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阑尾切除术,从1886年至今已近100年的历史。对于系统的手术切除方法,我们做了某些改进,从1981年8月——1982年9月,用此法共治疗40余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 开肤,阑尾提出后,将阑尾提紧,在距离其根部0.3厘米处用血管钳钳夹挫灭阑尾及系膜,用园针7号丝线于挫灭处之阑尾系膜无血管区贯穿缝合一针,先结扎夹挫的系膜侧,后将两线头转于阑尾侧于挫灭处再行结扎阑尾,距阑尾根部1.0厘米处之盲肠壁浆肌层并可带上阑尾系膜一针。行荷包缝合;于阑尾及其系膜结扎线上方钳夹阑尾及其系膜,先于系圆侧将阑尾及其系膜一并切除,残端消毒后,将阑尾及系膜残端一起埋入荷包内。以后的手术步骤仍同传统作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丝线结扎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145例阑尾炎患者均采用丝线结扎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用分离钳钝性分离阑尾根本系膜,然后用7号丝线分别结扎阑尾系膜及阑尾根部,于结扎线远侧剪断阑尾及系膜。结果:14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阑尾残端漏、残株炎、系膜出血等并发症。病人术后平均住院4天,均痊愈出院。结论:丝线结扎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王兴强  乔铁  冯禹阳 《华夏医学》2006,19(2):257-258
目的:总结250例腹腔镜微波刀阑尾切除中阑尾残端的处理技巧。方法:在腹腔镜下用微波固化处理阑尾系膜,然后用圈套器套扎阑尾根部,如果阑尾根部化脓、坏疽则再缝合结扎关闭阑尾残端腔,将剩余的阑尾系膜覆盖于阑尾残端上。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用微波固化处理阑尾系膜,然后圈套器套扎阑尾根部,必要时再缝合结扎关闭阑尾残端腔,将剩余的阑尾系膜覆盖于阑尾残端上的方法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阑尾手术是基层医院常见手术,在手术中常遇到无法用常规方法完成阑尾切除的情况,对于异常肿胀的阑尾根部,后位阑尾伴异常水肿,系膜短及化脓粘连肿胀严重时,用常规方法切除,结扎线或止血钳易割断系膜及阑尾根部异常脆弱组织[1],可造成系膜滑脱出血、粪瘘等严重并发症.作者用浆肌层阑尾切除35例此类病人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阑尾切除术中的阑尾系膜断端是一粗糙面,如不妥善处理,可能增加腹腔粘连。若采用间断缝合阑尾系膜近侧断端的两侧浆膜以覆盖阑尾断端,又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并费时。对此,我们作了一点改进。方法:在较高处离断阑尾系膜,其近侧断端双重结扎,第二道结扎线暂不剪断。切除阑尾,阑尾残端用4号丝线结扎,其结扎线暂不剪断。然后,将上述两根结扎线进行打结,使阑尾系膜近侧断端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4年8月~1998年2月采用阑尾根部浆肌层环切剥离包埋残端法对685例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方法介绍开腹腔显露阑尾,将阑尾系膜展开,夹两把中弯血管钳,钳尖部达阑尾根部盲肠壁,在两钳之间剪断系膜。用国针4号线在下方血管钳的下面中部穿入I针,从血管钳的尖端下方浆肌层穿出,再从系膜中间穿过,在其另一端环绕缝1针,结扎。将阑尾上下拉直,在距阑尾根部0.5cm处夹一把直血管钳,钳下方环形切开阑尾浆肌层,将浆肌层和粘膜下层轻轻剥离至阑尾根部,在根部用4号丝线结扎阑尾粘膜下层,在结扎线上0.2cm…  相似文献   

7.
