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肺癌发生的原因,迄今尚未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吸烟是肺癌发生的直接或间接因素。本文收集我院自1979年12月至1981年1月住院或门诊经病理学确诊的101例肺癌,均填有肺癌病历并记载系统回顾调查的吸烟史。文中按组织学类型,观察分析吸烟与肺癌的关系。观察结果一、一般资料:本文101例肺癌中,男性86例;女性15例。男:女=5.7:1,男高于女。发病年龄37—72岁,其中51—70岁占全部病例的78%。按照组织学类型,鳞癌男性多发(40/45);腺癌女性多见(10/40)。男女之间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着色性干皮病互补组D(XPD)基因75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吸烟因素对肺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癌患者及无肺部疾患的体检人群各126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吸烟、性别等一般情况,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XPD751Lys/Gln进行多态性分析,并比较后者与吸烟因素对肺癌发生的影响。结果XPD751Lys/Lys缺失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调整的OR=2.83,95%CI为1.22~6.54),在表型为Lys/Ghl或Gln/Gln且吸烟的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大大增加,校正的OR值为6.92(95%CI为1.72~20.36,P=0。003)。结论XPD751Lys/Lys基因的缺失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约87%的肺癌患者与吸烟有关,吸烟与肺癌发生呈明显的剂量强度正相关[1]。进展期肺癌的治疗,一般以化疗、放疗为主,而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多以化疗为主,化疗失败后选择分子靶向治疗[2]。我院肿瘤科2010年5月收治1例肺癌术后患者,采用GP(吉西滨+顺铂)、DP(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后效果不佳,发生双肺转移。  相似文献   

4.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白,据近十年的研究,大多认为肺癌与多种致癌因素有关。吸烟与城市空气污染、吸烟与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共同作用。都有可能引起肺癌。本文通过走访肺癌患者或其家属,对1978~1979年武汉市市级以上医院的肺癌11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同时选自病人住处附近的同年龄组、同性别、人数相等的健康人加以对比研究,以了解武汉市肺癌发生与吸烟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检测30例肺癌患者及21例对照组肺组织致癌元素(砷、镉、镍)及抗癌或保护性元素(硒、锌)的含量。发现肺癌肺组织内砷、镉、镍3元素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组,肺癌组内吸烟者3元素含量又高于不吸烟者。假设肺癌的发生不仅取决于致癌元素的绝对量,还取决于肺组织致癌元素/抗癌或保护性元素的综合效应,故以5元素综合效应比值。发现比值在反映患者吸烟与否、吸烟起始年龄及吸烟累积总量的危险性方面有一定规律性,从而以比较人肺生物监测的研究证明吸烟与肺癌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小细胞肺癌(SCLC)与多数肺癌一样,通常由吸烟所引起。发生肺癌的危险性随吸烟持续时间而增加,并且随中止吸烟时间长短而减少。但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多数SCLC病人在确诊前已停止吸烟。 1992年12月~1994年1月间安大略皇家大学肿瘤科接受的91例SCILC病人均为重度  相似文献   

