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目的 探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精神科封闭式管理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 调查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QMS)认证前2年与认证后运行6年期间所有封闭式病房出院病历,对医院感染率、感染相关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1)与ISO9001-QMS认证前2年相比,认证后2年、4年、6年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ISO9001-QMS认证前2年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疾病种类、季节(P<0.05),ISO9001-QMS认证后6年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及疾病种类(P<0.05).结论 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降低精神科封闭式管理医院的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半开放式与封闭式医院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 ,我们进行了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年龄 16~ 5 9岁 ,无严重躯体疾病 ,共 10 3例。其中以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两个病区的患者为研究组 ,共 48例 ,该病房为半开放式病房 ,病区门户定时开放 ,男女患者共住一个病区。以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男女各一个病区的患者为对照组 ,共 5 5例 ,该病房属封闭式病房。研究组中男 2 7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为(33± 9)岁 ;病程为 0 3~ 2 6年 ,中位数为 5 4年。…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与封闭式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开放式与封闭式管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痊愈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开放式病房(34例)、封闭式病房(32例)治疗病情痊愈出院后1月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开放式管理组在自尊、情感、人际交往能力、工作与学习、精神紧张感等方面与封闭式管理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开放式管理有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控制降低神经内外科医院感染率的作用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05年前瞻性调查结果,在2006年有针对性采用目标性监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采用可能存在问题的目标性监测与前瞻性常规监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可能存在问题的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和了解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院内感染管理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放式与封闭式病房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入组标准选取我院开放式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封闭式45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 QOL-100)、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评定,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开放式病房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等WHO 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病房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封闭式病房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控制降低神经内外科医院感染率的作用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05年前瞻性调查结果,在2006年有针对性采用目标性监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采用可能存在问题的目标性监测与前瞻性常规监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可能存在问题的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和了解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院内感染管理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病房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课题为前瞻性应用研究,为期一年,根据病房使用消毒方法的不同将研究过程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研究在两种不同的消毒方法下院内感染发病率和病房环境中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剂等细菌含量的变化,形成自身对照。研究发现精神科病房在原来的消毒方法下,院内感染为19.39%,高于综合性医院。其感染原因主要是病房环境中细菌含量超过卫生学标准;封闭式管理方式、病人住院时间长等。针对原因制定了新的控制措施(第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肢体瘫痪住院病人中发生院内感染与其他疾病住院病人有无明显的差异,以及肢体瘫痪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78例肢体瘫痪病人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78例肢体瘫痪病人,34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9.1%。>60岁的患者感染率最高,为62.25%;住院时间>30d的患者感染率最高,为42.8%;院内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35.2%;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都与院内感染有关,基础疾病引起的肢体瘫痪与院内感染无关。结论肢体瘫痪患者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的院内感染率,其发生与医院内某些危险因素有关,并严重影响肢体瘫痪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的医院感染特点,并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以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率。方法采取目标监测及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2011年入住神经外科的1 8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1844例住院患者中查出188例医院感染,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10.19%,显著高出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4.7%,感染205例,发病率11.11%,同样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例次发病率5.2%;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以下呼吸道最高,为43.16%,其次为泌尿系统(18.96%)和消化系统(13.69%);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昏迷、手术时间长和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需采取综合性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等,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N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环境、感染部位、侵入性操作和病原菌之间的差异进行回顾分析。结果NICU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2.8%,环境检测合格率为61.96%,进行侵入性操作比未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感染部位呼吸道占61.74%。病原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0.87%。