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路径实施中的重点管理工作,以提高临床路径实施效果,为医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支付改革提供保障。方法 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武汉市某肺科专科医院2019年1-12月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进行分析,筛选出重点指标加强管理,比较管理前后覆盖率、入径率、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等临床路径相关指标。使用秩和检验比较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病种(组)权重/分值(relative weight, RW)区间分组之间差异情况。结果 临床路径实施效率影响因素从大到小排序为覆盖率(0.953 4)>入径率(0.948 2)>平均住院天数(0.942 5)>变异完成率(0.805 8)>正常完成率(0.782 8)>变异退出率(0.718 9),经过强化重点工作管理以后,临床路径相关指标覆盖率、入径率和入径完成率均有所提高,平均住院天数有所降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RW区间分组≥2的比例逐年提高,平均住院费用处于平稳不增状态。结论 灰...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管理》2017,(1):50-52
目的研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改进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10个病种病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持续改进期间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同病种病例作为观察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比改进前后路径入组率、变异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路径入组率、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而变异率、溢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临床路径管理的持续改进,有效增加了临床路径的入组率,降低了变异率,从而规范了诊疗流程,缩短了疾病的治疗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临床路径管理要坚定走下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提出,今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将全面提速,重点做好扩大病种、细化内容、分级管理等工作。卫生部将继续组织制定10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到2011年底将达到300个病种,扩大试点病种范围。同时,将部分病种临床路径细化为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适用的版本,对临床路径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三级医院以重大疾病管理为重点,重在规范治疗;二级医院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保证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学科内分组法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临床路径病种数量,降低临床路径变异度,提高入径率。方法以DRGs疾病分组方法为理论依据,以不同的实验室指标、治疗方式等为分组标准,进行临床路径病种分组梳理。结果通过学科内分组法的应用,医院临床路径病种由237种,扩大到311种。路径入径率由2015年46.24%提升至2016年55.81%。结论通过学科内分组法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临床路径管理,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和完成率。  相似文献   

5.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 对于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 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具有重要的意义。2020年12月, 某三级甲等医院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实践, 通过分段设计临床路径, 动态调整路径执行过程, 实施全流程质量控制以及开展绩效评估, 并持续改进, 全面提升临床路径的管理水平。经过1年实践, 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患者平均住院日从2020年的6.58 d降到2021年的6.32 d, 入径人次占出院人次比例从63.10%升至67.47%, 入径率从88.32%升至90.43%, 变异率从20.03%降至15.00%。该管理实践可为我国公立医院提高临床路径管理质量与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现实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10月份急性阑尾炎、胆囊摘除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剖宫产4个病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临床路径医疗干预措施,与2009年5~10月份同期4个病种常规医疗措施上进行比较,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和医疗纠纷发生率4个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评价临床路径在我院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结果与常规医疗措施相比,应用临床路径医疗干预措施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等4个评价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现代医院管理中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实施病种临床路径的获益情况。方法 比较实施病种临床路径前(2007年)、后(2009年)全院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医疗质量的变化,及心肌梗塞、尿道修补、骨盆骨折、髋关节置换等疾病的费用分项变化。结果 实施病种临床路径后,全院住院平均住院天数下降,住院费用下降,医疗安全上升。结论 病种临床路径可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节省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运用PDCA原理促进儿科疾病临床路径规范实施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5月份对急性胃肠炎、发热性惊厥、支气管肺炎3个临床路径病种实施PDCA持续改进,共699例作为观察组;并以2017年7-12月份这3个临床路径病种共624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间各病种的临床路径入径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天数,药品比,按医嘱出院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临床路径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天数,药品比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临床路径入径率,按医嘱出院率、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5)。结论运用PDCA原理管理临床路径,通过加强科室管理者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质控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知识的培训,完善路径系统,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等措施,可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药品比,不断规范医师的诊疗行为,使儿科疾病诊疗过程更规范,提高医疗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某区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推进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措施及成效,为推进现代化医院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医院开展绩效考核前期工作,不断完善管理评价体系,持续提升医疗效益与效率,并从“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平台”获取2018年和2019年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描述该医院开展国家绩效考核工作以来的“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的存在问题、实施措施,评价绩效考核的成效。结果:医院2018年和2019年考核得分为744.8分、744.5分,评价均为A等级,排名从180名上升至135名,其中CMI和科研经费总额排名进步较快,CMI从252名上升至177名,科研经费总额从235名上升至129名。