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政和  杨清水  檀谊洪 《新医学》2011,42(9):596-598
目的:探讨拔甲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癣所致嵌甲甲沟炎的疗效。方法:43例甲癣所致嵌甲甲沟炎患者,均伴有疼痛和(或)化脓性感染,采用全部拔甲或部分拔甲手术,同时予以口服及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43例患者拔甲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仅1例发生感染,随访12~36个月,新生趾(指)甲长出后,痊愈率为72%(31/43);嵌甲复发8例;甲癣复发6例。结论:对于甲癣引起的嵌甲甲沟炎患者,若存在明显疼痛及化脓性感染,行拔甲术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可行,并无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1例急性拇趾甲沟炎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生素、局部碘伏涂擦或湿敷、局部皮肤刺血减压消肿、患甲削刮术.认为采用保守疗法治疗早期甲沟炎,无副作用、无需拔甲,避免拔甲给患者带来的极度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营养障碍致嵌甲性甲沟炎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86例外伤性脊髓损伤后发生嵌甲的32例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分析。结果:17例患者发生嵌甲性甲沟炎,经对症治疗后2例患者因反复发作而实施拔甲术,其余患者均痊愈。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要及时去除发生嵌甲的原因,注意趾甲护理,采取积极的康复护理干预,降低发生甲沟炎而诱发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雷姗姗  张超杰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196-2197
【目的】探讨改良式拔甲术治疗复发性拇趾甲沟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136侧)复发性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单侧14例,双侧34例,行改良式拔甲术;对照组:32例,单侧10例,双侧22例,行传统拔甲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复发率、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改良式拔甲术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的拔甲术(P〈o.05),两组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拔甲术对复发性拇趾甲沟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拔甲术。  相似文献   

5.
甲沟炎拔甲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沟炎拔甲术的方法 ,提高甲沟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5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是76例在传统的基础上对甲床边的1/5甲基质切除;对照组76例按传统拔甲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复发率等.结果 76例观察组无1例复发.结论 甲沟炎对甲床边的1/5甲基质切除的方法 较传统方法 效果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沟炎拔甲术非传统治疗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122例甲沟炎拔甲术的治疗及护理。结果 122例甲沟炎患者早,99例20 d内痊愈,17例20 d痊愈,6例30 d痊愈。结论拔甲术后甲床刮匙方法治疗甲沟炎,能彻底消除病灶,不致复发,治疗时间短,换药次数少、费用少、损伤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柏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1):2560-2560
目的观察拔甲术在治疗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9例拟行拔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4例行部分拔甲术,对照组95例行全甲拔甲术。结果两组首次换药效果、愈合情况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部分拔甲术治疗甲沟炎效果好,同时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两种局部麻醉方法在拇趾甲沟炎拔甲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外科行单侧部分拔甲术的72例拇趾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甲根上局部浸润麻醉后实施拔甲术,对照组采用趾根神经阻滞麻醉后实施拔甲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剂用量、麻醉时间及拔甲术全程操作时间。结果两种局部麻醉方法的的注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剂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时间及拔甲术全程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拇趾甲沟炎拔甲患者采用甲根上局部浸润麻醉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麻醉剂用量少、麻醉及手术时间短,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将趾甲沟炎命名为嵌甲炎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沟炎是外科门诊常见的疾病 ,过去甲沟炎的发病大多为指甲沟炎 ,近年来 (约在 80年代始 ) ,由于社会、科学的进步 ,许多手工操作的工作由机器所代替 ,引起指甲沟炎的因素大大减少 ,而生活的改善 ,穿皮鞋、高跟鞋、运动鞋的人增多 ,造成趾甲嵌甲的因素增多 ,故近年临床上趾甲沟炎的发病率远高于指甲沟炎的发生。我国教科书和一些外科专著 ,一般将它们作为同一种疾病 (甲沟炎 )加以介绍 ,拔甲术似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用拔甲术治疗趾甲沟炎的病人相当多见。笔者认为指甲沟炎和趾甲沟炎实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定义。( 1…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3岁,中学生。因右趾甲周红肿、疼痛20余日,在外院保守治疗无效(具体不详),于2000-09-25来我科门诊就诊。近两年来,病人该甲甲沟炎反复发作,曾行2次拔甲术。无局部外伤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8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2/8kPa。心、肺正常,腹部正常。专科检查:右趾内侧甲沟及甲根部软组织明显红肿、压痛,内侧甲沟部有一08cm×06cm×04cm的肉芽组织,并覆盖部分趾甲,局部有脓性渗出物。初步诊断为化脓性甲沟炎。就诊当日在趾根阻滞麻醉下行拔甲术,并切除肉芽,见甲床内侧部较外侧部膨隆,扪之为质硬、不活动的结节。遂拍X线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门诊治疗甲沟炎的经验.方法:就修甲与拔甲的创伤、愈合时间及治愈率等进行比较.本组甲沟炎100例,仅7例合并甲下或甲根脓肿而做了部分或全部拔甲.结果:全组病人均治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修甲较拔甲无论创伤的大小、愈合的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等均较优越.结论:足拇趾修甲不当所致甲沟炎占当前青少年甲沟炎患者的大多数,药物及其他保守治疗终不能解决问题(除外手部因皮刺所致的甲沟炎及婴幼儿甲沟炎).选择创伤较小的修甲,祛除异物,待甲长出后甲沟炎自愈.建议专家们将修甲作为主要手段写进教科书或工具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足趾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长期误诊的足趾甲下血管球瘤3例病例资料。结果 3例均以长期患趾间歇性剧痛就诊,病史1例6年,2例20余年,均在多家医院多个专科就诊,误诊为甲沟炎等疾病,予相应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来我院经查体,Hildreth试验、Love大头针试验阳性,诊断足趾甲下血管球瘤,手术切除甲下肿物,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甲下血管球瘤。术后患者疼痛均缓解。结论足趾甲下血管球瘤容易误诊为甲沟炎等疾病,依据独有的三联征和Hildreth试验、Love大头针试验阳性可做出初步诊断,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拔甲与激光联合治疗嵌甲-甲沟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拔甲与激光联合治疗嵌甲—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04例嵌甲—甲沟炎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拔甲后用30W CO2超脉冲外科激光汽化破坏甲基质.随访观察2—3年。结果:504例患者治疗后10一15d患指伤口愈合,≥3个月新甲长出。跟踪随访2—3年,无甲沟炎复发患者,新指甲外形无嵌插。结论:激光治疗嵌甲—甲沟炎基本能起到根治作用,而且疗程短、痛苦少、花费少,是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甲沟炎是外科感染的常见病,系甲沟或其周围组织的感染。多因微小刺伤、挫伤、倒刺(逆剥)或剪指(趾)甲过深等损伤引起。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沟炎可发生在手指和足趾。发生在足趾的甲沟炎病因以嵌甲、趾甲修剪不良而引起感染为主,且多发生在足大趾,经传统方法治疗复发率较高。因炎症行走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1990年6月至2004年8月,我们采用甲沟成形术治疗足趾甲沟炎176例195趾,取得了优良的效果,经长期随访无1例复发,有3例轻度感染经对症治疗痊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一种解除因趾甲太短引起甲沟炎的治疗方法,以及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采取撬起甲刺法结合其他常规治疗生长性单纯嵌甲型甲沟炎病例32例,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本组32例病例中全部得到随访,术后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随访,优26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达93.75%。结论:撬起甲刺法结合其他常规治疗生长性单纯嵌甲型甲沟炎,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复发率低,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且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美皮贴敷料对减轻甲沟炎拔甲术后伤口换药疼痛的效果。 方法 将86例甲沟炎拔甲术后伤口换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美皮贴敷料覆盖创面,外加凡士林纱布换药,而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换药。 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第一次换药时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 结论 拔甲术后采用美皮贴敷料换药,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伤口疼痛。  相似文献   