无裸面阑尾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阑尾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目前的阑尾残端荷包缝合线和阑尾系膜残端结扎线再行对端结扎在一起,使系膜残端复盖在荷包口上。这一手术方式,对于切除非疑难阑尾,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式。但这一方式,还有一些缺点,为促进阑尾切除术的不断进展、提出对现行阑尾切除术的评价如下。阑尾系膜残端结扎线和荷包缝合线的对端结扎的这一手术方式,仍有使系膜残端裸露于腹腔中的缺点,是引起肠粘连的因素之一。为彻底消除手术创面,减少肠粘连的发生,提出如下术式的做法: 1.钳夹阑尾根部后结扎,结扎线暂不剪去。切去阑尾,常规处理阑尾残端断面,缝好荷包线,先不予抽紧,暂置一旁。  相似文献   

8.
<正> 编辑同志: 笔者应用一线双扎、“8”字包埋法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对56例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病人施行了阑尾切除术,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现介绍如下。具体操作方法:提出阑尾之前的步骤同传统术式。用阑尾钳夹持阑尾体部牵出切口外,在阑尾根部以中号圆针自系膜与阑尾壁之间穿出,引过一条7号丝线约35cm长,先结扎系膜打方结后,再用此线反扎阑尾根部,在距结扎线远端约0.4cm处钳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2006年3月,我科腹腔镜下阑尾切除96例,其中60例采用二孔法,即从脐部作观察孔,注CO2气,调查体位,置观察镜观察腹腔及阑尾情况,如腹腔无脓液,阑尾周围无粘连,阑尾直径在10mm以内,则可采取二孔法.具体方法:于右下腹麦氏点置10mm穿刺器作操作孔,用抓钳将大网膜推开,抓住阑尾末端,将CO2气放出,将阑尾沿穿刺器提出腹腔外,于腹壁外分离阑尾系膜,上钳切断,近端双重结扎,于阑尾根部4号线结扎,线暂不剪断,残端用电凝烧灼粘膜,将系膜近端覆盖阑尾残端,用结扎残端的线结扎,送入腹腔.……  相似文献   

10.
安文伟  黄原  刘坤 《河北医学》2008,14(2):184-185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经验体会。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头低脚高仰卧位,单孔法,钳夹、切断及结扎阑尾系膜,阑尾根部双重结扎。结果:12例中转开腹,余384例完成手术。30例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阑尾切除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97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共行阑尾切除术 3 0 6例 ,并对部分阑尾切除术的术式进行了改进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0 6例 ,男 162例 ,女 144例。年龄 13~ 64岁 ,中位年龄 3 1岁。2 治疗方法与结果约半数患者采用仰卧位 ,右臀部垫高。除有阑尾穿孔腹膜炎者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外 ,其余均采用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方法 :用钳钳夹挫灭阑尾根部 ,用 7号丝线于挫灭处结扎阑尾 ,切除阑尾 ,其残端根部再用 4号丝线缝扎 1次。将阑尾系膜整束牢固结扎 ,在阑尾根部盲肠壁上行 8字缝合 ,将阑尾系膜绑扎在 8字缝线内。阑尾炎症不重 ,可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免钛夹不结扎阑尾动脉的改良三孔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2000年至2006年应用腹腔镜腔内打结7号丝线结扎阑尾根部,紧贴阑尾电凝分离系膜至根部不结扎阑尾动脉,改良三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20例。结果:患者均于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36min,平均住院4.5d。结论:本改良三孔法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可靠、手术费用低,消除钛夹留置体内对患者心理及磁共振检查不利影响,不结扎阑尾动脉可简化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3.
