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探究血浆Aβ42、Aβ40和Aβ42/Aβ40比值作为生物标志物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受试者113例,其中4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3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36例正常老年人,取静脉血测定其血浆Aβ42和Aβ40蛋白水平.结果 NC组、MCI组和AD组Aβ42水平和Aβ42/Aβ40比值逐渐下降.Aβ40水平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β42水平可以区分NC组和AD组,但无法区分MCI组.Aβ40水平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β42/Aβ40比值在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Aβ42和Aβ40不能独立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标志物,而它们的比值或许可以作为潜在的MCI和AD的诊断生物标志物,作为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淀粉样斑块(即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和神经元丢失;并主要发生于大脑内与学习和记忆功能相关的区域-海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脊液淀粉样蛋白和总tau(t-tau)蛋白、磷酸tau(p-tau)蛋白等生物标志物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和非痴呆神经疾病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2例AD患者和22例非痴呆神经疾病患者脑脊液标本中淀粉样蛋白Aβ(1-40)、Aβ(1-42)、t-tau蛋白、p-tau蛋白的浓度水平。结果与AD患者相比,非痴呆神经疾病患者Aβ(1-42)、t-tau水平增高,Aβ(1-40)、p-tau水平降低。在诊断效果上,Aβ(1-40)、总tau蛋白曲线下面积较大,特异性、灵敏度均大于80%。与另一实验室结果比较,p-tau在两个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R2=0.950)。结论 Aβ(1-40)和t-tau在AD组与非痴呆神经疾病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用于两组间的鉴别诊断。P-tau检测方法稳定,实验室间重复性良好,适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4.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症,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痴呆的疾病中阿尔茨海默病(AD)占3/4,其余还包括血管性痴呆(VaD)、混合型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AD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但目前为止,获得批准治疗AD的药物只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两类,这些药物只能控制症状,而无法达到疾病修饰治疗(DMT)的效果。此外,国外最近十年被批准进行的AD临床实验较少,且失败率较高,目前尚未开发出具有DMT效果的AD治疗药物。本文从AD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病理变化、AD相关临床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为开发新的AD治疗靶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两大主要疾病,许多研究证实二者有许多共同的发病基础,因此对两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AD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复杂,也没有客观的特异的早期诊断AD的生物学标志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从胰岛素及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等角度探讨糖尿病与AD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β淀粉样蛋白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影响,本文在海马注射Aβ25-35建立阿尔茨海黙病(AD)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行为学检测、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蛋白印迹技术对动物的学习能力、组织的病理改变和tau(pS202)、tau(pT231)和tau-5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在行为学检测中,Aβ注射组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的主动回避次数和被动回避次数减少,失败次数增多,而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延长。HE染色显示Aβ注射组大鼠海马CA1、CA3、齿状回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而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注射组tau(pS202)阳性细胞明显增加,tau(pS202)、tau(pT231)和tau-5蛋白表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海马内注射Aβ25-35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可能与神经细胞减少,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7.
用蛋白磷酸酯酶PP-2A、-2B和-1型分别处理的Alzheimer病(AD)异常磷酸化tau蛋白可不同程度恢复其促微管聚集和组装功能。PP-2A的恢复作用比PP-2B和PP-1更强。PP-2A,PP-2B和PP-1使异常tau蛋白水解释放磷酸的量分别为其总量的57%,36%和30%。tau蛋白ser-235位的磷酸化不是决定其功能的关键位点,而Thr-231的磷酸化可能与微管组装早期的成核聚集作用有关。该研究证明体内蛋白磷酸酯酶PP-2A,PP-2B和PP-1可能参与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过程,保持这些磷酸酯酶的活性有可能抑制AD神经原纤维退化。  相似文献   

8.
淀粉样前体蛋白 (amyloid precusor protein,APP)是 Aβ(β- am yloid peptide,Aβ)的前体蛋白。后者是阿尔茨海默疾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最主要的病理标志。 APP突变后增加神经毒性蛋白 Aβ42 / 43的表达量 ,从而导致家族性 AD(FAD)的发生。本文综述了 APP的基因结构、功能、突变体的类型及基因突变的病理学后果 ,同时追踪了如下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1Aβ产生的途径 ;2 APP代谢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
淀粉样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最具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因此它可以作为早期诊断AD的重要指标,但传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并不能很好探测AD的早期病理学改变。Aβ是淀粉样斑块的核心成分,它与某些特定化合物如硫磺素衍生物和刚果红衍生物等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也能与一些多肽以及Aβ抗体结合,研制成基于相关化合物的分子探针,并把此类探针与磁共振成像技术相结合探测AD患者脑内的淀粉样斑块。本文就目前用于AD诊断的MRI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病理特点是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胆固醇在AD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都受脑中胆固醇水平的影响。载脂蛋白E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也已经为大家所认同。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互为发病风险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大鼠和Alzheimers病(AD)大鼠模型胰腺与海马病变,通过检测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及蛋白酯酶2A(PP2A)变化,探讨两者之间共同的发病基础。方法:用高糖、高脂及高蛋白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海马定位注射STZ建立AD大鼠模型,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大脑和胰腺组织tau蛋白磷酸化及淀粉样β蛋白(Aβ)水平;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检测GSK-3β和PP2A活性。结果:T2DM大鼠海马组织中,tau蛋白呈过度磷酸化状态,Aβ水平增加,PP2A活性下降,GSK-3β活性上升,与AD大鼠大脑各项改变相似;在AD大鼠胰腺组织中,Aβ水平增加,PP2A活性下降,GSK-3β活性上升,与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病变程度相似。但在2组大鼠胰腺组织中均未检出tau蛋白。结论:在T2DM中,由于GSK-3β的活性增高和PP2A的活性降低,导致大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Aβ沉积,是T2DM成为AD发病的重要风险因子的重要原因;在AD中,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胰腺出现Aβ的沉积可能是导致T2DM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蛋白磷酸酯酶在Alzheimer氏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蛋白磷酸酯酸PP-2A、-2B和-1型分别处理的Alzheimer病(AD)异常磷酸化tau蛋白可不同程度恢复其促微管聚集和组装功能。PP-2A的恢复作用比PP-2B和PP-1更强.PP-2A,PP-2B和PP-1使异常tau蛋白水解释放磷酸的量分别为其总量的57%,36%和30%。tau蛋白Ser-235位的磷酸化不是决定其功能的关键位点,而Thr-231的磷酸化可能与微管组装早期的成核聚集作用有关。该研究证明:体内蛋白磷酸酯酶PP-2A,PP-2B和PP-1可能参与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过程,保持这些磷酸酯酶的活性有可能抑制AD神经原纤维退化.  相似文献   

13.
