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自然人群413 164人鼻咽癌血清学普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普查自然人群413 164人EB病毒壳抗原的免疫球蛋白A抗体(VCA-IgA)和早期抗原抗体(EA-IgA)阳性与性别、年龄及鼻咽癌检出关系.方法应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和EA-IgA抗体,间接鼻咽镜检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普查自然人群413 164人检出VCA-IgA抗体阳性12 629人,阳性率3.06%,抗体阳性率高低与性别无关,与年龄高低呈正相关趋势.检出鼻咽癌174例,早期151例,早诊率86.78%,普查自然人群鼻咽癌检出率42.11/10万.鼻咽癌检出率高低与年龄呈正相关趋势.结论本法普查鼻咽癌可达提高早诊率目的,若普查重点能放在35岁以上人群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是鼻咽癌最高发地区,许多实验研究已报导鼻咽癌与EB病毒有密切的关系。1980年曾毅等在广西苍梧县进行了鼻咽癌血清学普查发现测定VCA—IgA抗体可以发现早期鼻咽癌,同时亦证明EA—IgA抗体对鼻咽癌也较为特异。测定EB病毒核抗原(EBNA)的抗补体免疫酶法  相似文献   

3.
李艳华  黄启洪 《中国肿瘤》2012,21(9):670-672
[目的]探讨EB病毒抗体滴度变化与鼻咽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为筛检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 1987~2007年对广东省四会市共18986名现场人群进行筛检,检测血清学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VCA/IgA)和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EA/IgA)水平.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EB病毒抗体与鼻咽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1987~2007年共检出125例鼻咽癌.VCA/IgA和EA/IgA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16% (1318/18411)和0.24% (45/18411).VCA/IgA阴性组鼻咽癌年龄调整发病率为29.4/10万人年,明显低于VCA/IgA阳性、EA/IgA阴性组(188.2/10万人年)和两者均阳性组(617.4/10万人年).与VCA/IgA阴性组相比,VCA/IgA阳性者抗体滴度越高,鼻咽癌发病风险越大.随访期间,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升高者的鼻咽癌发病风险最高,在前5年的随访期间更为明显(调整HR=21.3,95%CI:7.1~64.1),抗体滴度降低者的发病风险最低(调整HR=1.5,95 %CI:0.2~11.4).[结论]持续升高的VCA/IgA抗体滴度与鼻咽癌发病风险的增加明显相关,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者是筛查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1966年,Old首次报道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存在着EB病毒相关抗原的沉淀抗体。1968年,Henle证实了所有鼻咽癌患者血清都有抗EB病毒壳抗原的免疫球蛋白G抗体(EBV-VCA/IgG)。1975年,Wara发现鼻咽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升高。1976年,Henle进一步证实了鼻咽癌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     
Ⅸ中国人鼻咽癌患者抗 EB 病毒核抗原的抗体及与其他 EB 病毒抗体的关系本文报道了各期鼻咽癌病人血清的EB 病毒核抗原(EBNA)的抗体反应,并与其他肿瘤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抗体做了比较,讨论了 EB 病毒核抗原的抗体与其他EB 病毒的抗体的关系,这些抗原包括病毒的壳膜抗原(VCA)、早期抗原(EA)和可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血清学检测中的复合阳性判断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 EBV)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 95% 以上的鼻咽癌血清都含有与 EB病毒壳抗原 (virus capscule antigen,VCA)相关的 IgA抗体 (IgA/VCA抗体 ). IgA/VCA(+ )人群被称为鼻咽癌的高危群体 [1]. 根据闵华庆等 [2]对 12万人的调查结果 , 在占总数 8.15% 的 IgA/VCA(+ )人群中 ,鼻咽癌的检出率比 IgA/VCA(- )人群高 40倍 . 尽管如此 , 在 IgA/VCA(+ )人群中鼻咽癌的阳性检出率仍然很低 , 只有 1.21% . 因此 , 有必要在 IgA /VCA(+ )人群中继续探索能提高鼻咽癌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的方法 , 这也是关系到在鼻咽癌高发区如何提高血清学筛查效果的关键之一 . 1997年黄腾波等在广东四会鼻咽癌高发区对 IgA/VCA(+ )人群进行监测研究 , 提出了血清学与临床体检相结合的综合筛查方案 [3]. 当时检测 EBV早期复合抗原 (EBV-EA)相关 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 (IgG/EA ELISA)尚未建立 . ELISA法与间接免疫酶染色 (IEA)检测 EBV-EA IgG抗体滴度的方法 (IgG/EA IEA)比较 , 在敏感性相同 (88.3% )的前提下 , 具有特异性 (98.3% )明显优于后者 (53.2% )的特点 [4] . 