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盘峰 《河北医药》2005,27(5):359-359
面肌痉挛是由第七对脑神经(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不自主运动的一种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病之一。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采用口服抗癫痫药,面神经阻滞减压术、针灸等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自1978年有作者应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治疗面肌痉挛取得满意疗效后,使得面肌痉挛的治疗有了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肌间断性不自主阵挛性抽动或无痛性强直。大多数面肌痉挛有错行血管压迫面神经根,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可获痊愈,提示与三叉神经痛有类似发病基础[1-4]。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推测为面神经异位兴奋或伪突触传导所致[5-8]。笔者所在医院主要采用3D-SPACE序列结合平扫并进行后处理对原发性面肌痉挛进行影像学分析,从面神经和邻近血管的比邻关系和手术结果相关性做对比。  相似文献   

3.
林容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2):150-151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指一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肌群不自主、阵发性、无痛性抽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面肌痉挛为面神经出脑干后受责任血管(即压迫面神经致临床症状的血管)长期慢性压迫刺激,面神经过度兴奋所致。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手术治疗原发性HFS的首选方案,有效率为87.5%~99.3%^[1]。同时,手术减少了损伤,不切断神经,保留了神经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较少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现将我院自2007年2月-2008年6月对11例原发性面肌痉挛病人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面部表情肌阵发性不自主痉挛性收缩,常因精神紧张及情绪过度刺激或工作疲劳过度而诱发本病。近年来采用面神经干电针定位药物阻滞治疗术对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21例,女27例,平均年龄4  相似文献   

5.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46例面肌痉挛患者诊疗经过及术后疗效、并发症等,总结经验。结果 46例患者中41例术后面肌痉挛立即停止,4例经进一步恢复后治愈,1例未愈,术后有效率97.8%,术后并发症包括面神经麻痹、手术切口皮下积液、耳鸣等总发生率8.7%。结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术式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菊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169-170
目的:探讨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与颅内面神经干梳理术在面肌痉挛中的治疗效果,并将其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09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面肌痉挛的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组(对照组)15例和颅内面神经干梳理术组(观察组)14例,对照组采用颅内显做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颅内面神经干梳理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笔者发现,观察组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方法中,颅内面神经干梳理术还是较为可取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面肌痉挛患者,通过监测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的方式对患者的手术过程进行监测,对32例经单纯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减压后仍伴有LSR的患者行面神经蛛网膜下腔段全长(面神经远端)探查,并对探查发现的15例存在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现象的患者行充分减压,观察其测结果及手术疗效。结果术后15例伴有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现象的患者中,13例患者LSR消失,2例患者仍伴有LSR现象;且术后12例患者的面肌痉挛症状彻底消失,3例患者的面肌痉挛症状有所减轻。术后随访1年,患者面肌痉挛症状均彻底消失,且无一例患者复发。术后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结论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以检测结果为依据给予其减压治疗则能有效的降低术后延迟治愈的发生率,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宋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4,(34):234-235
面肌痉挛(facial spasm,FS)又称面肌抽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良性功能性疾病,是面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同侧面部肌肉非自主痉挛收缩。主要症状是单侧面部肌肉阵发性、节律性的抽搐累及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自主抽搐,严重者可累及整个半侧面部乃至同侧颈阔肌[1]。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1面肌痉挛的病因1.1由于面神经在出脑干区受到血管轻微持续的压迫导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在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2年底收治的137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探讨术前、术后及中期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无颅内感染或脑出血等重症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听力障碍。同时术中有无穿通支、面神经受压方式、压迫面神经的位置以及面神经出脑干区表面压痕情况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式,但术中尤其注意听力障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业贤 《海峡药学》2000,12(Z1):44-45
面肌痉挛是口腔临床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半侧面神经支配的部份或全部表情肌的阵发性抽搐.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尚不明了,并缺少理想的治疗方法.作者从1994年至1999年间对面肌痉挛的患者,进行了曲安缩松合剂茎乳孔处面神经干的封闭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面肌痉挛,过去治疗多采用面神经压榨术,神经干部分切断、选择性分支切断,颞骨内神经解压以及与其它颅神经吻合术等手段,均因疗效不持久或遗留永久性面瘫,以及手术复杂而被弃用。面神经不锈钢丝绞扎术比较简便,适合基层医院采用。笔者应用此术式治疗两例,术后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来79例面肌痉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分析发病原因、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面肌痉挛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血管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区,产生的机械性搏动刺激所致。术中发现责任血管与小脑前下动脉(AreA)相关占68.4%(54例),复合血管压迫者占36.7%(29例),微血管减压术后总有效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常见的有头痛、耳鸣,较严重的有患侧面肌瘫痪、听力下降,多可在6个月后逐渐恢复。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面肌痉挛患者115例,所有患者均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同时利用监测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法展开术中监测;对34例单纯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减压后LSR未消失患者进行面神经远端探查,发现其中17例患者有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现象,给予充分减压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14例LSR完全消失,其他3例患者LSR并未消失;手术治疗效果为12例患者均于手术结束时抽动完全消失,其他5例患者出院时面部仍有抽动,经8~12个月随访面部抽动均完全消失。术后并发症为听力下降2例,颅内感染2例,经处理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按照LSR监测结果为存在远端血管压迫的患者展开减压治疗,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沈尚楹  刘鸿源 《天津医药》2002,30(2):118-119
面肌痉挛是因面神经冲动传导异常引起的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频率可由每分几十次至上百次。患者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面部表情动作。手术治疗有时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术后存在面瘫及复发的问题,一旦复发常无补救措施。我们采用自制的面神经夹治疗了13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80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及护理经验.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乳突后入路实施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配合,结果:患者术后1~6天,均未出现明显的面肌痉挛,无脑脊液漏,伤口愈合良好.结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首选的方法.良好的手术体位和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面肌痉挛是以一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肌群不自主、阵发性、无痛性抽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扩大至面部表情肌及口轮匝肌。  相似文献   

17.
陈为忠 《淮海医药》1998,16(4):29-29
面肌痉挛为一种原因不明的、不自主的,阵发性一侧面肌抽搐。分两类:一类称症状性面肌痉挛,为面神经瘫痪不全恢复的一种后遗症;一类称为起因不明性面肌痉挛。大多数属此类。面肌痉挛目前无理想的疗法,本所用的封闭疗法是对病程长、用药物疗法无效的面肌痉挛的一种疗法。  相似文献   

18.
面肌痉挛是疼痛门诊常遇到的一种无痛性疾患.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面部的不自主的肌肉抽动,目前对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炎症、面神经根部粘连、面神经受到小血管的压迫及精神因素等可能是其主要的诱因.作者对就诊的面肌痉挛的病人采用面神经阻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面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7日~2018年1月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面肌痉挛患者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所有患者全部应用耳内镜下面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低颅压1例、听力障碍2例,并发症发生率5.4%;对照组中,面瘫2例、颅内出血与低颅压各3例、听力障碍5例,并发症发生率23.5%(P0.05)。结论:给予应用耳内镜下面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综合、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CT或MRI检查排除继发性病因.术中确认责任血管,将其推离面神经出脑干处.术中采用实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结果 全部病例术中均发现有明确的压迫血管,责任血管中小脑前下动脉占53.3%.全部病例随访3~6月,总有效率为96.7%.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严重而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