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郑雪芳  姚春花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2):1626-1627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模式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的对象均为单胎头位初产妇,在产程中由助产士进行“一对一”全程陪伴至产程结束共1200例,为陪伴组,按传统交接班制助产模式进行分娩的共90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程缩短,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助产模式,可以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和分娩的恐惧,能明显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减少分娩的并发症,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程陪护联合中药足疗对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住院后值班助产士常规产程观察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子宫颈口开大2cm后,由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其整个分娩过程,并联合中药足疗护理。对2组产妇剖宫产、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全程陪护联合中药足疗护理能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讨论全程陪护对实施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生理及心理的变化.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初产妇240例,按知情同意、自由选择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照组120例、两组均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实施全程陪产,对照组实施传统服务模式即分段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Apgar评分等.结果 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等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全程陪护可提高镇痛效果,缓解产妇焦虑情绪,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是一种理想的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产时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全程陪护对实施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生理及心理的变化。方法选择住院分娩初产妇240例,按知情同意、自由选择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照组120例、两组均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实施全程陪产,对照组实施传统服务模式即分段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Apgar评分等。结果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等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全程陪护可提高镇痛效果,缓解产妇焦虑情绪,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是一种理想的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产时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导乐分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1~7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787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01年1~7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778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产妇改善分娩环境,提供“一对一”全程陪伴,对照组产妇常规处理产程。对两组产妇产时的心理状态、疼痛感受、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妇满意度及母乳喂养、新生儿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紧张焦虑的心情减轻,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调动产妇的主动性,使自然分娩增加,阴道难产减少,以产程阻滞和延长、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明显下降,获得良好的分娩结果,产时满意度达99%。结论:导乐分娩是“以产妇为中心”的全新产时服务模式,促进自然分娩,促进母婴健康,是提高产科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6.
郑琳 《中国临床护理》2015,7(5):405-407
目的 评价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改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3~10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分段式护理,观察组行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服务。比较2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产程时间缩短,自然分娩率提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结论 实施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卫阳燕 《妇幼护理》2022,2(8):1783-1785
目的 分析针对足月单胎初产妇的家属和助产士全程陪产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6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本院收治的足月单胎初产妇 7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 采取助产士联合家属的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和产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转为剖宫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 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由家属和助产士全程陪产,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降低阴道分娩转剖宫 产的风险,减少新生儿窒息,提升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李燕秀  顾梅蕾 《全科护理》2012,(34):3234-323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乙型肝炎孕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足月乙型肝炎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及先进的助产理念,对照组采用传统式的助产服务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情况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孕产妇分娩中应用优质护理,可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满足孕产妇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全程导乐助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分娩产妇焦虑抑郁评分、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助产,观察组采用全程导乐助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产后母婴结局,如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以及出血率等。 结果 两组产妇的SAS和SDS评分在生产后都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产妇两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多分布于1级(64.58%),而对照组多分布于2和3级(47.90%、27.10%),两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的自然分娩、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的发生病例数分别为24(70.8%)、6(12.5%)、5(10.4%)、4(8.3%)例,观察组分别为42(87.5%)、1(2.1%)、0例,观察组各项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将全程导乐助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自然分娩过程,可显著改善产妇负面情绪,降低疼痛程度,促进母婴良好结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11月来本院产科分娩的6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接受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前心理状态、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情况、分娩情况以及对助产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前SAS评分、SDS评分、平均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质接产率(96.97%)、顺产率(84.85%)高于对照组(81.82%,63.64%);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0)、剖宫产率(15.15%)低于对照组(12.12%,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助产服务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能够改善产妇分娩前焦虑抑郁状态,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母婴预后,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刘芬  邓爱辉  王慧荣  何英  肖亮 《山西护理杂志》2014,(5):1572-1573,1575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产前焦虑孕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焦虑评分≥50分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以聚焦解决模式为依据的心理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lt;0.01);并低于对照组(P&lt;0.01);两组孕妇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疼痛感受及泌乳初始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护理能够为初产妇提供很好的心理支持,明显减轻焦虑,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助产士为主导的伙伴式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心理应激反应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1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助产士为主导的伙伴式陪伴分娩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心理应激反应、分娩结局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产后,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会阴裂伤、会阴侧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初产妇实施助产士为主导的伙伴式陪伴分娩护理,能够有效减轻其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分娩结局,也能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连续性护理。比较2组孕妇产程时间、妊娠结局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产程短于对照组(t=8.087,P<0.001),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婴儿窒息率、产后抑郁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Z=-4.416,P<0.001)。结论 孕产期连续性护理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婴儿窒息率及产后抑郁率,提高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涂红星 《中国临床护理》2014,(3):185-186,192
目的:探讨门诊干预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单胎20~24周的孕中晚期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观察组定期接受门诊指导,实施孕期体质量控制。观察2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孕妇妊娠方式、产程阻滞、产后大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剖宫产、产程阻滞、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孕妇接受门诊指导进行孕期体质量管理,有利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我科初次自然分娩的产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两组产妇的角色转变、满意度、心理状况。结果:干预组产后抑郁、焦虑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3天后两组角色转变情况、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rem自理理论对于减少初产妇产后抑郁、焦虑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促进其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手保护会阴法对自由体位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1日~2017年5月31日给予常规助产方式分娩的产妇7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30日给予自由体位单手保护会阴法分娩的产妇7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会阴裂伤程度、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会阴裂伤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保护会阴法在自由体位分娩中可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程度,降低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孕期定期产检、准备自然分娩的初产妇360例,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干预组实施以分娩球、全程陪产、拉玛泽呼吸法、系统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自然分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155例,产后下床时间≤48 h 130例,均高于对照组130例,8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2,17.89;P<0.05);干预组产妇产程时间(7.6±0.5)h,产后出血(160.0±30.0)ml,对照组分别为(9.8±0.7)h和(230.0±70.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4,5.60;P<0.05)。结论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产程中应用芳香疗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芳香疗法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62例单胎、初产妇、头位、足月,排除孕期胎儿窘迫、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产妇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组,对照组产妇除按常规观察护理外,在宫口开大2~3 cm时予以芳香疗法,对照组按产程观察常规观察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中疼痛程度、产程的时间、产程中用药、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程中盐酸哌替啶、缩宫素的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率、产妇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产程中应用芳香疗法,能有效减轻产妇分娩期疼痛,缩短产程并减少药物的使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产科温馨护理管理模式对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8例产科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应用产科温馨护理管理模式)和对照组(应用普通病房护理管理模式),每组均为54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产科患者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分别为1.9%(1/54)、1.9%(1/54)、0.0%(0/54),对照组分别为22.2%(12/54)、18.5%(10/54)、14.8%(8/54),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52.3±2.4)分,对照组为(38.9±4.8)分,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温馨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具备阴道试产指征的6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孕妇,做好产程观察和心理护理等护理。观察记录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情况。结果60例阴道试产孕妇54例成功阴道分娩,其中自然阴道分娩42例(77.78%),阴道助产12例(22.22%);6例阴道试产不成功改为行剖宫产。产程过程中应用催产素加强宫缩40例,1例发生产后出血,无1例发生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结论加强产程的监护和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