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microRNA(miR)-126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miR-126的表达情况。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miR-126稳定过表达细胞系,并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研究miR-126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iR-126在结肠癌细胞中表达率(5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87.5%(P0.05);miR-126的表达与患者是否发生转移及结肠癌临床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的miR-126过表达SW480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显示miR-126可以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12 h、24 h、48 h吸光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6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Transwell实验中,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迁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26可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影响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组织中miR-381的临床意义及对结肠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miR-381的表达量;通过人工合成的miR-381模拟物在SW480细胞中构建miR-381过表达细胞株;通过划痕愈合试验、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情况;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miR-381潜在靶点组蛋白赖氨酸N端甲基转移酶SET结构域分支型(SETDB)1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ETDB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miR-381的表达相关性。结果 miR-38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10.080,P0.001);过表达miR-381能够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迁移(t=4.223,P=0.027)及侵袭能力(t=3.651,P=0.033);提高SW480细胞内miR-381的表达后显著下调了SETDB1 mRNA(t=10.521,P=0.008)及蛋白(t=4.811,P=0.027)在SW480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并抑制了MMP-2的表达水平(t=3.472,P=0.036)。结肠癌组织内SETDB1表达升高(t=4.811,P=0.027),且与miR-381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25,P=0.021)。结论 miR-381在结肠癌中表达降低,miR-381能够通过抑制结肠癌中SETDB1而发挥抗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微小RNA-144(miR-144)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与同源盒基因A10(homeobox gene A10,HOXA10)的结合力。方法 (1)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SW480、CL-11和永生化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株FHC中miR-144及HOXA10 mR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T116、SW480、CL-11及FHC中miR-144与HOXA10 mRNA,观察人结肠癌细胞和人结肠上皮细胞miR-144、HOXA10 mRNA表达变化,选择miR-144相对表达量最低HCT116细胞为后续研究对象。(2)miR-144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观察:取对数生长期HCT116细胞分为3组,1组细胞顺序转染miR-144模拟物(miR-144 mimics)和HOXA10过表达质粒pcDNA3.1-HOXA10,2组细胞转染miR-144 mimics,3组细胞转染空白质粒。转染24 h时测算各组细胞增殖活性、观察各组细胞的侵袭及迁移情况、检测各组细胞miR-144及HOXA10蛋白。(3)HCT116细胞中mi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92a和miR-29c表达水平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miR-92ainhibitor、miR-29c mimic在体外转染结肠癌细胞系SW480,分别构建miR-92a的干扰表达和miR-29c的过表达,设置转染无义序列组作为对照组。(1)采用反转录合成cDNA和荧光定量PCR,以U6表达作为内对照,检测细胞中miR-92a和miR-29c的表达水平;(2)采用CCK-8法,通过检测转染结肠癌细胞后不同时期的450nm处吸光度值,测定细胞增殖能力;(3)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分析miR-92a和miR-29c的相对表达量与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关系。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92ainhibitor后,结肠癌细胞系SW480的miR-92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明显抑制(P0.01);(2)转染miR-29cmimic后,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miR-29c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SW480细胞系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 miR-92a在结肠癌细胞中过表达能提高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miR-29c则发挥着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iR-223-3p在老年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8例初诊为老年结肠癌患者,经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标本,癌旁组织标本(距结肠癌组织边缘至少5 cm)作为对照标本。购置人结肠癌细胞(SW480)和人结肠癌细胞(SW62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SW480及SW620细胞中miR-223-3p表达水平,通过敲低或增加SW480及SW620细胞中miR-223-3p表达观察miR-223-3p对细胞增殖、运动、侵袭、凋亡及凋亡蛋白的影响。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SW620细胞中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W480细胞(P<0.05);SW480细胞中,转染组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组(P<0.001);SW620细胞中,转染组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转染组(P<0.001);转染24、48、72 h后SW480细胞转染组细胞计数显著多于未转染组(P<...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iR-9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收集108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原位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93的表达水平,分析miR-93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反义miR-93转染降低结肠癌细胞SW480和LoVo中miR-93的表达,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变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原位杂交检测显示,结肠癌组织miR-93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61.11%(66/108)的结肠癌组织miR-93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随着结肠癌临床分期的进展,miR-93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临床Ⅲ/Ⅳ期、Ⅰ/Ⅱ期结肠癌miR-93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都显著增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的miR-93的表达比无淋巴结转移者显著增加(P<0.05);反义miR-93转染结肠癌细胞SW480和LoVo后,miR-93的表达明显降低,SW480和LoVo结肠癌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生长主要停滞在G0/G1期,而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下降。