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孔潇玉 《淮海医药》2005,23(4):277-278
目的测定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功能。方法用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仪在2维超声引导下M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左心泵血功能测定。结果36例期高血压病患者,心输出量轻度异常者27例,占74.8%,正常或大于正常者9例,占25.2%,射血分值(LVEF)<0.47者48例,占28%。结论原发型高血压性心脏病,可随高血压分期进展心脏泵血功能而逐渐减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性心肌桥周期性压迫壁冠状动脉对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3例明确诊断而且不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单纯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管腔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Noble1Ⅰ级,直径狭窄〈50%,B组:Noble,Ⅱ或Ⅲ级,直径狭窄〉50%。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反映左心结构指标、左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 A组与B组在性别、年龄、血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基线治疗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映左心结构的指标: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两组也无统计学差异。在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LV EF)无统计学差异。在反映舒张功能的二尖瓣多普勒频谱E/A上,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性心肌桥严重狭窄时,可以影响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左房结构变化及其发生与高血压相关性。方法 :2 82例确诊高血压病患者 ,以病程5 a为界分组 ,分析研究左房面积与高血压程度及病程关系等。结果 :发现高血压患者左房扩大与高血压病程密切相关 ,左房扩大是高血压早期征象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左房内径大小及左室舒张功能。结果:①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增大的比例明显增加。②高血压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显示异常,且二者结合起来对左室舒张功能评价更可靠。结论:长期高血压患者,无临床症状之前,已出现左房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常易造成靶器官的损害,特别是左心结构的改变,而左心室重构是引起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以致高血压患者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寻找有效药物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代谢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结构与功能指标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入选对象进行了超声心动图左室结构与功能指标检测,并按有无合并代谢综合征(MS)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7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MS患者39例(52.70%,合并MS组),35例高血压患者未合并MS(对照组).合并MS组的LVEDd、LVESd、IST、LVPW和LVWI测量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e、Va和LVEF均明显低于后者(P<0.01~0.05).结论 代谢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结构与功能指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启明  王佩显 《天津医药》1995,23(8):470-472
应用二维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了正常人、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各20例,对此研究他们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左室壁增厚,室壁重量增加,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这些改变则进一步加重。提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应早期行降压治疗,以防止发生高血压-糖尿病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中,抽取6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选取60例同期来我院行常规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参照对象将其设置为参照组,两组均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两组心功能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LADD)水平、左心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两组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A峰值)、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值)以及E/A比值。结果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LADD、A峰值、E/A比值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LVEF、E峰值以及E/A比值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应用心脏彩超可准确显示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4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伊贝沙坦150~300mg,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舒张功能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伊贝沙坦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减低(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伊贝沙坦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方法与要点。方法选取该院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收健康检查的正常人35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2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及心功能分级。结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各项指标与心功能不同分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功能3级患者>心功能2级患者>心功能1级患者;左房内径:心功能3级患者>心功能2级患者>心功能1级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心功能3级患者<心功能2级患者<心功能1级患者;E/Ea值:心功能3级患者>心功能2级患者>心功能1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房内径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对照组,EF低于对照组,E/E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评估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临床和心电图确诊的45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E/E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彩超作为唯一能够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搏动和血流的设备,在诊断心脏病方面,更具准确性,具有操作简单、易测量以及对机体损害小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对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6例1—2级原发性高压患者给予口服缬沙坦80-160mg,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舒张功能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减低(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缬沙坦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主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指标。方法连续选择近期来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左室结构与功能指标检测,并按相同性别、年龄和身高与同期就诊体重正常老年高血压患者1∶1配对比较。结果共配成31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LVEDd、LVESd、IST、LVPWT、LVWI和LVEF测量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e、Va和LVEF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各项指标数据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microRNA-21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microRNA-21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例为实验组,健康者25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浆中microRNA-21的表达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E/A(EA比值)、FS(左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和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58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15mg/d)6个月前后左定形态结构及左定舒张功能变化,并与58例应用福辛普利(10~20mg/d)治疗者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舒张期室内隔厚度及在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减少(P<0.001),E/A比值显著升高(P<0.002),治疗前后组间各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福辛普利均能有效逆转左室肥厚和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0例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各项超声参数以及有无左心房自发性显影(LASEC)房颤患者的各项超声参数.结果 观察组的左心房前后径及左右径大于对照组,左心耳面积变化率、血流最大排空速度(Lev)、...  相似文献   

17.
目的:左心腔内径的增大是心血管疾病和心房颤动的重要危险因子,左心腔内径的大小与高血压患病时间的相关性有待论证。方法:选择本社区高血压人群2000例,非高血压人群500例,符合高血压标准的为1605例.男-性671例,女性934例,符合非高血压组标准的人群为432例,男性85例,女性347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腔内径来调研比较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差异,高血压伴有房颤、患高血压病的时间、抗高血压治疗时间与左心腔内径变化的关系。结果:我们的基线调研显示,高血压患者左心腔内径(包括左心房与左心室)较非高血压者增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5.9%)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2.8%),P〈O.05。结论:高血压患者左心腔内径增大,其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增加,社区干预高血压可降低左心腔内径的扩大和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高血压在漫长的病理过程中,可使左室形态、结构发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是高血压心脏病的早期指征。超声心动图无创评估心室舒张功能对防治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源  王明英 《云南医药》1992,13(3):137-139
本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1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人进行了左室舒张功能的评定,结果表明:PDE评定左室舒张功能是一个可靠,实用的方法,可检出高血压病早期舒张功能异常。高血压病人舒张功能异常的特点是舒张早期充盈血量减少,速度减慢,舒张晚期左房代偿性收缩增强,是心脏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出现于左室收缩功能异常及室壁肥厚的解削结构异常之先。左房内径增大可能是高血压所致的左心解剖结构异常的最早期表现,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直接后果。  相似文献   

20.
刘玉山 《河北医药》2006,28(4):294-294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用DTI方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比较两者不同,并用血流多普勒法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早期峰值速度(E)和晚期峰值速度(A)及E/A,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血流参数的异常.结果DTI技术二尖瓣环DTI参数、二尖瓣口血流参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DTI技术能准确定量高血压LVH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改变,评价左室舒张功能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