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正畸矫正伴有单侧后牙正锁安氏Ⅱ类错畸形,观察治疗前后髁突位置变化。方法:伴单侧后牙正锁安氏Ⅱ类错畸形15例患者为实验组,安氏Ⅰ类错畸形20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正畸矫正后,利用颞下颌关节的CT图像分别测量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和上间隙,以及计算髁突在关节中的前后位置,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双侧的关节前间隙值均大于对照组的前间隙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双侧的后间隙值均小于对照组的后间隙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双侧的关节前间隙值小于治疗前的前间隙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关节后间隙值大于治疗前的后间隙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上间隙值大于治疗前的上间隙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实验组髁突位置后位居多(占66.7%),正畸治疗后大部分位于中位(占73.4%),后位仅占13.3%.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中位居多。结论:正畸治疗在解除了单侧后牙正锁的干扰后,更有利于调节上下颌的咬合关系,使处于后移位的髁突向前下方移动,这有助于颞下颌关节的平衡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韦良宗 《现代医学》2013,(8):553-555
目的:研究错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率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56例成人错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及正畸治疗结束后6个月采用称重法进行咀嚼效率测定,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经系统正畸治疗后咀嚼效率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在正畸治疗前,安氏Ⅰ类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安氏Ⅱ类和安氏Ⅲ类(P<0.01),安氏Ⅲ类患者的咀嚼效率最低;在正畸治疗结束6个月后,各类安氏错畸形患者的咀嚼效率得到明显提高(P<0.01);安氏Ⅰ类患者经正畸治疗后咀嚼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类安氏错畸形在系统的正畸治疗后患者的咀嚼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在面部畸形得到矫正治疗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口腔功能,达到美观与功能的协调和统一的正畸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错畸形伴牙周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错畸形伴牙周病的患者采取正畸及牙周联合治疗,并对患者牙周、牙槽骨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7例患者治疗前良5例(29.4%),差12例,治疗后优7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88.2%,治疗前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固定正畸不仅矫治了错畸形,还有利于牙周病的后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王献刚 《吉林医学》2013,34(22):4466-4467
目的:探讨观察牙列缺损伴错畸形的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牙列缺损伴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使用正畸与种植的联合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正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6.6%,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55.2%,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伴错畸形的患者使用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防范进行修复治疗,能有效地避免单独使用的弊端,同时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能够使患者的患牙恢复美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发生情况及正畸治疗意识。方法对兰州市西固区622名13~18岁青少年,以问卷形式就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以个别正常为标准,错畸形患病率为50.32%,有正畸治疗意识者仅占30.03%;在错畸形安氏分类构成比中,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最多,占59.11%,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2.55%;在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中,深覆患者最多,占20.77%,前牙反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3.59%。结论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与以往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间水平,患者正畸治疗意识相对较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太原市青少年错畸形的正畸矫治率及对错畸形的认知度和正畸治疗的意识。方法采用临床体检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太原市5所中小学7785名少年儿童进行错畸形调查,其中恒牙有4201人,获得有效问卷4159份。结果太原市青少年的正畸矫治率达17.53%,其中正畸治疗动因最主要的是"父母希望治疗",占49.78%;需矫治的错畸形患者家长未选择正畸治疗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觉得有错"和"疗程长影响学习"。结论太原市青少年错畸形的正畸矫治率偏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背景对错畸形和正畸治疗的认知存在差异,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及其家长加强错畸形和正畸治疗知识的宣教,从而提高正畸治疗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成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5-50岁的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患者30例,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正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后出血(BOP)、前牙覆、覆盖等指标,X线观察前牙间牙槽骨高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牙周状况明显改善,前牙覆、覆盖明显减小、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牙间平均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配合完善的牙周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及前牙覆、覆盖,正畸治疗是治疗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青少年错畸形患者正畸矫治前后的自尊水平。方法对114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错畸形患者,分别于矫治前、完成矫治后1年以上(含1年)两阶段进行儿童自尊量表的测查,然后对青少年患者矫治前、矫治后自尊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估他们的自尊变化。结果完成矫治后1年,青少年错畸形患者的外表分量表、成就感分量表测量值均较矫治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对青少年错畸形患者应选择在青春早期及时进行正畸矫治,这不仅仅是患者容貌的需要,而且对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牙周-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0例错[牙合]畸形伴Ag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牙周-正畸治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牙周-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AgP患者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错牙合畸形伴AgP患者牙周-正畸治疗有效69例,占比86.25%;牙周-正畸治疗无效者的性别、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年龄、病程与牙周-正畸治疗有效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正畸治疗无效者的重度牙周炎、合并糖尿病、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表达占比均高于牙周-正畸治疗有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牙周炎、合并糖尿病、龈沟液TNF-α高表达均为影响牙周-正畸治疗错畸形伴AgP患者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合并糖尿病、龈沟液TNF-α高表达均为影响牙周-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AgP患者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心理状态 ,探讨解决方案。