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筛查妊娠期糖尿病,为产妇血糖监测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07/2014-04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产前检查的1 529例孕妇,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糖耐量实验,应用SPSS19.0软件计算妊娠期糖尿病(GDM)在孕妇筛查的总阳性率,比较不同年龄段妊娠期糖尿病比例。结果 1 529例孕妇中共确诊GDM 275例(17.98%),各年龄段20~24岁、25~29岁、30~34岁、35岁以上GDM分别占10.9%、15.8%、24.8%和30.3%。结论某医院筛查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病例所占比例较大,通过OGTT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可对产妇血糖进行监测,有益于孕妇和胎儿。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尿病产前筛查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芙蓉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116-1117
目的探讨50 g糖筛查及葡萄糖负荷试验(OGTT)在产前检查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孕妇1235例,孕24-28周,行50g糖筛查≥7.8 mmol/L为异常,再行OGTT实验,检测异常及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结果1235例孕妇中50克糖筛查异常者392例,占31.74%;75 g OGTT中糖耐量异常(IGT)者36例,占2.91%;GDM者40例占3.24%。高危因素有DM家族史,既往有流产及新生儿不明原因死亡史,此次妊娠反复发作真菌性阴道炎及肥胖等。结论对妊娠期孕妇实行糖尿病筛查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必要时重复筛查或直接行OGTT实验。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1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静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5):628-629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减少合并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510例孕妇进行口服50g糖筛查试验(OGT),对异常者进行75g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诊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比较其与正常组母儿结局的不同。结果:母儿患病率比较,GIGT组以及GDM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GIGT组与GDM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2209例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干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江东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对2004年~2005年来该院建立围产保健卡册进行系统管理并已分娩的孕妇2209例,常规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对筛查出糖耐量异常的孕妇及时进行干预。结果:糖筛查阳性479例,阳性率21.68%;确诊妊娠期糖尿病(GDM)59例,检出率2.67%;糖耐量受损93例,检出率6.88%;糖耐量异常(GDM+GIGT)152例,检出率4.21%。糖耐量异常孕妇饮食控制达到血糖控制值139例,占91.45%;加胰岛素治疗13例,占8.56%;孕产期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开展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是降低围产期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糖尿病的合理管理与妊娠结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郑州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对妊娠期糖尿病合理管理后的妊娠结局 ,对定期进行围产保健的孕妇于孕 2 4~ 2 8w时行 50 g葡萄糖筛查 ,对糖筛查异常者行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对 OGTT异常的病人实行合理管理。结果 :33例 (2 .95% )诊断为糖耐量受损 (GIGT) ,32例 (2 .95% )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GDM) ,经过合理管理后均得到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付军  袁世强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515-4517
目的:研究妊娠早期正常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孕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与母儿合并症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妊娠组420例和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组304例进行50g葡萄糖负荷实验(GCT)检测,其中GCT结果异常者再进行75g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SHBG的测定并根据其水平高低分组进行母儿合并症的统计。结果:早孕期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两组血清SHBG值均较正常孕妇者低(P<0.001),而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母儿并发症随SHBG水平的降低而增多。结论:SHBG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早期筛查诊断及母儿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1 012例孕妇孕期50g葡萄糖筛查结果分析,了解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情况,评价50g葡萄糖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防治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糖耐量受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间自愿在景宁县妇幼保健所行50g葡萄糖筛查的1 012例孕妇的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阳性者(血糖≥7.8mmol/L)进一步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2.08%,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的发生率为5.53%。糖耐量异常总数发生率为7.61%。