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克拉玛依区维吾尔族、汉族青少年的焦虑、抑郁、自尊等心理状况,为克拉玛依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维吾尔族青少年387名、汉族青少年873名,以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交往焦虑量表为测量工具,调查维吾尔族、汉族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特点。结果: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抑郁、焦虑程度高于汉族青少年(t=5.1069,3.6857;P0.01)。汉族青少年的交往焦虑、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维吾尔族青少年(t=3.141,3.625;P0.01)。汉族青少年更倾向于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方式(t=5.301,P0.01);在消极应对方面,汉族和维族青少年没有差异。结论:克拉玛依区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带有地区文化特点,汉族和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新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现状及特点。方法:通过分层抽样方法,在新疆地区选取了2138名10~19岁在校中小学生(来自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采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Chinese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Qualities Inventory,CAMHQI)进行调查,该调查表包含适应状况、人际沟通、个性素质、动力系统、自我、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和应对方式8个分量表。结果:(1)新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各项指标均值都在3分左右。新疆青少年的适应状况、人际沟通、个性素质、自我、认知风格、应对方式分量表分均高于全国青少年常模,而动力系统、归因风格分量表分均低于全国青少年常模。(2)哈萨克族青少年的认知风格及归因风格分量表分均高于汉族青少年;汉族和哈萨克族青少年的适应状况、人际沟通、个性素质、动力系统、自我以及归因风格分量表分均高于维吾尔族青少年。(3)小学五年级学生各分量表(除应对方式外)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学生;除认知风格分量表外,初三年级学生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初一学生;高二、高三年级学生的动力系统得分高于高一年级学生。(4)女生动力系统得分高于男生,而认知风格得分低于男生。结论:新疆地区青少年各方面心理健康素质的水平都比较高,有6种素质的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学生五年级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水平最高,初中阶段呈先降后升,高中阶段的发展水平处于稳定状态;哈萨克族和汉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与维吾尔族青少年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中学生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 ,也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1- 2 ] 。初三毕业生面临升学的压力 ,这部分同学的心理状况更应引起关注。在各种心理问题中 ,焦虑、抑郁是常见的症状 ,本文拟调查初三毕业生的焦虑、抑郁状况 ,并通过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 ,以便发现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这对初三毕业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将有重要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取一所普通中学 ,以所有初三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发放 35 2份调查表 ,共收集 331名资料完整者 ,资料回收率 94 .0 3%。 331名学生中 ,男生 171名 ,女生 16 0名 ,平均年龄 15 .4 …  相似文献   

4.
作为心理弹性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心理一致感研究是国外健康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1]。现有的研究大多关注成人的心理一致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对青少年阶段心理一致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在青少年社会适应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的不多[2]。本研究以青少年为被试,探讨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阶段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应激水平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6年5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某高级中学随机选取一、二、三年级学生为被试,共277名,年龄16~20岁。其中高一年级93名,男46名,女47名;高二年级97名,男39名,女58名;高三87名,男39名,女48名。1.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G-protein-activated inwardly rectifying K+ channel,GIRK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1295位(324例IR患者和971名对照)新疆维吾尔族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其中48例IR患者测序筛查维吾尔族人GIRK4基因功能区的变异位点,然后选取代表性的变异位点,在1295名研究对象中基因分型并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 年龄≤50岁维吾尔族人群中,rs11221497位点变异与IR相关(基因型模型P=0.017,显性模型中P=0.009),Logistic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后,显性模型CC基因型携带者患IR的OR值为1.833(95%CI:1.157~2.905).结论 GIRK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人IR相关;rs11221497位点CC基因型是I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社会,家长、老师对于考试成绩的看重与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考试的心态,一些孩子可能在考前承受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等不同方面的影响,便其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面临高考的235名高三学生针对考前心理压力对其影响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报告,同时结合部分资料提出减轻高中生考前压力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新疆广大地区.我们于1991年4月~7月对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6所大中专院校的385名《男202名,女183名)维吾尔族学生进行了体质调查,学生年龄为20~25岁,籍贯新疆.测量13项,测量方法以吴汝康等所著《人体测量方法》一书为准.结果见表1—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乌鲁木齐市维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况以及青少年发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初中、高中10所中学,采用问卷填写调查法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青少年危险行为,共获取有效试卷2356份,统计不同类型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并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危险行为发生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维吾尔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饮食有关行为发生率为71.99%,缺乏体育锻炼发生率为90.83%,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为77.97%,故意行为发生率为72.96%,物质滥用行为发生率为62.01%,精神成瘾行为发生率为23.98%,其中缺乏体育锻炼的发生率最高。人口学特征分析显示,饮食危险行为与学习成绩、父母学历有关(χ~2=140.932,54.390;P 0.001);缺乏体育锻炼、故意行为、精神成瘾行为与性别、学习成绩有关(χ~2=24.621,465.935,53.740,167.914,65.344,219.683;P0.001);非故意伤害行为、物质滥用行为与性别、学习成绩、父母学历有关(χ~2=119.357,185.476,282.239,10.731,136.797,62.691;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学习成绩是导致维吾尔族青少年发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市维族青少年大部分缺乏体育锻炼,且男生、成绩差同学发生健康危险行为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
218例青少年心理障碍者的家庭教育方式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18例青少年心理障碍者的家庭教育方式调查辽宁省朝阳市康宁医院李荫华辽宁省建平县精神病院姜东海本文对218例心理障碍病人与296例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对象及方法对象:本入组218名病例均符合CCMD-2、ICD-9有关心理...  相似文献   