方法 :92例错畸形患者分为少儿组和成年组 ,对 2组患者常见的正畸心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在怕痛心理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不同年龄组正畸者心态存在差异 ,正畸时需配合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再定位垫、稳定垫、RW垫治疗错颌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错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采用再定位垫、稳定垫、RW垫分别进行治疗,在戴用垫后第1月、2月、4月及6月复查并对颌垫进行调磨,记录患者张口度、关节弹响百分比及疼痛指数的变化。结果:三种垫治疗张口度效果无差别(P>0.05),各垫治疗后第6月与治疗前比较才有效果(P<0.05);再定位垫对治疗关节弹响效果明显高于稳定垫和RW垫(P<0.01),后二者无差别(P>0.05);稳定垫和RW垫对治疗关节疼痛效果优于再定位垫(P<0.05),前二者无差别(P>0.05)。结论:三种垫对改善颞下颌关节病的张口度有一定效果且相互之间无差别;再定位垫对治疗关节弹响效果较好,治疗关节疼痛首选稳定垫和RW垫;RW垫对合并关节症状的正畸患者将髁突复位于最佳位置,对正畸前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牙弓形态,为后期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方法:以49例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为观察组,50例正常颌为对照组,在石膏模型上测量与牙弓形态特征相关的14个项目,比较患者与正常研究对象上下颌不同性别相关测量项结果。结果:测量项目上,观察组男性患者UAD和UC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的UAD、LPP、LAD和LPA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项目上,观察组男性患者的UPP-LPP、UAD-LA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的所有项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中,男性患者的牙弓长度不足、尖牙角较小;女性患者的牙弓长度不足、第一前磨牙间宽度较小、后牙弓角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3例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采取修复前正畸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失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117例采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正技术,26例采用经典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结果:137例患者的错牙合畸形都得以矫治,6例失败。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单期与双期正畸治疗对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接受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10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单期正畸治疗,观察组行双期正畸治疗。记录患者矫治前后牙列模型PAR值、X线头影测量值、检测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NA角、ANB角、SGn-SN′角、NA-PgA角、Overbite、Overjet较对照组降低,SNB角、FMIA角、UI-LI角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NS-Me、N-ANS、N-Me及ANS-Me/N-Me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右侧磨牙关系、左侧磨牙关系PAR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齿排列和中线PAR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龈沟液中TIMP-2、MMP-2水平及MMP-2/TIMP-2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P<0.05)。结论 双期正畸治疗在帮助建立磨牙中性关...  相似文献   

15.
江莉 《吉林医学》2023,(6):1476-1478
目的:探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在合并牙列缺损的错■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0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合并牙列缺损的错■畸形患者随机分为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组和口腔修复组各24例,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组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口腔修复组实施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牙龈牙周健康状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优良率95.83%显著高于口腔修复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组修复后各指标水平与口腔修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组修复后并发症发生率29.17%与口腔修复组的2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矫治、修复效果,且未增加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牙先天缺失伴错畸形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前牙先天缺失伴错畸形通过固定正畸矫治调整间隙,纠正中线,改善咬后用修复体恢复缺牙间隙。结果:10例患者缺牙部位的美观及功能均得到满意恢复。结论:先天缺牙患者通过个体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派丽奥软膏(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伴错畸形并接受固定正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20例慢性牙周炎伴错畸形固定矫治患者共92颗牙分成派丽奥组(n=46)和碘甘油组(n=46),分别在牙周袋内注射入药物,每周1次,共4次。观察基线、第8周的临床症状变化,记录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的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拍X线曲面体层片作对照。结果第8周时派丽奥组的PD,SBI,PLI值均比碘甘油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派丽奥组总有效率为75.46%,而碘甘油组为44.88%,派丽奥组优于碘甘油组(P<0.01)。结论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对提高固定正畸治疗牙周炎伴错畸形的患者临床疗效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7,(2):226-228
目的:探讨SanderⅢ矫治器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混合牙列中度骨性Ⅲ类错患者30例,配戴SanderⅢ矫治器12个月,用Steiner和Tweed分析法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结果:SNA角、ANB角、UI-LI角、面突角,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结果显示中度骨性Ⅲ患者的错畸形纠正。结论:SanderⅢ矫治器矫治中度骨性Ⅲ类错畸形疗效肯定;对骨性反覆深患者需配合垫矫治器,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自锁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Ⅰ错畸形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安氏ⅡⅠ错畸形的年轻成人患者,减数上下第一双尖牙或上颌第一双尖牙和下颌第二双尖牙,观察治疗前、后颌骨及牙位的变化。结果:颌骨SNA、SNB、ANB、NP-FH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位U1-SN、U1-NA、U1-L1、U1-NAmm、覆盖、覆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自锁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Ⅰ错畸形具有矫治效果明显、矫治疗程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安氏II1错畸形患者下颌旋转与移动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0例,非正畸治疗组18例。所有患者均无外科手术治疗史、无拔牙史和功能矫治治疗史。通过头颅侧位片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可诱导安氏II1错!畸形患者的下颌垂直向生长和颏点垂直向移位增加。上颌与下颌磨牙的垂直向或向移动与下颌旋转及颏点的水平向移位无关。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在上颌磨牙的向移动和下颌旋转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畸治疗影响下颌的垂直向生长及颏点的垂直向移动,而对下颌旋转及上颌磨牙的向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