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患有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症状的患者应用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患有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症状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应用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高于对照组的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症状评分及总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患有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症状的患者控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利培酮结合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利培酮治疗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的MCCB评分及PANS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该组的MCCB(持续操作、情绪管理、言语记忆、视觉记忆、语言流畅)的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药物治疗结合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症状疗效明显,能提高患者个人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对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症状的控制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症状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利培酮治疗)与实验组(42例: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PNASS量表中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以及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症状患者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利培酮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接受药物治疗前先进行2周的药物清洗,清洗后开始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第1周剂量6 mg/d,每日1次,1周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可调整为3-12 mg/d,每日1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禁止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对照组治疗前同治疗组,然后口服利培酮,开始剂量为1 mg/d,每日1次,1周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将药物的剂量调整为4-8 mg/d,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进行对症处理,方法同治疗组。治疗前、治疗2、4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对两组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治疗2、4周末阳性症状[(19.4±5.1)、(16.2±3.7)分]、阴性症状[(18.7±4.9)、(15.8±2.5)分]、一般病理[(39.2±6.6)、(36.4±5.1)分]PANSS评分及总分[(78.3±5.2)、(57.4±3.9)分]均低于治疗前[(24.7±6.7)、(25.4±5.8)、(45.5±7.4)、(94.2±11.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2、4周末阳性症状[(22.3±4.6)、(20.1±3.9)分]、阴性症状[(21.4±3.3)、(19.2±2.4)分]、一般病理[(43.3±7.2)、(39.5±6.1)分]PANSS评分及总分[(86.0±5.4)、(78.8±4.3)分]均低于治疗前[(24.6±6.6)、(25.3±4.7)、(44.9±8.3)、(93.8±10.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4周末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PANSS评分及总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23.53%,对照组26.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明显,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齐拉西酮联合心理治疗对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联合心理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分变化情况与用药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8周后的C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低于对照组的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齐拉西酮及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单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干预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儿童认知功能的作用,探讨最佳干预模式。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及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心理门诊就诊的初诊患儿共102例,均明确诊断为ADHD。将患儿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3例)、药物干预组(35例)及综合干预组(34例),分别应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疗程3个月。干预前后使用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版)对患儿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进行评估。结果共85例患儿完成治疗;干预3个月后3组患儿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各项指标以及C因子均较干预前改善(P值均<0.05);综合干预模式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最佳(P值均<0.05),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5月后药物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心理干预组(P<0.05),而干预3个月后综合干预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综合干预模式对ADH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是理想的ADHD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氯氮平合并美金刚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在天津市安定医院住院的46例已使用氯氮平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美金刚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美金刚组用氯氮平合并美金刚治疗,对照组用氯氮平合并安慰剂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于入组时和第12周末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A套评分,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美金刚安全性。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12周后,美金刚组患者PANSS总分和阴性量表评分均较入组时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子量表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美金刚组患者RBANS总分、即刻记忆和延时记忆分均较入组时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RBANS总分及各项因子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金刚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9%和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合并美金刚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高血压患者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疗程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认知行为、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认知行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玉  陈新风  栗大顺  王金梅 《职业与健康》2007,23(15):1374-1375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护理干预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护理干预组(研究组)及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组(对照组)各30例。疗程4周,用简明症状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4周治疗2组的BPRS评分下降显著(均P<0.01)而2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2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2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50,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护理干预,比单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抑郁情绪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6,(9):1277-1279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氯氮平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氯氮平治疗),疗程8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第8周末,PANSS各项评分的组间差异,除阳性因子分的差值分(P=0.640)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阳性因子分(P=0.001),阴性因子分(P<0.001)及其差值(P<0.001)、一般精神病理分(P=0.014)及其差值(P=0.038)和总分(P<0.001)及其差值(P<0.001)均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PANS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组内差异显著(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TESS量表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比单用氯氮平好,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张露丹  刘玉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2934-2936
目的:评价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月经量增多及中重度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症状、体征及彩超结果选取子宫腺肌病的患者35例作为治疗组,宫腔放置曼月乐,同时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口服丹莪妇康煎膏,比较两组月经量、止痛效果、子宫体积变化等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放置曼月乐治疗6、12个月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缓解较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的PBAC评分、痛经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子宫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曼月乐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的宫内节育器。  相似文献   

12.
