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母乳库运行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其他地区母乳库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借鉴参考。方法对2013年8月—2018年7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母乳库基本运行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2016年1月起,母乳库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加大母乳喂养及母乳捐赠宣传力度、加强捐赠母乳质量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比较质量改进前后2个阶段母乳库母乳捐赠合格者以及受捐新生儿基本特征。结果我院母乳库自建库至2018年7月,5年来收到捐赠母乳共计4 340.84 L,捐赠人数达1 401人,总捐赠次数达12 368次。母乳库运行2个阶段母乳捐赠合格者文化程度、捐赠次数、分娩孕周、分娩胎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运行5年期间,共有5 728名新生儿受益,个人接受捐赠母乳量最多为12 895 mL,使用捐赠母乳时间最长达53 d。母乳库运行2个阶段受捐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出生孕周、初次使用捐赠母乳时间、使用捐赠母乳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我院母乳库运行良好,母乳库持续质量改进有效提高了母乳捐赠合格率,母乳捐赠合格人数和受捐新生儿数量明显增加,为新生儿营养支持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谌灿云  向婧  王力  张小晴   《护理与康复》2021,20(9):14-17+21
目的 调查新生儿科患儿母亲捐赠母乳知识及态度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新生儿科患儿母亲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表、住院产妇捐赠母乳的知识和态度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85份,397名(67.9%)新生儿科患儿母亲曾了解母乳库,490名(83.8%)新生儿科患儿母亲愿意捐赠母乳,527名(90.1%)新生儿科患儿母亲愿意其孩子使用捐赠母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产次、婴儿住院时间为新生儿科患儿母亲捐赠母乳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产次、婴儿住院时间、社会支持为新生儿科患儿母亲捐赠母乳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新生儿科患儿母亲对母乳库的知识、态度水平较高.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经产妇、婴儿住院时间较长的新生儿科患儿母亲捐赠母乳知识、态度水平更高,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新生儿科患儿母亲捐赠母乳态度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建立母乳库的运行实践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8月1日—2014年7月31日母乳库捐献人、捐献量及受捐患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母乳库运行1年期间共有207位产妇累计捐献母乳260555 mL,264例早产儿住院期间接受母乳或捐献母乳喂养。[结论]母乳库的建立提高了 NICU 住院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但运行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呼吁政府、社会、医院同心协力,不断推进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6个月内婴儿母亲捐赠母乳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住院产妇捐赠母乳的知识和态度问卷进行网络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11份,34.1%的婴儿母亲听说过捐赠母乳或母乳库,74.0%愿意捐赠母乳,但仅2.6%曾捐赠母乳,3.5%曾使用母乳库母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产次、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分娩史及哺乳婴儿月龄是6个月内婴儿母亲捐赠母乳知识的影响因素;产次、泌乳量、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分娩史、医护人员的宣传及哺乳婴儿出生情况是其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6个月内婴儿母亲对捐赠母乳态度积极,但认识水平尚待提高,且缺少捐赠或使用母乳库母乳的行为,不同特征的母亲对捐赠母乳的认识、态度有差距。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上海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产科转运至有母乳库支持单位的早产儿母亲进行调查,了解早产儿母婴分离情况下母乳喂养的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提供个性化母乳喂养指导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产科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转运至有母乳库支持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113例早产儿及其母亲8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母亲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母亲、早产儿一般资料、母乳喂养情况及母乳喂养结局三个方面。 结果 1)母亲文化程度较高(大专以上77.8%)、剖宫产率高(79.6%)、双胎占比高(39.5%)、产假结束继续休假比例高(60.5%);早产儿出生时胎龄≥35周占比为(34.5%)、出生5分钟时Apgar评分正常占比高(78.8%)、出生体重为(1840.00±479.38)克、转院时年龄为(131.55±88.55)分钟、住院天数为(27.29±21.81)天。2)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49.4%,通过对纯母乳喂养组及非纯母乳喂养组间比较得出,与母亲在产前掌握母乳喂养知识程度、吸奶频率和送奶行为呈正相关(P<0.001);与早产儿住院后母亲掌握儿童医院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母乳库知晓程度呈正相关(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入住儿童医院后,母亲对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母乳库知晓度及最终送奶的行为是早产儿6个月内实现纯母乳喂养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显著影响(P<0.001)。 结论 转运至有母乳库支持单位的早产儿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水平高。提高母亲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水平;母婴分离情况下鼓励母亲坚持每天8次,其中夜间2次以上吸奶频率是促进泌乳的有效措施;母乳库母乳补充和家庭送母乳的支持系统是实现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关键。