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卉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9):1598-1600
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自2012年12月—2015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0例,均成功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按护理方式不同,将该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心理干预,而观察组在常规功能锻炼指导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心理干预。术后1个月对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依从性、肩关节活动度(ROM)方面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2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经过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心理干预,患者依从性为85%,观察组2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经过常规功能锻炼、心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后,患者依从性为95%,2组乳腺癌患者在依从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20例中有19例的ROM达标(95%),而对照组患者20例中仅有14例达标(70%),2组患者在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过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心理干预,观察组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 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够显著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及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的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病耻感及患肢水肿的影响.方法:7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自我效能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肩关节功能及患肢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社会排斥、经济歧视、内在羞耻感等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功能好于对照组(P<0.05),患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的护理能够减轻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病耻感,提高患肢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肢功能,减少患肢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探讨,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延续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离院后自行进行功能锻炼,延续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予以家庭和电话进行随访干预,并比较6个月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延续干预组患者其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等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家庭和电话随访等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以及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随访6个月,观察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对功能锻炼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护理干预组患肢肩关节外展程度和患肢肌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功能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患肢功能锻炼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锻炼基本知识掌握优良率、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加强对患肢功能锻炼基本知识的掌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探讨,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延续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离院后自行进行功能锻炼,延续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予以家庭和电话进行随访干预,并比较6个月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延续干预组患者其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等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家庭和电话随访等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以及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癌根治术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80例乳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外科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术后疼痛值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患者患肢恢复时间缩短(P〈0.05)。结论:针对心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减轻术后疼痛,增加患者自护能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 方法 选择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护理组,对照护理组按传统方法采用轮班制,由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健康教育时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多为说教式,患者自己练习,没有具体人员和具体目标评价。早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有责任组长,有锻炼计划,有结合患者生活自理的锻炼目标。比较2组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观察患者术后7 d、14 d生活自理能力等级评定情况。结果责任组长通过术前对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及功能锻炼重要性的宣教、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术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示教、督促、检查、反馈、互动。 结果 显示,护理干预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自理能力等级评定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组利用住院期间护患密切接触进行早期干预,可行性高,结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护理干预,让患肢功能锻炼结合在刷牙、洗脸、吃饭、穿衣、梳头等过程中,患者依从性高,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互动,在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鼓励表扬,患者的积极性高。结果显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功能锻炼的效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作用.方法 对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术前、术后均进行心理治疗及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全国正常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定总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前准备、知识宣教、生命体征测定、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肩关节活动度(ROM)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ROM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96.00%比68.00%、92.00%比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肢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许丽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568-156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作用。方法:对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术前、术后均进行心理治疗及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全国正常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定总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12月住院的35例乳腺癌术后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1~10月住院的3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既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效果进行记录、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由54.29%提高到75.68%,优良率由62.86%提高到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与锻炼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干预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彭聪  李倩  周兴 《四川医学》2014,(9):1248-1249
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乳腺癌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个体化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并观察患者的负性心理及依从性来评价。结果 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度及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有利于规范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功能锻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上肢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2/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8/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自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侧上肢分阶段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施同伴教育体系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对术后恢复、术后日常锻炼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明确该种方法及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选取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 -2015年5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观察组进行同伴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功能锻炼达标情况、日常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功能锻炼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达标率为92.5%,对照组达标率为67.5%,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刷牙、穿衣、进食、梳头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皮瓣坏死4例(10.0%),对照组3例(7.5%);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3例(7.5%),对照组发生5例(12.5%),2组患者病发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上肢水肿4例(10.0%),对照组发生17例(42.5%),观察组发生上肢水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同伴教育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达标率,对患者的一些基本日常活动能力有所改善,降低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从而提高乳腺癌患者生理和社会两方面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术后行化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术后第5~7天分别采用CT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脲嘧啶)、CAF(环磷酰胺、阿霉素、5-FU)等方案进行化疗,在化疗期间对照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随机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化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化疗结束后的社会行为问题、个人情绪问题、习惯问题及学习工作问题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结束后治疗依从率达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病房环境、服务水平、护士仪表的满意度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化疗期间无一例出现皮瓣漂浮及渗漏,干预组患者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2%,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