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产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及ICI 相关肺炎 (ICI-P)的特点及其危险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到2021 年12 月间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胸部肿瘤科接受至少1 次 ICI 治疗的114 例NSCLC 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和临床特征的基线特征、治疗细节和发生irAE、ICI-P 的数据,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 irAE 及ICI-P 的关系,分析ICI-P 发生的危险因素。观察ICI-P 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114 例接受ICI 治疗的NSCLC 患 者中有48 例(42.11%)发生68 次irAE,整体和严重irAE 的发生率分别是59.65%、9.65%;从高到低排列发生率(仅列出前四位):消 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内分泌系统;使用信迪利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临床特征中的年龄与irAE 发生有关联。15 例患者发生ICI-P,整体发生率为13.16%,占irAE 患者的31.25%,其中4 例为重症,占irAE 数的8.33%、ICI-P 数的 26.66%;发生于联合治疗的多于单药治疗(73.33% vs 26.67%),药物使用以信迪利单抗的发生率为最高(占ICI-P 数的60%);吸烟 史为ICI-P 的危险因素。多数ICI-P 患者都出现普通呼吸道症状,重症者均为老年吸烟者,其症状较重,且影像学见纤维化和磨玻 璃状影;仅1 例未停用ICI,余均暂停和推迟使用ICI 并接受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均良好。结论:ICI 治疗NSCLC 中irAE 发生率较高且以高龄患者居多,约1/3 的irAE 患者发生ICI-P,约1/4 的ICI-P 为重症,吸烟史是发生ICI-P 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过去10年深刻改变了抗肿瘤治疗的格局,显著延长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但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也逐渐被报道和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可靠的生物学指标用于预测irAE的发生风险。本文通过联合多个生物学指标,构建了用于预测肿瘤患者接受ICI治疗后发生irAE风险的模型。方法: 共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共91例,将纳入研究的患者按照是否在接受ICI治疗后出现G2级别以上的irAE分为irAE组(n=13)和对照组(n=78)。回顾性分析了两组患者在接受ICI治疗前后包括血清可溶性肿瘤抑制因子(soluble form of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2,sST2)、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PLR)在内的生物学指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预测irAE发生风险。结果: irAE组共13例。irAE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线PNI水平、基线PLR水平与治疗后sST2峰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低的基线PNI水平、基线PLR水平及较高的治疗后sST2峰值为患者接受ICI治疗后发生irAE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90,OR=0.997,OR=1.013),该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预测irAE发生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结论: 较高的sST2水平是发生irAE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sST2、PNI及PLR构建的logistic预测模型对患者接受ICI治疗后发生irAE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中国人群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不良事件(AEs)的状况。方法:截止至2019年9月22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中所有ICI相关的临床试验,入组中国患者或主要是中国人群的试验将会被纳入本研究,汇总并比较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的发生率。结果:纳入13个试验合计1 063例患者,其中922(86.7%)例接受ICI单药治疗,141(13.3%)例接受ICI联合化疗或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所有患者中,任意级别的TRAE、1-2级TRAE、3-5级TRAE、任意级别irAE、1-2级irAE、3-5级irAE的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4.1%、63.3%、20.9%、43.3%、40.0%、3.0%;与ICI单药治疗相比,ICI联合化疗或抗血管治疗显著提高了3-5级TRAE(46.1% vs 17.0%,P<0.001)和3-5级irAE(7.1% vs 2.0%,P=0.015)。通过比较不同ICI之间的毒性谱,我们发现了一些药物特异性不良反应。结论:ICI相关的不良事件一般为轻度,中国人群耐受性良好。但是,当ICI与化疗或抗血管治疗联合使用时,3-5级的TRAE和irAE会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综合治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心肌炎(ICI-M)作为免疫相关不良 反应(irAE)的一种,虽然发生率较低,但病死率极高,已引起临床高度关注。