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PSA区间内超声造影(CEUS)、磁共振增强(MRI增强)及其联合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均行CEUS、MRI增强检查,并进一步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证实,结合病理结果比较分析不同PSA区间内两种诊断方法及其联合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4.0ng/ml≤PSA<10.0ng/ml范围内,在4例前列腺癌患者中,CEUS 、MRI增强及二者联合应用诊断正确分别为2例、3例和4例,CEUS、MRI增强及二者联合应用特异度分别为82.00%、96.00%、80.00%,MRI增强与CEUS及MRI增强与二者联合应用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ng/ml≤PSA<20.0ng/ml范围内,CEUS、MRI增强及二者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42.86%、52.38%、80.95%,特异度分别为73.68%、68.42%、63.16%,二者联合应用与单独一种技术的诊断灵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A≥20.0ng/ml中,32例前列腺癌,三种方法均诊断正确。结论:在4.0ng/ml≤PSA<10.0ng/m区间,MRI增强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有诊断优势;10.0ng/ml≤PSA<20.0ng/ml中,CEUS和MRI增强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具有诊断优势;在PSA≥20.0ng/ml中CEUS检查简便,可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定位准确性,具有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直肠三维超声造影断层成像(3D-CETRUS TUI)与多参数MRI(mp-MRI)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64例,所有病例均行3D-CETRUS TUI及mp-MRI检查,并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2针系统穿刺活检术;以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不同PSA区间(4 ng/ml PSA≤10 ng/ml、10 ng/mlPSA≤20 ng/ml、PSA20 ng/ml)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3D-CETRUS TUI与mp-MRI对前列腺癌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5.6%、85.6%,特异性分别为71.6%、81.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ng/mlPSA≤10 ng/ml时,3D-CETRUS TUI与mp-MRI对前列腺癌诊断敏感性分别为51.4%、74.3%,特异性分别为68.4%、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 ng/mlPSA≤20 ng/ml时,3D-CETRUS TUI与mp-MRI对前列腺癌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6.1%、78.3%,特异性分别为78.3%、8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A20 ng/ml时,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结论 3D-CETRUS TUI技术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方面,尤其是当患者PSA10 ng/ml时,能获得与mp-MRI相似的诊断结论;有望成为前列腺癌诊断及评估的又一重要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下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MFI)与常规超声靶向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 对65例血清PSA升高(≥4 ng/ml)的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分为A(4 ng/ml≤PSA<10 ng/ml)、B(10 ng/ml≤PSA<20 ng/ml)、C(PSA≥20 ng/ml)三组,活检前行经直肠灰阶、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MFI检查.在超声引导下对每例患者行底、中、尖三切面12点穿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PSA水平组中MFI与常规超声靶向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价值.结果 65例患者有230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A组、B组中MFI检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均高于灰阶及CDE(P<0.01),C组中MFI的敏感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灰阶及CDE(P<0.01).三组间MFI靶向引导前列腺活检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同PSA水平前列腺癌,MFI均较常规超声靶向引导穿刺活检的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超声造影联合术中实时二维超声造影引导法(以下简称为联合引导法)在不同血清前列腺癌特异抗原(PSA)水平下前列穿腺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3例血清PSA升高(≥4 ng/ml)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按PSA浓度分为A组74例(PSA 4~10 ng/ml)和B组59例(PSA≥10 ng/ml)。先行经直肠前列腺三维超声造影检查,然后在实时二维超声造影下对每例患者三维超声造影发现的异常区域穿刺2针,最后行前列腺底、中、尖三切面8针穿刺。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联合引导法与8针系统穿刺法对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的价值。结果 133例患者中56例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共穿刺1330针,236针标本病理检测出前列腺癌灶。A、B组患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08%(23/74)和55.93%(33/59)。联合引导法在A组中阳性患者及阳性针数检出率均高于8针系统穿刺法(P〈0.05),B组中两种方法的阳性患者及阳性针数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SA水平为4~10 ng/ml的患者采用联合引导法穿刺较8针系统穿刺法可以获得更高的阳性患者检出率及阳性针数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中,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因敏感性较高,近年来常用于早期筛选.然而,正常和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也表达PSA,因此PSA不是完全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特别在血清PSA轻度增高(4.0~10.0 ng/ml)的病例中,难以将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相鉴别.