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内源性硫化氢(H2S)的变化。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肾内科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86例为试验组(慢性肾炎108例,高血压肾脏疾病39例,糖尿病肾病30例,狼疮性肾脏疾病9例),健康对照组50例。测定并比较各组肾功能、内源性H2S、一氧化氮(NO),分析H2S与血压、NO、血肌酐变化是否相关。结果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内源性H2S明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肾脏疾病患者H2S与血压及血肌酐呈负相关。在慢性肾炎、狼疮性肾脏疾病中H2S与NO呈负相关。结论 H2S在维持肾脏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下调可能与慢性肾脏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疾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并发症及透析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重视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对改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现就近年来慢性肾脏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预后及相关处理等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并与肾病进展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大量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压升高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现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交感过度兴奋的产生机制及最新干预措施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瘦素(Leptin,LE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对调节代谢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多肽激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感受机体的营养状况,调节食欲及进食量.LEP不仅与肥胖有关,而且与许多疾病如肾脏疾病等关系密切.肾脏是清除LEP的主要器官,同时LEP对肾脏疾病可直接发挥作用.本研究探讨LEP水平对慢性肾脏疾病的影响;慢性肾衰与LEP关系及发生机制,对延缓慢性肾衰减轻对肾功能的影响,减缓肾功能衰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脂异常是慢性肾脏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增加.尽管许多研究证实他汀降脂药物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但是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调脂治疗能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存在争议.现主要针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采取药物调脂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保护肾脏的有效性及药物的安全性等问题的最新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肾脏疾病并发结核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肾脏疾病并发结核并非罕见。结核感染既可引起肾脏损害,亦可发生存原有肾脏疾病基础上。肾脏疾病并发结核时,诊断较为困难,常需反复取样送检才能明确。结论在对肾脏疾病进行诊治过程中.需提高对结核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研究显示,积极控制慢性肾脏疾病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根据美国肾病数据系统资料,近年来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发生率已增长了1倍。为减少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病死率,应该积极筛查患者所存在的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均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007年初,国际肾脏病学会的公告指出,目前世界上有超过5亿的人口罹患不同形式的肾脏疾病;粗略估计,我国的慢性肾脏疾病累及人口有1亿左右,发生尿毒症者约100万,更为严重的是尿毒症患者以每年8%~11%的速度在递增。  相似文献   

9.
蛋白尿与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新见解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所有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明了,继往观点认为肾小球损害是决定肾脏疾病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认为决定肾脏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肾小管间质性损害,而非...  相似文献   

10.
各种肾脏疾病未经有效治疗最终均回归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慢性肾脏疾病(CKD)一旦发展至CRF,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命安全,也增加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负担。因  相似文献   

11.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辅助检测手段,重复性好,较少受主观因素干扰,能较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24 h血压的总体水平,动态波动规律和昼夜节律.肾脏是高血压损伤重要的靶器官,不同原因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脏疾病阶段都会有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而不易控制的高血压又能进一步加剧肾脏功能的恶化,认识慢性肾脏疾病血压变化的规律,对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人群中心房颤动(房颤)和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都在急剧增加,而且有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和普通人群相比,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房颤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升高,非终末期慢性肾脏损害患者房颤的患病率同样升高,慢性肾脏损害与房颤可能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很多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是房颤和慢性肾脏疾病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以上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病理生理方面的致病机制,临床上也迫切需要探讨两种疾病的共同致病机制从而制定防治措施。本文就二者的可能共同致病机制做一综述,尤其重点阐述交感神经系统在二者发病之间的作用,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9例肾功能稳定的早期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左室肥厚(LVH)发生率,进一步分析其与血压、血红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酸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早期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生与高血压、贫血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中肾功能恶化防治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和肾脏钙化,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改变,以及炎症介素的释放,是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损害发展的共同机理。在人类,肾功能损害的发展可能包括上述机理,但更为复杂,至今尚未很清楚。目前对慢性肾脏疾病病人,推荐的治疗措施包括限制磷的摄入,纠正高脂血症和控制高血压。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钙拮抗剂更为合适,因为这些药物对肾脏有...  相似文献   

15.
龚智峰  张文欣  彭小梅  唐盛 《内科》2009,4(2):169-171
在我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防治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政府部门、卫生机构也给予了较大的资金支持,并制定了较详尽的大众防治计划。相对而言,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认识刚刚开始。根据美国肾脏基金会在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规定的CKD诊断标准,CKD不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及遗传性肾炎等传统意义上的慢性肾脏疾病,还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狼疮性肾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学方法检测慢性肾脏疾病(54例慢性肾炎、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5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ox-LDL,苦味酸法测定血肌酐,溴甲酚氯法测定血浆白蛋白。结果慢性肾炎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ox-LD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著(P〈0.05)。结论异常血脂尤其是ox-LDL可能是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各种肾脏疾病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为此 ,每年万分之一人口新发病需作肾脏替代治疗。当由肾脏疾病导致心功能受损 ,则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心血管疾病又是当今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当慢性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并发心肌损害时 ,则更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 ,我们对 5 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心功能检测并进行临床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和临床资料  5 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 (测定组 ) ,男 2 8例 ,女 2 4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6 7 5岁 ;血压 (115~ 188) /(76~ 12 8)mmHg(1m…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与早期慢性肾脏疾病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的发生、发展 ,目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两种疾病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终末期肾脏疾病及行血透、腹透的患者中 ,已有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及死亡率明显升高。但对早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情况还缺乏大规模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早期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多无肌酐清除率的下降 ,甚至还会在正常范围 ,而仅表现为蛋白尿 ;大量研究发现蛋白尿 ,尤其是微量白蛋白尿不仅是肾脏受损的最敏感、最早期的指标 ,也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肾小球疾病治疗正在从对症治疗向肾脏保护治疗方向转变;治疗理念从依据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治疗疾病,向保护肾脏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方向转变;治疗模式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NKF)发布了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实践指南(K/DOQI).  相似文献   

20.
ADMA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发现在肾功能正常或轻-中度异常的慢性肾脏疾病(CKD)直至终末期肾功衰竭(ESRD)患者中心血管并发症(CVD)的发生及死亡率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与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升高所致的内皮功能异常有关。新近开展的各项研究集中于在慢性肾脏疾病中ADMA的病理作用,探讨在高ADMA的患者中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改善预后,以及评价使用血浆ADMA水平预测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及其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