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造成剖宫产率上升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胜兰 《中国医刊》2000,35(9):32-32
目前除有明确剖宫产指征的手术外 ,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也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 1 995年 1月到1 997年 1 2月 ,3年中由于社会因素施行剖宫产手术的病历进行分析与讨论。1 资料与方法1 1   1 995年 1月到 1 997年 1 2月我院一共分娩 2 4 40例 ,其中剖宫产 6 59例 ,剖宫产率为 2 7%。 1 995年分娩 984例 ,其中剖宫产 1 50例 ,剖宫产率为 1 5 3%。1 996年分娩 80 0例 ,其中剖宫产 2 4 7例 ,剖宫产率为30 9%。 1 997年分娩 6 56例 ,其中剖宫产 2 6 2例 ,剖宫产率为 39 8%。1 2  逐例分析剖宫产指征凡无明确指征或指征不正确的归纳为社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初产妇无手术指征实施剖宫产术的相关因素,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关措施,以此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及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2月本区的孕妇临床资料,分析无手术指征实施剖宫产术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结果:2009年1月-2016年12月本区共有孕妇30 322例,其中剖宫产18 691例,剖宫产率为61.64%;在各种剖宫产因素中,以社会因素所占比例最高;18 691例剖宫产孕妇中,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孕妇共12 279例,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孕妇共6412例,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均高于经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因素,临床应当严格遵循剖宫产指征,开展分娩镇痛、陪伴镇痛等分娩方式,促进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并严格控制因社会因素所致的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5年来7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阴道试产50例,阴道分娩成功38例;剖宫产40例。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必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分娩方式.方法 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87例患者,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要求择期剖宫产者15例;选择阴道试产者72例,其中有56例顺利娩出,成功率为77.78%.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时,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若无其他指征时,可在专业医护人员的严密观察下试产,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近10年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为提供更好的分娩方式和改善妊娠终点提供参考。方法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医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的所有病例,将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在本院分娩产妇总数60549例,剖宫产31334例,平均剖宫产率为51.74%。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自2007年起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瘢痕子宫及胎儿窘迫的比例逐年升高。此三种指征比例有显著变化(P〈0.001),其他剖宫产指征无明显变化。结论应加强产前宣传和沟通,树立正确的分娩观,同时加强妊娠和产前监护,减少妊娠并发症和胎儿窘迫发生率,从而有效控制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终点。  相似文献   

6.
金英月 《吉林医学》2009,30(20):2522-2523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尤其社会因素的增长,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7年分娩的2045例产妇(阴道分娩1084例,剖宫产961例),其中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之间分娩的997例产妇(阴道分娩489例,剖宫产508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258例),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5年来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50.8%),其次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宣传教育,有效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主要探讨影响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因素。方法:回顾地分析了1993年1月至1998年6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06例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临床资料。包括再次分娩方式,决策的选择,与上次手术指征的比较,阴道试产的失败原因。结果:选择阴道试产55例,阴道分娩成功28例;剖宫产78例。再次剖宫产的主要手术指征为瘢痕子宫 结扎。结论:必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石玉秀 《当代医学》2010,16(36):38-38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妇产科分娩的产妇共2299例(阴道分娩1282例,剖宫产1017例),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2007年1月~2010年1月的剖宫产率逐步上升,平均剖宫产率为44.20%。主要指征依次为社会因素28.00%;瘢痕子宫18.92%;其他因素12.85%;臀位11.41%;难产10.60%;妊娠合并症10.17%;胎儿宫内窘迫8.05%。结论社会因素、瘢痕子宫、其他因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恰当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因社会因素等导致的不必要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 对我院5年来7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选择阴道试产50例,阴道分娩成功38例;剖宫产40例.结论 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割官产的指征,必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尤其社会因素的增长,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01~2005年在安图县医院妇产科分娩的2045例(阴道分娩1084例,剖宫产961例),其中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2月之间分娩的997例(阴道分娩489例,剖宫产508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258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5年来剖宫产率明显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50.8%),其次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结论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宣传教育,有效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认识剖宫产的利弊,提倡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以保障母婴健康. 