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文献《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也就是说,人体的精明活动,完全是靠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来维持。若有病变,则会出现“头颈低垂,不能抬起,两目凹陷无光”的精衰神乱之象。  相似文献   

2.
正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保病除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头顶中央(即前发际5寸与后发际前7寸处)有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穴,项后枕骨一带有风池、哑门、翳明、玉枕、翳风穴,两鬓有太阳、率谷穴,额前还有印堂穴。如果假以梳子(黄杨木和枣木梳最好)替代小  相似文献   

3.
1.精明之府:指头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医部全录·头门》注:“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 2.元神之府:指脑。《本草纲目》曰;“脑为元神之府。”精神意识,记忆思维,视觉器官,皆发于脑,故称。 3.血之府:指脉管。《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 4.胸中之府:指背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5.肾之府:指腰部。《素  相似文献   

4.
《广西中医药》2017,(5):74-77
<正>《黄帝内经》云:"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而脑为髓之海,其气与肾相通,手足三阳、足厥阴和手少阴之脉皆上于头。故六淫外感,七情内伤和精气亏虚,髓海不足,经络脏腑气逆,邪遏清阳,皆可致头痛。在外感六淫之中,尤以风寒之邪最易侵袭人体。赵永烈等~([1])认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纪青山教授~([2])运用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头痛,以温经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古人很注重头部的养生。《黄帝内经》载:"头者,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面"。嵇康在《养生论》中指出:"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这是因为头部穴位丰富,头皮是大脑的保护层,上面分布着许多经络、穴位,手、足三阳经均起经头面部,所以头部又被称为是"诸阳之会"。从现代医学来看,勤梳头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抵御外邪的重要作用;不但有助于驱散头部的风湿病邪,促进头部气血循  相似文献   

6.
官窍经络联络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鸿谟 《中国针灸》2004,24(Z1):103-104
头面是人体至关重要的部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出:"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杨继洲说:"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说明经络与头面、官窍有着极为密切而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以正经为主,由经别、奇经、别络、经筋予以加强.因此,头面官窍成为全身经气汇聚的主要部位和与脏腑联系极为密切的外华器官.此即中医诊断学重视望面色、视精明以及头面腧穴可以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依据.本文拟对官窍经络联络规律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顺辛 《养生月刊》2021,(1):63-65
人体有七大保健要区,经常留意刺激它们,对于养生保健肯定会事半功倍.它们分别是头部、前胸、腋窝、背部、肚脐、膝盖和脚底. 头部要区 中医学认为,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五脏六腑的精气汇于此,有50多个穴位与全身器官关系密切.因此,需要特别保护.保健方法:用手代替梳子梳头,按照从头顶到后脑勺,再从头顶到耳朵两侧的顺序,来回各...  相似文献   

8.
<正> 脑的生理特点有三:其一,脑为精髓充盈之处。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指出:“脑为髓之海。”只有脑得髓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功能;其二,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脉均会于头,主一身之阳的督脉亦达巅顶;三是头为清  相似文献   

9.
刘挺 《陕西中医》2014,(4):F0003-F0003
<正>中医对"脑"的认识较早,但中医古籍对脑的描述不多,而且不全面,所论之处从脑与髓,脑与五官,脑与五脏的关系多而对脑的特点、脑的病症,脑的病因病机论述少。如中医古籍记载有"脑为髓之海","诸髓者,皆属于脑"。"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其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认为,头为髓海之所在,被称为"精明之府"或"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脉及督脉皆上会于头部,而五脏精华,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部。因此,外邪侵袭、情志内伤、忧思劳累、饮食不节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头部风袭虚络、风阳内动、火热上攻、痰浊阻滞、久病致瘀、久病致虚,久而发为头痛。本研究根据《标幽赋》中"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的理论,并应用经络辨证选取足部的络脉进行刺络疗法治疗头痛,取得良好  相似文献   

11.
古人谓:头者精明之府;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神明之府。今人视脑为人体的生命中枢所在,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影响极大。因此在头皮部位运用针灸可以对多种疾病产生特定的影响。近十年来头皮针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对急证和  相似文献   