17.
改良拔甲术治疗顽固性甲沟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顽固性甲沟炎病人,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拔甲后病变部位肉芽组织增生明显,甲床变形。变形的甲床生长出畸形的指(趾)甲,与增生的肉芽组织相互挤压,从而再次诱发甲沟炎。作者对传统的拔甲术进行了改良,彻底消除甲沟炎的致病因素。与传统的拔甲术相比较,改良后的部分拔甲术治疗过程简单,痛苦小,不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凡士林纱布与优拓在拔甲术后第一次伤口换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46例拔甲术后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凡士林组和优拓组,常规拔甲术后两组分别应用凡士林纱布、优拓覆盖甲床创面,手术次日第一次换药,并对第一次换药时的疼痛程度及伤口换药所需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第一次换药时有无疼痛及伤口换药所需时间等方面经统计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优拓在拔甲术后伤口换药护理的减轻疼痛、减少换药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凡士林纱布.  相似文献   

19.
房爱莲  尹仲鲁 《新医学》2004,35(10):625
患者,女,13岁,中学生.因右躅趾甲周红肿、疼痛20余日,在外院保守治疗无效(具体不详),于2000-09-25来我科门诊就诊.近两年来,病人该甲甲沟炎反复发作,曾行2次拔甲术.无局部外伤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8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2/8kPa.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难治性甲沟炎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探索针对难治性甲沟炎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对难治性的甲沟炎分别进行拔甲、甲床部分切除及甲床部分切除加趾侧或趾前梭形切皮整形治疗,对比各种手术治疗的复发情况.结果:嵌甲Ⅱ型或凹陷型甲沟炎行拔甲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92.0%和100.0%;行甲床部分切除术复发率分别为58.3%及94.3%;行甲床部分切除加趾侧或趾前梭形切皮整形术复发率分别为2.4%和4.3%.结论:拔甲对难治性甲沟炎的治疗完全无效;甲床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治疗效果不理想,缺乏应用的价值;甲床部分切除加趾侧或趾前梭形切皮整形术后,趾缘的宽厚度及高度被降低,避免残甲与甲缘相互挤压,可得到较好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