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临床骨缺损提供理想的修复材料,人们积极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中表达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rhBMP-2与牛骨中提取的骨形成蛋白(BMP)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均能在异位诱导骨、软骨形成,但两者在诱导形成的骨组织结构上有一定差异。rhBMP-2可以与胶原、珊瑚/胶原、无活性脱矿骨基质或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等载体材料合成rhBMP-2复合人工骨,共同用于骨缺损的修复。但在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尚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
真核表达骨形成蛋白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7(rhBMP 7)在体内和体外都显示了高效的骨诱导活性[1] 。可刺激成骨细胞、类成骨细胞及已分化的人骨细胞 ,促进其增殖和胶原合成以及细胞中碱性磷酸酶增加。在长期培养基中可使胶外基质钙化性的诱导原始成骨祖细胞的定向分化。本组实验主要探索体外培养条件下骨形成蛋白 7(BMP 7)在真核细胞 (CHO)中的表达 ,通过逐渐增加氨甲蝶呤 (MTX)的浓度筛选克隆 ,得到高表达的单克隆细胞株。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CHO细胞株 ,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北医学中心赠送 ,BMP 7重组表达质粒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北…  相似文献   

3.
骨形成蛋白与神经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是一种高效骨诱导物质,能够诱导血管周围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向骨软骨细胞发生不可逆地分化。随着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对BMPs的研究也不断扩展和深化。BMPs家族至少包括20个以上的成员,依据结构特点与氨基酸同源性,可将BMPs家族分为以下五组:(1)Dpp、BMP2和BMP4;(2)60A、BMP5、BMP6(Vgr1)、BMP7(OP1)、BMP8a(OP2)和BMP8b(OP3);(3)BM…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rhGM-CSF/IL-3融合蛋白对人骨髓造血祖细胞(CFU-GM、CFU-GEMM、BFU-E)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rhGM-CSF/IL-3能显著促进CFU-GM、CFU-GEMM、BFU-E集落的形成,分别与GM-CSF、IL-3单独或联合用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CFU-GM、CFU=GEMM、BFU-E集落的形成对融合蛋白均有剂量依赖性,培养体系浓度在5 ̄10n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完整肽基因。方法:依据Genbank中hBMP-2的序 化学合成两条引物,从人胎儿骨组织中提取得到的总RNA中,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得到hBMP-2完整成熟肽基因。将所得的基因片段插入克隆载体pUC-19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提取重组质粒,酶切并测序。结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CR产物为一长约400bp的带,阳性克隆质粒  相似文献   

6.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由Urist[1]在1965年对脱钙骨基质的成骨研究中发现的。他们将脱钙骨基质移植于动物的皮下和肌肉内,可诱导软骨化骨,随后从骨中分离出了一种小分子的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可诱导异位宿主区间充质细胞向成骨和成软骨细胞的方向分化。BMP在组织中含量甚微,每1 000 g皮质骨仅含1~2 μg[2],因而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重组BMP成为必须。赵明[4]、崔有宏[5]和刘礼初[6]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有活性的BMP,但多为人BMP…  相似文献   

7.
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活性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骨和软骨诱导形成的分子调节器,它调节着骨母细胞的 移、增殖、公化,对它的研究会加速骨组织工程的进展。研究表明,BMPs是一组复合体,它家族中的第一个成员以及复合体均有诱民成骨的活性,但其分子形态、浓度、所处的微环境等都影响着它的骨效应。本文简述了它的结构,并重点搪塞了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影响BMPs活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鼠神经肽Y前体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超表达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大鼠腋组织钓得神经肽Y(NPY)cDNA编码区序列。经DNA序列测定证实其准确性后,将该cDNA定向亚克隆入一大肠杆菌的表达载体pMAL-C_2的果糖结合蛋白(MBP)基因中。DNA测序表明NPYcDNA与表达载体中MBP开放阅读框架一致。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茵DH5α菌系中,该重组大肠杆菌在液体LB培养基中经1mmol/L终浓度的IPTG诱导4h,所表达的NPY-MBP融合蛋白产量高达大肠杆菌总蛋白量的60%~70%。超表达的NPY经纯化后将为进一步进行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9.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骨和软骨诱导形成的分子调节器,它调节着骨母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对它的研究会加速骨组织工程的进展。研究表明,BMPs是一组复合体,它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以及复合体均有诱导成骨的活性,但其分子形态、浓度、所处的微环境等都影响着它的骨效应。本文简述了它的结构,并重点探讨了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影响BMPs活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脊柱融合常采用自体骨移植 ,但其来源有限、假关节发生率高且常有供骨区痛等并发症。骨形态发生蛋白 2是诱导成骨活性最强的细胞因子之一 ,其基因重组产品———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 2 (rhBMP 2 )是唯一获FDA批准临床应用的成骨因子 ,本文就其在脊柱融合中的研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1 rhBMP 2的来源及成骨作用BMP 2无明显种属特异性 ,可从动物骨中提取用于人体 ,但BMP 2在骨组织中含量极微 (每千克骨约含 1μg) ,纯度和活性不一致 ,难以满足科研及临床应用。 1988年 ,Wozney[1] 用cDNA探针杂交技术确定编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和方法:本文观察重组人内皮细胞衍生的白细胞介素-8(rhEDIL-8)对大鼠晚期失血性休克血浆6-keto-PGF1α和TXB2含量的影响,并与平均动脉血压(MABP)的变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晚期失血性休克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降低(10674±1226vs15682±1142)ng/L,P<001,TXB2含量明显升高(31836±26.54vs17491±2158)ng/L,P<001;给予rhEDIL-8(250μg/kg)后,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升高(36847±1568vs10376±1318)ng/L,P<001,其血浆水平与MABP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746,P<001);rhEDIL-8对血浆TXB2含量却无明显影响。结论:rhEDIL-8抗晚期失血性休克作用与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PGI2有关  相似文献   

