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颈椎前路手术钢板内固定适应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钢板内固定的适应证。方法:10例单一颈椎间盘突出症(包括外伤性单一颈椎间盘突出),2例局限性后纵韧带骨化症(一个椎节范围),1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9例,8例无脱位的下颈椎骨折(包括4例爆裂型骨折)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2例节段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8例,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行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共计45例手术中38例平均随访7.6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融合者36例(钢板固定者15例获随访,均骨性融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者29例。手术总有效率为94.7%(36/38),优良率为84.3%(32/38)。脊髓型颈椎病及OPLL 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4分上升至术后的13.9分。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节段性OPLL(2~3个节段)、不稳定的下颈椎椎体骨折(包括爆裂型骨折、半脱位、全脱位、韧带结构损伤)压迫脊髓者均宜行前路开槽减压、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单一颈椎间盘突出(包括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局限性OPLL(一个节段内),无脱位的下颈椎椎体骨折(压迫脊髓)可行颈前路单纯减压、植骨;若超过1个以上的椎体骨质切除较多时,宜加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纯前路扩大减压、植骨、纯钛钢板内固定术在颈椎骨折脱位伤合并颈椎退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2例颈椎骨折、脱位伤合并颈椎退变的截瘫患者行单纯颈前路扩大减压、植骨融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手术.结果 12例患者经随访3个月至6年.植骨均完全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截瘫症状改善满意.结论 单纯前路扩大开槽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微创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伤合并颈椎退变患者,可保持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预防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7例,其中简单的缝线棘突基底部固定5例,侧块钉棒固定、棘突间“H”形骨块植骨3例,侧块钉棒固定椎板问植骨9例,然后前路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后随访3~20个月,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及融合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后3~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松动脱出,颈椎稳定性好,按Frankel分级,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0级。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使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满意、脊髓减压彻底,并且能即刻重建颈椎的稳定性,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32例,其中3例同期后路复位及减压。术后随访8个月~18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个月~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Frankel分级分别平均改善1.2级、1.32级和1.36级。结论前路手术植骨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即刻的稳定和重建。手术不仅可明显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路减压,自体植骨或钛网植骨和
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诊4~26个月,平均16个月,植骨位置良好,无移动、无钢
板螺钉松动,椎间隙高度正常,所有患者术后3~8个月出现骨性融合,按Frahkel分级神经功能改善。结论早期运用前路
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充分减压,植骨融合率高,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满足颈椎即刻及长期稳
定的要求,改善了脊髓功能,并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新的颈椎内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该传统方法得到了改良。虽然内固定器材的设计不尽相同,其共性皆在于固定邻近椎体并覆盖在植骨块前方使其不易脱出。我院于2001年7月~2002年12月共施行该手术30例,效果很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0~60岁。颈椎病11例,颈椎骨折、脱位9例。术后切口均Ι期愈合。术后随访3月~2年,死亡3例,均达到植骨块融合。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因病变部位发生于颈椎,有明显的四肢感觉、运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和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1例连续三节段及以上病变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22例采取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A组);29例采取分节段单个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其他椎间盘单独切除内固定术(B组),即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应用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率,复查X片比较两组植骨融合率、颈椎椎间高度、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随访内固定均未发生松动、脱落、断裂,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术后随访角度丢失率A组高于B组(P<0.05)。A组有1例术后1年出现钛网下沉。两组植骨融合率于术后6个月时均为100%,但B组至术后3个月已达骨性融合,A组有4例至术后6个月时达骨性融合。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相对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颈椎前中柱结构破坏少,同时能够长时间维持颈椎曲度和椎间高度,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吴伟  钟喜红  曾文  官蓉威   《中国医学工程》2015,(2):16-17,19
目的分析前路混合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对3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6例合并颈椎不稳,行颈前路混合减压(即椎体次全切除+邻近间隙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时JOA评分;观察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4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完整随访。症状均明显缓解和消失,JOA评分由术前6~10分(平均8.2分)恢复至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13~16分(平均14.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2周,植骨融合率100%;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1例患者出现钛网下沉。结论前路混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有效解除脊髓前方所受的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即刻重建颈椎稳定性,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无传统术式取自体髂骨块植骨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方法自1995年6月—2003年6月行颈前路手术156例,男99例,女57例;年龄22~73岁,平均55岁。颈椎病7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24例,颈椎骨折、脱位48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6例。