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总结Graves病(GD)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方法:在PubMed数据库采用关键词检索方法,查阅并分析近10年来与GD易感基因研究相关的文献.结果:已发现人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基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甲状腺免疫球蛋白(TG)基因、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基因、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2(PTPN-22)基因等多个基因与GD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有多个基因参与GD的发病,其遗传易感性被认为是几个或多个基因座遗传变异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以B细胞功能亢进、能产生自身抗体和重要器官中有免疫复合沉积为特征.据报道,环境因素与疾病易感基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作为触发因素导致SLE发病.  相似文献   

3.
ICAM-1和VCAM-1的结构与表达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VCAM- 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GSF)成员。人 ICAM- 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9p13.3~ 13.2区 ,长 15 .5 kb,其受体为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 1(L FA- 1,CD11a/ CD18)和 Mac- 1;VCAM- 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p31~ 32区 ,长约 2 5 kb,其受体为极迟抗原 - 4 (VL A- 4 )和整合素α4β7。 ICAM- 1和 VCAM- 1的表达受 NF-κB、SP1、GATA、PKC、STAT- 1等相关的机制所调控  相似文献   

4.
1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是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反应疾病,因基因表达、免疫调节、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而引起[1].胰岛炎性损伤或胰岛炎是这种病的共同特征,主要是因为一些个体基因对人类白细胞抗原、胰岛炎、CTLA4、PTPN2以及IL2Rα.基因、环境等因素易感[2].第一个易感基因位点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2区1带的HLA区域,这个区域还可分为3个亚区域:即HLA-Ⅰ、HLA-Ⅱ、HLA-Ⅲ.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最重要的基因位点是HLA-Ⅱ分子(HLA-DR,-DQ,-DP),主要编码α、β链,当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以及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面编码的这些分子将抗原递呈给CD4+T细胞后即可激活CD4+T细胞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KI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和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多态性,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从基因到临床表达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PCR-SSP技术检测北方62例确诊SLE患者和61例同一区域同一民族正常对照者的KIR基因位点多态性.结果:SLE 患者KIR基因表型分布较常见的为KIR3DP1、 2DL1、 2DP1、 3DL1、 2DL3及1D, 其次为2DS4、 2DL5、 3DS1、 2DS2、 2DS5和2DL2, 较低者为2DS1、 2DS3及3DP1V, SLE病例组KIR3DS1, 2DL2、 2DL5和2DL3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中国北方人群的SLE的发生可能与多个KIR基因等位基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SLE)系多基因遗传病,其病因复杂,随着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全基因组扫描技术的应用。SLE除与HLA相关外,人们还在1p,1q,2q,4p,16q及19q区发现SLE易感基因位点,为进一步寻找候选基因位点指明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病因复杂 ,受遗传、免疫、神经内分泌、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常见而严重的临床表现 ,已成为国内外风湿病学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其发病机理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1 遗传因素小鼠狼疮性肾炎 (LN)模型的遗传分析及人类SLE家系研究表明 ,遗传因素确实促进SLE发病 ,具有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LN相关的易感基因不断被揭示。 (SWR×NewZealandBlack(NZB) )F(1)(或SNF(1) )鼠有倾向发展成LN ,虽然NZB鼠狼疮的几个易感遗传位点已被证实 ,S…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 12 (TNFRSF12 )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是否异常 ,初步判断TNFRSF12是否为SLE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TaqManone stepRT PCR方法 ,分别对SLE病人、正常人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病人外周血白细胞TNFRSF12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SLE病人TNFRSF12mRNA的表达形式与表达量和正常人相比均存在差异 ,SLE病人白细胞存在TNFRSF12mRNA的两类形式剪切体 ,分别为编码膜结合蛋白形式和分泌形式的TNFRSF12 ,而正常人只有后者 ,在PHA刺激后才开始同时表达前者。并且TNFRSF12mRNA在SLE病人中的表达量与病情活动度和肾脏累及相关。