结论:通过在孕中期50g葡萄糖筛查,对异常者行糖耐量试验,可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为尽早对糖代谢异常妊娠妇女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减少该病给母儿带来的危害,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对孕妇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对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3928例孕妇分A、B、C组,A组为妊娠<16周,B组为妊娠24~28周,C组为妊振32~36周。对空腹血糖正常者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给予相应治疗,比较3组母儿结局的异同。结果:母儿患病率比较A、B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于妊娠28周前开展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孕妇糖尿病3种筛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简化传统的筛查方法,使之更加适应孕妇普查需要。方法:对孕妇作空腹静脉血糖、末梢血糖、血清糖化蛋白测定,并作50 g OGTT测静脉及末梢血糖。阳性者再作75 g OGTT。统计资料时将75 g OGTT异常及GDM者列为异常组,其他为正常组,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筛查206例,50 g OGTT异常者30例,75 g OGTT异常者13例(GDM 2例占0.97%,G IGT 11例占5.39%),孕妇空腹时末梢血糖高于静脉血糖,服糖后无此现象。血清糖化蛋白检测GDM敏感度为92.31%,有61.65%孕妇在正常值之下。50 g OGTT静脉血糖异常者67例(37.72%),末梢血糖异常者153例(79.21%)。结论:测定孕妇血清糖化蛋白可作为孕妇糖尿病的初筛。更加适宜筛查的需要。异常者再作50 g OGTT比做50 g末梢血糖筛查更经济、合理,若阳性再做75 g OGTT以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异常(G 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 208例孕妇行50 g葡萄糖筛查(50 g GCT),对149例异常者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糖耐量异常者(G IGT组)71例,妊娠期糖尿病者(GDM组)86例并与对照组300例分别比较妊娠结局。结果:50 g GCT阳性率为6.74%,G IGT及GDM检出率分别是3.22%和3.89%。GDM及G IGT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率、新生儿病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50 g GCT,及早确诊GDM及G IGT,GDM与G IGT均能对妊娠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开展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2654例行产前检查者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并对其产妇住院分娩情况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糖筛查阳性者278例,阳性率达10·47%,确诊为GDM58例,占2·19%,诊断为糖耐量受损(GIGT)62例,占2·34%;OGTT异常为120例(GDM+GIGT),占4·52%,OGTT异常120例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36例、胎盘早剥18例、巨大胎儿26例、妊高征14例、产后出血10例、新生儿低血糖18例、新生儿窒息8例、早产4例、死胎6例。结论:开展孕妇糖筛查可预防糖尿病所致的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母婴安全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者并发症较多,对诊断为GDM者经过控制饮食及降糖治疗可减少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 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 200例孕妇进行口服50g糖筛查试验,对异常者进行75g糖耐量试验以确诊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 比较GIGT组、GDM组及正常组的母儿结局。结果: 在妊娠合并症、难产率及新生儿患病率中, GIGT及GDM组明显高于正常组, GIGT与GDM无明显差别。结论: 对GIGT及时诊断与治疗可提高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葛月萍  张霞  岳松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21-3222
目的:为使糖尿病筛查(以下简称糖筛查)阳性的孕妇能够进一步做好糖耐量试验(OGTT),争取好的转归。通过健康教育,使孕妇消除对糖耐量试验的恐惧心理,了解糖耐量试验的目的、方法,以及糖耐量异常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能够配合糖耐量试验。方法:在围产保健门诊检查的孕24~28周566例孕妇,口服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进行糖尿病筛查。结果:阳性者(血糖值≥7.8 mmol/L)共152例,糖筛查阳性发生率为26.86%。对糖筛查阳性孕妇进行糖耐量试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者24例,发生率4.24%,妊娠糖尿病(GDM)者15例,发病率2.65%。对39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合理使用药物),5~6周后再次进行糖耐量试验,其中24例GIGT患者中有14例正常;15例GDM中显著好转8例。结论:加强定期产前检查、做好母婴保健的健康教育和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使孕妇了解糖耐量试验筛查对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及早采取措施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糖孕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曲线的异常信息特点,对妊娠期高血糖的筛查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同济医院内科内分泌研究室1 071例孕妇OGTT的资料,按《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诊断标准,将其分组为正常组、GDM组和PGDM组,对各组OGTT的不同时相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OGTT对孕妇GDM检出率为48.27%,对PGDM检出率为5.79%。(2)GDM中,单点、2点和3点异常者分别占GDM的58.22%、29.01%和12.77%。单点异常者以仅FPG的异常为主,占GDM的42.55%;多点异常者以伴2h PG异常者为主,占GDM的33.66%。(3)FPG或2h PG在分别伴有1h PG异常时,其异常值与3点异常的GDM在相应时相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2h PG对PGDM的检出率为100.00%,FPG+2h PG的时相组合可检出96.89%的孕期高血糖患者。结论 GDM孕妇OGTT异常的主要特征是FPG的异常,FPG或2h PG分别在伴有1h PG异常的时候,其异常值升高的幅度最大;PGDM孕妇OGTT异常的主要特征是糖负荷后的时相血糖异常。根据OGTT不同的时相信息,可为GDM孕妇选择相应的干预对策。