近年来PSA派生出一些新指标,提高了它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其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为血清PSA值/前列腺总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移行带密度(PSAT)为血清PSA值/前列腺移行带体积.本研究对103名血清PSA轻度增高的病例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测,并将PSAT和PSAD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血清PSA、FPSA/TPSA、PSAD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游离PSA/总PSA(FPSA/TPSA)、PSA密度 (PSAD)对国人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前列腺癌 40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 46例 ,PSA <2 0ng/ml,比较两组间PSA、FPSA/TPSA、PSAD的差异及当取不同界值时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结果 PSA、PSAD两组间均数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及P <0 .0 5 ) ;FPSA/TPSA两组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当PSA取 4ng/ml、6ng/ml及 10ng/ml为界值时 ,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2 .5 %和 45 .7%、67.5 %和 78.3 %、3 0 .0 %和 91.3 % ;当PSAD分别以 0 .15和 0 .2为界值时 ,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5 0 %和 67.4%、3 0 %和 84.8%。结论 当PSA≥ 10ng/ml时 ,提示高度怀疑前列腺癌 ,应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 ;PSAD诊断前列腺癌与PSA相比较无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轻度升高的早期前列腺癌病灶的检测价值。方法对88例PSA为4.0~20.0ng/ml的患者,穿刺活检术前行经直肠多普勒超声检查,利用彩色直方图软件测定并评价前列腺双侧周缘区血流信号丰富程度,其结果与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比较。利用受试者作业特征曲线(ROC)分析PSA、PSA密度(PSA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周缘区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结果88例患者经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30例(34.1%),前列腺增生39例(44.3%),前列腺增生伴慢性间质炎症19例(21.6%)。周缘区前列腺癌的彩色血流信号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症(P=0.0136),ROC曲线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周缘区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优于PSA但不如PSAD,三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9,0.542和0.758。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7.5%和76.5%,PSAD对前列腺癌病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和24.4%,经直肠彩色多普勒与PSAD相结合在检测周缘区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80.1%。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提高PSA轻度升高人群中的前列腺癌病灶检出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波谱技术(MRS)在4ng/ml≤PSA≤20ng/ml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血清PSA在4ng/ml-20ng/ml之间的患者47例,均行DWI及MRS扫描,并与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结果对照,分析DWI、MRS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结果:病理结果显示前列腺癌31例、前列腺增生14例、前列腺炎2例,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的年龄间比较没有差异(P0.05)。DWI诊断前列腺准确率为93.54%,MRS诊断前列腺癌准确率为74.19%,DWI联合MRS诊断前列腺癌准确率为96.77%。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DWI及MRS安全便捷,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直肠指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及经直肠前列腺系统活检方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76 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全部均接受直肠指检、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及经直肠前列腺 6 点+可疑区域活检检查.对比直肠指诊、PSA、游离PSA/总 PSA 比值(f/tPSA)、经直肠超声及前列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176 例中前列腺癌 58 例(33%),前列腺良性病变 118 例(67%).活检结果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30.7%,诊断灵敏性及漏诊率为93.1%,6.9%.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组血清PSA水平为(70.9±51.8)ng/ml,(8.8±9.1)ng/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t检验).PSA+f/tPSA、经直肠超声检查及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为27.3%、82.8%及 81.4%;19.9%、76.3%及 72.0%;13.1%、39.7%及52.5%.PSA+f/tPSA较单一考虑PSA对前列腺癌多检出 8 例.经直肠超声检查的灵敏性及直肠指检的检出率、灵敏性及特异性显著低于PSA+f/tPSA(P<0.01,卡方检验).结论 联合应用直肠指诊、PSA、经直肠超声检查及前列腺系统活检方法对增加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潘秀军  沈霞 《检验医学》2005,20(2):89-91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PSA(TPSA)比值[(F/T)PSA]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55例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PCa)患者和10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TPSA和FPSA,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以TPSA>4.0 ng/ml为临界判断点,对PCa诊断的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43.1%;以(F/T)PSA<0.15作为临界判断点,对PCa诊断的灵敏度为87.0%,特异度为90.8%.TPSA在4.0~20.0 ng/ml时,两组患者间TPSA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F/T)PSA比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PCa组显著低于BPH组.