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是检测 EHF 病人及其它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总抗体,1:20抑制判断为抗体阳性双份血清检测抗体4倍增高可确诊为 EHF 现症病人,而单份血清的诊断标准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巯基乙醇(2—ME)裂解 IgM 抗体以总抗体滴度下降间接检查  相似文献   

2.
自实行计划免疫以来 ,我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 )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近 3年来未见暴发流行。为了解我市健康人群流脑免疫状况和带菌率 ,我们于 2 0 0 3年 10月进行了相关监测。1 对象与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沭阳县一个乡镇1岁以上健康人群 ,共调查 2 4 1人 ,采集血清合格标本2 39份 ,咽拭子 2 0 4份。所有标本送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 ,按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GB16 884 - 1997)附录B :流脑血清学诊断方法 ,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 ,咽拭子做流脑细菌培养检测。2 结果2 .1 带菌率 本次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3例流脑病例的调查分析及实验室检测,查明引起流脑流行的菌群,为龙岩市流脑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病人脑脊液标本用卵黄双抗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分离菌株经API-NH和VITEK-32NH鉴定卡鉴定后进行血清分型鉴定。两例患者早期及恢复期血清分别进行A和C群流脑抗体检测。结果自两剜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培养出C群脑膜炎奈瑟菌;另一例未检出脑脊液标本经PCR法检测脑膜炎奈瑟菌(Nm)特异基因CrgA和C群诊断基因SiaD(c)均为阳性。两例患者早期及恢复期血清流脑C群抗体均呈4倍以上增高。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和报告,将A+C群流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是今后龙岩市控制流脑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两种方法即Coombs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在诊断钩体病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做了比较。共检查了110份血清。其中95份钩体病人血清、10份建康人血清和5份其它病的病人血清。结果证明Coombs试验比间接血凝试验有更高的敏感性,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极显著差别(p相似文献   

5.
<正> 反向间接血凝是细菌,病毒等传染病早期快速,准确的血清学技术。我们应用目前国内常用的DEAE纤绕素提纯流脑抗体,氯化铬—发致敏血球,并在临床对十余名疑似流脑病人作早期、快速诊断,获得满意结果。本文反向间接血凝采用离子交换剂DEAE纤绕素离心法提取A群流脑抗体,并经氯化铬—发致敏血球,与相应流脑提纯抗原作方阵滴度,其滴度达819200,比菌凝效价提高1280位。以提纯抗体致敏血球与四叠球菌,葡萄球菌,黄色蔡氏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贵州省2012—201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实验室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集2012—2014年流脑疑似病例急性期脑脊液、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和急性期抗凝全血,首例病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脑脊液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和脑膜炎奈瑟菌(Nm)特异性DNA片段检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进行Nm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分离出的菌株用E-test浓度梯度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2012—2014年贵州省流脑实验室共收到33例60份疑似流脑病例标本,其中急性期血清采集率最高,占84.55%,其次为脑脊液标本,占54.55%。在脑脊液标本中检测到1份Nm A群抗原和4份Nm C群抗原,阳性率为27.78%。血清标本中检测到1例病例恢复期血清Ig G抗体出现4倍升高。从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2株A群和1株C群Nm菌株,阳性率为4.84%。分离到的Nm菌株对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不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敏感。同时监测到一例病原为肺炎链球菌的脑膜炎病例。结论贵州省Nm病例实验室监测质量不高,需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提高对病原标本的合格采送及对病原标本初步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Q热立克次体微量凝集试验检查新疆地区216份热性病人、有肝炎症状和体征患者,以及其它疾患病人的血清标本其阳性率为9.7%,并对其中35份临床诊断为肺炎、伤寒、发热待诊及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用MA、CF及IFA平行检查,结果表明MA抗体滴度与CF、IFA抗体滴度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对9份Q热病人血清标本以2ME处理后,用MA试验检测IgM凝集素,其中至少有6份滴度下降4倍以上,最显著者≥32倍,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抗体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一种新建立的快速检测抗-HAV IgM的固相免疫吸附血凝抑制试验。本试验与ELISA对比检测血清标本336份,总符合率为99.4%。被检的甲肝感染者血清抗-HAV IgM滴度范围为1:20~1:327 680。阻断试验、2-ME破坏试验及非甲肝病人血清检测结果表明本试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试验不需标记抗体,不受类风湿因子的干扰,不需要特殊仪器,且经济简便,能在3小时内得出结果,可用作甲肝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尤其适于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9.
宿迁市2000年乙型脑炎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健康人群对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的免疫水平 ,我们于 2 0 0 0年 5月在本市的沭阳县开展了乙脑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沭阳县两个乡镇 ,并对其部分 4 0岁以下人群采血、分离血清标本待检。1.2 方法 所有标本均送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试验结果判别 :血清 Ig G抗体滴度在 1∶ 2 0以下为阴性 ,1∶ 4 0以上为阳性。2 结果2 .1 一般情况 本次共采集合格标本 2 76份 ,经检测乙脑血清抗体 ( Ig G)阳性 173份 ,阳性率为 62 .7%。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RPHI)法进行流行性出血热血清抗体分型的实验结果。用该法共检查福建以EHF野鼠型为主和家鼠型疫区患者恢复期病人血清58份,发现前者A型34份(94.44%),后者R型22份(100%),证明了RPHI法与HI法对EHF血清抗体分型的结果是一致的。证实RPHI在临床诊断上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用于该病的血清抗体分型并具有实用价值。该病用本法进行抗体分型,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胶体金试纸条在一次鼠疫疫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验鼠疫检测胶体金试纸条(查抗原及抗体)在疫区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条及血凝法对疫区的49份自死鼠及10份疑似病人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该试纸条与血凝法的符合率为100%,检出阳性脏器标本8份,阳性血清3份;敏感性上,胶体金试纸条较血凝高一个滴度。结论:鼠疫检测胶体金试纸条操作简便、快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用于疫区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有无血清培养液流感病毒分离效果。方法收集流感哨点医院发病3天内流感样病例咽拭子720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及分型,犬肾细胞(MDCK)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细胞病变观察和微量血凝实验(HA)检测病毒是否分离成功并测定HA价。结果 720份标本中病毒核酸阳性130份,阳性率为18.06%。130份阳性标本,采用含血清培养液病毒分离阳性68份,阳性率为52.31%(68/130),其中H1N1亚型6份,H3N2亚型2份,BV亚型58份,BY亚型2份;无血清培养液病毒分离阳性100份,阳性率为76.92%(100/130),其中H1N1亚型12份,H3N2亚型21份,BV亚型63份,BY亚型4份。两种方法分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3,P0.01),其中含血清培养液培养后无血凝滴度标本32份,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后血凝滴度在11~1256,且BV和BY亚型血凝滴度较高。结论无血清培养液较有血清培养液流感病毒分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我市公共场所和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检测的准确性 ,根据规定用酶联免疫一步法 (ELISA)取代反向间接血凝法 (RPHA)进行HBsAg检测。ELISA法灵敏度高 ,在大规模的预防体检中存在“花板”现象[1] 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我们对 1481份体检人员中HBsAg初筛阳性的 10 6份血清标本进行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血清标本 采自 2 0 0 1年 7月我市公共场所和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体检的血清标本 ,共计 1481份。在室温下自然凝固的血清标本经酶联免疫一步法检测HBsAg…  相似文献   

