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由磺胺嘧啶银(SD—Ag)治疗创面转换为湿润暴露疗法(MEBT)的可行性。方法:对2006年2月~2007年2月收治的14例院外使用磺胺嘧啶银处理的烧伤创面,分别采用立即、分区及延迟转换为湿润暴露疗法治疗,对伤后48h的创面,清洗磺胺嘧啶银后立即完成治疗方法的转换,对已成痂、溶痂的创面根据创面大小、炎症程度、创面深度分为立即转换、分区转换及延迟转换处理。结果:立即转换者11例,9例在伤后48h内入院,2例伤后1周入院,清洗磺胺嘧啶银后立即转为MEBT处理创面,浅Ⅱ度在7d~10d愈合,深Ⅱ度在14d~21d愈合,Ⅲ度创面28d~35d愈合,愈合后无明显瘢痕增生,色素沉着轻;分区转换者1例,在伤后1周入院,创面溶痂、创周炎症明显,浅Ⅱ度、深Ⅱ度立即转换,Ⅲ度创面延迟转换,深度创面经耕耘、薄化处理后21d~35d愈合;延迟转换者2例,在一周内完全过度到MEBT治疗,深Ⅱ度耕耘、薄化处理后皮岛稀疏,1个月自愈,Ⅲ度创面耕耘、薄化处理后无明显皮岛,1个月后植皮封闭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明显。结论:湿润暴露疗法对经磺胺嘧啶银治疗的烧伤创面仍能发挥其有效的治疗作用,浅度创面能以MEBT治疗方式愈合,深度创面宜早期实施耕耘、薄化技术处理,以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液化速度直接影响创面愈合时间,自1989年以来,我科应用湿润暴露疗法“药刀结合”技术治疗21例老年Ⅲ度烧伤,作者对治愈的19例(27例次)创面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老年Ⅲ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液化慢、排斥反应弱等特点,导致创面愈合时间延迟,应用湿疗法“药刀结合”技术可明显加快创面液化,降低创面感染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治疗老年Ⅲ度烧伤创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免疫反应在创面修复中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促进创面的再生修复,又会延迟创面的愈合。如创面修复的炎症反应期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聚集于创面,参与并启动机体局部和全身的免疫防御,诱导产生大量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面的再生愈合;创面持续的免疫反应又可诱发局部组织损伤,导致创面延迟愈合。遂本文对免疫反应在创面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创面修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思路与线索。  相似文献   

4.
苯妥英钠与碘附局部伍用治疗延迟愈合伤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苯妥英钠与碘附伍用对临床延迟愈合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69例延迟愈合伤口患者接受苯妥英钠治疗的疗效、副作用、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9例接受苯妥英钠和碘附治疗的延迟愈合伤口患者 60例痊愈 ,9例无效 ;无 1例出现与用药有关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伤口平均愈合时间 15d。结论 苯妥英钠与碘附伍用 ,用于延迟愈合伤口治疗 ,具有安全、有效、操作方法简单、住院费用低廉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创面难愈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炎性细胞、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等多因素共同参与并高度协调、相互调控的复杂过程。糖尿病患者皮肤易受损伤,损伤后创面愈合延迟或不愈合,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近几年来,糖尿病创面难愈机制的研究进展迅速,主要围绕在信号通路、血管生成、神经肽、糖基化终末产物、细胞凋亡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方面。本文试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MEBT是以一种全新的观点来治疗烧伤的方法,已为许多基层医院所接受。作者晨应用MEBT及其MEBO的门诊治疗实践中对烧伤创面的愈合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对其门诊烧务病例创面延迟愈合原因等作了较为分析,指正确掌握和应用MEBT及其MEBO治疗烧伤创面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特别是门诊专科医师对仍烧伤病人认真的技术指导,对烧伤创面愈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rhGM-CSF凝胶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同体对照的方法,将138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试验组(n=69)和对照组(n=69).试验组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基质安慰剂治疗,周期21d.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疗效及...  相似文献   

8.
