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用于血性脑脊液红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133份血性脑脊液标本,观察组采用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传统计数进行红细胞的计数,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测定的红细胞数分别为916.72×109/L和869.66×109/L,两种方法计数红细胞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1,V=132,P=0.277(双侧)].结论 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镜检方法检测血性脑脊液红细胞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0年7月~2001年5月使用法国ABX MICROS OT18血细胞分析仪,对常规检验中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直方图进行统计、观察.当血小板直方图呈正常或非正常分布时,分别用显微镜计数法进行对比,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ABX MICROS 6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与维护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X MICROS 60 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以其价格低廉,性能超群而深受各中小型基层医院的青睐.血细胞分析仪属于精密仪器,若使用不当容易引起各种故障,因此血细胞分析仪的维护保养工作非常重要.我院2001年9月购进此仪器,经过4年多的使用积累了不少维护保养的经验,现将使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介绍,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儿童末梢全血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采集来诊儿童无名指末梢血至专用EDTA-2K抗凝的采样管,分别于即刻,2 min,5 min,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用ABX M6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个结果。结果8组参数结果与均值组比较,除PLT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LT即刻组与均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0 min。结果与均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X M60血细胞分析仪采用末梢血全血计数时,至少在2 min后检测其结果比较可靠,放置时间应该5~60 min之内完成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结果对白血病提示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白血病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在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收集其分类结果,同时涂片染色镜检对照.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异型淋巴细胞(ALY)均升高,均值为8.4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除M1类似于ALI,以ALY升高显著外,其它病例均可见巨大不成熟细胞(LIC)明显升高.结论 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提示的灵敏度高,识别能力强,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提示诊断价值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红细胞对SYSMEX XS-900i和SIEMENS ADVIA-2120i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MCV正常标本40例和MCV70fL标本40例,分别用SYSMEX XS-900i和SIEMENS ADVIA-2120i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并与ICSH推荐参考方法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比较,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CV正常组,两种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70fL组,SYSMEXXS-900i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IEMENS ADVIA-2120i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小红细胞的异常标本,SIEMENS ADVIA-2120i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仪优于用SYSMEX XS-900i血细胞分析仪。  相似文献   

7.
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细胞分析仪以其工作效率高、结果快捷、准确、客观 ,重复性好等优点备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病人的欢迎 ,但在某些条件下 ,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出现误差 ,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 ,现就其影响计数的因素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仪器 :法国ABX -6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 2试剂 :稀释液、清洗液、溶血素均由仪器生产厂家提供。1 3方法 :(1)采用四川能广标准质控液检测仪器性能 ,各项指标重复性好 ,所测结果稳定可靠。(2)抽取病人静脉血1ml加入10 ?TA -K2 抗凝管内 ,充分混匀。2影响因素2 1标本放置时间 :血小板是体积较小的血细胞 ,易…  相似文献   

8.
唐萍  赖国健  谢佩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76-2977
目的:评价ABXPENTRA6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分类异常结果与涂片检查结果是否相符.方法:用EDTA-K2抗凝血做血细胞分析,分类异常者涂片行瑞氏染色对白细胞进行人工分类,判断ABX60血细胞分类结果的准确性.结果:10例分类结果异常者,瑞氏染色涂片人工分类复核,除白血病1例外,两者结果基本相符.结论:在ABXPENTRA60血细胞分析中,如出现分类异常警示,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同时与白细胞计数比较,分析新生儿嗜酸粒细胞增多与白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ABX pentra DX 120血细胞分析仪对953例新生儿静脉血进行检测,观察白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及计数值。结果 953例新生儿患儿中,179例嗜酸粒细胞增高,占18.8%,其中113例嗜酸粒细胞绝对增高,仅66例嗜酸粒细胞相对增高;且嗜酸粒细胞绝对增高不随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嗜酸粒细胞在新生儿期有增高的现象,其原因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低值血小板计数与镜检法计数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73例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 L-1的静脉血标本,采用电阻抗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并与显微镜手工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仪器法与手工法计数血小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仪器法计数大多数偏低.结论 电阻抗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低值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相对手工计数法有偏差,建议初次就诊的ITP患者用手工法核实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11.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标准,血细胞计数(含血小板计数)使用的抗凝剂是二乙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其他抗凝剂不适合于血细胞计数.本院2例患者用EDTA-K2抗凝后,在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与手工法相比差异较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浓度胆红素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春红 《淮海医药》2008,26(4):340-340
我院为传染病医院,许多高胆红素病人的血常规在三分类ABX血细胞分析仪上白细胞偏高明显,而白细胞分类为“-”提示无法分辨。本文通过实验观察,认为过高浓度的胆红素致使细胞染色过深,会将血小板、红细胞粘成或结合成大分子而导致白细胞计数出错。  相似文献   

