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胆囊结石发病率越来越高,已达7%~10%,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在30%以上。因此,做好胆囊结石的防治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远荣  邹俊  叶红  汤春芳 《中国药业》2011,20(20):51-52
目的调查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07年至2009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确诊为单纯胆囊结石103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675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8例。结果单纯胆囊结石103例患者中,有43例术前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后全部用了抗菌药物;术前平均用药1.94 d,术后平均用药4.00 d。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术前平均用药2.34 d,术后平均用药4.26 d;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术前平均用药2.41 d,术后平均用药9.79 d。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联合用药术前占12.17%,术后为9.93%;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联合用药术前占9.09%,术后为1.75%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青霉素类、第2代头孢类及硝咪唑类等占70%,其中选择头孢匹胺最多。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除第3代头孢类选择性偏高外,基本符合治疗原则。但应注意解决用药疗程偏长、联合用药较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切除手术方式及胃肠重建方式对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影响。方法:对316例胃切除术患者于术后随访2年,观察其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并按照其胃切除术式及胃肠重建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析。结果:①62例(19.62%)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于自然人群(10.00%,P〈0.05);②远端胃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17.56%)明显低于近端胃切除术(35.14%)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亚组之间比较,近端胃切除及食管残胃吻合术组术后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36.00%)最高,而远端胃切除及行BillrothⅠ式吻合术组发病率(5.13%)最低;远端胃切除及行BillrothⅠ式吻合术组与各亚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余各亚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增高,切除术式、及胃肠重建方式在胆囊结石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7%,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至80岁时可高达23%;同时,在年轻人甚至中小学生中胆囊结石也不算少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及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行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的122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后结石总的复发率为21.3%(26例),高三酰甘油组与三酰甘油正常组复发率分别为34.29%、16.09%;胆囊结石组与胆囊结石合并息肉组胆囊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7.92%、43.75%;结石数量小于3枚与大于等于3枚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9.76%、27.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酰甘油、合并胆囊息肉,以及结石数量是与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结论保胆取石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高三酰甘油、合并胆囊息肉以及结石数量是影响结石复发的重要因素,应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以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陈乔坤 《河北医药》2012,34(20):3107-310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以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已从以往的2%~7%上升至目前的8%~10%[1]。且由于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常存在者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等特点,如若不采取及时、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伴随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其的临床应用值得我们升入研究[2]。因此,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1岁,一年前出现上腹部不适,体检发现胆囊结石,未进行任何治疗。2013年6月胆绞痛反复发作,在当地医院保守治疗后好转。2013年7月4日本院门诊拟“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收入综合外科住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胆汤佐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利胆汤佐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胆囊术后综合征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汤佐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疗效佳,可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被认为是外科手术危险因素之一 ,可以大大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腹部外科手术中胆囊炎合并糖尿病不少见 ,本文总结本人已诊治 7例的体会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5例。年龄 47~ 6 8岁 ,平均5 7.5岁。急诊手术 5例 ,均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择期手术 2例 ,为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本组患者均为 2型糖尿病 ,术前漏诊 1例 ,术后 2 4h发现空腹血糖 2 8.3mmol/L ,既往无糖尿病史 ,半年前偶查出血糖偏高 ,服药 1周后一直停服 1例。 1年前查出糖尿病 ,间断服药 2~ 3次停服 2例。另3例一…  相似文献   

10.
<正>胆囊结石以往常采用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1]。随着胆囊的功能及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治疗胆囊结石的同时应保留胆囊的功能,保胆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分别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LRCL)或腹腔镜胆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前筛查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92例胆囊结石患者,对所有患者行术前超声检查,然后将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胆囊结石患者经过超声诊断,其超声诊断与手术证实符合率为97.83%,其中3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3.26%。92例患者经过超声检查,主要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和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分别占29.35%、48.91%和21.74%。