12.
接骨冲剂对骨形成蛋白和骨痂细胞DNA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成蛋白(BMP)和骨痂细胞DNA含量的变化及接骨冲剂对其的影响。方法:接骨冲剂为十二种中药的提取物。用HE、S-P免疫组化、Feulgen染色和图像分析仪测量,观察大白兔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各种骨痂成分、BMP和细胞DNA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接骨冲剂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结果:骨痂细胞DNA含量高峰在骨痂形成第1周;用药组细胞DNA含量高于对照组。骨痂组织BMP含量高峰在第2~4周,用药组BMP含量高峰比对照组提前1周。用药组软骨骨痂少,骨性骨痂形成及成熟比对照组提前1周。结论:DNA含量与骨痂组织增生状态有关,BMP含量与骨性骨痂形成相关。接骨冲剂能促进骨痂组织增生,使纤维骨痂直接向骨性骨痂转化  相似文献   

13.
张宏博  樊代明 《免疫学杂志》1994,10(3):168-170,174
应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α和-γ体外诱导三侏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和MKN45,ABC-CELISA法测定诱导组和对照细胞表面免疫抑制酸性蛋白Ⅱ型的表达量。在基础培养条件下,三株细胞表达IAP-2均呈低水平。低浓度(<1000u/ml)IFN-α或-γ反使其IAP-2表达量显著减少。这些结果提示:(1)IFN-α和-γ可能对胃癌细胞IAP-2表达呈双向调节作用;(2)癌细胞IAP-2  相似文献   

14.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骨和软骨组织中含有多种参与调节骨骼发育及生长的多肽类生长因子。此类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或者内分泌的方式,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传递信息,参与复杂的骨形成调节过程。在诸多因子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是唯一能够单独诱导骨组织形成的局部生长因子。由于BMPs与转化因子在C端都含有7个保留的半胱氨酸残基,所以属于转化生长因子-B超家族(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atesuperfamily,TGF-β…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联合转移因子(TF)或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iRNA)作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测定其对K562,Raji及H7404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发现,高浓度TF(0.25u/ml)可抑制LAK活性,TF进一步稀释(0.125u/ml)可使其抑制作用消失。TF和抗肿瘤iRNA不能进一步提高最适剂量rIL-2(500u/ml)诱导的LAK活性,但能显著增强亚适剂量rIL-2(200u/ml)诱导的LAK活性,诱导LAK活性增高的TF最适剂量为0.031u/ml。TF或抗肿瘤iRNA单独不能诱导出LAK活性,而当两者联合应用可诱导PBMC产生LAK活性。本文为TF及抗肿瘤iRNA协同LAK细胞疗法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31例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cl-2/JH基因重排现象和流式细胞仪间接双标记法分析其T(CD3)、B(CD19)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SLE病人T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42.95%±28.47%对比9.94%±4.96%,P=0.0004),尤其以活动期SLE病人为明显,而B细胞Bcl-2蛋白表达与正常人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79.21%±10.69%对比81.96%±6.97%;P=0.4602)。7例SLE病人具有典型的Bcl-2/JH基因重排(占22.58%),且均为SLE活动期病人,其T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无基因重排的SLE病人,其B细胞Bcl-2表达并无差异(P>0.3905)。说明Bcl-2/JH基因重排现象可见于SLE,并与T细胞Bcl-2蛋白高表达有关,表明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SLE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表皮生长因子和双调蛋白上调入乳腹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英]/Kon-dapakaSB…//IntJGancer,-1997,70.722~726乳腺癌基质细胞和癌细胞能高水平表达MMP-2和MMP-9,它们能降解基底膜Ⅳ型胶原,因...  相似文献   

18.
应用基因重组干扰素-a和-γ(IFN-a和-γ)体外诱导三株人胃癌细胞系SGC_(7901)、MGC_(803)和MKN_(45),ABC-CELISA法测定诱导组和对照组细胞表面免疫抑制酸性蛋白Ⅱ型(IAP-2)的表达量。在基础培养条件下,三株细胞表达IAP-2均呈低水平。低浓度(<1000u/ml)IFN-a或-γ能增加这三株细胞IAP-2表达量;而高浓度(>1000u/ml)IFN-a或-γ反使其IAP-2表达量显著减少。这些结果提示:(1)IFN-a和-γ可能对胃癌细胞IAP-2表达呈双向调节作用;(2)癌细胞IMP-2表达水平检测作为临床应用IFNs治疗癌症患者的疗效判别指标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Sall将恶性疟原虫复合抗原基因PfCMR从质粒PWR450-1/PfCMR中切下,插入质粒PBV220/IL-2中人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的EcoRI位点,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a,通过PCR扩增和酶切鉴定,筛选出自向插入的重组载体PBV220/PfCMR-IL-2。为表达PfCMR-IL-2融合蛋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骨形成蛋白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骨形成蛋白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卢兹凡胡传闽*陈苏民路凡高磊刘新平(第四军医大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人骨形成蛋白2(hBMP2)是具有诱骨活性的蛋白质,在骨肉瘤中有高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它在人体内生理及病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