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性别与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量表对983名普通初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生活事件与焦虑呈正相关(r=0.609,P<0.001)、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事件、焦虑呈负相关(r=-0,297,-0.260;P<0.001).②生活事件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焦虑(β=0.62,P<0.001),领悟社会支持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4,P<0.001).③性别对中介模型的前半段路径起调节作用(β=0.15,P<0.05),相对于男生,在女生群体中生活事件对领悟社会支持的负向预测作用更显著.结论:生活事件一方曲直接影响青少年焦虑,也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发挥间接作用,性别调节了生活事件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对45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领悟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内化问题显著负相关(r=-0.33,P0.001);自尊能够增强领悟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保护效应(b=0.15,P0.001)。结论:自尊对领悟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领悟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为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来自5.12地震灾区的237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性别、专业在领悟社会支持和PTSD上均无显著差异,②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各雏度与PTSD呈显著负相关;③领悟家庭外支持比领悟家庭内支持对PTSD的预测作用更明显.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是PTSD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5年后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状况,为灾后长期的社会支持系统维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四川省汉源县地震灾区500位居民。结果汶川地震5年后灾区居民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仍高于全国一般水平(P0.001);男性的支持利用度情况显著差于女性(t=-3.634,P0.001);未成年人的主观支持水平显著低于成年人(t=-2.317,P0.05);少数民族的客观支持状况优于汉族(t=-2.074,P0.05);总体上学历越高社会支持状况越好,大学本科学历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普遍好于其他低学历者(P0.05);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有着明显优势(P0.05);已婚者的总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水平都要超过未婚者(t=2.559,3.075,3.070;P0.05),而在支持利用度方面未婚者则要好于已婚者(t=2.622,P0.05);地震中不同受损程度的人在社会支持总体及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相对于女性、成年人、高学历者、已婚者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地震灾区的男性、未成年人、低学历者、未婚者和知识分子等人群的社会支持状况较差。在地震灾害的远期救助中应特别关注这些群体的社会支持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在宜人性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五人格宜人性分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感恩问卷对5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宜人性显著预测领悟社会支持(β=0.37,P0.001),宜人性和领悟社会支持显著预测感恩(β=0.15、0.55,均P0.001),宜人性、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显著预测心理幸福感(β=0.18、0.45、0.29,均P0.001)。领悟社会支持在宜人性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感恩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宜人性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幸福感,也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间接影响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职女生心理弹性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465名中职女生施测。结果 1除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因子与心理健康的部分因子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外,领悟社会支持各因子、心理弹性部分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2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家庭内支持对心理健康总分有预测作用(β=-0.02,-0.02,-0.05,-0.01;P0.01);3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均显著(路径系数分别为0.70,0.24,-0.83;P0.01)结论心理弹性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大学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26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领悟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焦虑(加入中介变量前,β=0.298,P=0.001;加入后,β=0.236,P0.01)和抑郁(加入中介变量前,β=0.277,P0.01;加入后,β=0.200,P0.01)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调节该中介过程。结论:生活事件不但直接影响大学生焦虑和抑郁,并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大学生焦虑和抑郁,即领悟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和大学生焦虑、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调节该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以及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57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主动性人格与领悟社会支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呈显著正相关(r=0.46,0.63;P0.01),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呈显著负相关(r=-0.40,P0.01);②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困难直接效应显著,领悟社会支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中介作用,效应量分别为25%和18.3%,同时领悟社会支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链式中介效应也显著,效应量为5%。结论:主动性人格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又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对118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分别是73.2%和36.7%,两种情绪有显著相关性(r=0.436,P<0.001);抑郁和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以及认知情绪调节量表中的部分因子均有相关性(r=-0.406~0.630,P<0.01或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积极重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积极调整对抑郁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t=5.189,3.710,3.423;P<0.001;t=2.065,P<0.05),灾难化、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责难自己对焦虑情绪有一定的预测作用(t=7.397,8.032;P<0.001;t=3.043,P<0.01;t=2.399,P<0.05).结论 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认知情绪调节方法中部分因素会导致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并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验事件相关反刍量表在地震后青少年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事件相关反刍量表测量了雅安地震3.5年后的693名中学生,并于1个月后对其中的432人进行重测。此外,雅安地震3.5年后的中学生也完成了DSM-5的PTSD核查表和创伤后成长问卷。汶川地震8.5年后,该量表也被用来测量汶川地震重灾区的407名中学生。结果:雅安地震3.5年后,侵入性反刍、主动反刍和问卷的总体信度分别为0.927、0.893和0.928,一个月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18、0.912和0.933;问卷的拟合指数良好[χ2(169)=669.206,χ2/df=3.96,CFI=0.932,TLI=0.924,RMSEA(90%C I)=0.065(0.060-0.071),SRMR=0.044];侵入性反刍和主动反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分别存在正相关。不过,相对主动反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r=0.422,P0.001],侵入性反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有较高的相关[r=0.718,P0.001];相对侵入性反刍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r=0.100,P0.05],主动反刍与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r=0.369,P0.001]。事件相关反刍量表在雅安地震后青少年群体和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群体中的因子载荷具有不变性,但项目截距有差异。结论:事件相关反刍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适用于测量地震后青少年群体的反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性调查,探讨社会支持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新乡市3所高校不同年级1039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整班调查。结果①领悟社会支持在抑郁上的主效应非常显著(r=-0.219,P<0.001);领悟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抑郁情绪(t=-4.290,P<0.001)比领悟社会支持不良大学生(t=-5.278,P<0.001)的抑郁情绪显著少;②新乡市大学生总的抑郁情绪检出率为83.8%;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抑郁情绪(t=2.158,P<0.05),社会支持(t=-4.274,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③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抑郁情绪无显著差异(t=-1.414,P>0.05),而社会支持状况有显著差异(t=-2.388,P<0.05);④家庭内的领悟社会支持较家庭外的领悟社会支持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更为重要。