结论 miR-93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中G1/S期的转换而影响结肠癌细胞的生长,为结肠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YAP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YAP在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YAP的表达情况;建立干扰YAP表达的大肠癌细胞株HCT116和SW480,通过MTT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YAP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对筛选出的GSE9348和GSE5206两组芯片数据分析均提示YAP 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织中YA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MTT法动态观察发现敲低YAP基因后大肠癌细胞HCT116和SW480的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提示敲低YAP基因后大肠癌细胞跨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01)。[结论]YAP在大肠癌中高表达,YAP促进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可能是大肠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126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的耐药性影响。方法采集我院肿瘤科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5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对象的正常结肠组织(正常组织),采用荧光PCR检测miR-126表达水平;体外培养HCT116细胞,通过转染抑制序列抑制miR-126的表达,检测抑制HCT116细胞miR-126的表达对结肠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组织的miR-126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P0.05);癌旁组织的miR-126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但差异不显著(P0.05);miR-126表达在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大小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miR-12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miR-126表达水平在各个层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0、5、10、20 mg/L的奥沙利铂培养基中,miR-126阳性组的癌细胞活性(吸光度值)均显著低于miR-126阴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的miR-126阳性表达率较低,癌细胞组织中的miR-126阳性表达有利于降低癌细胞的耐药性,有利于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MutT同源蛋白1(MutT homolog protein 1,MTH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下调MTH1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安罗替尼耐药的作用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H1表达;通过低剂量反复刺激法构建安罗替尼的SW480耐药细胞株(SW480/Anl细胞);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SW480/Anl细胞中MTH1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LC-3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MTH1蛋白及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TH1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0.05);经不同浓度安罗替尼处理后,SW480/Anl细胞存活率较SW480细胞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转染siRNA-MTH1后SW480/Anl细胞中MTH1 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在安罗替尼(浓度为25、50、100、150、200μmol/L)作用下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LC3荧光染色较弱,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同时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MTH1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下调MTH1表达可抑制自噬的发生,从而逆转SW480细胞对安罗替尼的耐药。  相似文献   

10.
背景我国结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LncRNA 在结肠癌等肿瘤发生过程中可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其主要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而发挥作用,已知LncRNA LINC01224在肿瘤中可能发挥癌基因作用,但LINC01224在结肠癌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LncRNA LINC01224/miR-513b-5p对结肠癌细胞SW1116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癌旁组织与结肠癌组织中LINC01224、miR-513b-5p的表达量;si-NC、siLINC01224、si-LINC01224与anti-miR-NC、siLINC01224与anti-miR-513b-5p分别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SW1116;采用qRT-PCR法检测SW1116细胞中LINC01224、miR-513b-5p的表达量;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INC01224与miR-513b-5p的靶向关系;Westernblot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LINC01224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513b-5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LINC01224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P0.05),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LINC01224可靶向结合miR-513b-5p;与siLINC01224+anti-miR-NC组比较,si-LINC01224+antimiR-513b-5p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S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增多(P0.05),E-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5),N-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干扰LINC01224表达可通过上调miR-513b-5p而减弱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细胞中miR-346及人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FRP4)的表达,观察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30例经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cm),另选取结肠癌细胞株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及细胞中的miR-346、SFRP4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Pearson rank检验miR-346与SFRP4的相关性,采用Target Scan及Find Tar软件预测两者的靶向调节作用。转染miR-346拟似物(mimics)或抑制物(inhibitor)以上调或下调miR-346的表达,MTT法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增殖,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FRP4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34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12.871,P0.001)。SFRP4mRNA及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t=8.609,P0.001;t=20.892,P0.001)。miR-346在结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HCT116、CaCo-2、LoVo、HT29)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FHC(F=10.17,P0.001)。SFRP4mRNA及蛋白在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F=39.01,P0.001;F=16.25,P0.001)。