14.
应用抗EHFV单克隆抗体和兔抗EHFV抗体分别致敏醛化血球,建立了检测EHF抗原的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18株EHF毒株(人源6株、鼠源10株、螨源2株)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以及10份EHF抗原阳性的小白鼠乳鼠的20%的脑悬液,血凝试验均为阳性,最高效价达1:1024,10份正常细胞培养上清液和10份正常小白鼠乳鼠的脑悬液均为阴性。且EHF抗原阳性的标本可被特异的EHF抗体所阻断。本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等优点,将有助于临床EHF病人早期诊断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日本血吸虫虫卵单克隆抗体及虫卵可溶性抗原,分别致敏新型免疫微球载体重氮基聚苯乙烯乳胶,制备出血吸虫反向乳凝试剂与乳凝试剂,并用于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标本中的相应抗原和相应抗体,以此试验检测197份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标本。结果反向乳凝试剂检出率为90.4%,乳凝试剂检出率为95.2%,均高于反向间接血凝法的85.0%。反向乳凝试验与乳凝试验联合应用,既可早期诊断,又可判断疗效。试验采用玻  相似文献   

16.
为追索汕头市人群感染流行性出血热(EHF)情况,1995年我们收集在本站体检的健康人血清,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作EHF血清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l材料及方洁1.l血清标本1995年8至10月,在本站收集有关体检的健康人血清,冷存待检u1.2试剂来源血凝素及致敏血球系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所供,批号92—l,使用前测定血凝素效价为1:64。1.3实验方法使用!2X8孔V型微量血凝板,先将待检血清作1:10稀释后再倍比稀释,用4单位血凝素抗原(l:16稀释)作抑制试验。1.4结果判定以血清最高稀释度出现“一”抑制凝集为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测了11例暴发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的抗-前S_1、抗-前S_2的IgM、IgA、IgG类抗体,以及IgA-(1、2)和S IgA,并同7例非暴发性急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比较。暴发性肝炎诊断依据:(1)发病8周内进展为2~4期肝性脑病;(2)凝血酶原<40%;(3)IgM抗-HBc高滴度;(4)以往无肝病史,或使用具有肝毒性或免疫调节药物史。用反向被动血凝法检测HBsAg;被动血凝法检测抗-HBs;用市售药盒测定e系统及δ抗体,用固相酶免疫法测定IgM  相似文献   

18.
一种快速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dot-ELISA和显微镜凝集试验对79份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查。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19%。20份正常人血清、4份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和4份出血热病人血清经用dot-ELISA检测均为阴性。我们认为dot-ELISA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适用于诊断钩体病病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 2007 年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深圳市龙岗区某鞋厂流感暴发流行情况进行病原学研究.方法 采集发热患者的鼻咽拭子 27 份,急性期患者血清标本 17 份和恢复期患者血清标本 12 份.27 份鼻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 RT-PCR 方法 、胶体金法、MDCK 细胞培养、鸡胚分离培养方法 进行病原学检测;血清标本采用血清学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 27 份鼻咽拭子标本中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阳性 17 份,阳性率为 62.96%(17/27);胶体金法检测阳性 12 份,阳性率 44.44%(12/27);MDCK 细胞分离培养,其中 2 份鼻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 2 株 H3N2 亚型流感病毒,阳性率 7.41%(2/27);鸡胚分离培养未分离出流感病毒.6 例病人的双份血清学检测结果 显示:恢复期抗体比较急性期抗体有 4 倍或以上增长. 结论 该起流感样病例暴发流行由 H3N2 亚型流感病毒引起.荧光定量 PCR 法的特异性高、灵敏度好,可用于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东明县蚊虫携带乙肝表面抗原(HBsAg)情况,我们于1989年9月,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法过筛及中和试验),对来源于一般民房的36份蚊虫标本进行了HBsAg检测,结果检出一份阳性标本。方法是:将蚊虫先用乙醚麻醉放4℃冰箱保存,依不同地点、有无胃血等进行编号分组,每组1—3只,共36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