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温心增率汤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4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之一 ,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房室传导阻滞(AVB)等 ,由多种因素所致。可引起头晕、心悸、气短 ,严重者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虽然安装心脏起搏器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对其远期预后影响不大 ,且费用昂贵 ,不易为患者接受。我们应用自拟温心增率汤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 4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选自 1996年 9月~ 2 0 0 0年 9月我院收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SSS和AVB患者 80例 ,均符合文献( 1) 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4 …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益气助脉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方法,120例受试者按照1:2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服用益气助脉方,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均为4周。结果:试验组疾病疗效为76.92%,对照组为20.59%,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症状疗效为91.03%,对照组为17.65%,试验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助脉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良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24h动态心电图结果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疾病疗效及症状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海英  陈静  张煜  杨竟文 《中成药》2004,26(Z1):44-4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高龄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达80.3%;对照组有效率48.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ST-T异常,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55次·min-1患者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心率水平,同时减少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减轻心肌缺血,改善临床症状,对基础疾病严重、不适合安装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冠心病合并缓慢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稳心颗粒,对照组36例口服复方丹参片及心宝丸,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7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44%(P<0.05)。治疗组24 h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33%(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缓慢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养血通脉法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病窦灵口服液10mL/次,3次/d,疗程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最小心率、最大心率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1)2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组平均心率及最小心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益气温阳、养血通脉法有助于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改善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通脉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益气温阳活血通脉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西药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温阳活血通脉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通阳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中老年的常见病 ,常并发于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疾病。患者自觉头晕、心悸、疲乏无力甚至晕厥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功能下降 ,动态心电图显示总心率和平均心率均减少。我们近几年运用通阳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4 0例 ,设立阿托品对照组 31例 ,采用随机单盲进行临床观察 ,统计结果表明各方面疗效均优于阿托品对照组。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湖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本组病例均符合 1979年北京地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按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 0例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宝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心宝丸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7%,治疗组为88.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宝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具有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参附汤合炙甘草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评价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转归,记录24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4周,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养血调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青 《山西中医》2004,20(4):9-10
目的 :观察养血调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 2 14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2 4例予养血调脉汤 ,对照组 90例口服心宝。 3个月为 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 4 3例 ,有效 5 2例 ,无效 2 9例 ,总有效率为 76 .6 % (95 % CI=6 9.1%~ 84 .1% ) ;对照组显效 13例 ,有效 30例 ,无效 4 7例 ,总有效率为 4 7.8% (95 % CI=37.5 %~ 5 8.1% )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u =4 .2 95 2 ,P <0 .0 0 1)。结论 :养血调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心宝 ,其收益为 OR=0 .2 8(95 % CI=0 .16~ 0 .5 0 ) ;NNT=3(95 % CI=2 .39~ 6 .31)。  相似文献   

12.
中药开心胶囊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由于其病情隐匿、发病率高、危险性大 ,倍受临床医师的重视[1] 。开心胶囊Ⅱ号是我校陈镜合教授的经验方 ,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 ,有较好的疗效[2 ] 。本文拟通过开心胶囊对SMI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机理。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参考SMI的诊断标准[3] ,选取SMI患者 4 2例。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参照《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试行标准》[4 ] 。随机分为二组 :治疗组 2 7例 ,其中男 17例 ,女 10例 ;对照组 15例 ,其中男 11例 ,女 4例。患者病程均为 1个月 …  相似文献   

13.
通阳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阳复脉汤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对77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自拟通阳复脉汤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西药阿托品口服.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4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8.5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总心率和平均心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阳复脉汤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阿托品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慢性心律失常多为各种慢性心源性疾病的继发性改变 ,治疗较为困难。自 1995年开始 ,笔者采用阿托品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3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6 8例均为住院患者 ,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 [1]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2 8~ 6 9岁 ,病程 6个月~ 2 0年。窦性心动过缓(窦缓 ) 16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窦 ) 10例 ,心脏传导阻滞 10例。对照组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2 9~ 6 8岁 ,病程 6个月~ 19年。窦缓 15例 ,病窦 9例 ,心脏传导阻滞 8例。两组患者均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22例,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炙甘草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81.97%;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静心率、24h平均心率、24h最慢心率、24h总心跳数等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数、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在缓慢型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上,可考虑将炙甘草汤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镇心膏贴敷内关、膻中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心宝丸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镇心膏贴敷内关、膻中穴治疗,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疗效及24h平均心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1%(30/33),高于对照组的76.6%(23/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后两组平均心率、最慢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心膏贴敷内关、膻中穴可显著改善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心率。  相似文献   

17.
刘江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3):32-33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律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缓慢型心律失常应用心宝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对照组使用阿托品治疗,研究组使用心宝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最慢心律(49.37±6.74)次/min、24h平均心率(59.45±7.87)次/min,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缓慢型心律失常接受心宝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仙助脉汤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4年11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及试验组31例,对照组口服心宝丸治疗,试验组口服二仙助脉汤治疗,经治4周评定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疗效及24h平均心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1%(27/31),与对照组的75.4%(22/2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7.4%(24/31),与对照组的69.0%(20/2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平均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最低心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仙助脉汤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疗效肯定,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桂附养心汤加减配合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1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予以异丙肾上腺素加参麦注射液对症治疗。实验组(B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桂附养心汤加减配合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结论:运用桂附养心汤加减配合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