结论以0.15作为临界判断点,(F/T)PSA比值提高了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尤其TPSA在4.0~20.0 ng/ml范围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PSA(TPSA)比值[(F/T)PSA]在前列腺良恶 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55例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 (PCa)患者和10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TPSA和FPSA,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 以 TPSA>4.0ng/ml为临界判断点,对PCa诊断的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43.1%;以(F/T)PSA<0.15作为临界 判断点,对PCa诊断的灵敏度为87.0%,特异度为90.8%。TPSA在4.0~20.0ng/ml时,两组患者间TPSA差异 无显著性(P>0.05),而(F/T)PSA比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PCa组显著低于BPH组。结论 以0.15作 为临界判断点,(F/T)PSA比值提高了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尤其TPSA在4.0~20.0ng/ml范围 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明确游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百分率鉴别t-PSA在4.0-10.0ng/ml范围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及确定f-PSA百分率异常的截断点。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PSA在4.0-10.0ng/ml范围46例PCa和71例BPH患者血清t-PSA和f-PSA,并计算f-PSA百分率,同时比较不同水平f-PSA百分率的截断点对PCa诊断原价值。结果 t-PSA在4.0-10.0ng/ml范围内,BPH组和PCa组的f-PSA百分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t-PS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以f-PSA百分率<15%作为PCa诊断的截断点,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实验有效率分别为84.8%,88.7%,82.9%,87.2%。结论 用f-PSA百分率鉴别t-PSA在4.0-10.0ng/ml范围的PCa和BPH,具有较大的鉴别诊断意义。建立临床上以f-PSA百分率<15%作为PCa诊断的截断点,能大幅度地提高t-PSA测试的特异性和PCa的检出率,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活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特异性抗原(F—PSA)及PSA密度(PSAD)的变化规律,结合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探讨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男性患者共148例行血清PSA的测定,并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活检术,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慢性前列腺炎组,并对各组数据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F—PSA及PSAD值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组,比较不同T—PSA浓度与前列腺癌发生率的关系表明,T—PSA〉10ng/ml时其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4ng/ml〈T—PSA及4ng/ml〈T—PSA〈10ng/ml组,而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组间无显著差异。F/T—PSA比值在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T—PSA与F—PSA值在高危前列腺癌人群筛查中具有极大实用价值,实施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组织活检术应作为确诊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LP、PSA及其相关指标(fPSA、fPSA/tPSA、PSAD)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167例前列腺癌患者。以ECT、X线片、CT/MRI或骨活检诊断骨转移,分析ALP、PSA、fPSA、fPSA/tPSA、PSAD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16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骨转移104例(62.3%),非骨转移63例(37.7%)。骨转移组ALP、PSA及PSAD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均P〈0.01),而两组间fPSA/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50ng/m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20~50ng/ml组、〉10~20ng/ml组和≤10ng/ml组(均P〈0.05);ALP〉90U/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ALP≤90U/L组(P〈0.05);PSAD〉0.4ng.ml-1.cm-3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D≤0.4ng.ml-1.cm-3组(P〈0.05)。以ALP〉90U/L、PSA〉50ng/ml和PSAD〉0.4ng.ml-1.cm-3为界分别分析ALP、PSA、PSAD、PSA+ALP、PSA+PSAD和PSA+PSAD+ALP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价值,发现指标联合应用后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较单一指标好,PSA+PSAD+ALP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佳,分别为100%、79.17%、91.38%及100%。结论 ALP、PSA及PSAD均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有无骨转移的可靠指标,PSA+PSAD+ALP联合应用有助于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当患者PSA〈50ng/ml、PSAD〈0.4ng.ml-1.cm-3及ALP〈90U/L时,几乎可排除骨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为4.0~10.0ng·mL-1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比值)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8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PSA及游离PSA(F-PSA)值,对T-PSA为4.0~10.0ng·mL-1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T-PSA为4.0~10.0ng·mL-1时F/T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在T-PSA为4.0~10.0ng·mL-1时,BPH组与PCa组的F/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P=0.397〉0.05)。