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我院2008年1月1日~2009年1月1日间住院分娩产妇总数940例,剖宫产数520例,对位于前3位剖宫产指征进行总结、分析,采取措施进行探讨.结论 只要通过深入开展"健康分娩"教育活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鼓励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及围生医疗水平完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我院近6 年来三种分娩方式构成比及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统计2006 年1月-2011 年12 月在我院分娩的5 654 例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剖宫产指征.结果 我院平均剖宫产率为37.27%,阴道助产率逐年下降,计划性剖宫产、胎儿窘迫及临产后头位难产是我院剖宫产主要指征;基本杜绝了社会因素.结论 加强产前宣教,给予产妇充分的阴道试产机会,重视产程观察,提高阴道助产技术,合理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防治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达到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以及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随机选取2003年及2007年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比较,发现社会因素上升最快,其次是瘢痕子宫;2010年6月开始采取分娩镇痛、导乐分娩等措施,剖宫产率降低,其中社会因素所占构成比下降明显,瘢痕子宫跃居剖宫产指征第一位。结论:通过开展分娩镇痛、导乐分娩、孕期宣教以及应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药物等措施,可有效减少以社会因素等指征的剖宫产率,瘢痕子宫已成为主要剖宫产指征,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成为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近3年来在我院住院分娩剖宫产率比例及主要手术指征构成比。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3年期间在我院321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无明显上升,指征顺位有所改变。结论医疗纠分和社会因素的干预,医生很难掌握好剖宫产指征,应加强孕期宣教,使孕产妇正确认识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增强分娩信心,同时医生也要加强责任感,掌握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近几年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病例6538例,其中,剖宫产2842例。结果⑴五年间剖宫产率分别为31.3%、32.6%、37.9%、37.5%、47.9%。⑵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占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阴道助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期阴道助产占分娩的比率逐年下降。⑶2007年后列入剖宫产手术指征前几位的是胎儿宫内窘迫、相对头盆不称、脐带绕颈、臀位、妊娠合并症等。⑷自2007年起社会因素已作为剖宫产指征之一,且居于剖宫产指征的第六位。⑸单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加,但多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下降。⑹胎儿宫内窘迫一直被列为剖宫产指征的第一位,而社会因素目前成为剖宫产指征之一,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社会因素是导致近年来剖宫产逐年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重视社会因素,加强孕产期宣教及保健,加强潜伏期及第一产程的管理监护及心理护理问题,是降低临产后剖宫产率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指征已大大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分娩方式的选择,只有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才能降低,使围生儿死亡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麻翠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592-59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足月分娩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足月分娩孕妇102例的经阴道分娩以及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结果再次剖宫产86例,阴道分娩16例;前次剖宫产为古典式手术脏器粘连严重,再次手术出血多,下段剖宫产手术粘连轻,再次手术出血少。结论剖宫产再次妊娠可以经阴道分娩,需慎重对待第一次剖宫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我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剖宫产病例,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10年间我院分娩总数为9 805例,其中剖宫产2 453例,平均剖宫产率为25.01%.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因素为首位.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围生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陈灵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23-124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控制对策。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36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阴道分娩认识不足、担心胎儿安危、惧怕疼痛不愿试产、选择“吉日”及医生害怕医疗纠纷对剖宫产指征掌握不严是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主要原因。结论普及妊娠分娩知识,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弊,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转变产时服务模式,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618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产后出血是产科急症中最常见、最复杂、最危险的重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剖宫产产后出血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剖宫产手术指征与产后出血关系所有病例选自我院1988年1月至1990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3388例,其中剖宫产为618例。因剖宫产手术指征不同发生产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近年来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人住我院的2450例晚期妊娠孕产妇的分娩方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产钳以及胎吸助产数呈现明显下降;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依次由胎儿窘迫、产程异常、头盆不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变为无指征、胎儿窘迫、瘢痕子宫、头盆不称等。结论无指征剖宫产、高剖宫率与医患双方存在一定的关系,降低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