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研究如何规范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以中医临床研究实例数据为例,基于算法和原理,通过R语言实现统计学分析和数据解读。结果:重复测量资料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不同水平间可进行客观比较,同时可分析交互效应是否存在。结论:该方法对中医研究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有效核心方的研究有助于中医药治疗的经验总结并揭示其内在的组方规律,该研究以探索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核心有效处方的数据挖掘方法为目的,提出了应用个人用药指纹谱表征患者的阶段用药信息,通过D指数法筛选潜在获益药物群,并在药物的配伍网络的基础上采用复杂网络的极大团算法结合生存分析模型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核心有效处方,并对龙华医院322例肺癌用药的生存数据进行了挖掘分析,通过用药指纹谱的分析初步显示了用药水平与生存期的关联性,D指数法筛选到了43个潜在获益药物,通过复杂网络结合对数正态分布的参数生存模型分析得到了2个潜在的对患者生存期获益的核心处方,并通过了多因素生存模型的验证。从2个潜在核心有效方的组成看,基本体现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扶正思想,所得结果也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情况。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杂网络结合生存分析模型能够对复杂中医肿瘤临床的生存数据进行挖掘,是发现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潜在核心有效处方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某三甲中医医院名中医治疗肺癌有效病历数据,挖掘肺癌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利用某三甲中医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中提取的1175张治疗肺癌有效处方数据,采用复杂网络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总结分析名中医诊治肺癌的用药规律。结果:肺癌的常见证型为气阴两伤、痰淤热毒、癌毒走注、痰淤郁毒、热毒痰瘀、痰瘀郁毒阻肺;常用中药为北沙参、南沙参、太子参、麦冬、白花蛇舌草、山茨菇、泽漆、仙鹤草等。结论:采用复杂网络算法对名中医治疗肺癌疾病的病历处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名中医的用药规律,利用复杂网络的多尺度骨干网络图谱分析临床名中医在肺癌治疗过程中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规律,对传承和挖掘名中医治疗肺癌的优秀经验,并指导临床诊疗及用药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名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病案,探索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发现中医用药规律,为进一步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基础。方法 基于国医堂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2666条处方数据,兼顾方剂信息和药物属性信息,依据节点关联度和属性相似度构建中药加权网络,找出核心药物,并进行药物社团划分,最后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中药加权网络包含482个药物节点,4184条边,找出核心药物20味,划分出9个重叠药物社团,模块度为0.318。结论 在临床方剂数据上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药物间的联系,基于属性相似度挖掘出药物社团,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复杂网络方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有效病例的方剂数据挖掘的可行性.方法:以龙华医院近3年综合治疗COPD的有效病例为基础,建立相应方剂的药物配伍网络,通过对网络的统计信息进行分析,挖掘中医药治疗COPD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通过对网络的中心性研究,发现了中心度相对较高的核心药物,通过对网络的凝聚子群分析发现了相应的核心处方及加减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结论:复杂网络方法可用于COPD方剂的数据挖掘,是研究总结方剂配伍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电针对油脂减弱小鼠胃肠推进功能的腧穴拮抗效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腧穴配伍效应包括协同效应和拮抗效应,它们是影响针灸效应的重要因素。对于协同效应,古人早有认识,并系统地提出了利用协同效应的配穴方法,但却未曾提及腧穴的拮抗效应。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腧穴拮抗效应的研究极少,国外尚无此类报道。鉴于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实验以胃肠推进率为指标,对腧穴拮抗效应进行研究,以期为针灸配穴提供实验参考资料。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昆明纯种系小白鼠 115只,雌雄不拘,体重 20±1g,随机分成Y0~Y89组(Y2~Y8为腧穴电针组),其中Y135只,其余每组各10只…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对中医治疗肝病处方中组方规律进行分析,为肝病临床用药以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某三甲中医院肝病科近2年肝病治疗处方数据,首先运用复杂网络找出药物之间的关联结构,再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无监督机器学习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中医治肝硬化的组方规律。结果:对589首处方,共计257味中药,高频药物组合包括频繁二项集12项、三项集15项以及四项集14项;支持信≥10%、置信度≥90%的关联规则包括"陈皮,神曲→白术","猪苓,陈皮→白术"等34条;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中药主要以5种特征进行归类。机器学习结果与构建的复杂网络结构完全一致。结论:运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中医处方数据分析,并与复杂网络方法相结合,以探究中医治疗肝硬化组方规律的方法确实可行,可为临床治疗肝硬化和找寻新方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如何从中医药学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的大量处方数据中进行知识发现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拟从薛伯寿教授多年临床实践的处方数据出发,探索基于复杂网络的中药网络与处方网络相结合发现薛教授常用复方核心药物组合的方法。