实验家兔肢体创伤后再冻伤的病理与“931”霜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寒区野外自然环境条件下创伤后再发冻伤的临床与组织学改变及自制“931”霜治疗效果.方法:对60只实验家兔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方法,观察创—冻伤的临床经过、组织学改变及组织愈合过程.结果:创—冻伤部位组织高度水肿,血管内附壁血栓形成,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创面细菌感染率100%,创面愈合较对照组延迟6~8周(P<0.01),骨痂形成延迟,并易发生并发症.采用快速复温及局部“931”霜治疗,组织学改变明显减轻,创面感染率为26.67%,与未治组比较组织愈合缩短2~4周(P<0.01),骨折愈合缩短3~5周.结论:创伤后再发冻伤对机体损伤严重,及早采用快速复温并同时局部及全身治疗,可明显降低感染率,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小腿不同部化胫骨外露创面的修复方式。方法 应用小腿内、外、后侧穿支血管的筋膜蒂皮瓣邻近转位,对胫骨外露创面进行修复共32例。结果 术后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结痂,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皮瓣下肌肉坏死感染,伤口经换药延迟愈合,其余伤口均愈合良好。无一例骨髓炎发生。结论 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切取方法简便、血供可靠,是胫骨外露中小型创面修复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全身放射损伤影响皮肤创伤愈合的剂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全身不同剂量照射对皮肤软组织创伤愈合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均匀照射1-8Gy,照后1h内,用特制的圆孔刀致大鼠背部全层皮肤φ22mm创面2个(占体表面积的2.5%)。结果 创伤合并0、1、2、3、4、5、6、7、8Gy全身照射后,随照射剂量增加,创伤愈合速度明显减缓,残留面积明显增大,如伤后7d,单创组有33.5%的创面未愈合,复合伤组分别有35.4%,38.1%,41.6%,48.8%,53.9%,63.7%,69.2%,73.9%的创面未愈合。统计学显示,伤后不同剂量与未愈合创面%(Y^)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据此推导出9个剂量效应公式。这些结果主要为群体判估放创复合伤伤情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结论 放创复合伤时创伤愈合延迟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根治手术皮瓣坏死的临床体会。方法:对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的52例病人,在采用微创操作和Y型管负压引流的同时,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结果:无死亡病例,除2例病人因Y型管负压引流放置不准确,拔管时间早,有少量皮下积液外,其余病人均如期愈合出院,未发生皮瓣坏死,亦无皮肤创缘延迟愈合及创面溃疡病例的发生。结论:乳腺癌根治手术过程中病人采用微创操作和Y型管负压引流及联合MEBO创面外用,可有效预防皮瓣坏死,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至臻  白晓东 《武警医学》2007,18(8):627-629
生长因子作为一种加速创面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的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应用,笔者就近年来临床研究中所涉及到对影响烧伤创面愈合的因素以及主要生长因子治疗效果进行综述。1影响创面修复的因素1.1局部因素1.1.1创面感染创面感染是影响烧伤创面修复的最主要因素。感染区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释放的蛋白酶和氧自由基可破坏正常组织,使胶原溶解超过沉积,而且感染后渗出物多,加大创面局部张力,引起创面延迟愈合[1,2]。1.1.2缺氧良好的局部血运,可以保证创面修复所必需的氧,而烧伤后创面局部血运遭到了破坏,必将影响创面的供氧。1.1.3早期活动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面部深度烧伤延迟应用MEBT/MEB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0年以来由外院转入的12例面部深度烧伤伤者改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深Ⅱ度创面,愈合后均无瘢痕形成,仅有色素沉着或缺失,2例浅Ⅲ度创面有轻度瘢痕形成,非增生状,无五官功能伤残。结论:颜面部深度烧伤延迟应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仍能促进创面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对创面愈合中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炎性细胞、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等多因素共同参与并高度协调、相互调控的复杂过程。其中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愈合中作用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皮肤易受损伤,损伤后创面愈合延迟或不愈合,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近几年来,有关糖尿病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以及对成纤维细胞的改变的研究发展迅速,最新研究发现糖尿病时成纤维细胞的改变在糖尿病创面难愈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放射可引起一系列皮肤组织的损伤效应,放射复合创伤后其伤口愈合有与普通创伤愈合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主要表现为伤口愈合过程的延迟甚至长期不愈合或癌变。对难愈合创面治疗措施的探索方兴未艾,多种生长因子的应用为促进放射复合创伤伤口愈合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开展此项研究对平时,战时均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皮肤急性深Ⅱ度β射线损伤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中β_1整合素表达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的难愈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48只)与对照组(48只),实验组建立大鼠皮肤急性深Ⅱ度β射线损伤创面模型;对照组建立大鼠皮肤深Ⅱ度热力烫伤创面模型。分别于伤后1 d、3 d、7 d、14 d、21d、28 d、35 d记录创面变化,并取创面组织标本,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和β_1整合素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长,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β_1整合素的检测发现,照射及烫伤后1 d、3 d、7 d、14 d、21 d的β_1整合素阳性细胞I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射及烫伤后28 d、35d的β_1整合素阳性细胞IOD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急性深Ⅱ度β射线损伤创面愈合时间相对缓慢,且在愈合过程中β_1整合素阳性细胞增殖分化延迟,可能是皮肤急性深Ⅱ度β射线损伤创面延迟愈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创面炎症反应及感染等方面探讨海水浸泡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10%体表面积深Ⅱ度烫伤合并海水浸泡模型,采用数字表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烧伤对照组和海水浸泡实验组,实验组大鼠烫伤后立即用海水浸泡4h。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感染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及IL-6含量。结果 实验组大鼠血清中TNF-α[( 130.4±17.3) pg/ml]、IL-6[(320.5±28.5) pg/ml]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感染加重,创面愈合时间延长(P<0.05),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延迟,且海水浸泡可使烧伤创面肿胀、创面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加重。结论 大鼠烫伤后合并海水浸泡,可加重创面炎症反应及创面感染,抑制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外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与乳酸依沙吖啶液治疗压迫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压迫性溃疡患者的101个创面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外用MEBO治疗创面,对照组用乳酸依沙吖啶液湿敷治疗创面,分别记录创面改善情况、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和12周创面愈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的创面改善情况和肉芽生长较对照组快,实验组12周愈合率为67.21%,对照组的12周愈合率为40.00%,组间卡方检验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EBO可以有效清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和皮肤生长,加速压迫性溃疡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理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应用国产rhEGF,采用自身对照法,对61例慢性创面进行局部治疗。以创面愈合为指标,与对照组平平比较,判读创面愈合时间。结果rhEGF用于慢性创面的治疗,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肉芽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拓用于外科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采用法国优格医疗用品公司生产的优拓,将96例外科感染创面按照创面基本条件相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将创面消毒后直接将优拓覆盖在创面上,用无菌纱布固定,隔日或2~3d换药1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将创面消毒后覆盖凡土林敷料,直至创面愈合。对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出血率、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创面全部Ⅰ期愈合,感染性创面的愈合时间、出血率、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拓有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使用方便、无毒性、抑制瘢痕增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