结肠癌组织中miR-346与SFRP4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55,95%CI:-0.757~-0.230,P=0.001 8)。与miRNA阴性对照(miR-NC)组比较,给予miR-346mimics后,MTT显示在72h、96h时间点miR-346组细胞存活率升高(t=3.484,P0.05;t=5.868,P0.001),SFRP4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t=2.267,P0.05;t=5.889,P0.01);给予miR-346inhibitor后,MTT显示在72h、96h时间点miR-346组细胞存活率下降(t=4.400,P0.001;t=3.591,P0.001),SFRP4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t=4.495,P0.01;t=7.130,P0.01)。结论 miR-346在结肠癌中高表达,SFRP4低表达,miR-346通过靶向作用于SFRP4来调控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背景:EYA4(eyes absent4)是一种非巯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参与器官发育、细胞凋亡调控、先天性免疫、DNA损伤修复、血管生成等过程。目的:研究EYA4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0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1例结直肠癌患者,采集其癌组织和相应癌旁非癌组织。以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HCT116、SW480、SW1116。应用MSP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非癌组织、HT29、HCT116、SW480、SW1116细胞中EYA4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EYA4基因甲基化关系。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结肠癌细胞株中EYA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EYA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77.4%对6.5%,P〈0.01)。EYA4基因和蛋白在启动子甲基化的HT29、HCT116、SW480细胞中不表达,在启动子非甲基化的SW1116细胞中显著表达。以5-Aza—dC处理后EYA4基因和蛋白在LIT29和SW480细胞中表达上调。结论:EYA4基因是结直肠癌发生的甲基化相关基因,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状RNA PUM1(circPUM1)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ircPUM1、微小RNA-524-5p(miR-524-5p)的表达量。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分别将si-NC、si-circPUM1、miR-NC、miR-524-5p mimics、si-circPUM1与anti-miR-NC、si-circPUM1与anti-miR-524-5p转染至SW620细胞。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PUM1是否能够结合miR-524-5p;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 D1)、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表达量。结果结肠癌组织circPUM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524-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干扰circPUM1表达或miR-524-5p过表达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迁移细胞数与侵袭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Cyclin D1、MMP-2、MMP-9、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21、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circPUM1可靶向结合miR-524-5p的作用位点;抑制miR-524-5p表达可减弱干扰circPUM1表达对SW620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作用。结论circPUM1可通过海绵吸附miR-524-5p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193b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RT-PCR检测高转移细胞系SW620、低转移细胞系中SW480 miR-193b的表达,同时设计miR-193b siRNA及miR-193b利用脂质体2000转染入细胞内,并通过RT-PCR检测其转染效率,利用体外划痕及Transwell实验验证转染miR-193b siRNA及miR-193b后对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印迹验证miR-193b对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影响。结果 RT-PCR结果显示miR-193b在高转移细胞系SW620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转移细胞系SW480;RT-PCR检测转染效率的结果显示转染miR-193b-siRNA的SW480细胞中miR-193b的表达较对照显著降低,而在转染mimic-miR-193b的SW620细胞中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体外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W480-miR-193b-siRNA细胞体外迁移能力显著升高,而在转染mimic-miR-193b的SW620细胞中其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体外细胞侵袭及迁移实验中过表达miR-193b均可明显抑制SW620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而抑制miR-193b的表达可显著增加SW480侵袭转移潜能;Western印迹显示过表达miR-193b可显著降低SW620细胞中uPA蛋白的表达,抑制miR-193b可明显提高SW480中uP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miR-193b通过下调uPA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转录因子TEA结构域转录因子(TEAD)4通过调控赖氨酸缺乏激酶(WNK)1表达介导Wnt/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的增殖和迁移。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EAD4在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和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SW480、LOVO、HCT 116中的表达情况。构建低表达TEAD4和WNK1的SW620和LOVO细胞,并通过平板克隆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评估TEAD4和WNK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通过生物分析找到TEAD4与WNK1启动子之间的结合位点序列,运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qPCR验证TEAD4与WNK1启动子的结合情况。在沉默TEAD4的细胞中进一步过表达WNK1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 TEAD4在结肠癌细胞中显著高表达(P<0.05)。敲低TEAD4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1)。沉默TEAD4能显著抑制WNK1的表达(P<0.01)。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显著减弱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Fas通路激活对结肠癌细胞SW480和DLD1产生的非凋亡效应。方法流式细胞学检测结肠癌SW480及DLD1细胞系的Fas、FasL、抗凋亡蛋白c-FLIP、Bcl-2、Bcl-xl、XIAP等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水平;对结肠癌SW480及DLD1细胞系予以梯度浓度(0ng/ml、12.5ng/ml、25ng/ml、50ng/ml)的FasL刺激,计数并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速率变化;对结肠癌SW480及DLD1细胞系予以低剂量FasL处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细胞增殖速率及迁移侵袭能力测试,探讨低剂量FasL刺激对结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稳定敲除SW480和DLD1细胞的Fas基因表达,重复上述实验,以明确低剂量FasL刺激对结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是否依赖于Fas通路的激活。结果 SW480及DLD1细胞系中均可检测到中等程度的Fas表达及抗凋亡蛋白FLIP、Bcl-2的表达,未检测到FasL表达,在SW480中可测到Bcl-xl表达;低剂量FasL不影响结肠癌SW480和DLD1细胞的增殖速率,但可促进两种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稳定敲除Fas基因后,低剂量FasL对结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结论低剂量FasL可激活Fas通路的非凋亡途径从而增强结肠癌SW480和DLD1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7.