方法:基于薛教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系统中的9584个处方数据,依据处方构成的相似性和药物的同现关系分别构建处方网络和药物网络,利用社团分析等复杂网络方法进行处方及药物配伍分析,由薛老及其传承人评价分析结果。结果: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26个处方模块,4个中药模块。其中,1个处方模块的核心药物组合为小柴胡汤、银翘散、升降散复方加减,与前期利用完整回顾性医案挖掘的外感热病处方中药组成一致。结论:针对处方数据,利用社团分析等复杂网络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得到薛教授治疗不同疾病的常用复方核心药物组合,可为进一步继承和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方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病案数据,探索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发现病机与中医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1090条包含病机、处方的肺癌病案有效诊疗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兼顾方剂和中药属性信息,构建中药带权网络,依据节点重要性挖掘核心病机的核心中药。结果 针对气阴两虚、痰瘀郁肺、癌毒走注、痰瘀郁毒、热毒痰瘀阻肺以及热毒痰瘀互结六个病机,在包含401个中药节点的中药带权网络范围内找出各自对应的核心药物。结论 复杂网络模型可以直观展示病机与药物间的联系,为进一步深化中医对肺癌的理论认识,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作者基于中医临床文献数据,从临床治疗心绞痛血瘀证的方剂出发,使用复杂网络算法构建了中药网络,计算了中药的点中心度(degree)、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和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以及使用凝聚子图CONCOR迭代相关收敛法分析了中药的聚类情况。结果发现丹参、川芎、黄芪、红花、赤芍的点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都较高,为治疗心绞痛血瘀证的核心药物。聚类结果显示,中药可聚类为27个子群,其中4个子群(中药组合)在中药新药处方筛选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了分析处方内部中药可能的配伍关系,作者对子群进行了二级凝聚子群分析,进一步计算了二级子群的密度,并结合中医理论给出了解释。结论:复杂网络算法可以有效辅助治疗心绞痛血瘀证中药组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是目前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类疾病。当前报道中药治疗肿瘤的各类成方、验方、自拟方等种类繁多,且分析方剂组方规律常常以用药频次为基础,该类方法适用于发现显性经验,难以有创新性发现与认识。该文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 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治疗肿瘤方剂的组方规律。筛选出114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5个、新处方13个。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实现对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抗老年性痴呆方剂核心药物组合的筛选研究。方法:提取《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对老年性痴呆具有治疗作用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软件,录入方剂信息,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分析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显性及隐性药对、分析方与症的相关性及发现新方。结果:通过对102首抗老年性痴呆方剂所含药物的频次统计分析,得出抗老年性痴呆的常用药30个,其中人参、远志、茯苓、石菖蒲位居前4位;通过对其102首方剂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20个,其中人参与远志、远志与石菖蒲、人参与石菖蒲为常用药对的前3位;通过方症相关性规律发现《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老年性痴呆方剂的核心药物组合与人参、远志、石菖蒲、茯苓相关性最大;通过改进的互信息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数据挖掘算法发现关联系数较高的隐性药对40个及演化新方2个。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老年性痴呆方剂的核心组合成分与开心散吻合度最高,其方剂和组成药物对记忆力减退状况具有较为明确的治疗意义,挖掘得到的新方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和总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治疗妊娠恶阻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提取CNKI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整理录入方剂信息,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妊娠恶阻方剂的常用药物、组合规律及核心组合。结果:通过对129首治疗妊娠恶阻方剂的分析,总结出使用20次以上的中药16味、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28个、核心组合32个,演化得到新处方9个。结论:CNKI中收录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组方以健脾益气、理气止呕为主,辅以辨证加减,可为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志宏  张静  吴淑琼  陈丹  陈伟  汤涌  张众志 《天津中医药》2021,38(10):1241-124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运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用药经验,提取核心处方以及可能形成的新处方,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更多选择。