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症(AD)的重要防治靶点,在脑中及早发现Aβ蛋白沉积是AD早期诊断的关键。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理想成像方式,但不能直接显示图像中存在的沉积信息。本文基于过滤式和封装式的选择模式引入链式智能体遗传算法(CAGA)、主成分分析(PCA)、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构建6种特征学习分类算法,通过像素特征优选来实现Aβ蛋白沉积信息(分布)的检测。首先,分割脑磁共振(MR)图像中的脑组织;然后提取脑组织中的像素值形成像素特征向量;接着设计特征学习分类算法对像素实现特征优选,并基于投票机制得到一组最终最优特征向量;最后采用弹性映射方法将最优像素特征向量映射到脑MR图像上,并标记出对应的像素点,从而显示出Aβ蛋白沉积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像素特征学习方法可提取并显示Aβ蛋白沉积信息,最高分类准确率可达到80%以上,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本文从脑MR图像中检测的Aβ沉积信息将有助于提高基于MR的AD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大鼠脑组织Akt、NF-κB、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和TanⅡA治疗组。在大鼠脑海马内注射Aβ方法建立AD动物模型。免疫荧光法检测Aβ1-16标记部位和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kt、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Aβ1-16在假手术组中无表达,而在AD模型组和TanⅡA治疗组二者间Aβ1-16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Akt的表达在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和TanⅡA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NF-κB与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TanⅡ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TanⅡA可降低模型鼠NF-κB与caspase-3的表达水平,且上调Akt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β-淀粉样蛋白(β-AP)含量的检测对老年痴呆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及监视病情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43例老年性痴呆(AD)患者及58例健康老年人血浆中的β-AP的浓度;分析和观察AD患者β-AP的含量与整体衰退量表(GDS)进程的变量关系和治疗前后β-AP含量的变化.结果:AD组β-AP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发现AD患者β-AP的含量水平基本随着GDS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但亦有某些晚期病例β-AP的含量不增高或呈下降趋向.脑蛋白水解物(cerebrolysin)治疗后的AD病人β-AP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β-AP的测定可作为AD病诊断的一项生化指标,进行β-AP的动态检测对于了解疾病的过程,观察药物的疗效,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脊液 (CSF)中β -淀粉样蛋白1-42 (β -amyloidprotein1-42 ,Aβ1-42 )的水平对Alzheimer病 (AD)的诊断价值 ,寻找AD理想的生物学标志。方法 :将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卒中研究所 -老年性痴呆及相关性疾病协会 (NINCDS -ADRDA)的”很可能AD”标准的 2 2例AD患者 ,同时将 2 0例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VD)和 2 1例正常对照 (normalcontrol,NC)纳入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分别检测AD组、VD组和NC组CSF中的Aβ1-42 水平。同时评定 :AD、VD组患者的简易智能量表 (MMSE)、HACHINSKI缺血量表及临床痴呆量表 (CDR)等参数。结果 :三组CSF中Aβ1-42 平均浓度 (x±s) (pg/ml)如下 :AD组 343.94± 16 5 .87;VD组 4 6 6 .6 5± 2 2 2 .4 6 ;NC组 4 80 .4 0± 2 17.16 ,AD组明显低于NC组 (P <0 .0 5 ) ;虽然AD组低于VD组、VD组低于NC组 ,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 ;AD组CSF中Aβ1-42 浓度与CDR、MMSE评分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Alzheimer病患者CSF中Aβ1-42浓度降低是其重要的实验室表现 ,可以作为AD的辅助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正>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和γ-分泌酶的蛋白水解作用而产生的含有39~43个氨基酸的多肽(4.5 kD),它是构成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内的特征性沉积物,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的核心成分[1]。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Is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不仅导致患者的认知、行为、生活能力的全面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迄今为止,AD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1999年出现的免疫治疗为AD病人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AD免疫治疗的方法,机制和不同阶段的认识,展望了免疫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β-AP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β-AP)的含量,对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临床诊断为AD患者9例,VD患者16例,及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β-AP的含量,同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D与VD患者β-AP含量明显高于ICVD组和对照组,且呈显著性差异(P<0.01),ICVD患者的β-AP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β-AP含量增高是AD和VD病发病的危险因素,β-AP的检测为早期诊断和防治老年性痴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姚柏春  孙天敏  黄翔  赵涓涓 《解剖学杂志》2005,28(4):473-474,i000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严重记忆减退和认知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AD主要病理表现是细胞外的老年斑形成,细胞内的神经纤维缠结的出现,以及神经细胞和突触数量的减少。近年来在探索AD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的过程中,发现AD病人脑内的神经元中出现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B1等)的异常表达,且异常表达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可能与AD神经元的病理改变有关联。为此,我们在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时,加入Aβ1-40多肽片段,进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神经细胞损伤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