结论:在T-PSA为4.0~10.0ng·mL-1时,BPH组和前列腺癌组的T-PSA无显著差异(P〉0.05),F/T比值也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联合检测血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和(f/t)PSA比值以期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 7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 2010)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间tPSA与fPS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PSA正常值4.0为临界点,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37.9%.以(f/t)PSA正常参考值0.25为临界点,(f/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2.8%.结论 联合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杨帆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3):2898-2899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男性中老年体检中的重要性及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健康体检224例男性标本的PSA。按年龄分为两组,I组小于50岁104例;Ⅱ组大于或等于50岁120例。以PSA≤4.0ng/mL为正常范围,PSA>4.0ng/mL都进行直肠指检和病理确诊。结果 I组PSA[(1.65±0.65)ng/mL]与Ⅱ组[(2.87±1.08)ng/m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4.0ng/mL 180例;PSA>4.0ng/mL 44例,50岁以下者3例,≥50岁41例。确诊前列腺增生30例,占总体检人数的13.4%,占PSA>4.0ng/mL的66.7%;前列腺癌3例,占总体检人数的1.9%,PSA>50.0ng/mL的2例,前列腺癌都已发生骨转移。结论 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体检都应该查PSA,PSA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意义,PSA>50.0ng/mL提示有发生骨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上皮内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我院138例前列腺上皮内瘤患者的PSA进行测定,用超声诊断仪测定前列腺的体积,并计算出PSAD.结果 前列腺上皮内瘤组PSA值和PSAD值分别为为(61.41±40.9) ng/ml和(1.18±0.89),良性前列腺增生组PSA值和PSAD值分别为为(8.63±4.36) ng/ml和(0.13±0.14),两组的PSA和PSAD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上皮内瘤组PSA多分布于大于20 ng/ml,占总数62.30%,PSAD多数>0.15,占总数88.52%,良性前列腺增生组PSA多分布于4-20 ng/ml之间,占总数的55.84%,PSAD多数≤0.15,占总数48.05%,前列腺上皮内瘤组PSA值和PSAD值分别为(13.15±5.98) ng/ml和(0.49±0.31),良性前列腺增生组PSA值和PSAD值分别为为(7.84±3.54) ng/ml和(0.15±0.11),两组的PSA和PSAD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SA>4 ng/ml,PSAD>0.15时患有前列腺上皮内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升高,特别是PSA在4-20 ng/ml区间时.结论 测定血清中PSA含量并计算PSAD对前列腺上皮内瘤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模板定位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2066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4.0ng/ml和/或直肠指检异常和/或前列腺B超、CT或MRI异常者接受饱和穿刺活检,根据前列腺解剖特点,分11区穿刺活检。患者年龄26~92岁,平均70.2岁;PSA0.2~5000ng/ml,中位数11.7ng/ml;前列腺体积7~450ml,中位数45.0ml。结果每区活检1~4针,共11~44针,平均18.7针。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39.3%(812/2066),PSA0~4.0、4.1~10.0、10.1~20.0、20.1~50.0、50.1~100.0及〉100.1ng/ml活检者阳性率分别为24.1%(28/116)、18.9%(140/739)、30.4%(192/631)、56.3%(148/263)、84.5%(130/142)及99.4%(174/175)。术后血尿发生率为38.0%(785/2066),急性尿潴留2.1%(42/2066),感染性休克0.05%(1/2066)。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模板定位饱和穿刺活检精确而安全,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的准确分期及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外腺体积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外腺体积密度(OPSAD)对灰区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PSA在4~10 ng/ml的前列腺癌53例(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患者168例(前列腺增生组)。经直肠超声测量两组前列腺的总体积、内腺体积和外腺体积,计算三者相应的PSA总体积密度(PSAD)、PSA内腺体积密度(IPSAD)和OPSAD,并对两组的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外腺体积为(28.72±6.35)ml,OPSAD为(0.220±0.052)ng/ml2;前列腺增生组外腺体积为(17.21±3.14)ml,OPSAD为(0.369±0.052)ng/ml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列腺癌组中,内腺体积为(15.58±8.34)ml,显著小于外腺体积;IPSAD为(0.373±0.04)ng/ml2,明显大于OPS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参数中,OPSAD预测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00,敏感性89.83%,特异性85.48%;其次为外腺体积,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结论前列腺癌患者以外腺体积增大为主,OPSAD降低。前列腺增生患者内腺体积增大为主,OPSAD增高;前列腺癌患者外腺体积显著大于内腺体积,且OPSAD显著低于IPSAD。外腺体积和OPSAD对鉴别诊断灰区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