结论 :提示TNFRSF12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因此可能是SLE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环境因素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择5例无家族发病案例的SLE患者与5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进行扩增、Cy3染色后,与Agilcnt 4X44K人全基因组芯片杂交,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实体(GO)分析和信息通路(pathway)分析.以qRT-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 5例SLE患者共同有2435个相对于健康人的差异基因表达(判断值=2.0).GO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占32.08%(512/1596),其他比例较高的有细胞过程、生物调控、细胞代谢等;分子功能中差异表达基因占34.09%(544/1596),其较高比例依次为结合、催化活性、传感活性和转录调节活性;细胞组分方面差异表达基因33.83%(540/1596),主要涉及细胞与细胞部分两方面,其次为细胞器.Pathway分析显示免疫系统信号及B细胞受体通道中各有12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差异性改变,而T细胞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IL-12介导的信号等通道均有10个基因表达明显差异.分析发现SLE患者在炎性反应与自身免疫相关基因方面有45个基因发生明显改变,其中11个上调,34个下调;细胞外基质和黏附分子方面有5个相关基因改变其中5个上调,1个下凋.qRT-PCR结果与芯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例无家族发病案例的SLE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2(TNFRSFl2)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是否异常,初步判断TNFRSFl2是否为SLE的易感基因。方法:采用TaqMan one-step RT-PCR方法。分别对SLE病人、正常人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外周血白细胞TNFRSFl2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LE病人TNFRSFl2 mRNA的表达形式与表达量和正常人相比均存在差异,SLE病人白细胞存在TNFRSFl2 mRNA的两类形式剪切体。分别为编码膜结合蛋白形式和分泌形式的TNFRSF12,而正常人只有后者,在PHA刺激后才开始同时表达前者。并且TNFRSFl2 mRNA在SLE病人中的表达量与病情活动度和肾脏累及相关。结论:提示TNFRSFl2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因此可能是SLE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CE)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中T、B细胞功能异常起着重要作用.转录因子Ets-1作为SLE的易感基因之一在淋巴细胞分化与细胞因子调节上起重要作用.Ets-1除影响B细胞分化和功能外,对T细胞的生存、增殖、发育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虽然Ets-1在SLE发病中的确切机制仍尚未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ts-1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SLE模型小鼠IL-10RA基因变异及其与SLE表现型是否存在关联。方法: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方法确定SLE模型小鼠B/W F1的SLE易感基因精确染色体定位并选取候选易感基因,对候选易感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选取有基因序列异常的候选易感基因进行PCR-SSCP分析,确定候选易感基因碱基序列变异位点与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蛋白尿等SLE表现型的相关关系。结果:QTL分析结果表明B/W F1×NZB小鼠抗染色质抗体易感基因与NZW型IL-10RA基因紧密连锁;测序分析发现IL-10RA基因编码区有18处碱基变异,其中7处碱基变异将导致编码氨基酸的变异;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蛋白尿等SLE表现型与NZW型IL-10RA基因密切相关。另一种SLE模型小鼠MRL的IL-10RA基因存在相同变异。结论:NZW小鼠IL-10RA基因编码区碱基序列存在变异,B/W F1×NZB小鼠SLE表现型与NZW小鼠第9染色体IL-10RA编码区碱基变异相关,提示IL-10RA可能是SLE模型小鼠的一个SLE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发现,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不同个体和NK细胞克隆表达不同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库。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和单倍型特点。 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84名新疆维吾尔族志愿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频率,采用Hsu等的标准进行基因型和单倍型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共检测已知的16个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其中3DL3、2DL4、3DL2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2DL1、3DP1、2DP1、2DL3基因较为常见;其次为2DS4、3DL1、2DL5、2DS2、2DL2、2DS1、 2DS5、3DS1;而2DS3基因频率最低。②共检测19种基因型,其中以 AJ(2,2)、AH(5,2) 和M(2,8)型较常见,频率分别为25.00%,10.71%和10.71%,其次为P(2,17)、AI(1,5)、H(2,4)和C(5,3),频率为9.52%,5.95%。5.95%和4.76%;比对发现U(17,21)、T(8,8)基因型共4例在国内文献汉族人群中未见报道。③共检出11种单倍型,最常见单倍型2占48.7%,其次是单倍型5,占15.8%;另外,发现有3种新基因型,且无法根据现有相关文献标准进行单倍型分析。表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具有其独特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分布,并有可能存在新的基因型和单倍型。  相似文献   

