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目的 评价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对排便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行经腹直肠切除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手术患根据重建消化道的方法分为2组:第1组CPA(Colonic J-pouch anastomosis)组,在直肠切除后,作一结肠J型贮袋以重建新“直肠”;第2组CAA(Straight colon anal anastomosis)组,直肠切除后行结肠肛管直接吻合术。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及超过12个月时对排便功能进行评估,同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并发症及无瘤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CPA组的排便功能表现为24小时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控便时间长,能辩别排气或排便,术后第2年CPA组与CAA组相比排便功能的优势得以保持。手术并发症:CPA组发生吻合口漏1例,CAA组4例;CPA组无吻合口狭窄发生,CAA组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5年无瘤生存率CPA组与CAA组相似。结论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既能达到根治性切除、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又具有明显改善排便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肠成形术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前切除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童创  王建国  王家米  何磊  曾永庆 《安徽医药》2009,13(12):1534-1536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采用结肠成形术(transverse coloplasty pouch anastomosis)对预防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结肠成形术20例,制作结肠贮袋长约5 cm,另一组采用传统的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术(end to end anastomosis)20例,通过术后3,6,9,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结果术后并发症中,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无临时性造口病例,无吻合口漏发生,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直吻组出现1例吻合口出血,2例局部复发,成形组1例局部复发。术后6个月时排便功能成形术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时两组各项指标比较,仅大便失禁评分成形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以上两组上述指标基本类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在行根治性手术的前提下采用结肠成形术可以明显改善术后一年左右的直肠功能,预防术后前切除术后综合征并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按直肠全系膜切除原则下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3.3%),吻合口出血2例(3.3%),无吻合口狭窄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6年,局部复发2例(3.3%)。结论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能降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应用。方法分析2001年11月至2007年12月,阜新五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距肛缘4~6cm的低位直肠癌,经腹行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距肛缘平均2.5cm,吻合口局部无复发,3年总存活率100%,术后1年随访28例患者,22例排便1~3次/d,4例排便3~4次/d,2例排便6~7次/d。结论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距肛缘4~6cm低位直肠癌的较理想保肛术式,切除部分内括约肌对肛门的远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吻合器技术在直肠癌超低位切除拖出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吻合器在直肠癌超低位切除拖出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低位直肠癌应用吻合器技术行结肠-直肠拖出吻合的经验。结果 (1)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各1例(4.5%)。(2)局部复发2例,复发率为9.1%。(3)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4)患者术后3个月排便次数及控便功能接近正常人。结论 吻合器技术能帮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法缝合不易或难以完成的低位直肠癌吻合术,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为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普外科共收治47例中低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吻合术,观察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术后4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占总患者数的8.51%,出现吻合口瘘的时间为4~10 d,平均为(6.72±1.69)d,其中2例吻合口瘘患者经临床保守治疗治愈,1例吻合口瘘患者经暂时性横结肠造口治愈,1例吻合口瘘患者经肛门瘘口缝合加保守治疗措施治愈。结论吻合口瘘是中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通过对吻合口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降低吻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宗兵  郝博  刘牧林 《安徽医药》2021,25(8):1518-1521
目的 分析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直肠癌病人60例,均行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途无转开腹;对所有病人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是否发生排便障碍分组,排便功能障碍组38例、非排便功能障碍组22例,分析影响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60例直肠癌切除术病人,术中出血量(65.14±23.50)mL,手术时间(246.15±60.33)min,术后肿瘤病理学标本最大径(3.65±0.72)cm,肿瘤最大径(4.02±1.63)cm,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42±0.53)cm,术后尿管拔除时间(5.47±3.95)d.随访3个月,随访成功率100.00%.单因素分析病人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大小、术前同步放化疗等是造成病人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排便功能障碍危险因素是肿瘤最大径>5 cm、术前同步放化疗、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3 cm(P<0.05).结论 肿瘤最大径>5 cm、术前同步放化疗、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3 cm是造成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的危险因素,因此,术后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直肠癌低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采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8例均顺利行TME和DST,术后吻合口瘘3例,无吻合口狭窄。术后尿储留11例,经保守治疗好转,局部复发8例。结论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和双重器械吻合技术(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居肛缘4~7 cm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双重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结肠-直肠(或肛管)端端吻合术。结果52例均完整切除直肠系膜,并完成吻合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给予盆腔冲洗引流及肛管引流治愈;术后复发3例,其中1例为吻合口复发,2例为盆腔复发。术后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结论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双重器械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省时、安全可靠,提高了保肛成功率,符合直肠肛门生理要求,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肛门结肠直肠套入式吻合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期间79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患者分组,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39例给予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改良Parks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经肛门结肠直肠套入式吻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肛门控便情况、术前及术后8个月时肠道功能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肠道功能问卷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肛门控便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术后8个月时MSKCC肠道功能、便频便急及排便感觉异常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肛门结肠直肠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的患者可对肠道功能及肛门控便功能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总结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直肠癌患者按照TME原则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均获得根治性切除.