在特异性为 97.7% 的前提下 , 用 ELISA法检测鼻咽癌血清的敏感性 (89.2% )也显著高于用 IEA法测定 EBV-EA IgA抗体滴度 (IgA/EA IEA)的敏感性 (65.5% )[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放大免疫酶法(BSA)应用于鼻咽癌(NPC)IgA/EA血清学早期筛查效果,提高鼻咽癌早期诊断效率.[方法] 免疫酶法(IE)检测广西鼻咽癌示范基地血清中IgA/VCA(针对EBV壳抗原VCA的IgA型抗体),IgAVCA阳性者再用IE法及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放大免疫酶法(BSA)分别检测血清IgA/EA(针对EBV早期抗原EA的IgA型抗体),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确诊标准.t检验及X2检验统计分析改进前后两种方法在鼻咽癌血清学早期检测方面的差异.[结果] IE法检测IgA/VCA阳性血清388例,IE法检测IgA/EA阳性率3.6%(14例),BSA法检测IgA/EA阳性率12.9%(50例),BSA法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IE法(X2=22.070,P<0.001).在两种方法检测的血清IgA/EA均阳性的样品中,IgA/EA检测滴度的几何平均值(GMT)分别为1:17.04和1:51.87,BSA法显著高于IE法(t=2.804,P<0.05).进一步的病理检测确诊鼻咽癌患者16例,BSA法提高了NPC检测灵敏度(X2=16_347,P<0.001).[结论] 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放大免疫酶法(BSA)检测血清EBV相关抗体特异性较高,并且可以提高鼻咽癌血清学早期检测的灵敏度,为在基层开展更有效的流行病学筛查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门诊433例EB病毒IgA/VCA抗体阳性者的EB病毒IgA/EA抗体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汉shen  曾毅 《癌症》1991,10(2):154-155
1989年1—6月我们用免疫酶法测定在我所就诊病人BE病毒IgA/VCA抗体,对433例抗体阳性者用免疫酶法测定EB病毒IgA/EA抗体.其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1、来我所就诊病人采血免疫酶法测定血清中EB病毒IgA/VCA抗体,对抗体阳性者测定其IgA/EA抗体。 2、B_(95)—8细胞片本所自制。Raji细胞片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肿瘤病毒室供给。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鼻咽癌普查了解广西苍梧县高发区鼻咽癌流行状况,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鼻咽癌早诊早治普查模式。方法:于2007年6 月~2008年12月在广西苍梧县石桥镇鼻咽癌现场进行鼻咽癌普查。在鼻咽癌现场建立人口档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参加普查者均进行头颈部检查及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癌EB病毒壳抗原IgA 抗体(IgA/VCA )和早期抗原IgA 抗体(IgA/EA)血清学检测;检查结果可疑和血清学结果阳性者均进行鼻内镜检查;鼻咽部可疑病变者行活组织病理检查;鼻咽癌普查结果均输入电脑,应用EpiData3.1 建立数据库。结果:鼻咽癌现场筛查人群8 458 人,其中EB病毒IgA/VCA 阳性522 例,EB病毒IgA/EA阳性28例,进行鼻内镜检查410 例,鼻咽部活组织检查45例,检出鼻咽癌12例,其中早期鼻咽癌6 例,接受治疗11例。鼻咽癌人群检出率141.87/10 5,早诊率50% ,治疗率91.6% 。结论:广西苍梧县鼻咽癌早诊早治普查方案是鼻咽癌防治的重要策略之一,而鼻咽癌早诊早治普查工作应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488 683人鼻咽癌普查结果,其中20 726人是广西梧州市鼻咽癌高发现场1980年普查及10年追踪观察和对查出EB病毒IgA/VCA抗体阳性者20年追踪观察结果,467 957人是现场以外其它地区普查结果,两者结果比较分析提出鲻鼻咽癌普查和社区应用基本方案.方法应用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IgA/VCA抗体,间接鼻咽镜配合,在现场和现场以外其它地区进行鼻咽癌普查.结果现场20 726人普查及10年和20年追踪观察,IgA/VCA抗体阴性19 590人10年内发生鼻咽癌4例,其中3例确诊时IgA/VCA抗体已显阳性反应,仅1例仍为阴性,IgA/VCA抗体阳性1 136人普查及20年追踪观察检出鼻咽癌60例,其中接受随访的54例中,有46例属早期,早诊率85.2%,IgA/VCA抗体诊断鼻咽癌符合率98.3%.现场以外其它地区普查467 957人,检出鼻咽癌188例,其中属于早期患者为164例,早诊率87.2%,可以重复现场结果.结论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IgA/VCA抗体普查鼻咽癌,间接鼻咽镜配合,方法简单、价廉、诊断符合率高,可以检出鼻咽癌早期病人,是鼻咽癌普查或社区服务的首选基本方案,其它抗体检测可在这基础上互补,符合成本效益卫生经济学观点.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酶法对广西苍梧县30岁以上船民518人进行鼻咽癌血清学普查,EB病毒IgA/VcA抗体阳性18人,阳性率为3.47%,IgA/EA抗体阳性5人,阳性率为0.97%。IgA/VcA抗体阴性的血清,IgA/EA抗体也是阴性。从IgA/VcA抗体阳性者发现2例低分化的鼻咽癌病人:Ⅰ期和Ⅱ期各1例,他们的IgA/EA抗体均为阳性。经普查后船民的年发病率达61.82/10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用抗人免疫球蛋白轻链单克隆抗体(Ig轻链McAb)以免疫酶法应用于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EB病毒VCA—IgA抗体血清学普查是早期发现鼻咽癌的方法之一。