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患儿,男,系第2胎第2产,母孕后期发现羊水过多,胎龄36周顺产于当地卫生院,出生时无窒息,出生体重2140g。生后当天喂奶时出现呛咳及青紫,遂转来我院,经检查诊断为“先天性食道闭锁,食管气管瘘”,于生后3日在我院行“先天性食道闭锁,食管气管瘘根治术”,手术顺利,术中证实为ⅢB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为江西省儿童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胸腔镜治疗;另25例为首都儿科研究所2008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采用开胸治疗.男27例,女23例,术前均明确诊断并完成手术治疗.胸腔镜组采用3孔法,经胸行食管气管瘘结扎,食管吻合术.开胸组采用经胸膜外完成手术.结果 胸腔镜组25例均一期完成食管吻合术,无中转,术后2例死亡.开胸组25例中23例完成经胸膜外食管吻合术,2例因食管盲端距离过长行食管气管瘘结扎,胃造瘘术,术后放弃治疗.手术时间胸腔镜组平均为127min(110~160min),开放组平均133min(105~170min);呼吸机使用时间胸腔镜组平均为2.6 d(1~13 d),开放组平均2.3 d(1~11 d),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组25例中2例吻合口漏(8%),7例狭窄(28%),2例食管气食管瘘复发(8%).开放组25例中2例吻合口漏(8%),4例狭窄(16%),无食管气管瘘复发,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求术者具备熟练的微创手术技术和相关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间本院共收治11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患儿,其中54例行胸腔镜手术(胸腔镜组),58例行开胸手术(开胸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和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组54例中51例完成一期食管气管瘘修补+食管吻合术,3例中转开胸手术,术后4例放弃治疗。开胸组58例中57例一期完成食管吻合术,1例术中见两盲端相距4 cm,需先行胃造瘘术,家长放弃治疗,术后3例放弃治疗。手术时间胸腔镜组为(138±30)min,开胸组为(122±23)min,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t=3.206,P0.001);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胸腔镜组为(1.68±0.42)d,开胸组为(1.12±0.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0;P0.001);住院天数胸腔镜组平均为(20.63±3.54)d,开胸组平均为(19.75±2.87)d,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7,P=0.074)。胸腔镜组54例中9例吻合口漏(16.7%),5例吻合口狭窄(9.3%),1例食管气管瘘复发(1.9%)。开胸组58例中6例吻合口漏(10.3%),10例(17.2%)吻合口狭窄,2例(3.4%)食管气管瘘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P=0.7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是安全可行的,结果与开胸手术相当,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
婴儿胸科疾病围术期呼吸管理(附6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年龄越小,在解剖、生理方面与成人的差别就越大,尤其是在1岁以内的婴儿期。现总结我院5年间65例婴儿开胸手术围术期的呼吸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本院近十五年间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1年至2016年间收治并实施手术治疗的115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42例。出生胎龄(38±2)周,出生体重(2.64±0.53)kg。115例按Gross病理解剖分类:Ⅰ型6例,Ⅲ型101例,Ⅳ型3例,Ⅴ型5例。结果 115例中,107例治愈存活,8例死亡,死亡率7.0%(8/115)。术后并发症:食管吻合口瘘13例(11.3%,13/115),吻合口狭窄27例(23.5%,27/115),食管气管瘘3例(2.6%,3/115),肺炎肺不张65例(56.5%,65/115)。13例吻合口瘘中,2例分别因合并吻合口出血、法洛四联症最终死亡,1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7例吻合口狭窄中,26例经球囊扩张术治愈,1例球囊扩张术后出现食管气管瘘。3例食管气管瘘术后均空肠营养改善全身情况、再次开胸手术后治愈。结论术后并发症是影响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预后的主要因素,术中精细操作及加强术后护理减少吻合口张力,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吻合口瘘或狭窄一般经保守治疗可治愈,若发生食管气管瘘复发可经空肠营养改善全身情况后适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0例临床资料的回顾,对小儿食道裂孔疝的诊断、外科治疗作进一步的探讨。方法 1991年9月~2002年3月治疗食道裂孔疝20例,主要根据X线钡餐检查诊断:滑疝1例,食管旁疝11例,食道裂孔疝8例。均行食道裂孔疝修补,19例加胃底悬吊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11年,术前症状均消失,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增加。结论 小儿食道裂孔疝应积极手术治疗,疝修补加胃底悬吊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Ⅲ型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2例Ⅲ型食管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手术年龄2~9 d,平均手术年龄(4.27±1.81)d,体质量1.5~4.05 kg,平均体质量(2.44±0.68)kg。术前均经胸片和上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均在电视胸腔镜下行食管气管瘘修补及食管吻合术。结果 22例中,除1例中转开胸手术以外,其余病例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2.3(118~16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41(8~22)d,第一次经口喂养时间平均3.78(3~5)d,平均呼吸机通气时间26.54(9~52)h。术后有8例因吻合口狭窄行胃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术;2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予延长禁食时间,持续胃肠减压1周后好转,1例家属放弃治疗。除放弃治疗病例外,21例获随访1个月至2年,随访中1例术后1个月出现食管气管瘘经再次手术治愈;5例随访有吻合口狭窄,经1~4次球囊扩张后改善,现无明显吞咽困难;2例有胃食管反流,现保守治疗中;1例气管稍狭窄,现观察中;其余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随着新生儿麻醉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胸腔镜下手术成为Ⅲ型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患儿首选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胸腔镜下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纠治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胸腔镜下工期食管气管瘘管结扎、食管对端吻合治疗新生儿先天性Ⅲ型食管闭锁.方法 收集6例本院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经胸腔镜开展的新生儿食管闭锁手术病例,男4例,女2例,年龄2 d~8周,影像学检查证实5例为ⅢB型食管闭锁,1例为ⅢA型食管闭锁.结果 4例在镜下完成瘘管结扎切断、食管吻合手术,2例术中中转开胸.结论 胸腔镜下新生儿ⅢB型食管闭锁瘘管结扎食管吻合是一种可取的手术途径,从已有报告及我们4例随访结果提示,镜下途径对患儿术中打击小,胸壁损伤轻,术后恢复快,微创效果明显,术中能否获得满意的暴露和食管两端的距离是影响手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出生1天,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700g,生后发现肛门闭锁,即转来我院外科。母孕期健康,父母非近亲婚配。入院时查体发育成熟,呼吸急促,发绀,双肺布满罗音,心脏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双大腿外测轻度硬肿,肛门闭锁。当天在局麻下行会阴部肛门成形术。术后不久即从肛门排出胎粪和气体。但仍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双肺闻及湿性罗音,以新生儿肺炎转入新生儿病房,喂奶后立即从鼻腔溢出,腹胀,从鼻腔下胃管插入20cm后有阻力。考虑为先天性食道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痿。做食道稀钡造影,证实为先天性食道闭锁伴下段食管气管瘘。患儿家长拒绝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严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发病率约为1/3000,根据Gross五型分类法,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约占所有病例的85%,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手术方法为取侧胸沿肋间隙开胸手术,无论经胸膜外或经胸膜腔途径,术中为显露术野均需对切口两侧胸壁做较大幅度撑开,加上术毕关胸缝合肋骨,对胸壁损伤较大,术后遗有胸壁畸形的可能。随着微创技术的提高及更加精致器械的应用,使微创手术在新生儿、高难度复杂疾患中逐渐应用,经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较传统开放手术而言,术野放大清晰,手术操作对肺组织的影响小,切口更美观,胸壁损伤小,不离断肋间肌肉,术后无遗留胸廓畸形后遗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