本文报道1 例信迪利单抗联合IBI310 治疗恶性黑色 素瘤发生的危重型ICI-M 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对ICI-M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讨论,以期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其在产生持久抗肿瘤反应的同时,也可引起多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irAE)的发生。irAE 可涉及多个系统,其中眼部irAE 在临床上发生率极低。本文报告2 例恶性黑色素瘤(MM)患者使用ICI 治疗后发生葡萄膜炎。第1 例为青年男性右侧胸壁皮肤MM 患者,予以帕博利珠单抗治疗42 周后,出现双眼结膜充血、畏光、疼痛, 伴视物模糊、变形及视力下降,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G3)。第2 例为青年女性直肠MM 患者,予以 特瑞普利单抗治疗12 周后,出现双眼结膜充血、视物模糊和视力下降,行FFA 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G3)。两例患者予以激素治 疗后视力恢复正常或症状得到缓解。ICI 相关眼毒性虽然少见,若不及时发现及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早诊断和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多系统不良反应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ICI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中日友好医院ICI治疗后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及irAE类型、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和ICI疗效等资料。根据是否1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发生过至少1次irAE, 将患者分为多系统irAE组和单一系统irAE组。总结irAE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因部分irAE会导致免疫治疗被迫中止, 无法分析无进展生存, 故以ICI治疗持续时间(TD)评价ICI疗效。结果纳入发生irAE的恶性肿瘤患者47例, 共发生70次irAE, 中位发生时间为90 d(35 d, 196 d), 其中12例(25.53%)发生多系统irAE, 共32次irAE;其余35例(74.47%)发生单一系统irAE, 共发生38次irAE。多系统irAE组irAE发生频次排前3位的部位为皮肤(7次)、甲状腺(7次)和肺(5次), 单一系统irAE组分别为肺(13次)、甲状腺(12次)、皮肤(5次)。两组年龄、性别、是否联合其他治疗及不同体质量状况患者...  相似文献   

7.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作为新型免疫治疗手段,是继化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后又一新兴的抗肿瘤治疗方 式,已经为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但其产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总体发生率达79%~82%,irAE 极大地 影响了临床治疗决策,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患者持续获益。几乎患者的所有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irAE 的影响,其广谱性、特殊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极大地增大了临床诊治的难度。充分认识和早期识别重度irAE 对于避免发生危重症毒性相 关的死亡尤为重要,危重症irAE 特别需要多学科诊疗协作组(MDT)的联合应对。对诊断不明的、病情危重的、治疗效果欠佳的 irAE,或者毒性缓解后是否重启免疫治疗的患者均需要规范化、标准化的MDT 诊疗,故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irAE-MDT 模式,以 循证医学和相关指南/共识为依据,救治危重疑难irAE,将使肿瘤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黑色素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T 细胞功能的活化也引起了一系列免疫相 关不良反应(irAE)。不同于传统化疗的不良反应,irAE 有着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要求。虽然irAE 的发生和管理逐渐得到临床医 生的重视,但一些常见irAE 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及其综合监测管理仍需进一步总结和归纳,以便提高临床医生工作 水平和临床试验设计质量。而且不同irAE 的发生机制、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影响、原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治疗风险等问题仍存在 争议。本文阐述ICI 治疗黑色素瘤引起的irAE 相关临床表现特点和诊疗管理措施,旨在对irAE 管理策略和研究方向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ICI的应用降低了T细胞的耐受性,打破了机体的免疫平衡,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irAE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及器官,轻度的irAE可以通过停药缓解,严重的irAE可以是持久的甚至是致命的。因此,如何通过现有的临床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严重irAE进行预测对临床决策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就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预测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然而其在使用过程中,可产生ICI相关肺炎、心肌炎、皮疹、结肠炎、神经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甲状腺功能减退、眼部irAE、肝脏irAE等,有些irAE甚至是致命性的。全身性炎症生物标志物以及化疗、较高的体质量指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常见irAE及危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ICI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