结论:区属三甲医院找准定位,紧跟国家政策,从多维度客观、合理调整医院发展方向,保障医疗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同样能提升“国考”成绩,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儿外科四个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方法在儿科手术单病种的运用,为住院患者合理医疗费使用和改进医疗质量的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儿童医院2006年5月18日~12月31日的儿外科手术单病种(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直肠病损切除术)和2006年10月1月~12月31日(唇裂修补术、鞘膜积液手术)共4个病种,分别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CP组)作为实验组,与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0日末实施临床路径的4个相同病种用传统医疗护理管理(非CP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以各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实施了CP组管理与非CP组管理的患者比较,4个病种在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2个病种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儿科部份手术单病种,可以明显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7,(8):1107-1109
目的探讨实行临床路径指标考核与实施临床路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13个病种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12月实施临床路径考核后同样病种作为观察组,对入径率、完成率、临床路径完成人数占出院人数的百分比、平均住院日变化等4项指标的数据进行考核前后指标比较。结果入径率、完成率、覆盖率等指标较考核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明显下降。结论实行临床路径指标考核与实施临床路径间可相互促进,有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探索临床路径优化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收治的572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其中314例为临床路径入径组,其余258例为未入径组,比较优化前后入径组和未入径组的性别、年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结果:按DRG分组细化临床路径管理后,住院费用管理较分组前有了较大的提升。结论:本次优化策略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适合高淳县医院自身情况的临床路径管理方法并不断推广,从而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方法介绍高淳县人民院实施临床路径的相关措施,随机抽样统计部分病种的开展情况和取得效果。结果临床路径管理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平均缩短5.5天),降低了平均住院费用(下降幅度在6%~14%)。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对提高医疗效率、控制医疗费用和持续提高医疗质量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实施中的成效。方法心内科入选实行信息化管理前后共31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的病例,记录每例入径病例的住院时间、变异情况、住院费用情况。结果实行信息化管理的路径,其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未实行信息化管理的病例,同时信息化管理路径的临床变异率较无信息化路径管理显著减少,经分析为可控变异减少所致。结论信息化管理可减少临床路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可降低可控变异数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DRG病种成本,可进一步优化医院成本管控。通过建立项目叠加法联合作业成本法的DRG病种成本核算方式,充分运用DRG病种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同一病种不同学科间、同一病种不同治疗方式、临床路径入径和未入径、病种盈亏平衡等比较分析,以挖掘DRG成本管控难点。经实践,病案首页质量提高,DRG相关运营指标得以改善,医院运行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为优化医院资源配置,帮助科室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提升医疗效率,建议制定临床科室个性化DRG管理方案,合理规避成本管控风险点,完善成本管理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6.
曹可  陈博年  林诗雨  伊越 《现代医院》2024,(2):263-266+270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肿瘤专业病种DRG付费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以天津某三级医院肿瘤专业病种2022年4月—2022年9月参与DRG付费的病例作为基线值,分析影响DRG付费的因素,按照PDCA循环在该医院的肿瘤专业病种开展改进措施,与2022年10月—2023年3月参与DRG支付的结算数据进行比较,利用SPSS 20.0分析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对DRG入组率及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CMI、医保支付率的影响,以此观察PDCA循环在肿瘤专业DRG支付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经过PDCA循环后,入组率由84.03%提升至89.98%,因主要诊断操作不匹配而无法入组的病例下降了22.78%,“违反无需填报和编码原则”和“主要手术操作编码漏填”两条歧义病例原因未再出现。由于歧义病例次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时间高于正常入组病例,所以次均住院费用由22 496.56元升至24 714.92元,平均住院时间由7.50 d升至8.13 d。CMI由0.96升至1.08,医保支付率由107.93%升至130.67%。结论 应用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病案首页质量,进而提升医保结算清单质量和DRG入组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某院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为全面实施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实施临床路径前后全院入径率、完成率以及心血管内科和妇产科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药品比例等数据。结果入径率达到了卫生部要求,但是完成率没有达到要求;实施临床路径后,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和药品比例均下降。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对提高医疗质量和降低患者费用有显著作用,但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11,(1):146-146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日前在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上指出,卫生部将继续制定10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到2011年底将累计制定30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据介绍,截至2010年,全国有30个省份共计1383家医院的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累计治疗病例36万余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三级管理组织架构应用于医院医保指标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医保患者的医保住院费用数据,2018年实施常规医保管理,2019年后开始实施三级管理组织架构,对比两年内医保患者住院指标情况、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占比情况及医保查房与培训次数。结果:2019年医保患者住院指标情况优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占比情况与2018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医保人员医保查房及培训次数分别为24次和10次,相较于2018年的15次和5次均有明显提升。结论:三级管理组织架构应用于医院医保指标管理中,可有效改善医保患者住院指标,增加医保工作者的医保查房与培训次数,对于改善住院医保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我院将临床路径推广确定为医院重点工作之一,2009年在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办法》及临床路径管理流程软件的基础上,全年执行路径管理4755例,所有入径病种平均住院日均降了0.92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