10.
王淑霞  李娜  杨晓萍  吴建荣  姚华 《医学信息》2018,(9):126-129,132
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市某医学院校汉族及维吾尔族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现状及需求情况,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医学生是否有民族差异性。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选取某医学院校2013级本科汉族及维吾尔族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全科医学教育及知识掌握需求情况、实习需求情况分别进行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自行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级汉族及维吾尔族医学生总共发放30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3份,有效回收率93.40%,有228名医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社区实习,其中185名医学生愿意到社区实习,有265名医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知识,认为全科医学就业前景好的有69名学生,汉族与维吾尔族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教育现状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级汉族及维吾尔族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知识掌握及需求情况,被调查学生对健康管理及健康教育、慢性疾病、内科系统及妇科诊疗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医学生对全科医学实习需求情况,有261名医学生认为开展实践以临床实践较为合理。其中199名医学生愿意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汉族与维吾尔族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校本科医学生大部分愿意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了解全科医学知识,对全科医学的知识及需求较高。但有民族差异性,维吾尔族医学生较汉族医学生更愿意前往社区实习,更多名医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知识并对全科医学就业前景预期较高。  相似文献   

11.
玉溪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玉溪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表,对885名高中生进行心理测评,将SCL-90各项测评结果与中国青年常模比较,男、女生进行比较,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比较,不同年级学生比较.结果 高中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青年常模,且均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各因子分均高男生,除强迫、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学生的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汉族学生,且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高年级总体得分较低年级高.高中生轻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87.91%,其中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36.84%,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等.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习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障碍等.结论 高中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女生、少数民族学生、高年级学生严重,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西部维族、汉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试工具,对625名维、汉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维汉初中生在躯体化、强迫性、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6因子上差异显著,维族3个年级初中生在躯体化、强迫性、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7个因子及总均分上差异显著,而汉族3个年级在强迫性、精神病性两因子上差异显著。结论维族初中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学生,应针对维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宁夏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宁夏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3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评定,同时与全国常模对照,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对照,回汉中小学教师对照。结果宁夏中小学教师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比常模高。中学教师总分,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小学教师,除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均与小学教师比较无差异。回族中小学教师除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均高于汉族中小学教师,回族中小学教师SCL-90总分及10个因子分与汉族中小学教师比较均无差异。中小学教师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敌对、恐怖和偏执。结论宁夏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学教师较小学教师严重,回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比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查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银川市一所重点高中的368名汉族学生和289名回族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1)回族学生的父亲对其子女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但与此同时又对其子女也有更多的处罚、严厉和过度保护倾向;而汉族学生的母亲对子女有更多的拒绝与否定倾向。(2)回族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和恐怖的得分上明显高于汉族学生。(3)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与两组学生在SCL-90的多项得分均具有明显相关。结论:汉族与回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父母养育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维、哈、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831名新疆民汉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汉族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维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哈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而维、哈族2个民族的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新疆北部(北疆)不论男、女中学生汉族组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新疆南部(南疆)汉族组男中学生焦虑、恐怖因子分低于维族组,躯体化因子分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汉族组女中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结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依次为维吾尔族,汉族;北疆民族男女中学生及南疆维族女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比汉族中学生好;南疆汉族男中学生心理素质比维族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尊、自我统合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自我统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自尊量表、大学生自我统合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47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高、低自尊组和自我统合组的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自尊与SCL-90的多数因子得分呈显著性负相关;自我统合的得分与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性负相关。结论:大学生自尊、自我统合与其心理健康具有密切关系,且自我统合比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7.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威胁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 ,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极其复杂 ,其中心理学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证实 ,犯罪青少年存在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1,2 ] ,其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的倾向[3- 5] 。国内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较少 ,且主要限于单因素分析。本研究旨在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 ,以期为犯罪青少年心理学因素的研究进一步积累资料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犯罪组 :在某少年管教所随机抽取在监禁罪犯2 5 0名 ,均为…  相似文献   

18.
军校技指合训新生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军校技指合训新生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新生军政基础强化训练阶段和强化训练结束2个月后,对510名技指合训新生学员进行测评。结果独生子女的SCL-90的总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技指合训学员SCL-90的强迫、焦虑、敌对和恐怖因子显著高于军人常模.SCL-90的9个因子均显著高于军校学员常模。结论新生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及其关系,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对4所中学的8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差异,并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留守儿童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总分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6,P=0.007;t=3.125,P=0.003;t=3.462,P=0.001;t=2.444,P=0.015;t=2.046,P=0.041;t=2.290,P=0.022;t=2.521,P=0.012;t=2.972,P=0.003);在人格特征方面精神质、内外向方面得分低于非留守学生(t=2.740,P=0.006、t=5.544,P=0.000),在神经质、掩饰性两方面高于非留守学生(t=2.818,P=0.005;t=3.208,P=0.001);相关分析表明,精神质与SCL-90量表中除强迫症状、恐怖两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相关(P0.01),内外向与人际关系敏感呈正相关(r=0.155,P0.01),与其它各因子不相关(P0.05),神经质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P0.01),掩饰性与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留守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不利影响,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应对留守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铺导,并注重健全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99名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量表上各因子得分与其在SCL-90自评量表各心理症状得分呈负相关;且各个层面上的高、低自我价值感组的初中生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初中生自我价值感水平的高低及其不同因子和层面与其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即初中生自我价值感水平越高,其心理症状就越少,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