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目的比较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OP)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在钙尔奇D和骨化三醇胶丸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行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骨密度(BMD)及血清相关骨代谢标志物,包括25-(OH)D、BGP、BALP。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25%,对照组为80.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腰椎正位(L2-4)及右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均增大(P0.05),但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腰椎正位(L2-4)及右股骨颈BMD的增大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平均25-(OH)D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BGP、BALP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BGP、BALP两指标的下降幅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OP的临床疗效较阿仑膦酸钠显著,能有效下调BALP、BGP水平,提高患者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预防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作用。方法将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应用碳酸钙D3片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做为基础用药,治疗组加用阿仑膦酸钠。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2组患者腰椎及左侧髋部双能X线骨密度(BMD),并测定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和骨钙素(OC)浓度,随访再次骨折的发生率。结果阿仑膦酸钠治疗组治疗2年,腰椎及左侧髋部BMD均不同程度提高,血清NTX及OC则不同程度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D均不同程度下降,血清NTX及OC则不同程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治疗中,治疗组发生2例再次骨折事件,对照组发生8例再次骨折事件,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能够有效降低骨转换率、增加BMD,预防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维D3片、鲑鱼降钙素注射剂和鼻喷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安全性、生活质量改善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将144例受试者随机分阿仑膦酸钠维D3片(A组)、鲑鱼降钙素注射剂(B组)和鼻喷剂组(C组),单盲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测量骨密度(BMD)、检测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 D3]及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检测血清骨钙素(BG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评价药物安全性和药物经济学。结果治疗结束后,3组BMD和1,25-(OH)2D3明显增加(P<0.05)、BGP和TRACP5b明显下降(P<0.05);3组间BMD、1,25-(OH)2D3、BGP和TRACP5b均无差异(P>0.05);3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观察期间药物不良反应:A组主要为恶心、烧心、肌肉和骨骼疼痛等;B组主要为恶心、头晕、颜面潮红等;C组主要为颜面潮红、皮疹等,3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性均较好;3组退出率A组为6.25%、B组为14.58%、C组为10.42%,阿仑膦酸钠维D3片,1w服用1次,患者易依从医嘱。A、B、C 3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3.33%、92.68%和90.70%,3组间无差异(P>0.05);A、B、C 3组成本效果比(C/E)依次为23.24、84.21和47.72。结论 6个月后阿仑膦酸钠维D3片、鲑鱼降钙素注射剂和鼻喷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均安全有效;阿仑膦酸钠维D3片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少、治疗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型胶原C端肽(CTX-1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钙素(BGP)、骨特异 性碱性磷酸酶(BALP)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美国Thermo公司酶标免疫分 析仪检测CTX-1、TRACP、BGP、BALP,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WA型骨密度仪检测股 骨颈BMD。将834例受试者检测结果按5岁为一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S 13. 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 35 ~45岁年龄段CTX-1、TRACP与BMD呈负相关,而BGP、BALP与BMD呈正相关;50 ~ 60岁年龄段BGP、BALP明显升高,CTX-1、TRACP、BGP、BALP均与BMD呈负相关;65岁以后BGP、 BALP开始下降,BGP、BALP与骨密度呈正相关,CTX-1、TRACP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 CTX-1、 TRACP、BGP、BALP是监测骨代谢水平及骨质疏松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中筛选出分别接受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至少1年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唑来膦酸治疗)和对照组(阿仑膦酸钠治疗)。收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股骨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变化情况,进行组间比较,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和再发骨折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术后骨密度明显升高,VAS评分、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CTX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 05),两组骨密度、PINP、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再发骨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钠用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均安全有效。但在缓解骨折术后骨痛症状,改善骨代谢,提高患者依从性方面,唑来膦酸优于阿仑膦酸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女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4)、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 (BGP)、25著维生素D3(25( OH) D3)、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与股骨颈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iscovery WA型 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BMD,采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TRACP、CTX4、BALP、BGP、25 ( OH) D3、PTH、CT。将1084例受试者检 测结果按5岁为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 13. 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 (OH) D3、PTH、CT在35 ~ 50岁年龄段各组间 不存在差异;50岁以后25 (OH) D3开始下降,与丽D呈正相关;CT降低出现在65 ~ 79岁年龄段,与丽D显著正相关。35 ~ 45岁年龄段TRACP、CTX4与BMD呈负相关,而BALP、BGP与BMD呈正相关;50 -60岁年龄段BALP、BGP明显升高, TRACP、CTX4、BALP、BGP均与BMD呈负相关;65岁以后BALP、BGP开始下降,BALP、BGP与骨密度呈正相关,TRACP、CTX- 1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TRACP、CTX4、BALP、BGP、25 ( OH) D3、PTH、CT监测骨代谢水平为骨质疏松诊断、鉴别诊断提 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硫辛酸(lipoic acid,LA)辅助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T评分-2. 5)进行前瞻性登记,随机分配口服LA及阿仑膦酸钠(n=50),或仅接受阿仑膦酸钠(n=50)治疗,检测并比较右股骨颈和腰椎(L1-L4)骨密度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osteocalcin,BGP)、Ⅰ型胶原交联的水平C-末端肽(CTX-1)、核因子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改变。结果 88例患者完成了为期一年的研究,LA组46例,对照组42例。与对照组相比,LA组的治疗有更好的BMD和血清TNF-α、IGF-1和IL-6、BGP、CTX-1、RANKL和OPG水平(P均0. 05)。