹瑞兴 《医学综述》2002,8(6):339-34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表现 ,也是一直受到重视的严重临床综合征。自 1975年Waagstein首次报道 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的临床状况 ,增加射血分数和改善心功能以来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结论并不一致 ,如美托洛尔治疗DCM试验 (MDC)显示383例患者用美托洛尔治疗 12~ 18个月 ,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但与对照组间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9) [1 ] ;1994年欧洲的比索洛尔治疗心功能不全试验研究(CIBIS)对 6 4 1例心力衰竭患者随访 2年后 ,比索洛尔组病死率 (16 .6…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口服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和两组间频发室性早搏数量。结果β受体阻滞剂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有效(P〈0.05),比索洛尔组有效率比美托洛尔组高(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肯定,其中比索洛尔较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国营 《河北医学》2001,7(1):74-75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β-受体阻滞剂在稳定型心功能不全和无禁忌症病人中作为标准治疗的组成部分,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我们应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商品名康可)治疗83例CHF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11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与血压明显下降.结论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医学界公认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美多洛尔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用于抗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为了观察国产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本文作者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治疗,随访12个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7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随机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不选用β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组给予比索洛尔1.25~5mg/d,6个月后对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及生化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比索洛尔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01%,对照组为76.67%(P<0.05)。比索洛尔治疗组改善左室重塑,提高LVEF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无显著变化(P>0.05),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富马酸比索洛尔是继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之后的新一代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但近年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其对心力衰竭亦有较好的疗效。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并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价值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性冠心病52例,用三通动态心电图进行24h监测,同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应用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治疗12周后,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均可减少心肌缺血次数和时间,增加24h平均正常NN间期,只有比索洛尔引起迷走张力活动增加,PLY50增加64.3%,rMSSD增加45.2%。比索洛尔不引起SDNU和SDANN的明显改变,而卡维地洛却减少SDNN和SDANN。结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可增加迷走张力,明显改善HRV,有可能减少猝死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时伴有HRV减低,符合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的以选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为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中的治疗地位已被认可。比索洛尔为高度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本研究旨在观察比索洛尔治疗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比索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比索洛尔可提高左心室收缩功能.两项主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表明,比索洛尔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和利尿剂合用,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及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住院率,同时,具有较好的药物经济学特性.因此,比索洛尔与ACEI类药物和利尿剂合用可作为治疗中、重度稳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9.
林道德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9):1145-1146
目的观察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两组年龄、心衰病程、原发病及心功能分级均具有可比性。在常规抗心衰治疗中,治疗组加服比索洛尔片剂,从小剂量1.25mg/d开始,缓慢加量至有效量或达2.5~5mg/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1片/d,4周后观察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压、心率和24h室性早搏〉2 000次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副作用等。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血压、心率明显降低;室性早搏〉2000次/24h的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除常规抗心衰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外加用比索洛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其副作用小,可作为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的首选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对外周血中利钾尿肽(KP)、肾素活性(PRA)和心房钠尿肽(ANP)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和比索洛尔组(常规治疗药物+比索洛尔),随访12 wk,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和6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浆中KP,PRA和ANP水平.同时使用核素心室显像测定心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患者的血浆KP,PRA和AN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其中,KP和ANP水平在比索洛尔治疗前与LVEF显著负相关,但PRA水平与LVEF无关,随着病情的好转其水平逐渐降低,且不同的心功能分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比索洛尔治疗后,比索洛尔组外周血浆中KP,PRA和AN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结论:血浆KP与ANP含量的改变水平在CHF病理生理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且在B受体阻滞剂治疗后仍可用于指导CHF患者的治疗.B受体阻滞剂能抑制CHF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