14.
抗体,作为最早发现的免疫物质,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虽然对于抗体本身,在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上,都已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但是,对于抗体产生的细胞水平,即B细胞(BC)如何被刺激物激活而成为抗体产生细胞这一基本过程,却仍未完全认识.按照克隆选择学说,抗原与BC膜免疫球蛋白(mIg)受体的反应导致了BC的增殖、成熟并分泌抗体.但是,以后的事实证明,问题远非如此简单.第一,仅仅抗原与mIg受体的反应并不足以诱导抗体  相似文献   

15.
<正> 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基因复合物所编码的各类抗原,特别是Ⅱ类抗原(ClassⅡ),在免疫系统的调节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分子结构极为多态,是生物体中除了免疫球蛋白分子、T细胞受体分子外的又一类分子结构多样,并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的重  相似文献   

16.
FcγR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cγR家族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三群,其中FcγRⅡa、 IIb 、IIIa 和 IIIb存在基因多态性,并因此影响FcγR和IgG各亚型的亲和力,被认为与SLE发病过程中免疫复合物清除有关,导致SLE和狼疮肾炎的发生。FcγR基因多态性与SLE发病关系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仍可认为FcγR基因是某些种群SLE发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7.
B细胞受体(BCR)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产生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的关键分子。B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基因重排和体细胞高频突变是形成BCR多样化的主要机制。BCR极大的多样性和独特的分子结构决定了抗原识别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形成了具有广泛抗原特异性的复杂B细胞库。因此,BCR抗原特异性信息是理解不同疾病适应性免疫特征的关键。随着B细胞相关研究技术的发展,如单细胞分选技术、高通量测序(HTS)技术、 B细胞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测序(LIBRA-seq)等,提高了将BCR序列与抗原特异性联系起来的能力。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体液免疫反应、探索疾病发病机制、监测疾病进展、设计疫苗、研发治疗性抗体和药物。我们主要总结了感染、疫苗接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抗原特异性BCR相关研究,并以SLE为例对其自身抗体序列进行分析,其序列特征使自身抗原的识别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第七届国际免疫学会议将于1989年7月阳日~8月5日在西柏林举行。会议将回顾和讨论迅速发展的有关免疫系统的各种知识。会议议程委员会已安排出27个主题报告会,将选择在免疫学领域有最新发现的科学家作报告。还有1功次专题讨论会和两次午餐时间演讲会。现译刊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识别和效应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主题报告会(S脚pos认)SIT细胞受体复合物8一2 yHC和抗原表达S一3 19和T细胞受体基因的体细胞变化S一4细胞相互作用分子S一5补体 专题讨论会(Workshops)W一1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其与抗原的相互作用W一2基因工程19和具酶活性的19W…  相似文献   

19.
广东人汉族群CTLA-4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LA-4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技术观察100名健康人与100例Graves病(GD)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结果提示GD患者的CTLA-4外显子1的G49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CTLA-4基因可能是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GD的易感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0.
CTLA-4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e T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是激活的T细胞表达的一种膜蛋白,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对T细胞增生起负性调节作用。与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B7分子结合,作为协同刺激信号抑制T细胞增生、活化,诱导T细胞耐受。CTLA-4功能和(或)表达缺陷参与了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Graves病(GD)是一种由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TS)功能缺陷所导致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近年来研究结果认为,CTLA4基因的多态性与GD有关,CTLA4基因作为GD的易感候选基因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