结论在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前,采取超声检查能够诊断出患者的病变情况,预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难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定熊去氧胆酸加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治疗方案在胆囊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64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熊去氧胆酸加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胆囊结石溶解效果、治疗前后的胆囊壁厚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胆囊结石溶解率为78.1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胆囊壁厚度为(2.59±0.20)mm,小于对照组的(2.82±0.40)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的3.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选择熊去氧胆酸加多烯磷脂酰胆碱方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抗生素抗性基因在胆石病患者中的分布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胆囊结石3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0例、胆总管结石30例,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细菌基因组的提取,并采用qPCR的方法对提取的基因组进行检测。结果 在检测到的ARGs中,胆囊结石患者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占的比例最低为5.92%,检测到的基因有8种,strB基因检出率最高,为27.1%。blaTEM、cfxA、aacc、aadD、aadA1、tetX和sull的检出率分别为13.9%、5.1%、5.1%、7.7%、20.7%、4.6%和15.6%。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占的比例最低为12.94%,检测到的基因有15种,sull基因检出率最高,为17.1%。blaCTX-M、blaTEM、blaSHV、ampC-01、ampC/blaDHA、blaACC-1、blaGES、cfxA、aac、aacc、aadA1、strB和tetX的检出率分别为3.2%、9.4%、4.4%、3.4%、8.9%、4.2%、2.8%、2.5%、8.2%、3.9%、8.1%、6.2%、8.2%和9.4%。胆总管结石患者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占的比例最低为17.34%,检测到的基因有16种,blaTEM基因检出率最高,为9.1%。blaCTX-M、blaSHV、ampC-01、ampC/blaDHA、bla-ACC-1、blaCMY、blaGES、cfxA、aac、aacc、aadA1、strB、tetX和sull的检出率分别为7.3%、6.5%、7.6%、5.4%、5.6%、3.3%、6.4%、4.0%、4.5%、4.7%、6.9%、6.1%、6.0%、7.8%和8.9%。blaCMY只在胆总管结石被测到,aadD只在胆囊结石中被测到。结论 ARGs不仅广泛存在于公共环境中,也存在于人体胆道系统中;同时,在胆道系统中,胆总管结石携带ARGs最多,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次之,胆囊结石携带的ARGs最少;胆囊结石患者和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含量最低;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含量最低。这些发现可以为胆石病患者在抗生素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5例胆囊结石患者资料。结果:从表一数据中可以看出,105例胆囊结石患者中,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为98.10%,漏诊率为0.95%,误诊率为0.95%。结论:超声在诊断胆囊结石方面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临床上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我国自然人群中胆囊结石发病率约为5%,女性患病比男性高出1倍.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国内报告为28.7%~32.6%,其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糖尿病病程越长,胆囊结石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例1,女,60岁。主因发烧10余天及右上腹疼痛入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发烧,体温在37.5°~38.6℃,右上腹痛,恶心无呕吐。12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查体:体温37.5℃,脉搏80次。右上腹压痛(+),查体无异常发现。白细胞12~28×10~9/L,中性70~90%。上消化道造影:食管及胃未见异常,十二指肠1及3~4部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B超对无症状性胆结石患者的检出及随访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B超检查的2577例健康体检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出无症状性胆结石患者共108例,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为A组(中青年患者)、B组(中年患者)、C组(老年患者),比较三组之间的B超胆囊结石检出率和统计出胆结石分类情况以及观察随访结果。结果 C组胆囊结石检出率高于A组、B组(P<0.05);胆结石分类情况:Ⅰ型28例、Ⅱ型32例、Ⅲ型19例、Ⅳ型29例,各占比为;25.93%、29.63%、17.59%、26.85%;经过半年随访后共有10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占9.26%,Ⅲ型、Ⅳ型各5例。结论 B超可以提高临床检出率,可作为体检筛查无症状性胆结石的首选检查方式,针对已检出胆囊结石患者应进行定期随访,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颈动脉改变的超声特征。方法对48例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Ⅰ组),另随机安排45例患有2型糖尿病但不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做对照组(Ⅱ组),检测两组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IMT、PSV、EDV及RI。结果Ⅰ组颈动脉IMT增厚者为39例,占81%,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56%,Ⅱ组IMT增厚者为25例,占56%,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37%,Ⅰ组较Ⅱ组IMT增厚人数及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而PSV、EDV及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颈动脉结构变化较不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明显,提示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越高该类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病变的风险越大,利用超声行颈动脉检查,对其心脑血管等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其学 《云南医药》2015,(1):109-111
胆囊结石是外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提升,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隐性胆囊结石即无症状胆囊结石、静止胆囊结石,是指B超等检查手段明确胆囊内有结石,但从未引起任何胆囊结石相关症状者[1,2]。随着B超在临床的普遍运用以及健康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隐性胆囊结石被检出,占胆囊结石的34%-50%[3,4]。隐性胆囊结石患者是否应该进行外科干预,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对我院B超确诊为隐性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法国专家发现胆囊结石致病基因 法国巴黎圣·安托万医院专家经临床观察研究发现,MDR3基因变异与突出胆囊结石及严重并发在5月号的美国肠胃病学专业杂志上。 据法国专家介绍,胆囊结石中有80%属于胆固醇结石,而胆固醇结石主要是由于胆汁内胆固醇含量过高造成的。该院拉乌尔·普蓬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早在几年前就发现,在50岁以下胆囊结石症患者中,常常会出现诸如肝结石、肝内胆汁淤积等综合症状。近年来,他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出现上述综合症状的患者体内的胆汁磷脂含量下降。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最终证实导致此症发生的原因是MDR3基因发生突变。 专家们说,正常情况下,MDR3基因控制着决定人体内胆汁磷脂浓度的蛋白质的活动,而胆汁磷脂可以使胆固醇保持溶解状态,从而避免结石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