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光疗对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明 《天津医药》2001,29(12):714-716
目的观察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采取不同喂养方式对光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170例,分成配方奶喂养、纯母乳喂养、混合奶喂养3组.均给予蓝光间断照射治疗,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治疗时间及体重下降率,比较各组对光疗的疗效.结果光疗后混合奶组24小时血清胆红素下降率(23.3±6.0)%较纯母乳组(17.2±4.0)%和配方奶组(18.8±5.2)%明显增快(P<0.01).母乳组光疗疗程(64.5±19.7)小时较配方奶组(54.2±16.8)小时和混合奶组(54.9±21.0)小时明显延长(P<0.05).光疗后母乳组体重下降率(5.5±1.3)%明显大于配方奶组(2.8±0.7)%和混合奶组(3.2±0.4)%(P<0.01).结论母乳喂养对光疗作用的疗效低于配方奶喂养和混合奶喂养,对纯母乳喂养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加用配方奶喂养能够提高光疗的作用,缩短疗程,降低光疗副作用,不影响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剖宫产出生3d内不足新生儿进行纯母乳喂养对生理体重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38例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按出生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实验组162例,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补授新生儿配方奶粉;对照组166例,不论母乳多少,坚持纯母乳喂养,不补授任何食品。动态监测新生儿生理状况指标:小便次数、体重变化及母亲泌乳情况。结果两组间新生儿小便次数及体重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泌乳状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出生3d内新生儿母乳不足时进行纯母乳喂养影响新生儿生理性体重的恢复,应在早吸吮、勤吸吮后母乳不足时补授代乳品,避免发生病理性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3.
汪萍  曹文学 《江苏医药》1996,22(11):761-762
对80例母婴同室剖宫产新生儿早期纯母乳喂养,与对照组80例新生儿进行早期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回复及42天时体重增加、喂养方式进行观察比较。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率分别为8.3%、5.4%。出生9天时体重回复率分别为55.0%、36.3%。出生42天时体重增加率分别为52.5%、46.9%,母乳喂养车分别为78.5%、58.9%。提示剖宫产新生儿母婴同室早期纯母乳喂养是可行的,并为以后纯母乳喂养的成功打开基础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以100例母喂同室,母乳喂养新生儿为观察组,对其生理性体重下降率,体重回复率及新生儿感染率进行观察,并与00例混合喂养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纯母乳喂养儿体重下降率顺产组与剖宫产组分别为7.38%和28.64%,混合喂养儿分别为5.72%和5.35%,出院全重回复率组分别为32.0%和54.0%,对照组分别为12.0%和40.0%,新生儿感染率母  相似文献   

5.
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开始喂养时间、喂养频率等因素对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发生发展的影响,并与生理性黄疸进行鉴别。方法:将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的母乳喂养新生儿,根据其生后第6天是否好转及第14天黄疸是否完全消退分为生理性黄疸组和早期母乳性黄疸组。观察开始喂养时间、生后3d内每天喂养次数和排便次数、第一次排胎便及黄便的时间。检测生后24~48h胎便中胆红素含量。结果:共316例母乳喂养新生儿纳入研究,生后第6天血清胆红素>209μmol/L[(240±31)μmol/L]为早期母乳性黄疸组176例,<115μmol/L[(95±20)μmol/L]为生理性黄疸组140例。生后3d内生理性黄疸组和早期母乳性黄疸组喂养频率分别为(5.8±1.9)次/天和(3.7±1.8)次/天,第2天胎便胆红素含量分别为(22±5)mg/g和(9±6)mg/g,第一次排胎便及黄便的时间分别为(8±4)h、(52±16)h和(12±7)h、(65±17)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喂养方法不当、喂养不足可致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对血清胆红素稍高于生理性黄疸的早期母乳性黄疸患儿,应提倡在严密观察下"按需哺乳"而非"高频率哺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抚触与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护理新生儿。方法将160例足月自然分娩的正常新生儿按1:1配对分成抚触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抚触组在出生满24h后进行抚触,并测量体重;对照组不做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恢复情况。结果抚触组的新生儿在出生第3天至第7天体重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体重增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加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影响。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剖宫产儿84例随及分为干预组(游泳加抚触)42例,对照组(单纯沐浴)42例,干预组于出生24h后给予"游泳加抚触"至生后7d,而对照组不给予,比较两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生后3d、7d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生后7d生理性体重回复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游泳加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早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纯母乳开始喂养时间、喂养频率等因素对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疽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58例血清胆红素水平偏高的母乳喂养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其生后两周内的黄疸变化情况,然后依据第6天和14天的黄疸好转与消退情况划分为A组(生理性黄疸组)和B组(早期母乳性黄疸组)。