结论补充LA有助于增加阿仑膦酸钠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阿仑膦酸钠干预,观察在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12个月后股骨颈(Femur Neck)骨密度(BMD)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等血清骨转换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128例,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METF)、胰岛素组(INSU)、二甲双胍+阿仑膦酸钠组(METF+ALEN)、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INSU+ALEN),每组同时服用钙尔奇D片作为基础用药,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12月后,测定4组患者股骨颈BMD及血BAP、BGP、TRAP-5b,分析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INSU+ALEN组治疗12月可见患者骨密度较前增加,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F、INSU组较前无明显改变,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F+ALEN组治疗12月可见患者BMD较前略有增加,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U+ALEN组治疗后BMD的增加明显高于其它组(P均0.05)。INSU+ALEN治疗组患者治疗12月后血清BAP、BGP显著升高(P0.05),TRAP-5b显著降低(P0.05);将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其它治疗组比较,BAP、BGP、TRAP-5b差异显著(P均0.01);METF、INSU、METF+ALEN组治疗12月可见患者血清BAP、BGP较前略有增加,TRAP-5b略有降低,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是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首选治疗,可增加骨量,预防骨丢失。阿仑膦酸钠能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减缓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二者联用可有效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9.
罗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7):930-933, 943
目的探索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1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4)和对照组(n=74)。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给予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为期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的骨密度改变,同时测定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白细胞-10(IL-10)]水平的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和免疫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髋部及腰椎骨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治疗组骨密度变化更明显,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组血清BALP、BGP、TRAP-5b、IL-10、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TGF-β1及E2水平均升高,而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可以通过降低骨转换率及减少免疫因子表达来改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髋部及腰部的骨密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炎症性肠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近期疗效及对骨代谢、炎性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80例炎症性肠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除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观察组给予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指标、炎性因子及肠道菌群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升高(95.0%vs 77.5%),腰椎、股骨颈及Ward三角区BMD水平升高;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水平升高,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水平降低; IL-6、IL-17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含量降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酪酸梭菌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炎症性肠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近期疗效好,能够增加BMD,改善骨代谢指标,减轻机体炎性反应,而且还能够调节肠道菌群,适于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胶原肽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13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骨胶原肽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为期12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1-L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血清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正位、左股骨颈的骨密度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ALP及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TRAP-5b及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胶原肽联合阿仑膦酸钠能安全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驻春胶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2016年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就诊80例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随机分为驻春胶囊治疗组40例和阿仑膦酸钠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首先均予以控制血糖,在继续原有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驻春胶囊治疗组患者服用驻春胶囊(医院老中医经验协定方内部制剂),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5粒。阿仑膦酸钠对照组患者服用阿仑膦酸钠,每周一次,每次70 mg。每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两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骨密度值,血清钙(Ca)、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的含量,同时评价其临床症状。结果驻春胶囊能明显提高患者骨密度,升高血清钙和BGP含量,降低血清TRACP-5b的含量,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同时驻春胶囊在改善临床症状及BGP含量方面明显优于阿仑膦酸钠对照组。结论驻春胶囊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药膳联合八段锦功能锻炼对寻常型银屑病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中药药膳治疗,试验组(33例)给予中药药膳联合八段锦治疗,采用MYRIAB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于治疗前后测量腰椎,尺骨远端及桡骨远端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骨形成指标: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吸收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清I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检测1次。并采用骨质疏松症状评分表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进行评价。6个月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骨密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骨形成指标血清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吸收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清I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试验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药膳联合八段锦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寻常型银屑病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并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苏红燕  马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9):1143-1148, 1173