12.
“头者,精明之府”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者,精明之府”,见于《素问·脉要精微论》。历代医家在注解和引用这句经文时,多将“头”解为“脑”,将“精明”解为“精气神明”,并以此说明“脑主精神思维活动”、“脑是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等等。这是对经文的误解,实属望文生义。首先,从上下文关系上看。原文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按照经文的逻辑对应关系,可以明显看出“头者,精明之府”是和“义倾视深”对举而言的,其中前者言“头”和“精明”在生理上的联系,后者言“头”和“视”在病理状态下的症状特点。因此,文中所用的两个“头”…  相似文献   

13.
一、头部按摩 祖国医学认为,“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精气,皆上升于头”。头皮上分布着许多穴位,这些穴位是大脑及五脏六腑功能反应于体表的特定部位。早、晚用双手或者木梳梳发160次,再用双手食指按摩头顶百会穴两侧30下。这样,就可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具有醒脑、明目、祛头部风寒的作用,并能固发、荣发等。 二、脸部按摩 面部的神经血管非常丰富,故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  相似文献   

14.
薛立斋在《内科摘要》中指出:“头痛久发,多主于痰。”证之临床,诚如斯言。头痛因痰浊而致者,不仅病情复杂,失治误治则缠绵难愈。头居人体最高部位,手足三阳及督脉均会于此,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头为精明之府,元神所居,不仅需要五脏精华之血之滋养,还需六腑清阳之气之温煦,不容病邪干扰和浊邪盘踞。《证治汇补》谓:“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惟经气上逆,  相似文献   

15.
论心"主藏神"与脑为"元神之府"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主藏神","脑为元神之府","心脑息息相通".心的"藏神"支配脑之"元神",是因为心之精气上入于脑,出神明使脑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并产生思维意识及其支配的相应行为.  相似文献   

16.
何德恒 《新疆中医药》2012,30(3):106-106,F0003
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脏腑气血皆上会于头。故不论外感或内伤都可以通过经络、气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头部,阻遏经络,上扰清窍,最后,导致经脉气血不畅而发生头痛。  相似文献   

17.
阴阳五行学说,贯串于整个中医学术领域之中,成为祖国医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它指导着各科的临床实践,在辨证论治上,具有很大的作用,爰就临床中较为习用的,分"阴阳"与"五行"二个部分,略述个人的体会如次:一、阴阳真阴真阳《类经附翼》说:"真阴真阳皆藏于肾.命门总主乎两肾,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景岳全书》载:"命门为元气之根,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相似文献   

18.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依经络学说,手足三阳经、督脉,皆上贯于头部,故有"头为诸阳之会",又五脏精华、诸阳之气皆上贯于头,又有头为"清阳之府""清窍"之说,若髓海空虚、清窍失养或痰浊阻络、肝阳上亢,均可循经脉上扰清窍.临床治疗头痛,可从辨证论治、分经取穴等几方面入手,本文重点介绍以头痛部位分经论治头痛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头痛仅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如颅内疾病、五官、心血管疾患及各种急性感染病等。由于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髓海之所居,它既有经络与内脏相连,又有诸窍与外界相通,故凡外感、郁怒伤肝、肾精不足、痰湿内阻以及外伤淤阻脑络,皆可导致头痛。正如《类证治裁》云:“头为天象,诸阳经会聚,若六气外侵,精华内痹,郁于空窍,清阳不运其痛乃作。”本文就针灸治疗头痛的辨证法则,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院脑病专家武连仲教授 ,医术精湛 ,治学严谨。研究脑病 3 0余年 ,对各种脑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卓著的疗效 ,笔者有幸侍诊学习 ,受益颇深 ,今不揣学陋 ,整理如下。1 对脑认识的升华1 .1 脑体阴而用阳脑为奇恒之府 ,“诸髓者 ,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篇》) ,“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皆言脑由“髓”充实其本体 ,故脑的实质属阴 ,有脏的特征。又“头者 ,精明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脑为元神之府”(明·李时珍 )。脑为诸神之聚 ,脑藏神 ,主神明 ,是言脑的生理功能。“神”明则制 ,“神”昧则弃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