然后对两组的喂养时间、生后3d内每天喂养和排便次数等进行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的相关黄疸指标。结果:根据出生后第六天血清胆红素209mmol/L和115mmol/L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A组人数为120例,B组人数为140例。出生后3天内A组的喂养频率为(5.7±2.0)次/天,B组的则为(3.6±1.7)次/天,A组和B组的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分别为(9±3)h和(13±6)h,黄便的时间分别为(51±17)h和(64±18),结果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出现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和喂养方法不当有关。对早期母乳性黄疸患儿应该进行"按需哺乳"而不是单纯的增加喂养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开奶并早期部分肠道外营养与延迟开奶延迟肠道外营养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及体重恢复后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新生儿室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36例,其中74例出生后4 h内给予早产儿奶喂养,12~24 h给予部分肠道外营养作为观察组,其余62例作为对照组,出生24 h后给予早产奶喂养,48 h后给予肠道外营养。结果两组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及体重恢复后体重增长有明显差异。结论早产低体重儿生后早开奶、早静脉营养,可以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并且体重增长快,可以减少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比较母乳喂养与配方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506例VLBWI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母乳组(n=133,予以母乳喂养)和配方乳组(n=373,予以配方乳喂养),比较其胃肠动力、体重增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母乳组婴儿体重开始增长时间显著早于配方乳组(P 0.05),母乳组婴儿干预10d后的体重及净增长体重均显著高于配方乳组(P 0.05);喂养干预10d期间,母乳组发生喂养不耐受28例(11.28%),并发症总发生例数为24例(18.05%),与配方乳组的71例(19.03%)和101例(27.08%)相较显著更低(P 0.05)。结论母乳喂养VLBWI有利于其胃肠改善,降低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发生,更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379例为研究对象。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新生儿236例,母乳喂养新生儿32例,足月儿配方奶63例,早产儿配方奶联合母乳喂养21例,足月儿配方奶联合母乳喂养27例。比较各组出院至出生后1个月的日均体质量,周均身长、头围的增长速率。结果早产儿配方奶组日均体质量增长、周均身高增长、周均头围增长均高于其他喂养组,而单纯母乳为养组和单纯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组显著低于早产儿配方奶组(P〈0.01)。结论早产儿配方奶能够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提供必要的营养,有利于早产儿宫外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香附外敷治疗乳汁淤积的效果,解除产妇因乳汁排除不畅导致的乳汁淤积、乳腺肿胀、疼痛等痛苦,促进母乳喂养的开展。方法:将56例乳汁淤积产妇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处理组28例采用香附外敷后行人工挤奶,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局部热敷后行人工挤奶。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处理组治愈率达67.86%,总有效率高达96.42%。对照组治愈率为39.29%,总有效率为57.14%。两组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香附局部外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喂养方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喂养方式及胃肠激素的关系。方法选择剖宫产新生儿136进行监测,将符合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的38例新生儿进一步采集血液标本,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胃动素(MOT)和胃泌素(GAS)水平。另随机抽取同期剖宫产出生的3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同法测定MOT和GAS,并记录两组相应的喂养方式。结果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组MOT、GAS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开奶时间、哺乳时间、哺乳频率等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胃肠激素MOT、GAS水平的降低密切相关,且与喂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对新生儿应改进母乳喂养,严密监测黄疸的发生,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乳鼻饲对轻、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的营养支持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轻、中度HIE新生儿84例,全部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母乳鼻饲,对照组患儿进行配方奶经口喂养,喂养1周后采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总蛋白、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胆红素水平,记录患儿住院时间,并统计住院期间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肺炎及败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应激性溃疡或出血性小肠炎发生。