13.
张志强  严伟玲 《河北医药》2005,27(7):512-513
目的 研究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液细胞结果与普通显微镜人工复核结果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为正常的200份和异常的104份标本,涂片瑞氏染色作显微镜血细胞形态观察及手工计数血细胞等方法进行复检。结果正常人血样在血细胞分析仪上分析与手工复核结果差异无显著性;而个别特殊标本、血液病人标本、抗凝差的标本等,与手工对照差异显著。结论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标本时,只可作过滤试验,对于仪器提示复查、临床医生要求手工复查、与临床表现不相符的结果,都必须用手工计数血细胞或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进行复核: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控对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倪正飞 《淮海医药》2010,28(4):338-338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增高或降低的影响。方法取检查血常规正常标本10例,溶血标本10例,脂血标本10例,小红细胞血10例,EDTA-K2依赖性凝集10例,溶血标本10例,共50例。采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和目视显微镜法对50例血标本进行血小板的计数。结果10例正常标本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目视显微镜计数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40例脂血、溶血、小红细胞血、EDTA-K2依赖性凝集标本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显微镜计数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阻抗法对脂血、溶血、小红细胞血、EDTA-K2依赖性凝集标本的测定可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偏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Sysmex-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方法分析Sysmex-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携带污染率、精密度和空白计数。结果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携带污染率均显著可允许范围;除批间精密度中低值血小板计数和变异系数高于标准外,其他均在标准中;通过空白计数试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最大值均低于允许范围。结论 Sysmex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良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LUC(large unstained cell,大的未染色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ENS ADVIA 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100例健康体检者及300例明确诊断白血病患者的全血标本分类计数LUC,同时手工镜检分类计数幼稚细胞,以手工镜检为参考标准,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标本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的假阳性率(误诊率)是4%,真阴性率(特异度)是96%,假阴性率(漏诊率)是0。300例白血病患者全血标本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的真阳性率(灵敏度)是77.8%,假阳性率(误诊率)是32.2%,真阴性率(特异度)是67.8%,假阴性率(漏诊率)是22.2%。结论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健康者分类计数LUC可作为一种筛查手段,但还不能完全替代手工计数,当仪器计数提示有LUC%异常时,一定要行手工镜检核实。应用ADVIA 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血病患者分类计数LUC时,每份全血标本均需要做手工镜检核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1~6月期间住院患者在使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对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标本,进行手工计数复检,比较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符合率。结果 179例患者经手工血细胞计数法检测平均血小板计数为(145.41±55.98)×109/L,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出现假性降低102例,平均血小板计数(59.05±25.68)×109/L,假性增高77例,平均血小板计数(220.33±60.07)×109/L,均较手工法检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白细胞计数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操作简便、快捷、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准确判断假性增高和减少原因,是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ABX Pentra DF 120是根据电阻抗技术和光学分析原理设计的血液分析仪,能够提供CBC(全血细胞计数)、DIF(全血细胞计数及五分类),包括幼稚白细胞定性参数在内的白细胞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是临床实验室血常规分析的仪器,在仪器检测精密度良好的前提下,仪器校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步骤,特别是在新仪器的安装或维修、临床使用半年后,须进行一次校准,我院2010年12月购入该机,现将《血液分析仪校准规范化的建议》[1]推荐方法校准HORIBA ABX Pentra DF 12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校准实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宝琴  张永珍  张丽  杨雪梅 《河北医药》2009,31(20):2817-2818
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是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现各大医院都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其计数。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精确、重复性好等优点。但有些患者在抗凝剂的影响下,血小板的数值出现较大偏差。广泛使用的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认定的EDTA盐作为血细胞分析检测的抗凝剂。笔者从2007年1月开始,在做血细胞分析时发现某些人血小板结果出现较大偏差,用EDTA抗凝剂时血小板计数很低,换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时血小板计数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共136例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患者。均实施手工稀释计数血小板、血涂片染色镜检以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 1组、2组的全自动分析仪与手工稀释计数的血小板计数不存在较大差距(P> 0.05);3组、4组与5组血小板计数存在一定差距(P <0.05)。2组的全自动分析仪和手工稀释计数与涂片染色镜相符率不存在较大差距(P> 0.05);3组、4组、5组全自动分析仪和手工稀释计数与涂片染色镜结果相符率较低(P<0.05)。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标本中,有128例血小板真性减少,有8例为假性减少,其中2例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降低,3例为采血不当,2例为冷凝集,1例为大血小板标本。结论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出现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情况,对异常样本应实施手工稀释计数、血涂片染色镜检,从而提升血小板的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