刘渝 《中外医疗》2009,28(8):168-168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中阑尾系膜处理方法。方法在300多例阑尾切除术中,采用缝合园针带线分离阑尾系膜,然后结扎系膜以及阑尾根部,再作系膜切断,并再次行系膜结扎。结果较传统方法相对组织损伤小、不会致阑尾系膜以及其内血管撕脱或血管回缩,系膜结扎更为可靠,且操作简便易行,有效减少因手术操作中致阑尾系膜撕脱或血管回缩所引起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同时所保留的阑尾系膜较长,有利于系膜覆盖于荷包缝合处。结论该方法对阑尾系膜处理更加安全可靠,减少了术后大出血并发症发生,有利于系膜覆盖于荷包缝合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性阑尾炎术中切除的改进方法。方法:术中找到阑尾后,在其根部无血管区戳小洞,用弯止血钳在小洞一侧夹阑尾系膜,第2把在另一侧阑尾欲结扎处压痕迹,再向尖端移动0.5cm夹着阑尾,紧靠阑尾处横断系膜。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及成功率均理想,犹于常规疗法。结论:采用两钳法切除阑尾简易、快捷、奏效,术后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徐欣  冯轲  钱飞 《中外医疗》2008,27(11):14-15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电凝处理阑尾系膜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2003年至2007年在32倒腹腔镜中,采取紧贴阑尾电凝分离切断系膜至根部,不特意结扎阑尾动脉,三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2例.结果 患者均于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36min,平均住院4-5d.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系膜采用电凝后切断是安全可行的,可消除钛夹留置体内对志者心理及磁共振检查不利影响,并可简化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6.
1987年12月至1990年5月,笔者对34例周围粘连较广泛的急慢性阑尾炎,采用“蜕壳法”切除阑尾,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本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13~62岁。二、术式:取右下腹麦氏切口进腹,找到并提起阑尾,紧靠阑尾根部系膜侧壁,用一中弯止血钳戮孔,稍分离带线结扎阑尾。距结扎0.3cm处夹持一把中弯止血钳,在此钳下缘从阑尾系膜侧开始(避免污染系膜)将阑尾切断,两断端“三签”处理,近端行“Z”字包埋,保留阑尾系膜和阑尾动脉。右手将挟持阑尾远断端的中弯止血钳轻轻提起,靠近止血钳远端约0.2cm处,用小弯血管钳环行剥断阑尾浆膜和纵行肌层,浆膜即随纵行肌自动回缩;左手继续持阑尾钳并稍微带力,右手用小弯  相似文献   

17.
汪敬伟 《吉林医学》2014,(6):1264-1264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处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刀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经trocar孔置入抓钳和超声刀。紧贴阑尾凝切阑尾系膜血管至根部,不结扎阑尾的动脉。结果: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26 min,平均住院时间3~4 d。结论:本法创伤小、出血极少、安全可靠、恢复快。术中应用超声凝切,不结扎阑尾动脉主干,可简化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8.
难处理阑尾切除术,是指不能用钳夹结扎阑尾系膜后阑尾残端结扎加荷包包埋、钳夹结扎阑尾系膜后不结扎阑尾残端直接荷包包埋和钳夹结扎阑尾系膜后结扎阑尾残端不行荷包包埋三种常规手术处理的阑尾切除术,是临床实施阑尾切除术中出现的棘手问题之一。作者科室2001-01/2010-10月共处理此类阑尾炎2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编辑同志: 阑尾切除术是基层医院较常做的手术,传统的阑尾切除术在用血管钳分离阑尾及系膜时,有时偶然损伤阑尾动脉或盲肠壁,造成短时迅猛出血,从而影响了手术的质量及速度。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针穿引线结扎法切除阑尾140例,克服了上述弊病,现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阑尾根部及系膜应用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行LA的171例阑尾炎病人随机分成A、B、C 3组,A组阑尾残端及系膜使用Hemolock夹夹闭;B组采用丝线分别双重结扎阑尾残端及系膜;C组阑尾系膜丝线结扎,阑尾残端结扎后“8”字缝扎包埋残端。评估3组病人手术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结果手术时间A组最短,C组最长(P < 0.01);术中出血量B组和C组均明显高于A组(P < 0.01),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排气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腹腔镜下阑尾根部及系膜处理方式都是安全可靠的,Hemolock夹夹闭的方式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且更适合初学者使用,丝线结扎及缝合包埋残端的方式更适合有一定腹腔镜基础的手术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