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七情,即“喜、怒、优、思、悲、恐、惊”。由外界事物的变化反映到人体正常精神活动范围。如果精神突然受到剧烈的刺激,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控制的范围,就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的紊乱,便导致疾病的发生。六淫与七情致病是不同的,六淫之邪是从口鼻,皮毛肌腠入侵而直接影响内脏而发病的。七情致病是内伤原因之一,由于情志的异常变化,主要影响内脏的气机,使功能活动紊乱而发病。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是说怒可使肝气上逆,血气亦随之上升;“喜则气缓”是说心情舒畅气血和调,营卫通利;“悲则气消”是说悲能伤肺耗血“恐则气下”是说恐可使肾气受伤而气陷于下;“惊则气乱”,是说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含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也有“肾者主蜇,其实在骨……”。《素问·痿论篇》:“肾气热则腰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历代医家都同意“肾主骨”的理论,认为肾对骨确实起着主宰作用。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的生长发育以及修复均依赖肾脏精气的滋养和推动。《素问·宣明五气篇》也有:“五脏所主……肾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对人体的情志变化十分重视,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应答反血,也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适度的情志变化是身心健康的际志,过度或不良的情志变化则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素问·举痛论》日:“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灵枢·口问》云:“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相似文献   

4.
<正>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对肾与耳的相属关系都有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主耳……在窍为耳。"《灵枢.五阅五使》亦曰":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云:"肾气通于耳,肾气和则耳能辨五音矣。"《外台秘要》认为:"精气调和,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肾主耳理论指导医者应用于临床实践。1肾主耳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恩、悲、恐、惊,是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分屑五脏,但五志过极又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尤其内伤疾病多因情志变化而得。《素问·举痛论》就有“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论述。因而情志失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可以发生多种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在志为怒,怒者伤肝”。肝主疏泄,喜舒而恶郁,与全身气机升降密切相关。疏泄太过,则肝气实,肝实则怒,过怒气上逆,则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两胁胀痛,月经量多,甚则两目红赤涩痛。气为血之帅,气郁则血滞,气虚则血脱,气升则血逆而上行,  相似文献   

6.
浅议中医情志护理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对人体的情志变化十分重视,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应答反血,也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适度的情志变化是身心健康的际志,过度或不良的情志变化则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素问&#183;举痛论》日:“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灵枢&#183;口问》云:“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相似文献   

7.
肾虚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骨质疏松与肾虚密不可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肾生骨髓……;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现代研究证实骨质疏松与肾虚关系密切性激素的作用与中医主生殖的"天癸"相似,由肾所主.  相似文献   

8.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骨骼中的矿物质和骨基质都明显减少,骨骼的密度下降,结构松散。在很小的外力下,便可产生骨骼变形或骨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护理。一、心理护理中医学除了运用药物治疗调整人体脏腑经络平衡外,尤其强调通过调情养性,舒畅情志而用以抗衡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也说:“百病升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说明心理状况与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疾病可给人以刺激,而引起思…  相似文献   

9.
肾气、肾精、肾阴、肾阳共同构成了中医学"肾"的概念。而肾气、肾精、肾阳、肾阴的概念并非产生于同一时期,肾阴、肾阳概念的产生晚于肾气、肾精,并且受到彼时盛行的理学影响颇深。肾阴、肾阳概念产生的原因是为了修正《黄帝内经》《难经》相关理论的不自洽,又适逢其会地成为了景岳学术观点嬗变的滥觞。景岳之"真元论""大宝论"使右归思想日趋完善,也为景岳创制右归丸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孕一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此生病……其女子不孕。"中医认为,"嗣育"与肝肾二脏关系密切。本文就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的体会总结如下。1肾主生殖补肾为本女性不孕症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卵巢因素、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免疫因素等。中医认为,  相似文献   

11.
"肺肾相关"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提出了肺肾之间经脉相连。在生理功能上,肺肾两脏相互联系,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肾共同调节呼吸运动。在病理上,肺肾两脏亦相互影响,《素问·水热穴论》在论述水肿时提及"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表明肺肾功能失调时可表现水液代谢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正>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长生不老、不病、不死是不可能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则齿发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相似文献   

13.
五子衍宗丸的用药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祖国医学认为阳痿、性功能减退主要病因为房室太过或少年误犯手淫,以致精气虚寒,命门火衰.《素问&#183;六节藏象论》指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景岳全书&#183;遗精》曰:“因梦而出精者,谓之梦遗,不因梦而精自出者,谓之精遗……情动者当清其心,精动者当固其肾,滑精者无非肾气不守而然…….“……  相似文献   

14.
"肾气平均"语出《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其认识注解不一,总结诸家的解释,结合《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原文,对"肾气平均"的内涵进行了深层次揭示,并从生理、病理角度探讨"肾气平均"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与肾中精气盛衰的关系,对于从肾论治相关病证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为真阴真阳发源之处,肾精属阴,称肾阴、元阴,真阴;肾气属阳,称肾阳,元阳,真阳。肾在妇女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  相似文献   

16.
张乾 《开卷有益》2021,(1):32-33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最早的医学书《黄帝内经》曾记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同时又提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形象而又朴素地提出心理、精神与内脏的关系,认为情感的变化可影响五脏的功能乃至身体健康.《素问·举痛论》有言:"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是说人的心胸开阔,精神愉快,机体的防御机能也会增强.反之,如《灵枢·十二问篇》所说:"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  相似文献   

17.
肾乃先天之本,藏精之所,。肾精盈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也直接影响到妇女的经、带、胎、产。《素问》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天癸成女精,由任脉而来,月事是经血,由太冲而至;任脉隶少阴,直属肾统;冲脉属阳明,又受先天之精不断滋养,才能使太冲脉盛。总之,。肾精盈亏与否,直接影响到妇科的生理、病理和治疗法则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从肾论治少女妇科病苏春晖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中图分类号R277.11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肾气主宰着冲、任、督、带脉,而这四脉又与妇女的经、带、胎、产有着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9.
中医理论是中国文化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学习经典文献 ,进行婚前性教育 ,对指导青少年正确的性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中医性功能学说中医学说对人体性功能早就有深刻的认识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 ,二七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 ,三七 ,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 ,……丈夫八岁肾气实 ,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 ,天癸至 ,精气溢泻 ,阴阳和 ,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 ,筋骨劲强 ,故真牙生而长极”。引文中“二七”、“二八” ,天癸至 ,说明人的生育、性生活能力初步形成 …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痴呆是发生在老年阶段的,以智能障碍、理解、计算和定向能力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疾病。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和转归均与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脑为奇恒之腑,由髓汇聚而成,是为“髓海”;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素问》日:“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灵枢·天章》日:“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类证治裁》日:“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所治健忘者,必交其心肾……使肾之精华上升于脑。”《医方集解·补养之剂》谓:“人生精与志,皆藏于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