我们于1983年12月在四会镇职工和邻近的清塘区农民中以30—59岁为重点,作EBV相关抗体血清学普查,共检测12,233人。该人群生活在15×10Km范围内:总人口数55,635,现分析检测结果。 材料和方法 指端微量取血法。由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所提供VCA—IgA和EA—IgA间接免疫酶法试剂并协同我们按常规实验方法检测。VCA—IgA抗体阳性者作临床检查,可疑鼻咽癌者作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社区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学普查发现EB病毒抗体阳性人群 ,从抗体阳性者中发现早期鼻咽癌患者。方法 :社区血清学普查检出EB病毒抗体 (VCA IgA)阳性者 ,并应用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部 11977人 ,发现异常即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确诊 174例 ,早期 15 1例 ,早诊率 86 78% ,鼻咽原发灶位于顶后壁 95例占 5 4 60 % ,侧壁 60例占 34 4 % ,前壁 1例占 0 5 7%最少 ;68例原发灶直径 <0 5cm占 39 0 8%。结论 :鼻咽癌血清学普查作为初筛的手段 ,可以得出鼻咽癌的高危人群。间接鼻咽镜的应用 ,可以检出鼻咽癌临床早期患者 ,适用于社区 ,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大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15.
EB病毒抗体的检测已应用于鼻咽癌的免疫诊断和普查。但问题是,用以检测EB病毒早期抗原(EA)的抗体的靶细胞(Raji细胞),经碘脱氧尿核苷(IUdR)诱导后,EA阳性细胞率往往很低,且不稳定。P_3HR-1细胞虽能自发合成病毒核壳抗原(VCA),但阳性细胞率也不高。因此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自1966年 Old 等首先发现鼻咽癌与 EB 病毒在血清学上有关以来,EB 病毒与鼻咽癌的密切关系即被充分肯定。鼻咽癌病人血清中多种EB 病毒特异的抗体滴度都升高,特别是 EB 病毒壳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A(VCA-IgA)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仅就近年来的研究概况加以综述。Henle 等首先报告 VCA-IgA 抗体对鼻  相似文献   

17.
广西卫生厅、区人民医院、梧州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苍梧县鼻咽癌防治所等单位组成鼻咽癌防治研究协作领导小组,并由梧州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为常务组织单位,于1991年至1993年9月.先后在广西州个市县,广东2个市县、海南1个县的卫生局支持、合作下,对市县含县以下乡、镇、村中的干部、职工362247人进行了鼻咽癌血清学早期诊断成果推广的普查。检出EB病毒壳抗原的免疫球蛋白A(VC*-bA)抗体阳性10O67入(滴度>1:IO),早期抗原的免疫球蛋白A(EA-lgA)抗体同时阳性(双项限性)345人(滴度>1:5)。VCA-lgA阳性检出鼻咽癌136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芪对EB病毒 (E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酶法研究黄芪提取液对Raji细胞和B95 8细胞E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无细胞毒性浓度的黄芪提取液对巴豆油、正丁酸联合激发的EB病毒早期抗原 (EA)、壳抗原 (VCA)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提高。结论 :黄芪抑制EBV抗原表达效果好 ,有望在鼻咽癌的预防方面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EB病毒和鼻咽癌密切相关,运用多项EB病毒免疫学指标(VCA—IgA,EA—IgA,EA—IgG,EBNA)对鼻咽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VCA—IgA,EA—IgA和EA—IgG对鼻咽癌均较特异,临床上可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诊断水平,减少假阳性;将VCA-IgA运用到高发危险区人群普查中,将有助于提高鼻咽癌早期发现率;合用抗朴体免疫酶法和细针穿刺法检查鼻咽癌颈转移癌细胞的EBNA,对于原发灶不明的颈块鉴别诊断和鼻咽原发灶隐蔽(To期)的鼻咽癌而又首先表现为颈转移者的诊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苍梧县EB病毒VCA—IgA阳性者的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建明  廖建 《中国肿瘤》1996,5(11):16-16
我们在广西苍梧县进行了鼻咽癌前瞻性研究,从1978年至1979年检测了30岁以上正常人群148029人的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VCA-IgA),在3533例抗体阳性者中经临床和组织学检查当年发现55例鼻咽癌病人,我们对其余的抗体阳性者,继续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对象:全县148029人采血检查,VCA-IgA抗体滴度≥1:5的3533人为阳性者进行观察。2.方法:用直径1.5毫米塑料管指尖采皿,分高血清,用间接免疫酶法检查VCA-IgA抗体,抗体阳性者建卡登记,临床作鼻咽部和全身检查,可疑者取组织做病理切片确认,在石桥乡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