[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4日—3月11日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并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中医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基于系统集成的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和熵聚类等挖掘方法,分析总结药物属性、用药频次、常用剂量、相互关系及可能的新方组合。[结果] 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19例,筛选处方709首,涉及中药251味,共有30味中药使用频次在100次以上,排在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茯苓、陈皮、燀苦杏仁,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苦、甘、辛多见,归经主入肺、脾、胃经。药物组合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陈皮、茯苓”“炒白术、茯苓”“茯苓、燀苦杏仁”。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两两药物关联系数最高的是“款冬花、泽泻”。基于熵聚类法,提取10对核心组合,得到5个新方组合。[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的中医药治疗中,要重视肺脾胃同治,可适当多用温、寒、苦、甘之品,常用茯苓、陈皮、苦杏仁、法半夏、白术等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挖掘在中医治疗肺癌方剂中的用药及配伍规律。  方法:选择《肿瘤方剂大辞典》中明确用于治疗肺癌的中药处方,基于随机置换检验的互信息方法进行中药的相关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复杂网络,通过计算网络的中心性信息挖掘相关的核心药对、处方,以及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配伍规律。  结果:共选择323首治疗肺癌的方剂,涉及407味中药。其中发现20个高频药物(主要集中于养阴类、补气类),41个核心三元组药物,26个核心药对;同时发现了以养阴益气药物为主,辅以化痰散结、清热解毒药物的基本方13个;药物性味以寒温、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脾、肝、胃、大肠经居多。  结论:通过复杂系统熵网络法,可有效发现治疗肺癌的处方及用药;以寒热并用、阴阳互补、表里同治为主要治则,用药以益气养阴为主、以祛邪为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呕吐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提取《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呕吐的方剂,录入方剂信息,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呕吐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律、核心组合及新方。结果: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305首止吐方剂的分析,共涉及中药174味,出现频次≥10的药物49味,总结了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45个、潜在核心组合58个,并演化新处方9个。结论:明确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呕吐方剂的用药规律,常用药物以健脾助运的陈皮、化痰降逆止呕的半夏、温中止呕的生姜为主,并可适当配伍补益药物。本研究为中医止呕临床用药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妇科彩超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3768例,处方数8986个,其中中药信息201242条,影像学资料4322条,使用的中药362味,使用复杂网络软件Liquorice系统进行挖掘分析。结果 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使用频次 > 2000的中药35味,核心处方复杂网络图中的药物有当归、白芍、川芎、醋延胡索、醋香附、蒲黄、炙甘草、党参,得到3层核心药物加减配伍子网络图。结论 运用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反映了真实世界中医对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治疗AM应在活血化瘀的总前提下,佐以理气止痛,益气补血。寒凝血瘀者温经散寒,热灼血瘀者清热解毒,气滞血瘀者行气活血,正气虚弱者补肾益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冠心病为例,从大量方剂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模式和趋势。方法 基于中国药典的冠心病方剂数据、以及中国方剂数据库数据,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来构建中药复方的复杂网络,并运用CNM-Centrality算法对网络进行聚类,挖掘数据规律来分析冠心病方剂配伍知识。结果 冠心病的中药网络被划分为7个聚类结果时,可以清晰地表现节点的关系特征,其中丹参、川芎、黄芪等节点中心性较高,这表明丹参、川芎、黄芪是治疗冠心病的核心中药。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分析全瓜蒌、炒枳壳为核心节点的网络聚类和丹参、川芎、黄芪三种核心中药的网络聚类,经推断都对应气虚血瘀证,辨证的过程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冠心病方剂配伍研究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结论 复杂网络可以有效地挖掘方剂数据中的配伍规律,给中医药理论提供科学实证,为中医药系统的复杂特征加以佐证,也为方剂与中药、方剂与病证、方剂与疗法之间并存互动的复杂关系辅以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当代名老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文献中名老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处方,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以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方法,获得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关联规则,挖掘药物的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141个中药处方,228味药物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8组常用药对,18个核心组合和9首新处方。结论:清热祛湿、解毒消肿、活血止痛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基本治疗原则,湿、热、毒、瘀为关键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