杨蕾  娄五斌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21-3922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儿科病区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氯雷他定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例数有42例,占93.33%;对照组总有效例数有35例,占77.78%(χ2=4.4,P<0.05﹚;6个月后随访,试验组有10例复发,对照组有20例复发(χ2=5,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4.98±1.56)天、(6.45±1.34)天(t=4.795,P<0.05)。结论:氯雷他定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较好,能较早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8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研究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48h的血气指标,观察患者预后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氧分压(PaO2)和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效率为80.49%(33/41),对照组为70.73%(29/41);研究组改用有创通气和死亡总发生率为7.32%(3/41),对照组为17.07%(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气状况,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外固定可调支具结合中医夹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单纯采用外固定可调支具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夹板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分别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WOMAC各项指标评分与治疗时间相关,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WOMAC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IL-6和IL-8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增加,而ET-1水平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可调支具结合中医夹板治疗膝骨关节炎比单纯使用外固定可调支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更显著,症状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AMH对促排卵过程中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剂量的影响,评估AMH对促排卵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检测123例PCOS患者基础AMH和性激素水平,根据AMH水平分为A组42例,B组36例,C组45例。患者接受尿促性素促排卵,比较各组尿促性素的剂量和治疗结局。结果:A组尿促性素首剂量(89.1±18.4)IU,B组(138.5±28.1)IU,C组(130.8±43.8)IU,A组与B组用量及A组与C组用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B组与C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A组尿促性素总剂量(833.6±268.9)IU,B组(1 044.2±264.7)IU1,C组(1 344.5±867.9)IU,A组与B组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0.129),A组与C组总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B组与C组总量有显著性差异(P=0.024)。治疗时间A组和B组无显著差异(P=0.133),A组和C组有显著差异(P=0.018),B组和C组有显著差异(P=0.021)。各组间HCG日E2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COS患者的基础AMH可以作为促排卵治疗时预测促性腺激素剂量的重要指标;AMH高的患者只是治疗时间较长,妊娠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车千红  赵晴  王福先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29-2331
目的比较不同剂型维生素D与铁锌钙或单纯钙剂联合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75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大剂量维生素D3联合铁锌钙治疗组72例(Ⅰ)、大剂量维生素D3联合钙剂治疗组68例(Ⅱ)和小剂量维生素D2联合钙剂治疗组35例(Ⅲ),三组患儿治疗4、8周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治疗12周后比较三组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Ⅰ组与Ⅱ组比较,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Ⅰ组有效率明显优于Ⅱ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Ⅰ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佝偻病治疗初期应选用大剂量维生素D3联合铁锌钙治疗效果更佳,且长期铁锌钙合剂治疗不会造成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宜作为婴幼儿佝偻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较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优越性。方法:选择产后出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常规处理后仍有阴道大量出血或有大出血倾向,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水囊组34例,行宫腔水囊压迫止血;纱条组32例,行宫腔纱条填塞止血。比较2组显效时间、操作所需时间、留置时间;治疗后阴道出血量、取出过程阴道出血量、取出后阴道出血量、操作引起软产道裂伤、子宫复旧情况、再次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感染率、死亡率、住院时间。结果:水囊组显效时间(309.06±39.75)s,纱条组(286.47±60.34)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3,P=0.073);水囊组操作时间平均值(147.56±21.75)s,纱条组(416.76±75.06)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P=0.000);水囊组留置时间平均值(16.82±3.48)h,纱条组(25.91±2.19)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98,P=0.000);水囊组与纱条组放置后2 h、12 h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囊组与纱条组取出过程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囊组与纱条组取出后2 h、12 h、24 h、48 h出血量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囊组与纱条组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囊组与纱条组操作引起软产道裂伤、再次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感染率、死亡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优于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在小儿湿疹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6年1至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接受诊治的306例小儿湿疹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入选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双歧三联活菌+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和对照组(单纯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每组153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肠道菌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含量、CD4+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3.81、19.76、13.93、11.80和24.67,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含量均明显较治疗前增加(t值分别为14.73、21.38,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D4+及CD4+/CD8+水平明显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值分别为27.07、27.87、78.20,对照组t值分别为14.64、11.60、76.34,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8%)明显高于对照组(80.4%),χ2=6.795,P=0.01.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9.8%,15/153)明显低于对照组(25.5%,39/153),χ2=12.95,P<0.01.结论 小儿湿疹采用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突出,治疗后患儿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均得以改善,且疾病复发风险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本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抽取8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40例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和研究组(40例接受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食管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蠕动性收缩比、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低于对照组,肌静息压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7.50%,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其疗效比奥美拉唑所获疗效更良好,患者症状、食管动力学指标等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与其他干预方法比较,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减轻新生儿疼痛、减少新生儿不良影响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N-PASS量表(neonatal pain,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对1 200例行足底采血的新生儿进行疼痛评分,按随机原则分为6组: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组(A组)、母乳喂养联合抚触组(B组)、抚触组(C组)、非营养性吸吮组(D组)、体位组(E组)和未干预组(F组),每组200例。分别于针刺足跟后1 min、5 min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在刺激后1 min、5 min,6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345、76.868,P<0.01);A组与B组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94、59.437,P<0.01)。在刺激后1min和5min,6组间轻、中度疼痛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22、69.722,P<0.01),A组和B组间疼痛程度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32、40.852,P<0.01)。结论:新生儿对急性、短暂性疼痛很敏感,不同的干预方法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不同,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疼痛缓解效果较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