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90例,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Orion钢板螺钉固定术66例,融合节段:单节段104例,双节段46例,3节段6例。结果发生并发症14例,发生率为8.9%。包括气道阻塞1例,脑脊液漏2例,胸导管损伤1例,脊髓损伤1例,喉神经损伤4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植骨块脱落,椎间塌陷2例,内固定松动2例。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均未发生严重的后果。结论导致颈前路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很多,良好地掌握解剖知识和严格遵守手术操作常规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疾病的一种传统方法,但因植骨块缺乏支持,节段不稳定而并发症多[1]。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对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的患者,采取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41例,女7例;年龄20~72岁,平均53岁。其中颈椎外伤骨折15例,滑脱4例,颈椎病施行手术29例。减压节段C3~48例,C4~510例,C5~612例,C3~4及C4~57例,C4~5及C5~69例,C5~7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20个月,植骨全部融合,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2术前准备2.1术前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的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21例牵引复位失败的无脊髓损伤的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首先俯卧往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的侧决螺钉或棘突间钢丝固定;陈旧骨折脱位,需行脱位小关节的上关节突部分切除及黄韧带切除.不固定.然后再行前路切开椎体减压,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一周带颈托下地行走.结果 本组21例脱位完全复位,无脊髓损伤发生,随访8~24个月,平均16月,植骨完全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于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最大限度保留活动节段,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01~2009-01间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颈椎带锁钛钢板固定51例,后路切开复位侧块钢板固定1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复位固定严重骨折脱位5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1.8个月,植骨于3个月左右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有3例无恢复,其余病例至少有1~3级以上的恢复或改善。结论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根据颈椎损伤机理、损伤部位及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颈椎退变及外伤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应用广泛。但该术式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植骨块不愈合、滑脱、假关节形成、进行性颈椎后凸等 ,则需长期外固定。我院 1999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疾患 2 2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 2例 ,男 18例 ,女 4例 ,年龄 2 2~ 5 8岁。其中颈椎病 12例 ,颈椎骨折脱位 4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4例 ,后纵韧带钙化 2例。融合节段 :单节段 14例 ,双节段 8例。1.2. 手术方法与术后处理  2 2例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无骨折脱位的急性颈椎颈髓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无骨折脱位的急性颈椎颈髓损伤患者术前按2000年修订的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评定,其中A级12例,B级8例,C级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所的患者均很好地耐受手术。术中显露清楚,减压彻底。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经随访未见钛板、螺钉断裂及松动。植骨3~6个月后全部融合。术后脊髓ASIA神经功能评分:B级6例,C级3例,D级14例,E级3例;JOA评分提高到7~13.5分(平均11分),恢复率为60%~82%,平均74%。优良率为100%。结论颈椎颈髓损伤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伤后应尽早手术治疗。病理变化程度及手术技巧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和或钛网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5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不但可充分减压、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得到即刻的稳定和重建,而且可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12例(9例四节段,3例三节段)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评估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植骨融合率、内固定的稳定性以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该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植骨完全融合,颈椎生理曲度及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够达到充分减压目的、术后融合率高、稳定性好、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郭芝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205-20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病125例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结果:经6~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125例给予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采取颅骨牵引,早期全麻下颈椎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27例,其中9例行前路撬拨复位,2例行同期后路解锁复位。术后随访3~12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依脊髓功能损伤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恢复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脊髓功能损伤分级标准分别改善1~2级。结论:颅骨牵引结合早期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手术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并可避免因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28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为100%(30/30),优良率为93.3%(28/30)。JOA评分平均由术前的平均8分升至16.5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应用价值,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前路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连续3或4个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3个月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良率、术后1周内及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的改变。结果:分节段减压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等方面均小于长节段减压组(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良率及植骨融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节段减压组有2例发生内植物松动、移位。结论: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优于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