建议早产儿转运后,产科和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联合,加强对转运早产儿母亲个性化母乳喂养指导的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转运早产儿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知识和态度现状,以期为开展捐赠母乳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于2018年8—12月,利用问卷星平台在23个省或直辖市的哺乳期妇女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捐赠母乳的知识和态度问卷对489名哺乳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489名哺乳期妇女,40.1%听说过捐赠母乳或母乳库,76.7%愿意捐赠母乳。本组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知识得分为(7.79±3.01)分,捐赠母乳的态度得分为(43.39±7.2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早产儿或低体质量儿分娩史、产次、哺乳婴儿月龄及喂养方式、自觉乳汁是否充足、医护人员是否介绍过捐赠母乳信息的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知识得分比较均有差异(P<0.05)。不同早产儿或低体质量儿分娩史、产次、分娩方式、哺乳婴儿月龄及喂养方式、自觉乳汁是否充足、医护人员是否介绍过捐赠母乳信息的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态度得分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 本组哺乳期妇女的捐赠母乳知识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态度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特征的哺乳期妇女对捐赠母乳的认识、态度仍有差距。建议今后的捐赠母乳宣传应更针对初产及婴儿月龄较低的哺乳期妇女,且应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凉山州全托式新生儿病房自体母乳库的建立及运行实践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1 165例新生儿病房患儿,对其自体母乳喂养率进行评估,并对采用自体母乳患儿入院时及出院时家属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进行评估。结果 1 165例患儿自体母乳喂养者480例,母乳喂养率41.2%。其中685例未采用自体母乳喂养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其中43例家属不愿母乳喂养,296例母亲母乳不足或者无母乳,301例由于路程遥远不便,45例母亲因疾病或用药不宜进行母乳喂养。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者选取自体母乳喂养率显著性高于初中及以下者(χ~2=91.383,P=0.000)。居住地为农村者选取自体母乳喂养率显著性低于居住地为城镇者(χ~2=64.034,P=0.000)。出院时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及母乳喂养技能掌握率均高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453、100.167,P=0.000、0.000)。结论全托式新生儿病房自体母乳库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病房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影响捐赠母乳及接受捐赠母乳意愿的因素,为促进我国母乳库发展提供参考,预测哺乳期妇女选择捐赠及接受捐赠母乳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2020年6-7月我国大陆地区25个省或直辖市的431名哺乳期妇女,使用捐赠及接受捐赠母乳知识及行为意向调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捐赠母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于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意愿的自变量回归系数分别为0.071、0.101、0.063,三者对于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的确定系数R~2=0.372(P0.05)。接受捐赠母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于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意愿的自变量回归系数分别为0.043、0.144、0.097,三者对于哺乳期妇女接受捐赠母乳的决定系数R~2=0.582(P0.05)。结论主观规范对于哺乳期妇女捐赠母乳及接受捐赠母乳均有最为显著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用于探究哺乳期妇女捐赠及接受捐赠母乳的影响因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贺芳  郭晓萍  刘会  张喆  徐曼丽  江翠婵  杨依慧 《全科护理》2021,19(21):2981-2984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命体征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出生胎龄≤32周的27例早产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出生胎龄≤32周的26例早产儿为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胎龄、出院体重、住院天数、每天体重增长及氧疗天数、喂养情况(开奶日龄、全经口喂养胎龄、母乳量、总奶量、母乳占总奶量比率、每天摄入母乳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早产儿全经口喂养胎龄小于对照组,母乳量、每天母乳摄入量、母乳占总奶量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早产儿实施袋鼠式护理中的心率、呼吸明显低于护理前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护理前后(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对稳定早产儿生命体征,促进母乳喂养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母乳库捐乳喂养对低体重早产儿喂养效果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监护室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低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早产儿配方乳喂养,观察组给予母乳库捐乳喂养,比较两组生长指标、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出院体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生长指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全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母乳不足的低体重早产儿以母乳库捐乳喂养可缩短全肠道喂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