7.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已知肺癌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吸烟吸烟是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吸烟量越多、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肺癌的死亡率越高.吸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因纸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其中苯并芘是主要的致癌物.被动吸烟也容易引起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定市非吸烟人群肺癌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癌症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1∶2配对病例对照方法,收集保定市2015年以来的非吸烟肺癌新发病例250例,按照性别、年龄、不吸烟等配对因素选取对照。收集有关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有8个暴露因素与非吸烟人群肺癌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后发现:非吸烟人群肺癌的危险因素是被动吸烟指数≥50人·年、经常食用腌制品、恶性肿瘤家族史,而保护因素是睡眠情况好以及经常食用蔬菜。结论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10多年来,我国城乡人群的肺癌发生率呈显著而稳定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危害最严重的恶性病之一。吸烟是肺癌确认的主要病因。在我国,50%的肺癌是吸烟引起的,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发生肺癌的风险增加3—10倍。目前我国约有3亿人吸烟,所以有人预测若干年后我国将面临严重的肺癌问题。然而,尽管吸烟是肺癌确切的病因,但吸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吸烟对p53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影响,研究吸烟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探讨吸烟导致肺癌的发生发展,为临床上吸烟对肺造成损伤的判定及吸烟者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大鼠烟雾吸入模型,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肺泡结构等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吸烟各个设定时期p53蛋白的表达情况;从超低温冷冻肺组织标本中抽提DNA,以PCR-SSCP法检测p53第5~8外显子在吸烟各阶段的突变情况。所得数据采用SAS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程度。结果吸烟可以导致大鼠肺泡腔不规则扩大,肺泡壁变薄或断裂,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肺泡相互融合成肺大泡,伴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p53蛋白表达阳性率随吸烟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p53基因突变率也随吸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并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在吸烟所致肺癌的发生发展中p53基因的突变是早期事件,为通过筛选吸烟者痰液中脱落细胞中的p53基因突变进行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鲍亮  赵弘卿 《中原医刊》2014,(24):122-12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入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的肺癌患者5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设计问卷,对两组患者生活中吸烟情况、焦虑情绪、油烟接触等可能影响肺癌发生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多数肺癌患者显示每日有超过20支的被动吸烟,此外每日油烟的长时间接触、焦虑抑郁情绪和肺结核等是影响肺癌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规律锻炼和绿茶饮用则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肺癌的发生受到生活中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应加大对高危人群的关注度,多方面行动预防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据相关统计表示,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这与男性吸烟有很大关系。然而,作为较少吸烟的女性人群,肺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竟然也排到了第二位,这表明除吸烟外,肺癌的发生也与其他方面的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将从HPV感染和FHIT基因缺失两方面出发,对其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吸烟与肺癌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世界上肺癌高发的国家和地区常是吸烟习惯形成较早的国家和地区。如在习惯吸烟的地区,吸烟对男性肺癌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一般在80%以上,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男性的这一指标已达90%,我国上海市男性这一指标也已达70%以上。肺癌死亡者有87%是由于吸烟所造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国非吸烟女性环境烟草烟雾暴露(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ETS)与肺癌发生危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有关中国非吸烟女性ETS暴露与肺癌发生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累计肺癌病例3963例,对照4878例,合并分析结果显示ETS暴露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95%CI)值为1.33(1.20-1.47)。结论 ETS是中国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在吸烟与非吸烟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 LOX 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吸烟与 LOX 的关系,吸烟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 PCR)检测4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 LOX mRNA 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44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 LOX 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检测组织标本中 LOX mRNA 及 LOX 蛋白的表达率均呈阶梯式表现,即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 LOX mRNA和 LOX 蛋白的表达率低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4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OX 均呈过度表达状态,LOX 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而吸烟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OX 表达低于非吸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吸烟可能通过抑制 LOX 的表达从而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威尼斯消息:被动吸烟与肺癌有关。如果丈夫每天吸烟一包或以上,不吸烟的妻子患肺癌、头颈部肿瘤及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日本东京肿瘤预防研究所所长Takesh Hirayama在第五届国际癌症研究及AIDS专题讨论会上说.毫无疑问,吸烟除危害自身外,也危害他人。1981年,Hirayama在一项研究中报道,与吸烟男性结婚的妇女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在同一周,希腊雅典大学医学院Dimiytrios Trichopoulos医师发表了一篇相似的报道,即被动吸烟与肺癌有关。以上是初步报道,以后有16项流行病学研  相似文献   

17.
FHIT基因、吸烟与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超过100万[1].病因学研究显示,与肺癌发生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职业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遗传背景以及肺癌的基因易感性等,其中约90%的肺癌与吸烟相关[2].目前大量文献报道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 FHIT)基因异常与吸烟、肺癌关系密切.现就FHIT基因、吸烟与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吸烟和肺癌的遗传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文昭  吴一龙 《循证医学》2009,9(4):201-205
1951年.英国所有男医生都收到了来自Doll的邀请,共计40710人加入了一项为期5年的吸烟和非吸烟人群肺癌发病率的队列研究,1957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宣布:世纪初肺癌激增的始作俑者是吸烟,从而使“吸烟有害健康”写上了烟盒:1963年,Tokuhata等首次展示了遗传与肺癌休戚与共的关系,肺癌患者一级亲属增高2.5倍的肺癌发病率和吸烟无关。从此,吸烟、基因与肺癌的三角关系一直扑朔迷离。而近来一系列革命性的研究正在形成一句话“肺癌在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病”。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发源于支气管粘膜及其腺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支气管肺癌.目的 讨论对肺癌患者的护理心得.方法 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 肺癌病人多有长期吸烟的习惯,加上癌肿阻塞,常合并呼吸道感染,术前禁止吸烟,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预防肺部并发症.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病人未完全清醒前,密切观察动脉血氧饱和度(S a O2),如有明显下降,注意病人有无舌根后坠、气道阻塞现象.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肺不张、肺炎、张力性气胸、支气管胸膜瘘、肺水肿等.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发热等情况.肺不张:肺叶或局部切除术后发生患侧余肺不张,主要是术后咳嗽无力,支气管内分泌物以及小凝血块排出不畅引起支气管堵塞.  相似文献   

20.
美国预防服务特别工作小组(the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已经得出结论。认为年龄55至80岁的吸烟者和既往吸烟者中吸烟量在30包年(包年=每天吸烟的包数×吸烟年数)或更多,以及目前仍在吸烟或戒烟时间小于15年者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肺癌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