背景:抑癌基因表达抑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些microRNAs可通过调节抑癌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发生。目的:探讨miR-483-3p对结直肠癌肝癌缺失基因1(DLC1)表达的靶向调节作用。方法:纳入2012年10月~2013年4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6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非癌组织的DLC1表达,qRT-PCR检测miR-483-3p表达。构建含DLC1 3’非翻译区(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验证miR-483-3p对DLC1表达的调节作用。以miR-483-3p mimic转染HEK293T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DLC1表达;以miR-483-3p mimic转染HCT116细胞,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结果:结直肠癌组织的DLC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非癌组织,miR-483-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P0.05)。miR-483-3p mimic可靶向结合DLC1的3’UTR而抑制其表达。转染miR-483-3p mimic的HCT116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DLC1是miR-483-3p的靶基因,miR-483-3p可在转录后水平抑制DLC1表达,参与促进结直肠癌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miR-144-5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研究其对结肠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技术检测结肠癌标本、癌旁组织及癌旁细胞中miR-144-5p的表达。使用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并使用Transwell分析评估细胞侵袭和迁移。结果 miR-144-5p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显著下调(P0.01)。MTT检测发现,miR-144-5p可抑制细胞增殖。且miR-144-5p可以明显抑制小鼠荷瘤模型中结肠癌的生长。通过划痕实验发现,miR-144-5p可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且miR-144-5p还可以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在体外的侵袭。结论 miR-144-5p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促进其凋亡,有望作为靶点用于结肠癌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介素-29(IL-29)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IL-29诱导SW480细胞,四甲基噻唑蓝染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lncRNA DLEU1和miR-149-5p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21、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lncRNA DLEU1和miR-149-5p靶向关系。转染DLEU1小干扰RNA或miR-149-5p模拟物至SW480细胞,上述相同方法观察抑制DLEU1表达或过表达miR-149-5p对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IL-29、抑制DLEU1表达或过表达miR-149-5p均可降低SW480细胞OD值、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P 0. 05),提高细胞凋亡率、p21和Bax蛋白表达(P 0. 05)。IL-29可降低SW480细胞DLEU1表达(P 0. 05),促进miR-149-5p表达(P 0. 05)。DLEU1靶向负调控miR-149-5p表达。过表达DLEU1可逆转IL-29对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论 IL-29可能通过调控DLEU1/miR-149-5p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靶向调控特定富含AT碱基DNA序列结合蛋白(SATB)2有关的miR-31和miR-182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SATB2的关系。方法根据候选miRNAs的预测结果,构建SATB2基因3′UTR突变性和野生型的荧光素酶载体,与miRNA抑制物转染、报告基因检测和miRNA模拟物等技术手段相结合,检验候选miRNA是否对SATB2基因的表达具有靶向调控作用,确定miRNA对调控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SATB2的靶效性。结果 miR-31和miR-182是靶向调控SATB2的候选基因。结直肠癌组织中miR-31和miR-182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未转移比较,结直肠癌转移的miR-31和miR-182表达明显增高(P0.05)。慢病毒感染结直肠癌细胞SW480得到稳定过表达。miR-31和miR-182的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miR-31和SW480/miR-182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SW480/Con(P0.05)。SW480/miR-31和SW480/miR-182细胞形成的克隆较对照SW480/Con细胞明显多(P0.05),SW480/miR-31,停留在G0/G1期的细胞减少,S期的细胞增多,G2/M期细胞增多,SW480/miR-182,G0/G1期的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G2/M期细胞增多。与对照SW480/Con细胞比较,SW480/miR-31和SW480/miR-182的细胞内荧光素酶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SATB2基因转染后,miR-31和miR-182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SATB2基因转染后,SW480/miR-31和SW480/miR-182细胞进入G0/G1期,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减少,SATB2基因转染后,miR-31和miR-182细胞运动能力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裸鼠的瘤体积和瘤重量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裸鼠瘤的miR-31和miR-182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靶向调控SATB2细胞的miR-31和miR-18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低与癌细胞转移、克隆及预后相关,miR-31和miR-182能反向调控SATB2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