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热证发生的病因病理 小儿生理特点是:“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脏腑柔弱、骨气未成……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患热证病因,不外内因及外因两种,如外感六淫而转化为热或因时气温热,病邪而为热皆属外因,因伤饮食或久病虚弱等而致之热皆属内因。  相似文献   

2.
刘以敏主任在临床中根据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在临证中强调,小儿稚阴稚阳,用药不远寒热,以免伤阴伤阳,小儿由于脾胃不足,运化失司,易引起食积内热,故在临床治疗中,解外感之邪的同时应注重清小儿里热及消食化积。其灵活运用散热、清热祛湿及消食化积原则,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3.
泄泻笔谈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古人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稀溏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尤为多见。本文就泄泻中的小儿暴泻、脾虚久泻、厥阴久利、痰浊泄泻等作一论述。小儿暴泻变化迅速谨防伤正暴泻虽不论老幼均可罹患,然以小儿最为难治。因小儿为稚阳稚阴之体,乍一发病,变化迅速,且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伤阴多损阳,伤阳易及阴。  相似文献   

4.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阳气纯真,气阳功能活动旺盛,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在阴长阳充过程中,阳为主导优势,常有余,故小儿阳气具有潜在的对于某些致病因子的刺激,反应泛化、过强、阳热征象的特点,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饮食,邪气易迅速入里从阳化热而见高热。正如《宣明方论》中言:“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小儿又为“稚阴稚阳”之体,全身器官成而未壮,易被邪侵,传变迅速,引动肝胆相火而形成太少并病发热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对于儿科病的治疗,宜补宜泻,向有争论。有的根据小儿“脏腑娇嫩”、“形气不充”的生理特点,主张以甘温补中为主;有的则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临床上热证多、实证多,治疗不离清解攻下。究竟哪种意见对呢?我们认为两者都有道理,但都不够全面。治疗儿科病,和其他各科一样,必须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基本原则,视证候的性质当补者补,当泻者泻。但在运用补法和泻法的同时,又必须随时注意到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一般都需中病即止,不可过用,以免走向反面。对于攻下法,有的儿科医生畏之如虎狼,远而避之;相反的,有的则当作常法,动手便大黄、二丑之类。这样处理,同样不够恰当。用不用攻下法,应取  相似文献   

6.
通里攻下法治疗小儿急性肠梗阻郭书春运用通里攻下法治疗小儿急性肠梗阻1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3例中男9例,女4例;2~4岁4例,5~7岁7例,8~9岁2例。病程:2天以内者9例,3天者4例。均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和...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源于《金匮》是钱仲阳从肾气丸中减桂附而成。钱氏认为小儿乃稚阳纯气之体,尤补阳之法,故用此方以治小儿肾虚诸证。经过钱氏的化裁《金匮》肾丸使分为补阴,补阳两个不同的方剂,金匮肾气丸的功能是温补肾阳,补水中之火,六味地黄丸的功能是滋阴补肾,补肾水之不足,两个方剂都是治疗肾虚,但一者温阳化气以治虚寒,一者滋阴配阳以治虚火,其义各有不同,所以临床上用于治疗疾病的症候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浅谈小儿泄泻的治疗体会张德聿226400江苏省如东县卫生协会小儿泄泻是临床常见病。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治疗得当,疗效显著;治疗不当,则变化多端。现将笔者治疗小儿泄泻的体会介绍如下。1小儿泄泻病因不离湿邪前人曰:“无湿不成泻。是泻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  相似文献   

9.
由于小儿特殊的稚阴稚阳之体质,小儿患病邪在气分的证候尤为多见,往往一发病很快即表现为气分热证。小儿外感热病最常见的气分证,也有以下特殊的表现形式:①表里同病或卫气同病。②邪犯肺胃最为常见,肺胃是小儿气分证病变中心。③食和痰是小儿气分证主要兼夹因素。以下为几种儿科常见的气分  相似文献   

10.
张春梅 《妇幼护理》2023,3(21):5044-5046
在很多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都会用到静脉输液的方式。通过静脉给药,能让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迅速发挥作用,进而控 制病情和症状。在小儿疾病治疗中,静脉输液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不过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生性好动,约束管控难度较大,因 此在静脉输液中也面临较大的难题,经常会发生输液渗漏的问题。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护理,将可能导致患儿痛苦增加、危险 提升,也会影响疾病治疗效果,造成家长不满,甚至造成护患纠纷。所以,对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要加以了解,同时分析 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保证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人体是阴阳相互对立的有机整体,在病理上可出现阴虚和阳虚。补阳、顾阳和护阳就是治疗阳虚和防止阳虚发生发展的方法。所谓补阳,是指采用温热的药物补不足之阳,适用于临床上各种阳虚证。补阳多以补脾肾之阳为主,补脾阳如“理中汤”,补肾阳如“右归饮”,顾阳和护阳,则是针对治疗阴寒证而言。阴邪伤阳,在治疗由寒湿等阴邪引起的疾病时,可在祛邪药中加  相似文献   

12.
药物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夏季“三伏”天,运用药物穴位贴敷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咳喘病,称“冬病夏治”。遵循《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认为“伏天”治疗药物吸收快,疗效高,预防效果也好。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60例患儿连续观察3年(2000 ̄2003年),取  相似文献   

13.
淡渗利湿法治疗小儿泄泻的体会张亚荣泄泻一证是儿科常见病证,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脾常不足,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差,每当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久病伤及脾胃,则可使胃失腐熟之能,脾失运化之职,使水谷不化,精微不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护理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及专病专护工作的开展,我院自2003年9月—2008年5月共实施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39例,术后行彩超检查均无残留分流、心脏听诊无杂音,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成功为1例9月龄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行封堵治疗属国内先例。在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心配备专病护士为患儿实施程序化管理服务的护理尝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专病专护研究中培养护士的科研能力。广泛阅读专病专护研究课题的相关文献 ,了解本专病治疗及护理现状 ,从而获得专病研究的大量信息及学术动态 ,通过撰写该专病护理研究的综述 ,了解护理研究前沿。同时把专病专护研究与专科训练相结合 ,与专科科研课题相结合。在专病护理中提高护士观察能力 ,使人人肩上有担子、有压力 ,激发每位护士的科研潜力和研究组织能力 ,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泻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刘跃梅小儿腹泻病,中医称泄泻,是2岁以内婴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四季皆有发生,夏秋季节、尤多,本病最易耗伤气液,重症患儿可引起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之危重症候。如不及时诊治,易危及小儿生命。现将小儿腹泻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冬病夏治是以《内径、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祖国医学将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样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归为小儿咳喘病,是儿科常见、多发病,易发难愈。1998年~2001年本院自拟中药外敷膏剂配合小功率氦氖激光穴位照射,伏天在患儿疾病缓解期门诊治疗135人,效  相似文献   

18.
小儿静脉穿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性操作,依靠静脉输液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将不同年龄小儿分为三个年龄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穿刺部位,对穿刺方法及成功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小儿静脉穿刺难点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穿刺是小儿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特别在急救时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护士在给小儿静脉穿刺时,小儿好动、血管细、隐匿,容易造成穿刺失败。因此,小儿静脉穿刺是对护士一项技术上的考验。娴熟而准确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重复穿刺给小儿带来的疼痛,而且可以减少护士和家长之间的纠纷,这既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王运芳610072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急性腹泻病(中医称泄泻)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我国卫生部对小儿腹泻病的控制非常重视,早在80年代即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又于1993年制定了国家级对腹泻病控制规划,由于儿童营养状况及医疗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