目的研究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醋酸戈舍瑞林(goserelin acetate,GA)联合作用对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以及跑台运动对DOX联合GA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方法 8周龄雌性SD大鼠64只,被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安静对照组(SED)、DOX干预组(SED+DOX)、GA干预组(SED+GA)、DOX和GA联合干预组(SED+DOX+GA)、跑台运动对照组(EX)、跑台运动结合DOX干预组(EX+DOX)、跑台运动结合GA干预组(EX+GA)、跑台运动结合DOX和GA联合干预组(EX+DOX+GA)。药物和跑台运动干预周期均为8周,8周后测试所有大鼠左侧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与其相对应的非药物干预各组相比较,药物干预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降低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升高;与DOX单独干预组及GA单独干预组相比较,DOX和GA联合干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降低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升高;与其相对应的安静组相比较,跑台运动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升高、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升高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降低。结论 DOX和GA单独或联合作用均可导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且DOX和GA联合作用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的程度显著大于DOX或GA单独作用的结果;跑台运动可以有效降低DOX和GA单独或联合作用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云克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9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云克注射治疗和服用维生素D制剂,10~15d为1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对照组常规口服钙剂。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血中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及骨密度(BMD)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BGP值开始下降,而BALP则在治疗后6个月逐渐降低,BMD值在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3项指标均无差异。结论云克对骨组织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丢失,增加骨强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99Tc-MDP"结合"骨康灵"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模型的分析。方法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进行实验分析。购置实验兔49只,分为7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骨质疏松对照组)、C组("99 Tc-MDP"治疗组)、D组("阿仑膦酸钠"治疗组)、E组("骨康灵"治疗组)、F组("99 Tc-MDP"联合"骨康灵"治疗组)、G组("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康灵"治疗组)。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DX)制作兔骨质疏松模型,2次/每周,连续6周,以后骨质疏松模型继续维持"DX"肌肉注射,但剂量改为一次/周,直至试验结束。分别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进行治疗,疗程为16周。疗效评判指标:病理细胞学、骨形态计量分析、骨密度检测、生物力学试验、X线摄片、CT摄片、核素骨骼显像ROI的比值、血清BALP、BGP检测。各治疗组试验数据统计结果与B组相比较,依次评判疗效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统计方法: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所得数据采用x珋±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治疗16周后的下一周对各组受试动物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A组与B组的骨形态计量(121.595±33.445和65.280±21.907)、骨密度(股骨头、L4分别为0.309±0.015、0.298±0.017和0.238±0.011、0.233±0.015)、骨生物力学(股骨头、L4分别为404.433±43.655、698.380±77.520和269.437±40.595、349.350±57.288)、核素骨骼显像(4.126±0.643和6.734±0.458)、BALP(9.000±2.828和42.833±12.714)、BGP(0.105±0.0147和0.176±0.0263),检测结果差异明显(P值均<0.01),病理细胞学显示B组实验兔骨小梁排列稀疏,存在较明显的骨小梁断裂现象,而A组骨小梁排列规则、正常。但X线摄片和CT摄片比较差异不显著。证明本次实验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成立。各治疗组与B组比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方差分析示:形态计量统计值F=12.371;骨密度(股骨头的F=8.832,第四腰椎F=7.174);生物力学(股骨头F=10.548,第四腰椎F=22.737);核素骨骼显像F=24.830,BALP与BGP统计值分别为F=37.356和F=12.061,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0.01)。以数据的疗效评判以F组改善最明显,其次为C、G、D组,虽然E组在骨密度、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改善不明显,但在骨形态计量、核素骨骼扫描以及血清BALP、BGP略有改善。结论本试验结果显示,以"99 Tc-MDP"联合"骨康灵"治疗疗效更明显。可能与合适的中西医配伍、"99Tc-MDP"在人体内具有保护过氧化歧酶(SOD)的活力,抑制了诱导单核破骨细胞前体分化,降低了骨钙流失和"骨康灵"的益气活血、补肝肾壮筋骨,促进了骨的修复有关。使中医和西医的各自特点互补,达到增进疗效意义,提供临床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春市35?79岁人群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Ⅰ型胶原C端肽(CTX-1)、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降钙素(C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与前臂远端骨密度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桡、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美国Thermo公司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骨代谢指标;将791例受试者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49岁人群TRACP、CTX-1、BALP、BGP等指标性别间不存在差异;50~79岁人群性别间差异显著,女性高于男性。TRACP、CTX-1与BMD负相关;女性BALP、BGP在50~64年龄段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65岁以后开始下降。25(OH)D3与BMD正相关;CT降低出现在65~79岁年龄段,与BMD显著正相关。结论骨代谢指标测定是监测骨量变化及骨质疏松早期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杜仲壮骨胶囊联合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方法 15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9)和对照组(n=79)。对照组给予雷洛昔芬治疗,治疗组给予杜仲壮骨胶囊联合雷洛昔芬治疗,为期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股骨颈、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同时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血清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的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7%,而对照组的为7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两组股骨颈、髋部及腰椎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治疗组骨密度变化更明显,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组血清S-CTX、PINP和ALP水平均降低,BALP和BGP水平均升高,而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仲壮骨胶囊联合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较雷洛昔芬单独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温肾固疏方改善骨质疏松和脂代谢异常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的卵巢全部切除以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雌激素组(n=20)和实验组(n=20)。假去势组(n=20)大鼠仅从卵巢周围切除少量脂肪。干预治疗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PING、TRACP5b、OPG、BGP的水平;并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指标。结果与假去势组大鼠比较,对照组大鼠的股骨和股骨近端的BMD明显降低(P0.05);骨代谢指标和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恶化(均P0.05)。灌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雌激素组和实验组大鼠的股骨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两组大鼠的PING、TRACP5b、BGP水平均较显著提高(均P0.05),而OPG水平显著降低(P0.05)。此外,雌激素组和实验组大鼠的脂代谢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温肾固疏方通过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调节骨代谢和脂代谢指标水平,达到改善骨质疏松和调节血脂代谢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