结论接受多项侵入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不合理抗生素的应用等是N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产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5-06~2008-05住院产科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62例产科病人发生院内感染147例,医院感染率为5.5%.以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乳腺感染为主.结论 产科患者院内感染与个人体质,医院环境,技术操作及抗菌药物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入住开放式病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入住封闭式病房者各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放组患者首次发病者多,病程较短,与封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放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封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放式病房对及早控制病情、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获更好的远期疗效、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分布、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的32例MRSA感染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并对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将上述资料与医院其它科室同期住院的42例MRSA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的MRSA感染率为0.96%,明显高于同期其它科室的住院患者MRSA感染率0.09%(P0.01)。神经外科住院的32例MRSA感染患者中17例为ICU病人,感染率为1.86%,明显高于神经外科普通病房的MRSA感染率0.62%(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26/32,81.25%);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气管切开、广谱抗菌药物滥用等。药敏结果显示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菌药物较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神经外科ICU是MRSA感染的高危部门,应加强神经外科ICU患者MRSA的筛查,加强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患者的管理,严格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处理,严格手卫生,避免MRSA的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48例脑卒中患者,查阅病例资料,归纳总结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泌尿道感染7例(11.5%),呼吸道感染35例(57.4%),胃肠道感染10例(16.4%),皮肤软组织感染5例(8.2%),其他部位感染4例(6.6%);培养出真菌47株(60.3%),其中,白色念珠菌18例(23.1%),热带念珠菌13例(16.7%),其他真菌16例(20.5%)。革兰阴性菌25例(32.1%),其中,产气杆菌11例(14.1%),绿脓杆菌5例(6.4%),流感杆菌9例(11.6%)。革兰阳性菌6例(7.6%);不同血糖水平感染发生率不同,10mmol/L者院内感染率3.8%,10~15mmol/L者院内感染率为11.8%,≥15mmol/L者院内感染率为9.4%。院内感染率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使用过2种或以上种类抗生素的患者,其院内感染率高于只使用1种或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与血糖水平、住院时间等因素相关,需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精神分裂症患的早日康复,以及发展新的康复措施,探讨家庭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本对开放式病房精神分裂症住院患与封闭式病房精神分裂症住院患的病情恢复时间及再次住院率做比较。结果显示,开放式病房住院日明显低于封闭式病房(P<0.01),首次在开放式病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的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封闭式病房(P<0.01)。提示,家庭式病房是精神病人康复的理想病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职业康复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康复期S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封闭式康复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开放式定岗职业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6个月末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结果治疗3、6个月末,两组PANSS评分均显著提高,SSP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内职业康复技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恢复期SCH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会功能,促进疾病与功能状态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2004年1~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男786例,女698例,年龄30~86岁,平均56岁;住院时间15~60d,平均25d,住院时间<24h者除外。1·2方法及标准专职医生及护士动态监测住院患者,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1〕确定为院内感染者即列入观察对象,并及时进行统计调查与分析。2结果2004年调查住院患者1416例,发生院内感染156例,感染率为11·0%。住院患者中>60岁510例,发生院内感染92例,感染率18%;<60岁者906例,发生院内感染64例,感染率为7%。病情危重者院内感染高,占21%。Ⅱ级护理及生活能自理者感染率为3·5%,有意识障碍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中文版自杀分量表与护士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入院患者自杀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入院患者362例,同时使用MINI自杀分量表及NGASR进行评估,将两者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INI自杀分量表及NGASR对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入院患者不同自杀风险程度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评估一致率为70.2%。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组、精神分裂症组患者NGASR与MINI自杀分量表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NGASR较MINI自杀分量表更易发现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入院患者自杀风险,其检出率差异可能与量表不同的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精神科住院病历1569例,神经科住院病历1098例(作为对照组).经调查发现精神科医院内感染率为10.33%,神经科为5.46%。医院内感染率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年龄之间无明显关系.精神科院内感染临床特点及有关因素有其独特之处。根据不同的条件建立院内感染的管理机构,采取措施,能使院内感染的监控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2-01收治的441例神经外科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合并医院感染,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4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4例,感染率3.2%;其中年龄≥60岁感染率9.12%,急诊手术感染率6.8%,手术时间≥3h,术前存在感染灶感染率为25%,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合并医院感染与以上各种危险因素有关,应加强术前、术中、术后质量管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手术前病灶的管理以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