结论母乳鼻饲对HIE新生儿的营养支持作用较好,能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并且耐受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服用思密达,并与苯巴比妥对照组比较,观察疗效及血清总胆红素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愈时间、7 d治愈率、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确切,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度窒息新生儿肾损害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将重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58例设为窒息组,正常足月新生儿58例为对照组,分别于生后第1、7、14天采静脉血和尿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血、尿β2微球蛋白(血、尿β2-mG)水平,并计算各项指标的异常发生率。结果:窒息组各项指标水平在第1天和第7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5),第14天时两组各项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窒息组第7天各项指标水平较第1天已有显著下降(P<0.05),但仍明显高于第14天(P<0.05);窒息组血、尿β2-mG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血BuN和Cr的异常发生率(P<0.05)。结论:重度窒息对新生儿肾脏有明显损害,血、尿β2-mG作为肾功能变化对较血BuN、Cr更加敏感,因此血、尿β2-mG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更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eHF)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疗效,与标准早产儿配方奶(SPF)及母乳喂养比较是否存在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发生喂养不耐受且胎龄<34周的早产儿81例,随机分成三组: eHF组29例,予eHF喂养达全胃肠内营养后改SPF喂养;SPF组26例,予SPF喂养至出院;母乳组26例,坚持母乳喂养至出院,其中有9例因无法提供母乳退出该组,实际入组17例。记录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三组之间喂养耐受性、宫外发育迟缓(EUGR)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情况。结果: eHF组与母乳组的胃残留次数、胃残留比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SPF组均明显减少(P<0.05); eHF组与母乳组的肠内营养达基础热卡时间、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均明显短于SPF组(P<0.05),但eHF组与母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F组EUGR及NEC发生率与母乳组、SP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充足母乳供应时,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予eHF喂养较SPF喂养耐受性更好,能更快达到全胃肠内喂养,且不会增加EUGR及NE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胱蛋白酶C(CysC)水平的变化 ,评价其对肾功能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对 7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轻度 2 5例 ,中度 2 4例 ,重度 2 7例 )及对照组 30例新生儿血CysC水平测定。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组CysC(1.8±s 0 .3)mg·L- 1,对照组CysC(1.5 1± 0 .18)mg·L- 1,P <0 .0 1,且血胆红素含量与血CysC水平呈正相关 (r =0 .5 5 6 7,P <0 .0 1)。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消退后复查CysC水平明显下降(P <0 .0 1)。肾功能正常。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CysC水平升高 ,随着胆红素消退 ,CysC水平下降。血CysC是肾功能敏感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行为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新生儿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h的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行为状态进行观察总结。结果实验组的新生儿在出生以后的1h内及第5到6h间的啼哭人数、次数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行为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可以改善新生儿在出生后1h内及第5到6h间的行为状态,减少啼哭的次数及时间,使其睡眠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20.
Compared with cow's milk and mother's milk, goat's milk has biochemical properties theoretically favoring its nutritional value. The theoretical beneficial effects of goat's milk have incited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the pig model and clinical studies (particularly in children). They have also inspired research on the bioavailability and digestibility of goat's milk and led to work improving goat breeds using feeding, genetic or transgenetic methodologies. We can expect to see adapted goat's milk food being proposed for children, particularly those intolerant to cow's milk, for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or even as a supplement for the elderly and malnourished. One can hope that the people liv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the goat popul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will benefit from the production of quality goat's mil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