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膀胱肿瘤晚期病人需要膀胱全切者,应用可控性回盲结肠代膀胱术。自1995年以来,我科实施可控性回盲结肠代膀胱术7例,经过周密而细致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
袁剑  欧阳唐锋  钟少云  刘江 《江西医药》2007,42(11):1001-1002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除术后盲结肠膀胱的疗效.方法 对6例膀胱全切除患者4例采用Indiana膀胱成形术,2例采用去带盲结肠膀胱成形术.结果 术后随访3~10年,5例患者贮尿容量大,压力低,可控性能好,达到了可控性尿流改道的要求,1例患者术中发现结肠肝曲内腺癌,代膀胱容量偏小,1年后发现尿道球部移行细胞癌,再手术切除尿道后半年发现左侧腹股沟转移,2例患者术后并发代膀胱内软结石.结论 可控性回结肠代膀胱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3.
全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方法很多,既往可控性回结肠代膀胱术缺乏自主排尿能力,均需导尿,给患者生活带来了不便。我院1995年1月~2 0 0 2年12月采用去结肠带原位可控性回结肠代膀胱术治疗2 3例膀胱癌,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2 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34~70岁,平均5 9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证实膀胱颈部及后尿道无癌浸润,术后病理报告均为移行细胞癌,Ⅱ级19例,Ⅲ级4例,T2 17例,T36例。1 2 手术方法1 2 1 术前准备:术前3天开始进全流食,口服甲硝唑0 2g ,每日4次,庆大霉素8万单位,每日4次。术前1天为清流…  相似文献   

4.
赵家荣  苏应明 《云南医药》1999,20(2):139-140
为了提高术后病人生活质量,我院自1995~1997年,因膀胱肿瘤施行全膀胱切除术6例,其中采用回结肠可控性低压代膀胱术式5例,乙状结肠代膀胱原位尿道吻合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操作体会和经验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62~7...  相似文献   

5.
膀胱因病变需手术全切或不能用作贮尿器时,常需作尿流改道.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学者多采用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我院自1997年至2000年共收治膀胱癌患者3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传统尿流改道的方法比较多,其中好多方法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存在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的缺点,可控性肠代膀胱术的出现给全膀胱术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我科于2000年3月至2002年11月对13例患者施行了可控性回结肠代膀胱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临床应用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2002年开始对于多发性反复复发的膀胱肿瘤行原位可控性结肠代膀胱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丰森  李春健  乔钦才  李二虎 《河北医药》2007,29(11):1212-1213
我院自2003年2月以来,共进行回结肠U形拼接、阑尾经脐造口的可控性膀胱术12例,为进一步探讨该术式,现做短期疗效总结.  相似文献   

9.
1999年至2003年11月,我院对9例膀胱肿瘤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并采用可控性盲结肠膀胱术,经观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例膀胱全切可控性膀胱尿流改道术后引流管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我科于2005年7月成功施行1例可控性回结肠代膀胱术,术后由患者自行定时插管排尿,免去配带集尿袋及造瘘口漏尿的不便,现将可控性尿流改道术术后各引流管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进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泌尿外科复杂且历时较长的手术,我院泌尿外科自2001-06~2003-10行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5例,经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及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膀胱全切、回肠结肠(回结肠)新膀胱手术前后护理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经验。方法:对施行膀胱全切、回结肠新膀胱术后的130例膀胱癌患者的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新膀胱日间排尿可控率达89%,夜间排尿可控率达72%。129例术后3个月至1年手术切口愈合,膀胱造瘘口愈合良好,患者无排尿困难,1例熟睡后有轻度尿失禁,通过盆底肌锻炼等康复训练后缓解。结论:通过精心护理,特别是排尿功能的训练,可使患者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杨素珍 《成都医药》2008,(5):372-373
目的:总结膀胱全切、回肠结肠(回结肠)新膀胱手术前后护理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经验。方法:对施行膀胱全切、回结肠新膀胱术后的130例膀胱癌患者的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新膀胱日间排尿可控率达89%,夜间排尿可控率达72%。129例术后3个月至1年手术切口愈合,膀胱造瘘口愈合良好,患者无排尿困难,1例熟睡后有轻度尿失禁,通过盆底肌锻炼等康复训练后缓解。结论:通过精心护理,特别是排尿功能的训练,可使患者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葛于明  陈卫中  魏星 《江苏医药》2001,27(12):926-927
1997年 5月至 1999年 9月 ,我院对 5例膀胱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 ,以阑尾作输出道脐部造口的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 5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 8~ 6 2岁 ,平均 5 4岁。复发性、多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3例 ,膀胱腺癌1例 ,膀胱巨大结石合并鳞状细胞癌 1例。二、手术方法 其中 3例取回盲肠结肠去管重建形成可控性膀胱。常规施行膀胱根治性全切除术 ,截取盲肠升结肠 2 0~ 2 5cm以及等长的未段回肠 ,回肠近端与结肠远端吻合 ,恢复消化道连续性。以 0 1%新洁尔灭冲洗截取肠腔 ,升结肠、…  相似文献   

15.
<正>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手段,膀胱全切后尿路重建或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术后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11年5月13日实施1例根治性膀胱全切及盲肠代膀胱术,该手术是用盲结肠做成可控性新膀胱,由患者定期经腹壁输出道阑尾造口插入尿管导尿,是尿流改道的一种重要改良方法。该手术容易产生并发症,护理难度大,因此进行科学的全面综合性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赵振英  敦双华 《河北医药》1994,16(5):306-307
可控性回肠代膀胱围手术期的护理050000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赵振英,敦双华,王金秀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是目前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的一种新方法。国内对此方法的护理报道不多。我院自1989年至今共开展了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8例膀胱多发性癌在行膀胱、前列腺、后尿道切除后,采用输尿管-结肠、结肠-直肠舌状瓣吻合,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 ̄90个月,大小便基本可以控制,无需佩带尿代或粪袋,无明显的电解质紊乱。作者认为是对肛门托肌功能良好的膀胱多发性癌尿流改道的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尿流改道术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膀胱癌根治术后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45例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行尿流改道术,其中19例行双侧输尿管腹壁造口术,17例行回肠膀胱术,5例行可控回结肠膀胱术,4例行原位膀胱术;观察四种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45例患者术后近期无l例死亡,随访2月至6年,效果满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1例(57.9%):回肠膀胱术7例(41.2%);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2例(40.0%);原位回肠膀胱术1例(25.0%);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7、2.8、1.8、1.0分.结论 膀胱癌根治术后尿流改道的各种术式均有较好临床疗效,原位回肠膀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应作为尿流改道术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肠道代膀胱术现已广泛用于膀胱肿瘤根治术的病人。过去因各种术式的可控性膀胱需要插管排尿,给患带来不便。我院从2002年10月至2005年11月。采用盲升结肠、乙状结肠及回肠代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病人10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膀胱癌行膀胱全切除术后的尿道改道,迄今尚无理想术式。护理上尚无报告资料。1987年印地安纳大学Rowlaud报道的体内贮尿型可控回结肠膀胱成形术,具有满意的可控性和低压大容量,特别是在护理上免除长期携带尿袋而造成泌尿系感染的优点,是目前尿道改道手术中可供选择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