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及各维度作为影响抑郁的重要因素,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抑郁者的不良情绪体验,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乡市大学生的抑郁情绪的流行状况,并探讨人格特征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新乡市的10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新乡市大学生总的抑郁情绪检出率为83.8%;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抑郁状况(t=2.158,P<0.05)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抑郁状况无显著差异(t=-1.414,P>0.05);②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情绪性、精神质对抑郁具有正预测作用,内外向、掩饰性对抑郁具有负预测作用。结论新乡市大学生抑郁心理症状检出率较高,大学生的抑郁与其人格中的诸多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讨初中生情绪智力、自尊与自我妨碍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自尊为中介变量研究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使用率和信效度较高的情绪智力量表(EIS)、Rosenberg自尊量表(SES)以及自我妨碍量表(SHS)对51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及其各个维度与自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395,P0.01),与自我妨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233,P0.01);自尊与自我妨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43,P0.01),回归分析发现,情绪智力对自尊和自我妨碍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结论初中生的自尊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之间起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及饮酒相关知识认知度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大学生饮酒行为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青少年饮酒知识行为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采用方便随机抽样方法,对芜湖市2所高校9个专业559名大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大学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①对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性别(OR=4.51,P0.001)、月平均生活费(OR=1.67,P0.001)、体育锻炼情况(OR=1.71,P0.05)和饮酒相关知识认知度(OR=1.99,P0.001);②对大学生饮酒相关知识认知度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学校(OR=0.62,P0.01)、父母的婚姻状况(OR=1.53,P0.05)、老师谈论饮酒相关问题与否(OR=0.65,P0.05),以及饮酒与否(OR=0.62,P0.05);③对大学生饮酒行为与社会支持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两组的社会支持总分有差异(t=3.99,P0.001);④使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对大学生的饮酒行为与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不饮酒组的正性生活事件与客观支持之间r=0.24(P0.05);饮酒组的正性生活事件与主观支持之间r=0.23(P0.01)、与社会支持之间r=0.23(P0.01),且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之间r=0.17(P0.05)。结论大学生饮酒行为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性别、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饮酒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208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组接受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测查,研究其压力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的特点。结果①不同压力应对方式的护士,积极应对组在领悟社会支持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消极应对组(t=10.12,P0.001);②研究组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和压力应对方式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67,P0.001);③不同学历的护士其压力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12.63,18.14;P0.01),学历越高,个体压力应对方式越积极,其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也越强。结论高领悟能力有利于精神科护士塑造更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人格特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中介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分析社会支持及人际信任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 Short Scale)、牛津幸福量表(OH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信任他人量表(TIPS)对37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社会支持(效应值分别为0.26和0.14,P0.001)、人际信任(效应值均为0.39,P0.001)在两种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间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②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水平高于社会支持。结论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均在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具有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劳动风险防范策略。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对湖南省4所高职院校448名处于顶岗实习期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高职顶岗实习学生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t1=9.622,6.188,7.175;t2=7.299,2.344,2.993;P1<0.001,P2<0.05),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1=-11.812,-11.905,-11.484;t2=-19.302,-21.239,-18.701;P1<0.001,P2<0.001);②SCL-90各因子得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得分相关显著(P<0.05);③SCL-90绝大部分因子与人格因子相关显著(P<0.05);④外向性、神经质、支持总分、宜人性能显著预测高职顶岗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水平(t=-39.708,33.902,-16.645,-16.399;P<0.001)。结论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探索影响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的人格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职前问卷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对北京某大学16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总体上。男生和女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t=1.26,P〉0.05);农村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总分(t=3.17,P〈0.01);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与宜人性(r=0.215,P〈0.01)、神经质(r=0.387,P〈0.01)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变量对主观职业障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0.15,P〈0.01)。结论主观职业障碍不存在性别差异;农村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显著高于城市学生;人格中的神经质因子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高神经质个体面对求职会感受到更多的障碍和心理压力,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现状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孤独感、自尊(RSES)、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CFMPS)问卷为研究工具对275名大学生进行了统一问卷施测。结果 1全体大学生完美主义总体平均得分为80.741分,处于中等水平;2在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上,存在性别,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086,P0.05),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048,P0.05);3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中的"担心错误"维度(Beta=5.686,P0.001)和"行动疑虑"维度(Beta=0.127,P0.05)能显著预测孤独感;自尊在"担心错误"维度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行动疑虑"维度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能预测孤独感,自尊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民族贫困地区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旨在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对民族贫困地区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共获有效问卷336份。结果民族贫困地区中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3.63%,一般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55.36%;中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9,P0.001);高社会支持组与低社会支持组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及MHT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该地区中学生高焦虑的相关因素有性别(OR=0.508;P0.005)、支持总分(OR=0.803;P0.001)、客观支持(OR=1.278;P0.001)和主观支持(OR=1.212;P0.022)。结论高社会支持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增加社会支持可有效改善该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