其中36例行吻合器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1例二次手术行结肠造瘘术,另2例通过引流、加强营养支持愈合.术后根据病情辅助化疗及放疗.随访时间6~36个月,肿瘤局部复发2例,肝转移1例.结论 TME能有效预防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荷包钳荷包缝合直肠远端、管型吻合器吻合以及全直肠系膜切除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荷包钳缝合加单吻合器吻合,全直肠系膜切除用于直肠保肛手术1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吻合满意,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局部复发率为4.9%(6/122)。结论低位前切除术简便易行,吻合效果满意。较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手术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下段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低位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肿瘤下缘距肛缘≤7 cm的下段直肠癌行根治性切除低位保肛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 本组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7.39%(15/92).局部复发与浸润深度、直肠系膜环周切缘、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脉管侵袭密切相关(P<0.05).结论 以上几项病理学指标是下段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低位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门功能和血白蛋白效果.方法 8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随访3月,观察患者肛门功能和血白蛋白水平.结果 3月后随访,对照组肛门功能优良率60%,治疗组优良率8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血白蛋白均有提高,并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明显改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门功能,提高血白蛋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保肛治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血白蛋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Mi-1es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保肛治疗。术后常规进行化疗。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的血白蛋白和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比术前有所提高,并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白蛋白均有提高,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提高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保肛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血白蛋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直肠癌肿瘤特异系膜切除术(TSME)与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临床效果的比较,探讨TSME的应用价值。方法 DukesA、B、C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TSME组(42例)和TME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存活率、吻合口瘘及直肠系膜内淋巴结清除情况,评价TSME的效果。结果 TSME组与TME组在手术后复发率、存活率、直肠系膜内淋巴结清除情况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ME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TM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ME能够保证直肠癌手术根治性,与TME手术比较,TSME手术能够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直肠阴道瘘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我院18例女性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直肠阴道瘘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直肠阴道瘘多发生于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手术的患者。瘘的发生与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分期、肿瘤距肛门口的距离,以及手术技巧、手术难度、引流方法有关,而与是否进行预防性造口,以及是否采用腹腔镜手术无关。预防上强调应重视术中直肠前壁的锐性分离、结肠直肠吻合以及术后盆腔的负压引流。治疗上应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即肠内营养、阴道冲洗、早期配合肠外营养及全身或局部抗炎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结肠或末端回肠造口。结论大部分直肠阴道瘘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若长期不愈应考虑吻合口肿瘤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中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凌敏  罗满生  杨刚 《江西医药》2009,44(6):537-541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的影响因素,并评估环周切缘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47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病理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TME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比较环周切缘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局部复发、远隔转移、临床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ng-rank检验分析环周切缘与中低位直肠患者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至2009年3月,已有17例死亡,其中环周切缘阳性7例,环周切缘阴性10例:其中出现局部复发有5例,远隔转移12例.病理检查:环周切缘阳性12例,其中4例出现局部复发,5例出现远隔转移,环周切缘阴性35例,其中1例出现局部复发,7例出现远隔转移.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环周切缘阴性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环周切缘阳性患者:环周切缘与癌肿浸润深度、癌肿大小、癌肿环周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环周切缘与直肠癌浸润深度、癌肿大小、癌肿环周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中低位直肠癌局部复发及远隔转移、存活率的预测指标之一,可作为危险因素之一、为选择性放化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6例中低位直肠癌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无术后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控制排便能力100%。术后随访2~5年,局部复发3例。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安全可靠,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应用于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的效果。方法80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实施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保肛、复发、转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糖链抗原24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糖链抗原242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保肛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复发率5.00%、转移率0低于对照组的30.00%、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52、8.6580、4.2105,P=0.0006、0.0032、0.0401<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5,P=0.0449<0.05)。结论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应用于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的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患者保肛率,降低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