诊断GDM仍应以OGTT为准,简易OGTT(FPG+2h PG)模式在适当情况下可用于GDM的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与分析孕期营养及糖尿病筛查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预测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门诊接受妊娠糖尿病筛查的孕妇1320例,并对其孕期以及分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1320例产妇进行糖筛查发现,显阳性的产妇为127例,阳性率为9.62%,对其中的115例产妇使用口服糖耐量检测,其中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共23例、占总数的1.74%,诊断为糖耐量受损的产妇为35例,占2.65%.结论 对于孕妇使用糖尿病筛查可以有效地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导致的严重的并发症,而对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则可以帮助其控制妊娠期血糖,保证母子平安.  相似文献   

16.
王玉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46-2448
目的:通过开展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对结果异常者进行治疗干预,总结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就诊于长春市妇产医院门诊行常规孕期检查的孕妇,进行血糖检测3 000例,筛查出糖代谢异常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相应干预,两组均行密切随访,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妊娠期母儿并发症、合并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GDM及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和合并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苏州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及对妊娠的不良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2004年8月~2006年12月对苏州市各大医院及太仓市建卡的大部分孕妇采用50g葡萄糖负荷试验,共筛查孕妇4166例,阳性者再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设糖尿病组(GDM)及糖耐量异常组(IGT),以糖筛查正常的孕妇作对照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筛查4166例孕妇中GCT阳性者1394例(33.46%),总糖代谢异常率为6.29%,其中GDM150例(3.60%)、糖耐量异常(IGT)者为112例(2.69%)。GDM及IGT的发生率随孕妇年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GDM组和IGT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GDM孕妇巨大儿占19.33%。GDM孕妇中剖宫产76.67%,子痫前期9.33%、羊水过多7.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4例,1例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期糖筛查有利于早期检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以便加强管理,减少对母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随访及临床干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不同时期的糖代谢情况,了解GDM患者产后糖代谢紊乱发病率。方法:对100例GDM孕妇按产后饮食情况分成两组,分别为正常饮食组(64例)和糖尿病饮食组(36例),于产后6周、6个月、1年行OGTT及其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正常饮食组64例,产后6周、6个月、1年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0.6%、51.6%和53.1%,糖尿病饮食组产后6周、6个月、1年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9.4%,22.2%和27.8%,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饮食组高于糖尿病饮食组,GDM患者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GDM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以糖耐量异常为主,产后继续饮食控制可有效减少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情况、筛出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8月-2011年8月治疗的293例GDM产妇,分别于产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进行相关指标随访。结果:130例复查OGTT及血脂正常,占复查产妇的44%,163例异常,占56%,有89例继续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追踪至今,随访发现血糖或血脂异常率逐渐减少,更多GDM产妇恢复正常。结论:加强产后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定期随访,根据检测结果给予相关专业指导意见,提早干预,减轻GDM孕妇产后糖耐量的异常率,推迟各种并发症和远期2型糖尿病的发生,可提高妇女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接受产前检查的857例孕妇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并于孕24~28周进行糖筛查,对筛查阳性者或具有GDM高危因素者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调查到的信息录入SPSS 12.0进行分析。结果:①该地区研究期间妊娠期糖筛查异常率为20.37%(174/854),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的发病率为1.75%;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为1.28%,总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03%;②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糖尿病家族史与GDM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证明,糖尿病家族史、年龄、体重指数(BMI)为GDM的高危因素。结论: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国内报告相当;BMI、糖尿病家族史、年龄为影响GDM的危险因素;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特别要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妊娠期妇女引起重视,应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系统化管理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